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行情 » 价格的变动方式是什么
扩展阅读
魔道祖师广播资源在哪里 2025-08-03 15:10:32
房县疫情隔离费用怎么办 2025-08-03 15:03:16
速录会议费用一般多少 2025-08-03 14:44:05

价格的变动方式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7-16 07:28:29

1. 价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

价值规律(law of value)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为: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11-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2. 有哪五种定价方式

一、成本导向定价法

以营销产品的成本为主要依据制定价格的方法统称为成本导向定价法,这是最简单、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定价方法。

1、总成本定价

成本加成定价法即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销售价。

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根据企业总成本和预期销售量,确定一个目标利润率,并以此作为定价的标准。其计算公式为:单位商品价格=总成本×(1+目标利润率)/ 预计销量

2、边际成本定价法

边际成本定价是指增加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供给成本的增加量。其一般分为短期边际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定价是指这样一种定价规则,厂商或国有企业使得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定价法也叫边际贡献定价法,该方法以变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只要定价高于变动成本,企业就可以获得边际收益(边际贡献),用以抵补固定成本,剩余即为盈利。

3、盈亏平衡定价

考虑到销售额变化后,成本也在发生变化,这种方法是运用损益平衡原理实行的一种保本定价法。

其公式是: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单位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率。

二、需求导向定价法

需求导向定价法是指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差异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

1、认知导向定价法,是根据消费者对企业提供的产品价值的主观评判来制定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

2、逆向定价法,它是指依据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最终销售价格,考虑中间商的成本及正常利润后,逆向推算出中间商的批发价和生产企业的出产价格。可通过公式计算价格:出厂价格=市场可零售价格×(1—批零差率)×(1—进销差率)

3、习惯定价法,是按照市场长期以来行成的习惯价格定价。

三、竞争导向定价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是企业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服务状况、价格水平等因素,依据自身的竞争实力,参考成本和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以市场上竞争者的类似产品的价格作为该企业产品定价的参照系的一种定价方法

1、随行就市定价法

在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凭借自己的实力而在市场上取得绝对的优势,为了避免竞争特别是价格竞争带来的损失,大多数企业都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法,即将该企业某产品价格保持在市场平均价格水平上,利用这样的价格来获得平均报酬。

此外,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法,企业就不必去全面了解消费者对不同价差的反应,也不会引起价格波动。

2、产品差别定价法

产品差别定价法是指企业通过不同营销努力,使同种同质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的产品形象,进而根据自身特点,选取低于或高于竞争者的价格作为该企业产品价格。因此,产品差别定价法是一种进攻性的定价方法。

3、密封投标定价法

在国内外,许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设备和建筑工程项目的买卖和承包、以及出售小型企业等,往往采用发包人招标、承包人投标的方式来选择承包者,确定最终承包价格。一般来说,招标方只有一个,处于相对垄断地位,而投标方有多个,处于相互竞争地位。

标的物的价格由参与投标的各个企业在相互独立的条件下来确定。在买方招标的所有投标者中,报价最低的投标者通常中标,它的报价就是承包价格。这样一种竞争性的定价方法就称密封投标定价法。

3. 金融市场交易中的价格是怎么变动的

按着交易规则所有的交易都按照及时价格成交 那么无论是按11元买进 还是按9元卖出 最后都是按10元成交的 都是符合双方的意愿的,毕竟只要是正常的交易员都愿意接受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决策。当10元变到9元 是因为想用10元钱购买的人数越来越少,卖出交易品者只能10元的下个变动价位出价,也就是9元;当10元变到11元 是因为想卖出交易品者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这个交易品不应该以10元成交,应该以11元成交,价格就会慢慢变到11元;以此类推!这跟交易者的心理和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是想挂钩的。
股票,期货,外汇市场的价格变动几乎没什么区别的。

4.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所以价格的变动反应的是价值的变动

不对,商品的价值是固定的,价格的变动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的变动受供求等方面的影响变动,也就是说在价值并不变得情况下,价格也会不断变化,所以说价格的变动不一定是价值变动。
商品价值:
从字面上的意义而言,是指一件商品所蕴含的价值。但在马克斯的《资本论》中将这个概念加以深化讨论,他认为商品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在本质上体现为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则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用价值是指某物对人的有用性(例如面包能填饱肚子,衣服能保暖)。过度商品价值是过渡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比如我生产出的衣服,但是不用来自己穿着保暖,而是卖给别人,获得一定的报酬,在这个卖的过程中,自己就过度掉了使用价值,而占有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能同时占有。对于买家来说是通过买的过程占有了使用价值,而卖家则是占有了价值。商品的价值在现实中,主要通过价格来体现。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其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里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指的是体力或脑力劳动,不管制造商品的是哪一个行业,制造商品的人的劳动的质是一样的)。

