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行情 » 中药材冬花价格如何
扩展阅读
什么人拥有社会资源 2025-07-30 20:28:38
要多少钻石才能抽到 2025-07-30 20:28:38
珂露曼产品保质期限多久 2025-07-30 20:08:50

中药材冬花价格如何

发布时间: 2022-07-10 01:54:48

A. 山西都有哪些中药材

晋南适合开春种植的品种很多,生地、丹参、防风、柴胡、黄芩、、、、、要根据自己的立地条件选择,不能一概而论
适合东部山区种植的药材,一是人参、西洋参,是北方主产的着名中药材,目前价格稳步回升,可进行种植,如果栽苗需要种植2~3年才能收获,用种子繁殖则要4~6年才能收获,投入较大。需要搭棚栽培;二是北五味子,是制药和酿酒的优质原料,近年要求量增加,价格大幅度提高。虽然近年在北方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很多农民没有很好地掌握其种植技术,产量增加与面积增加不成比例,预计近5年内不会出现饱和现象,但价格会有所下降,但在其盛产年龄(5~15年)期间,每年每亩生产利润仍可达到玉米的3倍以上。移栽苗生长2年开始初步挂果,4年后进入成果期,如果修剪得当,盛果期持续15年左右。需要搭架栽培;三是刺五加,目前人们多用其嫩芽为主产品,是优质山野菜。近年售价在20元/千克,一般可达到亩产1000千克,亩产值2万元左右。种植2年开始产出;四是龙胆草,目前市场价格较好,达70元/千克左右,种植2~3年收获,年均亩产值可达7000元以上。第一年育苗需要搭棚栽培;五是细辛,应注意现在药典规定,只要其根入药,市场价格为45元/千克左右,年均亩产值可达4000元以上。种植4~5年收获,需要搭棚栽培。

适合中部及东部山区栽培的药材,一是柴胡,目前市场价格28元/千克,年均亩产值可达1400元以上。种植1~2年收获,以种植2年收获为主。种子萌发较慢,30天后才能出苗;二是桔梗,目前市场价格鲜品2~2.5元/千克,干品12元/千克,年均亩产值可达1500元以上。种植2~3年收获;三是薏米,目前市场价格:优级米10~11元/千克,年均亩产值可达700元以上。种植当年收获。适宜在潮湿、低洼地种植,产量高;四是月见草(山芝麻),目前市场价格10元/千克,年均亩产值可达600元以上。种植1~2年收获。不挑地,但盐碱地上生产不良。

适合西部干旱、沙性大的地区栽培的药材,一是防风,目前市场价格60元/千克,年均亩产值可达6000元以上。种植2~3年收获;二是甘草,目前市场价格12元/千克,年均亩产值可达3000元以上。种植2~4年收获;三是黄芪,目前市场价格10元/千克,年均亩产值可达2000元以上。种植2~3年收获。

应当注意的是,各农户必须根据自己所在地区,土壤及各种生态条件选择种植的品种,并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目前有人推荐一些非地产药材,如山药、地黄、板蓝根等。种植这些药材除非有订单,否则不宜种植。此外,产地价格与市场价格有较大差距。

B. 求!!中药材产地一览表.

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
四大怀药:山药、牛膝、地黄、菊花
东北三宝:人参、鹿茸、五味子
四川:川贝、黄连、川芎、大黄、续断、附子、天麻等
内蒙古:甘草
宁夏:枸杞
河北:祁菊、柴胡
陕西:连翘、冬花
甘肃:党参、当归
福建:泽泻、神曲
江苏;薄荷
山东;阿胶
云南:三七、茯苓
新疆:肉苁蓉
广东和海南;砂仁、槟榔、藿香、地龙、陈皮等

