㈠ 有了解的人能说下天智航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吗
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智航”)是一家专 注从事骨科手术机器人及其相关技术自 主创 新、规模化生 产、专 业化营销及优质临床应用为一体的高 新技术企 业,也是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五家获得医疗机器人注册许可证的企业。在我国医疗机器人领域的贡献非同小可,可以去网络下哦。
㈡ 天智航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了吗如果没有的话未来有希望纳入医保吗
已经纳入北京医保了!2021年2月,工信部发布了《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的征求意见稿,提出“推进手术机器人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规范应用”⌄同年10月23日起,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进入北京甲类医保支付目录,一次性机器人专用器械获得北京乙类医保支付。即“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费用为医保全额报销,“一次性机器人专用器械”费用为医保报销70%。
㈢ 忽然想知道天智航为什么可以在手术机器人这一领域中做到领先地位
优秀的企业必然离不开优秀的产品,如今,天智航已成功研制了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公司的核心产品是第三代“天玑”系列骨科手术机器人,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四肢、骨盆以及颈、胸、腰、骶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精度达到0.8毫米,术中辐射减少70%以上,手术效率提高20%以上,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次,迭代的产品线也让其有了实施“差异化打法”的可能性,基于不同机型的产品,天智航制定了差异化价格策略,比如瞄准区县医院和民营医院,计划推出减配机型,商业化能力也在持续校准。可以网络搜索,获得更多相关信息。
㈣ 为什么说天智航参与研究的手术机器人领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呢
因为相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应用于临床医疗的机器人数量较少,可研究的方向还有很多。而且虽然国外机器人产业发展较早,但机器人研发的复杂性使效率和效果方面并未触达天花板,很多任务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性能也不能完全有保障,这为国内企业未来攻克难题都留下了施展的空间。
㈤ 截止目前,有多少家三板市场的公司转A股了
7月7日,新三板退市公司N天智正式科创板上市交易。2020年上半年,包含八亿时空(688181.SH)、凌志软件(688588.SH)共计33家新三板(退市)企业成功转板A股IPO。新三板精选层改革政策的落地,规定在新三板(股转系统)精选层挂牌满一年的企业,可申请转板到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新三板企业“转板”“储备池”仍在继续扩大。天智航上市首日股价暴涨超6倍!7月7日,天智航正式科创板上市交易,发行价格为12.04元/股,上市当天公司股价以70元/股开盘,最高股价达107.99元/股,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86元/股,暴涨614.29%,创下了科创板上市公司中,首日收盘价较发行价涨幅最高的记录。据资本邦获悉,天智航发行价格为每股12.04元。上市首日,天智航以70元/股开盘,盘中股价上涨655.81%至91元/股,触及临时停牌。这是3个月以来,继光云科技、博汇科技又一只盘中临停的个股。恢复交易后,该股股价一路走高,最高时每股价格达到107.99元/股。天智航原是新三板挂牌公司,公司2015年11月19日挂牌新三板,2019年4月1日终止挂牌,公司专注于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以骨科手术机器人为核心产品,为医疗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涵盖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中心专业工程、配套设备与耗材、技术服务四个方面。资本邦统计发现,7月仅5个交易日,天智航、捷安高科等三家新三板(退市)公司成功“转板”上市交易。上半年33家企业成功“转板”A股2020年上半年,包含八亿时空(688181.SH)、凌志软件(688588.SH)共计33家新三板(退市)企业成功转板A股IPO。
㈥ 医疗机器人巨头“达芬奇”在中国会遇到哪些对手
原文在这里
医疗机器人分为外科手术机器人、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和护理机器人。这几天,我重点了解了外科手术机器人领域,总体的感觉是,国内医疗机器人的市场很大,而国内的好公司不太多,但也有了天智航这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而对一些上市公司给自己贴“机器人”的标签,则需谨慎。
达芬奇在中国渗透率4.3%
在外科手术领域,手术医疗机器人有明显的优势:病人出血少,康复快,医生培训时间短。外科手术将从“切除”进入“修复”时代。因此,未来几年,手术医疗机器人应该会在中国快速普及。
谈到这一领域,首先要提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在1999年出品的“达芬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等各种手术。网络上有一个视频,达芬奇把一粒葡萄的皮精致地缝合,令人惊叹。
达芬奇在美国的医院市场渗透率已高达47%,美国有4974家社区医院,已装2344台达芬奇。渗透率47%。
2014年底,达芬奇在全球已有3473台设备,2014年全年的收入21.3亿美元,净利5.1亿美元,公司市值也已高达500亿美元。
2014年,达芬奇的收入构成包括:新卖设备6.3亿美元;耗材10.7亿美元;年服务费4.3亿美元(每台每年10-17万美元)。这一收入模式也成为全球其他医疗机器人公司典范。