5. 价格变动的规律是什么

股票价格的涨跌简单来说,供求决定价格,买的人多价格就涨,卖的人多价格就跌。做成买卖不平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响股市的政策面、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消息面等,是利空还是利多,升多了会有所调整,跌多了也会出现反弹,这是不变的规律。投资者的心态不稳也会助长下跌的,还有的是对上市公司发展预期是好是坏,也会造成股票价格的涨跌。

6. 价格是如何变动的(外汇,股票,等等一切商品)

计算机定时进行撮合,把买卖双方的订单比较价格数量重合区,先确定可以成交的价格,再加权平均,计算成交价。
比如:买10元--5手,9元--20手,8元-90手
卖8元3手,9元无,10元30手
确定可成交25手,加权平均价:(10*5+9*20+8*3+10*22)/(25*2)=9.48元

7. 世界各国表示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方法是使用什么

用的是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
是以本国货币来表示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一般是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币能够折合多少本国货币。本国货币越值钱,单位外币所能换到的本国货币就越少,汇率值就越小;反之,本国货币越不值钱,单位外币能换到的本币就越多,汇率值就越大。在直接标价法下,外汇汇率的升降和本国货币的价值变化成反比例关系:本币升值,汇率下降;本币贬值,汇率上升。大多数国家都采取直接标价法。市场上大多数的汇率也是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如:美元兑日元、美元兑港币、美元兑人民币等。

间接标价法
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表示单位本币所能兑换的外国货币越多,本币升值而外币贬值;反之则反是。如英镑兑美元、欧元兑美元、澳元兑美元。

8. 高一政治:价格变动通过什么实现

价格的基础由价值量决定。波动受供求关系影响。
通货膨胀影响的是货币购买力。

9. 企业价格变动及调整价格应考虑哪些因素

一 考虑的因素有:
1、地域因素:对新开发的地区、和竞争对手有市场冲突的地区的价格,应予考虑最优价格。
2、客户因素:对长期的老客户、信誉好、回款及时的客户,应予考虑最优价格。
3、批量因素:对购买量比较大,又比较稳定的业务,应予考虑最优价格。
4、市场因素:在同类商品的市场上,同质量的商品的最优价格,决不是最高价格,也不会是最低价格。
5、领导因素:企业上级领导、上级机关的关系单位,也要考虑给予最优价格。

二 价格变动的形式:
大概有四种——(1)价格不变。市场领导者认为,削价会减少太多利润;保持价格不变,市场占有率也不会下降太多,必要时也很容易夺回采。借此机会,正好甩脱一些所不希望的买主,自己也有把握掌握住较好的顾客。
(2)运用非价格手段。比如企业改进产品、服务和市场传播,使顾客能买到比竞争者那儿更多的东西。很多企业都发现,价格不动,但把钱花在增加给顾客提供的利益上,往往比削价和低利经营更合算。
(3)降价。市场领导者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削价可以增加销量和产量,因而降低成本费用,同时,市场对价格非常敏感,不削价会丢失太多的市场占有率,而市场占有率一旦下降,就很难恢复。(4)涨价。有的市场领导者,不是维持原价或削价,而是提高原来产品的价格,并推出新的品牌,围攻竞争者品牌。

三 价格变动的原因:
主动调整产品价格的策划,不外乎从两方面着手:或是降价,或是涨价。
(1)降价常见的原因:①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市场供大于求,需要扩大销售,但又无法通过改进产品和增加销售努力来达到目的,只好考虑降价。④下降中的市场份额。如当日本小汽车以明显优势大量进入美国市场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市场份额明显减少,最后不得不将其超小型汽车在美国西海岸地区降价10%。③为争取在市场上居于支配地位。公司用较低的价格,增加产品的竞争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而销售的增加也降低了成本。
(2)涨价常见的原因。涨价虽然给公司带来了利润,但是也会引起消费者、经销商和推销人员的不满,甚至会丧失竞争优势。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企业会考虑涨价;①成本膨胀。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材料、燃料、人工费、运费、科研开发费、广告费等不断上涨,导致企业压低了利润的幅度,因而也引起了公司要定期地提价,提高的价格往往比成本增加的要多。①供不应求。当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不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要时,可能会涨价,减少或限制需求量。公司在涨价时,应通过一定的渠道让消费者知道涨价的原因,并听取他们的反映,公司的推销人员应帮助顾客找到经济实用的方法。③竞争者提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