C. 影响药材市场价格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一般认为市场价格变化是取决于产品供需双方的变化,如供大于求,市场就疲软萧条,价格就降低,货源太多还可能形成烂市,无人问津;如求大于供,市场就活跃,价格就会攀升,有时还会出现预想不到的“天价”;当供求双方基本持平时,价格和市场也会比较稳定。但影响供求双方矛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认清中药材是给人治病救命的特殊商品。不会因药材价格上涨,有了病就不吃药,不治病,也不会因药价降低没病吃点便宜药。药材中也有一些是药食同源的中药,如桔梗,除药用外,还可做蔬菜淹制咸菜供食用,如有出口其需要量可能增大;还有些滋补强壮药,如枸杞、西洋参、、黄芪、党参等等,这些药材在价格便宜时,确实可吃点便宜药来滋补身体,但它和水果,蔬菜等食品的需要量相比,还是相差甚远,其需要量也是有限的。对那些纯粹是药材来说,其需要量是比较稳定的。比如,治疗流感和肝炎的板蓝根,在价格每千克4元时,它的年需求量是8000吨,价格上升到12元时(上涨2倍),它的年需求量还是8000吨,当价格下跌到2元时,年需求量还是8000吨。它的需求量除正常需要外,还受当年流感和肝炎的流行情况,以及自然灾害等的影响,除非出口量增加或扩大医疗范围,其需求量才会有较明显的变化,多了就会烂市。所以中药材才会有“药材多了是草,少了是宝”,“黄金有价,药无价”的说法。因药材的需要量比较稳定又不是太大,客观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大。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下面几点:

(1)药材的种植年限和栽培技术的难易程度 一、二年生药材的生长周期短,栽培技术比较容易,或生长适应性较强,适宜生长的范围较广,生产恢复较快,容易引起生产过剩,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就较短。如款冬花(以花蕾入药有润肺、止咳、消痰下气的作用,是常用中药)在1985年6月市场价是4~6元(元/千克下同),款冬花主要靠野生资源,因价格很低,农民没积极性,不愿上山采挖,1986年6月涨到30~32元,一年就涨5~6倍,因而刺激农民积极采挖野生冬花,甚至进行人工栽培,货源多了,价格又逐渐下滑,1989年6月跌为20~24元,因库存量大,价格一时上不去,长时间低价,1990—1995年长期徘徊在12~17元,又挫伤了农民采药种药的积极性。农民多年不种不采,1996年6月又暴涨到50~60元,比1985年涨10倍,1996年8月再涨到80~90元,产新后12月份又回落到50元左右,1997年下半年又涨到100~150元,最高价180元,1997、1998年农民再次大量种植,直到1998年10月产新后才开始下降,到1999年以后急降到15~20元。因为冬花是一年种一年收,栽培技术比较简单,生产恢复很快,种植面积大了,又会造成产品过剩和价格的下跌。

太子参以块根入药,是一种滋补强壮药,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等功能,适应性较强,我国许多地方都可以生产,主产江苏、山东、安徽、浙江、上海、福建等地,是越年生植物。秋季栽种,冬季长根,春季发苗,夏季枯萎休眠,生长季短。生产的恢复更快,1986年前因产量大,供大于求,1985年出现烂市,出售价只有1元/千克,药贱伤农,农民不愿再种,产量减少,加上库存量也逐渐减少,价格开始回升,1990年底突破百元大关,由于媒体的炒作,许多发财致富的小广告满天飞,又刺激农民种植太子参的积极性,特别是1992年秋农民大量购种扩种,1993年产量大增,再次跌入低谷为4~5元,农民再缩小种植面积,加上部分地区遭受水灾,产量大减,1995年产新后又升到14元,1996年7月产新后再升到16~20元。

