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价格指数的定义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通过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市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通过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影响。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村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观察农村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与国家的财政收入、市场供需的平衡、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有关。因此,该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其编制目的是了解农业生产中投入物质资料价格的变动状况,服务于国民经济核算。1994年以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仅仅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一个类别,此后,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中分离出来,单独编制。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生产者出售农产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及幅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客观反映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水平和结构变动情况,满足农业与国民经济核算需要。其中某代表品生产价格指数是通过对全部有出售该产品行为的调查单位的个体指数进行几何平均求得的,类价格指数是通过对其所属的类(或代表品)的价格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的。季度累计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与分季指数的计算方法相同。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包括工业企业售给本企业以外所有单位的各种产品和直接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该指数可以观察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的影响。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是反映工业企业作为生产投入,而从物资交易市场和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购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产品时,所支付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统计指标,是扣除工业企业物质消耗成本中的价格变动影响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编制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所调查的产品包括燃料动力、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九大类。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品及取费项目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固定资产投资额是由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完成额和其他费用投资完成额三部分组成的。编制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应首先分别编制上述三部分投资的价格指数,然后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求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指数。
该指数可以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中涉及的各类投资品和取费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消除按现价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中的价格变动因素,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为国家科学地制定、检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为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科学的、可靠的依据。
Ⅱ 什么是零售价格指数它有什么作用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城市、农村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商品零售价格的调整升降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费用节约或多支,直接关系国家财政的收支,直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商品供需平衡,还影响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编制财政计划、价格计划,制定物价政策、工资政策的重要依据。目前,统计工作中按月、季、年编制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计算工作量和采价工作量非常大。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权数直接影响指数的可靠性,因此每年要根据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的资料调整一次权数。物价不可能全面调查,只能在部分市、县调查,在我国根据人力、财力,大约选145个市、81个县城作为物价变动资料的基层填报单位。在城市选商品304种,在县城选350余种。每种商品的指数采用代表规格品的平均价格计算。
Ⅲ 零售价格指数的简介
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因此,计算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般按年按季进行编制。
如果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个人的消费就会增加,供过于求,导致物价的上升,这个指数就会上升,将为后来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该国的政府就会收紧货币政策,利率趋于上升,相应对美元汇率带来利好支持。 零售价格主要是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的价格,根据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构成的不同,分别编制成城镇零售价格指数和农村零售价格指数,用以反映零售价格变动对城乡人民生活的不同影响。利用零售价格指数,不但可以反映零售物价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还可分析由于零售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货币支出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影响。
零售价格指数是衡量居民购买消费品和服务的平均价钱指数。它衡量一段时间内同一个地区(城市,省,或者国家)的常规市场上的物价变动。 它通过测量典型消费者的典型消费品的价钱来确定指数。零售价格指数可以用来衡量(像,调整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汇率,工资,薪酬,养老保险等)。它和人口普查,国民所得与产出帐一起是重要的国家经济数据。
Ⅳ 什么是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是在股票投资中,以某个时期为基期,以后各个时期股票平均价格同基期价格相比计算出的百分数。反映股票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数。
如某种股票价格某日比基日上升10%,则该日股票价格指数为110。由于发行股票的企业众多、上市的股票种类数以千计、万计,一般选用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企业的股票进行计算,编制股票价格指数,借以综合反映股票价格变动趋势