而在2000年,达芬奇的收入在2000万美元左右,亏损1800万美元。
解放军301医院于2006年开始引入达芬奇,做了很多例手术。现在301医院有6台达芬奇。
不过,达芬奇每台的价格在2000万元人民币左右,同时加上耗材和服务的费用。一般的医院也负担不起。到2015年第三季,中国达芬奇46台,中国有三甲医院1079家,渗透率为4.3%。从另一角度看,这也表明中国的医疗机器人产业还大有可为。
除了达芬奇,国际上的医疗机器人品牌还有:以色列Mazor Robotics的脊柱机器人;法国Medtech的神经外科定位机器人;美国Curexo的关节机器人;美国Mako的关节机器人。
北航天智航在国内领跑
总体而言,国内的医疗机器人还在起步阶段,与达芬奇差距很大。同时手术机器人国产化已在开始。
国内在手术机器人方面比较好的有:哈工大思哲睿、北航天智航、天津大学妙手机器人。
1、北航天智航
天智航主要在骨科领域,骨科手术不涉及内脏,较易模式化,适合机器人。天智航(834360)已在新三板挂牌。
手术机器人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需临床验证才可获得许可,获得许可的时间是2-5年。天智航产品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积水潭医院合作 完成的 863 项目成果。天智航于2010 年 2 月获得了骨科机器人产品注册许可证(国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 3540188 号)。这是我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机器人产品。公司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五家获得医疗机器人注册许可证的公司。
目前已经在北京积水潭医院、301 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自贡 市第四人民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 院、鹤壁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得到应用。
天智航财报2014年收入3800万元,亏损1270万元。
2、哈工大思哲睿
思哲睿是一家研发微创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企业,思哲睿公司总经理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杜志江教授。今年5月,博实股份以1亿元人民币入股思哲睿20%股份。
3、天津大学妙手机器人
2014年,天津大学研制成功“妙手A机器人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腹腔微创手术。去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国内率先采用“妙手S”机器人,先后为3位患者进行了胃穿孔修补和阑尾切除。
A股“机器人概念股”水份不少
国内在A股上市的公司也纷纷给自己贴上“机器人“标签,与医疗相关的主要有:楚天科技(300358)、博实股份(002698)海思科(002653)。不过从以下三家的情况看,博实股份的基础较好,而楚天科技与海思科只是有一点点机器人概念而已。
(1)楚天科技
楚天科技与国防科大合作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三年后推出样品。
(2)海思科
海思科斥资1050万美元认购以色列医疗器械公司MST的部分股份,MST的机器人系统叫“Autolap”,主要用于腹腔手术。海思科获得了Autolap在中国15年的销售代理权。
(3)博实股份
博实股份是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产业化基地,哈工大是我国机器人技术势力最强的院所,2013年11月,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研制的“微创腹腔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通过国家“863”计划专家组的验收。
博实股份1亿元参股哈工大“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及智能器械项目“(思哲睿)20%股权,预期2016-2017年推出新品。
㈦ 天智航是怎样成为国内手术机器人这一领域的领头羊的
自成立以来,天智航依托“医疗机器人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医疗机器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医疗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内的知名高校及以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优势医疗机构建立了稳定高效的“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机制。另外,公司还承担了多项国家、地方科研任务,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机制汇聚了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创新资源,建立起了公司在医疗机器人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奠定了公司在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预研一代、转化一代、上市一代”的产品研发格局,奠定了公司持续的创新能力。
㈧ 天智航为手术机器人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带来了什么新价值呢
当下,骨科手术机器人及配套耗材首次进入北京市医保支付范畴,随着政策红利的带动,天智航有望带领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进一步大大提升产业转化效率和市场渗透率。天智航打造的骨科手术智能骨科平台并推动骨科手术智能平台成为骨科行业的基础设施,帮助医生精准、安全、高效开展手术,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造福患者,引领骨科手术进入机器人智能辅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