冬花和太子参都是一年生药材,其市场变化快,大起大落的周期短,下面再举一个多年生药材,黄连,从种子育苗到收获大概需6~7年的时间,市场的周期性变化起码也需6~8年以上,黄连的栽培技术难度较大,技术较复杂,需搭棚遮荫,生产的发展和恢复相对会较慢,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可能会更长。从解放后黄连生产的变化,看黄连市场的周期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国家比较重视药材生产,黄连生产也有所发展,当时全国黄连的年产量达20万千克,年需要量也约20万千克,供需基本平衡,到60年代因政策原因,以粮为纲,对黄连生产不加重视,生产管理不善,加上自然灾害,黄连产量剧下,年均产量只有14万千克,1965年最低已降到8万千克,而此时的年需要量已增到50万千克,出现严重的供求缺口,因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价格比较稳定,70年代生产有所恢复,年产50万千克,供求缓和,1975年以前的市场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元以下,80年代初改革开放,市场放开,黄连的价格也逐渐攀升,到1985年曾达到50~58元,最高价曾出现过120元的高价。当时确有一批黄连专业户脱贫致富,成为当时的万元大户,当地产区也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要挣钱,种黄连”的口头禅,农民一哄而上争种黄连,从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种植面积一路攀升,1982年的种植面积只有1066公顷,1984年已发展到2467公顷,1986年又创历史新高达3600公顷,1980—1990年平均每年种植2670公顷左右,年总产量达400万千克,产量剧增,导致市场价格猛跌,如1988年初还曾从1986年的40元升到60元,但当年下半年就猛跌到20元,1989年后一直保持在17元左右的低谷,并维持到90年代。如1994年着名黄连主产区四川(现重庆)石柱黄水镇的收购价跌到7元的惨状,市场的反差太大,变化太快,药贱伤农,药农心有余悸,缩小种植面积,有的甚至不敢再种,黄连是多年生品种,80年代末种的要到1995年以前才能收获,所以1995年以前的产量是相当大的,如1992年可产250万千克,1993年可产165万千克,加上库存153万千克共有320万千克,1995年以后虽产量锐减,但由于库存量大,又可维持几年,市场价格还是慢慢回升,1995—1996年回升到24~26元,1998年升到40~45元,1999年升到70~80元,从2000年8月开始猛涨,只有100天左右就从春天的80元上涨到240元(最高达280元),是年初价格的3倍,是十年前的十几倍。由于价格飞涨,有些药农致富心切,把还没有到收获期的3年生黄连也挖出来卖,由于质量较差和未足干就急于出售,价又降到200元以下,最低降到150元左右,2001年上半年基本上稳定在180~200元之间,下半年再降到110~120元之间。

(2)国际金融大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出口药材的出口量及价格变化 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的金融危机,引起整个地区经济萧条,大大影响我国中药材的出口量,最典型的可说是韩国对我国桔梗的进口,桔梗以根入药是主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和支气管炎的治感冒要药,在韩国主要把它作为蔬菜食用,多作咸菜食用,韩国与我国建交后,大量进口我国鲜桔梗,1994年每千克鲜桔梗收购价3元,1995年升到6元,1996—1997年最高价达8元左右,致使干桔梗减少,而带动干货价格的上涨,从3元一路上涨到15元左右,667米2产值也从2000元左右升到万元左右,从而刺激农民大量种植。桔梗的适应性较广,我国南北许多地方都可以种植,发展很快,种子也由每千克30元左右涨到100元,到1997年底达160元还有人购种种植,但好景不长,到年底受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影响,韩国减少从我国进口鲜桔梗,我国的出口量突然锐减,因货太多,国内市场暴满,价格再次大幅度下滑,鲜桔梗由每千克6~8元又跌到3~4元,干桔梗药材也从16元跌到10元左右,1999年再跌到5~6元,直到2001年下半年才又回升到6~7元。韩国的经济也逐渐恢复,可能会逐渐恢复对鲜桔梗的进口。

(3)自然灾害的影响 如水灾、旱灾使许多药材减产。某种疾病的流行,如20世纪80年代上海一带甲肝流行,使板蓝根货奇缺;1998年年底流感流行都拉动了板蓝根价格的上涨。

(4)某些药材的药性作用比较相近,可相互替代也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化 如人参和西洋参的药性相近,自80年代初西洋参在我国大面积引种成功后,由于西洋参的医疗保健适用范围比人参广,多数人都改服西洋参进补,人参的用量明显减少,90年代后人参的价格一蹶不振,价格一直翻不起身来。

(5)某些药材用途的扩大,新药的开发都会引起该药材需要量的增加 近年来由于对银杏叶和杜仲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开发,使原本被废弃的叶有了医用价值而身价倍增,又是出口创汇的药材,需求量大幅度增长。丹参由于进一步开发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显着而被广泛地应用,用量大增,也会拉动价格的上涨。

(6)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也会引起药材价格的改变 如国家紧缩银根,则可用于收购药材的资金减少,药材价格必定会下跌。

1998年国家出台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森林的政策,对一些需要搭棚遮荫栽培的药材如人参、西洋参、三七、黄连等由于不能随便砍伐森林搭棚,因搭棚材料缺乏,只能研究改变遮荫方式,如采用尼龙网棚(造价较贵需投资)或采用林药间作或其它高秆农作物间套作,由于栽培方式的改变,需要实践探索经验,掌握技术,所以现阶段对这类药材的发展不会太快,有些需用木材拌栽作营养源的真菌类药材,如天麻、茯苓、猪苓等。其发展也会受到一些限制。对那些木本药材来说,其发展会得到保证,可做到有计划种植和有计划砍伐,药材的质量会更有保证,不会因乱砍乱伐而降低药材质量。以上这些药材栽培,由于受国家政策的保护,不能随便乱砍乱伐,其价格可能会上涨一段时间,以后会比较稳定。

还有,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防风固沙,禁止甘草乱采乱挖,暂时野生甘草会减少,暂时价格也可能会上涨一些,相反它可能会大大刺激人工种植甘草的发展,当人工栽培的甘草大量种植后,甘草的价格可能很快又会滑落。

(7)人为的炒作,在药材价格的变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有许多药材的供求关系,并不像人们宣传的那样失去平衡,有些小品种药材,只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就很容易控制相当数量的货源,进行垄断经营,加上媒体的炒作,更会造成市场的混乱。如前些年的款冬花,1996年前长期徘徊在12~17元/千克,因媒体炒作,使价格一涨再涨,1996年下半年已涨到80~90元/千克,1997年下半年又涨到100~150元/千克,最高价曾创180元/千克的记录,直到1998年10月产新后才开始下降。又如太子参,前些年所谓“发财致富”的小广告铺天盖地而来,价格出现大起大落,曾出现过210元/千克的天价,农民大量扩种后价格又出现大滑坡,曾出现1元/千克的地价而烂市,无人问津。

D. 冬花的概述

品名:
款冬花
别名:
冬花、款花、看灯花、艾冬花、九就花。
款冬花为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材。
本品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款冬花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在汉初着作《尔雅》中称为菟奚、颗冻。药用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记有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宋·苏颂《本草图经》载:款冬花,今关中亦有之。根紫色,茎青紫,叶似萆薢,十二月开黄花,青紫萼,去土一二寸,初出如菊花,萼通直而肥实,无子,则陶隐居(陶弘景)所谓出高丽、百济者,近此类也。又有红花者,叶如荷而斗直,大者容一升,小者容数合,俗呼为蜂斗叶,又名水斗叶。则唐注所谓大如葵而丛生者是也;宋《本草衍义》载:款冬花,春时,人或采以代蔬,入药须微见花者良。如已芬芳,则都无力也。今人多使如箸头类,恐未有花尔;明·《本草纲目》列为草部隰草类,对其形态、生境、产区、性味、功能等均有较详细地记述。 (常用中药材)
产地分布:
款冬花家野兼有。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甘肃、山西、宁夏、新疆;陕西、四川、内蒙古、河北等省亦有分布。主产于甘肃天水、庆阳、环县、临潭、徽县、礼县、灵台、泾川、两当、正宁、宁县;山西静乐、临县;宁夏隆德、固原、海原、彭阳、泾源;新疆新源、裕民;陕西府谷;内蒙古准格尔旗。
家种款冬花栽培于四川、陕西、山西、湖北、河南,河北亦有栽培。主产于四川广元、南江、城口、巫江;陕西府谷、子长、镇巴、宁强、榆林、神木、风县;山西娄烦、忻州、静乐;湖北郧县、南漳;河南宜阳、嵩县、卢氏、栾川。以河南产量多,甘肃质量优。(常用中药材)
款冬花目前市场所售商品多来自家种提供,野生品已很少。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甘肃、山西、宁夏、新疆;陕西、四川、内蒙古、河北等省亦有分布。主产于甘肃天水、庆阳、环县、临潭、徽县、礼县、灵台、泾川、裕民;陕西府谷;内蒙古准格尔旗。
家种款冬花产地常因市价变化而增减或转移。目前主要栽培于山西大同地区,如广灵县的加斗乡、阳原县的化梢营镇;河北张家口地区,如蔚县的白乐镇和代王城镇。其中蔚县的下元皂村是最早野生变家种成功之地,也是大面积款冬花的栽培地,由于历史原因,下元皂村逐渐形成了款冬花的集散地。每年产新时,方圆几百公里的款冬花在这里被收购加工出售。第二集散地安国药市的经营户中十有八九是下元皂人。
另外四川、陕西、湖北、河南等地亦有栽培,但近年为市场提供的商品较少。(戴伟)

E. 种植什么中药材最好

近年中国药材市场需求量一直都在上升,昂贵和常见的药材的价格一直在升高。

桔梗:在病方子里经常都会看到这种药材,在菜肴上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广泛,价格在20元/公斤。

F. 儿童可食用款冬花的吗

款冬花其实是一种草本植物,用其泡水食用的话可以有很好的润肺,化痰止咳的效果,而且,特别适用于肺虚久咳的问题,如果小孩子有这一方面的需要的话是可以服用的。

1、款冬花又名冬花,属于一种菊科并且是款冬属的草本植物,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也被称之为艾冬花以及看灯花等,泡水服用后具有润肺下气以及化痰止咳的效果。性味辛温,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作用。

2、在《本经》中记载:对“寒束肺经之饮邪喘、嗽最宜”。其气味虽温,润而不燥,则温热之邪,郁于肺经而不得疏泄者,亦能治之。故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的咳嗽,皆可应用。特别是肺虚久咳不止,最为适用。

3、款冬花是一种适用于绝大部分人群的中药材,它可以泡水,也可做成粥或者膏来食用。其气味温辛,是一款治疗感冒咳嗽的良药,无论是孕妇还是小孩都可以服用。

4、通常来说款冬花的服用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但由于孩子的体制于成人而言较差,故儿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年龄或服用方式适当调整款冬花的用量。例如,对于十一岁的孩子来说,如果是煮水服用,则款冬花的用量应为5克每天,若是研磨成粉状服用,剂量就要适当减少,2-3克每天即可。

5、不过,尽管款冬花在临床表现上对于人体并没有明显的毒理反应,但由于其功效或药性原因,有一部分人群是不能服用款冬花的。例如,中医名着《本经逢原》就曾言明,虽然款冬花能够有效的治疗一些肺部不舒服以及咳嗽的情况,但如果是阴虚劳嗽的患者,建议这类型患者不要服用款冬花,避免病情加重。

要是孩子能够在爸爸妈妈的体谅中长大的话,那么孩子在三岁以后,遇到小朋友在哭,他可能也会哭出来,看到别的人笑,他也会笑出来,这就代表着孩子懂得体谅是什么,我们也把它叫做共感性。到了6岁左右,如果别人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也会主动去帮助他们。

遇到这样乐于助人的孩子,我们只要去关注一下孩子的成长史就会发现,爸爸妈妈从孩子还小的时候就会开始注意体察其情绪,同时给予孩子相应的体谅。

孩子的体谅之心是慢慢出现的,所以爸爸妈妈太过于着急也是没有用的,虽然在爸爸妈妈的着急要求下,孩子也会出现体谅的行为,但是这并不是出自孩子内心,只是为了获得爸爸妈妈的表扬罢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假体谅”。

接下来大家来看看“认生”――这个与体谅的成长也是有着相应的关系的。

认生的意思就是遇到一些不认识的人,孩子会因为害怕而紧紧地拽着爸爸妈妈不放,这就说明爸爸妈妈在孩子心中是能够给予他们安全感的。

当孩子出现认生时,爸爸妈妈其实可以放心,因为孩子怕生的话就代表着爸爸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够体察他的情绪,能够谅解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已经建立起感情的婴儿,在差不多六七个月的时候就会出现认生的情况。

要是孩子七个月后还有认生现象,那可能说明爸爸妈妈和宝宝之间没有很好的感情纽带。所以,爸爸妈妈就要多给予孩子抚触,增加彼此间的感情联系。

在这个时候,很关键的一个事情就是妈妈能不能感受到抚触的快乐。如果仅仅把它当做一个任务来做的话,孩子是不会觉得快乐的,这样自然也建立不起母子间情感上的纽带。

爸爸妈妈的体谅孩子的方式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考虑孩子的心情。

孩子的需求一般有这两种:一个是对物质和金钱上的要求;二是想要得到爸爸妈妈的情感。物质方面的满足要适可而止,而自己的爱,那么就要多多地给予孩子。

孩子在1岁?3岁的时候会一直向爸爸妈妈撒娇,在孩子觉得不安的时候,孩子会希望爸爸妈妈抱一下,整个人累了,也会想要妈妈的怀抱,有时候晚上还会钻进妈妈的被窝,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做了一些噩梦。

安定的情绪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果孩子想要抚触的话,妈妈一定要满足孩子。这样完全满足孩子也不会让孩子变得很娇气,因为,被充分接受撒娇的孩子情绪安定,也会更加独立。

有的小孩子很容易感冒,身体很容易发热,其原因特别复杂,可能是体质比较差,可能是免疫力存在缺陷,可能是营养不良,还有可能是长时间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等多种因素。

1.居住环境不良,大气污染、被动吸烟等。污染的空气进入呼吸道,影响肺的换气功能

2.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缺乏钙、锌、铁、维生素AD等,均可导致孩子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3.先天性疾病,比如先心、先天肺发育不良等.一些医生或家长没有给孩子详细检查过,就会漏诊。

4.免疫缺陷病,这类孩子是先天性缺乏一些抗体或合成酶.在临床因为化验项目不齐全。一般的医院还检查不出来

5.滥用抗生素,并多次更换,产生耐药,而且打乱人体的一些平衡。

6.疗程不够,擅自停药,发烧一退就停药.细菌长期处于隐伏状态.一一旦受凉,容易引发疾病。

7.滥用激素,有些家长对发热机理不了解.恨不得一下就药到病除.一些医生不耐烦家长的唠叨.或者害怕对自己不信任从而流失病员.就给孩子使用激素,久而久之,患儿产生了依赖性.免疫功能也因此受到影响

8.临床误诊,临床上,婴幼儿哮喘f尤其是一种叫咳嗽变异性哮喘)最容易误诊.孩子表现和感冒或肺炎很像。感冒咳嗽反复发生.总是按感冒治疗。效果暂时缓解。另外近几年结核病也有升高趋势。

9.不良习惯。发现一些孩子睡前吃东西或抱奶瓶入睡的孩子.也容易诱发感冒。牛奶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不刷牙或不漱口的孩子,最容易嗓子发炎。

喜欢小编的读者可以关注小编一下,小编的文章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欢迎广大读者指正,也可以尽情吐槽!

G. 中药市场经济走势如何

中国中药材市场经济形势分析
一、社会需求稳步增长我国正处在政治稳定,经济稳健发展的良好阶段,资金相对宽松,国际环境的总趋势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药材作为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它的需求相对稳定略有增长。但不少从事中药商业工作的人确感觉市场疲软,走势不快,需求不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市场反映出来的疲软的主要问题在于供过于求,前几年一大批家种药材处于供求平衡或偏紧状态(第二个周期的高峰期),价格高于价值,刺激农民大力发展药材生产,使之形成产大于销。药材需求的刚性和生产的弹性决定了药材行情的周期性变化。虽然患者还吃那么多药甚至还多吃了些,但由于供给过多,生产者经营者都想把药卖掉,但总有一些卖不掉,于是感到需求不足。其次,经营者的增多,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相应地也会对各经营者的收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少数药材由于新品种的开发或流行性疾病的发生引起需求突发性的增长,这种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
二、过热的生产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由于部分药材发展过多,造成供过于求,从而导致价格暴跌,药农收益处于亏本、保本或微利状态,这样就有效地遏制了生产的发展。这些品种是:北沙参、桔梗、白芍、丹皮、板蓝根、白芷、郁金、泽泻、霍香、玄参、射干、大黄、牛膝、菊花、红花、半枝连、山棱、芡实、车前子、薏苡仁、瓜蒌等。由于生产的调减,缓和了供过于求矛盾,使商业形势朝着有利于经营的方向发展。在高价刺激下产大于销或虽价落农民还有生产积极性仍产大于销的主要品种有:太子参、党参、川芎、三七、砂仁、胡椒、麦冬、冬花、元胡等。
三、供求偏紧品种价格暴涨,供过于求品种低价位运行2000年中药市场的一个特点是:一些曾经有过低价悲怆的药材由于供求偏紧和人为炒作使得价格暴涨,将药材“少了是宝”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高价纪录以后很难打破的。如佛手、黄连、萸肉、浙贝、八角、草果、丁香、天麻等。益智仁、良姜、辽细辛、吴萸等均有大幅度涨价。这些热点品种价格的暴涨,使中药市场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效益的提高增加了可观利润。但由于持货者争先恐后地出售以实现利润,部分品种又有回落。野生品种大多供求平衡,价格较为稳定,表现较为出色的是雷丸、节菖蒲、草蔻、蛇床子、五味子、水蛭、虫草等,创了历史最高,为中药商业效益的提高立下功劳。
一些产大于销供过于求严重的药材在低价位运行,将药材“多了是草”同样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品种是:板蓝根、桔梗、白芍、白芷、牛膝、半枝连、玄参、射干、大黄、泽泻、郁金、白前、丹皮、北沙参、菊花、瓜蒌、山棱、车前子、薏苡仁等。这些品种由于生产的调减,部分在秋收后又有较大幅度反弹,使得生产经营效益有所提高,并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大部分药材品种供求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价格波动幅度不大,在勤进快销中创效益。
四、市场运作空前活跃,经济效益不尽人意2000年的中药市场运作空前活跃,在很大程度上对供求矛盾的转化和价格上台阶起到催化剂和启动作用。春节开市后,药材价格升多降少,其间都有炒作因素在内,夏季淡季不淡,人为运作力度是空前的,这反映了市场几年来低迷,经营效益差,人们渴望活跃起来,使商品资源发挥出更大经济效益。但中药市场运作尚处在初级阶段,人们对此褒贬不一,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年来运作的商品有成功也有失败,经济效益不尽人意。比较成功的是1999年以来的萸肉、佛手、黄连、浙贝、益智仁、八角、草果、良姜等。有的品种升幅大,升速快,但没稳住,主要是指货者争先恐后为实现利润所致,有的品种降后又升,总的来说只要供求偏紧或在短期内不能形成产大于销的品种成功的把握比较大。但一些品种根本没有供求矛盾或还处于产大于销期间且还有发展趋势的品种,价位也不低,盲目乱炒一通,当然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益。如麦冬、川芎、桂皮、胡椒、太子参等。有的价是天价,本应以销定购不宜压货的品种也毫无顾忌地刚产新抢购压货,过于慷慨给药农过多利润,使经营陷入被动,如佛手、萸肉等。一批低价位运行的品种随生产调减或受灾减产看好压货使之价格反弹均较安全,取得的效益较好,如丹参、桔梗、白芍、郁金、白芷、板蓝根、半枝连、云木香、北沙参、玄参等。

H. 款冬花的介绍

款冬花,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和湖北、湖南、江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效。常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I. 本人想回家种植药材,但不知道种植什么好,最好生长周期短的,种起来比较简单的,都有那些药材啊

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一、趋势看好价格稳定或上涨的中药材品种有:黄芪、黄芩、北沙参、蛇床子、党参、白术、牛夕、旱半夏、天南星、射干、桔梗、防风、柴胡。
白芷、麦冬、板蓝根、藿香、菊花、南沙参、徐长卿、苦参、红花、当归、甘草、远志、川芎、黑枸杞、白芍、胆草、细辛、荆芥、人参、西洋参、贝母类等。
二、价格趋势比较稳定,可适量发展的品种:知母、山药、金银花、韩国枸杞、紫苏、蒲公英、鸡冠花、玄参、丹参、附子、急性子、大黄、穿山龙。
木香、黄连、王不留、瓜蒌、沙苑子、玉竹、紫苑、白芥子、前胡、生地、玫瑰花、锦灯笼、车前子、连翘、紫草、白花菜子、天麻、大力子、半枝莲。
地丁、合欢花、茯苓、芦巴子、花粉、苍术、三七、决明子、夏枯球、土贝母、辛夷花、薏米、杜仲、山萸肉、冬花、薄荷、丹皮等。
三、野生类药材关防风、羌活、川贝、苍术、白芨、重楼、猫爪草等。
四、中药材不赚钱品种:王不留。慎重发展品种,如石斛人,广告四处响,小品种不值万金。西红花产量低,人工虫草市场不收,天麻只有广告才会三个月见效。
此外一些品种如三七、黄连、人参、西洋参、天麻、川贝等价格高生长周期长有产地气候限制,发财不易请善待本金。
名贵药材种植有什么优势呢?
一、成活率高、生长周期短
选用独特的四倍体培育方法,使高科技的种植技术,成活率更高!
二、品种纯正
选用国内领先的组培技术,保证种苗品种优质纯正。其名贵药材种植的成品特级、一级枫斗均为同类产品价格的三倍以上。
三、种植简单
名贵药材种植简单,不受场地局限。
四、管理便捷
管理简易便捷,种植简单容易,管理方便快捷,一个人可以非常轻松地管理2000~3500平方米的种植面积。
五、行业竞争力小
现代商业竞争非常残酷,很多项目是赚了吆喝而赔了买卖,而来自农业生态种植方面的竞争则相对较小,是未来几年投资发展的方向。
名贵药材种植更因市场广阔、效益显着而成为一个风险小、收益高的种植项目。
六、投资小回报大
名贵药材种植每年只需投入极少的养护成本即可高产、稳产、增产。
七、不愁销路
据调查,名贵药材种植市场货源奇缺,而且市场需求量比较大。

J. 中草药--冬花

你说的是款冬花吗?我只知道款冬花有蜜制或者炒制,的确是止咳化痰的药,但是血冬花没有听过哦,最好你还是问清楚这个学名是什么什么科什么属再来找会比较方便,因为有些中草药很多别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