国际上比较重要的股票价格指数有道·琼斯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蒲耳氏股票价格指数、恒生股票平均价格指数、金融时报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等。
(4)什么是零售价格指数扩展阅读:
价格指数按其所包括范围的不同分为:
①个体指数,反映某一种商品价格水平升降程度的指数;
②类指数,即分类商品价格指数,反映某一类商品价格水平升降程度的指数;
③总指数,反映全部商品价格总水平升降程度的指数。
价格指数按其计算时所采用基准期的差别,可以分为环比价格指数(以上一期为基期)、年距环比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基期)和定基价格指数(以某一固定时期为基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价格指数
Ⅳ CPI与RPI有什么区别消费者购买商品是零售价,应没区别呀
CPI和RPI都反映了消费环节的物价水平,从它们的全称就可以看出区别。 CPI从消费者的角度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而RPI从零售的角度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简而言之,一是站在客户的角度,一是站在商家的角度。
零售价格指数的相关概念及区别:零售价格指数与职工生活费价格指数的区别之一是,零售价格指数的观察对象是城乡居民购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而职工生活费的观察对象是物价指数只是城镇职工及其家属购买的消费品的价格。 其次,零售价格指数只包括商品部分,而职工生活成本价格指数包括商品支出和服务支出两部分。
拓展资料:
1、CPI(消费物价指数):这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缩写。该指数反映了消费者支付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该指数也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常提及的指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用它来衡量美国的通货膨胀程度,是否通过加息或降低利率来控制美国经济。该指数由美国劳工部每月发布一次。我们应该注意它。当该指数上升时,说明该地区通胀率上升,说明货币购买力下降。理论上,这对货币不利,通货膨胀对货币有利。如果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利率同时下降,货币的利率就会下降
2、RPI(零售价格指数): 零售价格指数。在美国,该数据由美国商务部在月度全国商业调查中抽样。调查以现金或信用卡支付的零售商品,包括家具、电器、超市销售的商品、药品等,不包括服务业消费。如果经济快速发展,个人消费就会增加。供大于求,如果价格上涨,指数就会上涨,后期会带来通胀压力。该国政府将收紧货币政策。因此,利率趋于上升,为该国货币带来良好支撑
Ⅵ 什么是“零售指数”
用来反映由许多不能直接加总的要素所组成的复杂现象数量综合差异(变动)程度的特殊相对数.
如:如零售物价指数 ,工业产品产量指数
物价指数 :
2,F式指数 :
1911年由美国统计学家费暄(Irving Fisher,1867-1947)提出了交叉计算公式,即拉氏与派氏公式的几何平均公式.
零售物价指数
一,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全面反映市场零售物价总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二,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商品零售物价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
三,全国统一规定商品分类.
Ⅶ 什么是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Society-wide general retail price index) 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是指全面反映市场零售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和程 度的 经济指标 。
Ⅷ 消费者价格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的区别是啥
这两个数据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编制的,虽然领域是相同或者说是相近的,但是也是有区别的,主要有下面5点,你看看吧,呵呵
含义不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从卖方角度观察商品零售价格变动情况, 说明价格变动对卖者的影响;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是从买方角度观察居民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收费变动情况, 说明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统计口径不同。
居民消费价格的调查范围是居民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它既包括商品, 也包括非商品与服务,但不包括居民一般不消费而主要供集团消费的商品。 商品零售价格只反映商品,包括居民消费和集团消费,而不反映非商品与服务价格。
权数来源不同
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权数来源于居民用于各类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消费支出额以及各种商品、服务项目的实际消费支出额的构成比重,根据城镇居民住户调查资料计算。编制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权数来源于各类消费品零售额和各种消费品零售额的构成比重,主要根据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资料计算。前者是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构成作为权数, 后者则以居民消费支出构成作为权数。
用途不同。
前者主要用于说明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分析供求关系, 核算商业经济效益和经济规模;而后者则主要是用于说明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 分析货币购买力之强弱, 是反映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
重要性不同。
一般说来, 前者弱于后者。后者也称消费者价格指数, 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居民都很关注的价格指数, 夜实行工资指数化国家中表现尤为突出, 所以, 在各国的价格统计中都有。而前者在多数国家的价格统计中都只是一项派生指标, 基本上是在后者基础上派生的。
Ⅸ 零售物价指数有什么概念区别
零售物价指数(RetailPriceIndex),简称R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etailPriceIndex)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为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纺织品、中西药品、化妆品、书报杂志、文化体育用品、日用品、家用电器、首饰、燃料、建筑装潢材料、机电产品等十四个大类,国家规定304种必报商品,需要予以特别说明的是,从1994年起,国家、各省(区)和县编制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不再包括农业生产资料。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因此,计算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在美国,这个数据由美国的商务部每个月对全国性商业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把用现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的商品均做为调查的对象,包括家具,电器,超市上销售的商品和药品等,不包括服务业的消费。零售物价指数是反映市场物价变动情况的基本标志。是反映不同时期商品零售价格水平变动程度和趋势的相对数。许多外汇市场分析人员十分注重考察零售物价指数的变化。
如果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个人的消费就会增加,供不应求,导致物价的上升,这个指数就会上升,将为后来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该国的政府就会收紧货币政策,利率趋于上升,相应对美元汇率带来利好支持。
零售物价指数与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区别:
其一是零售物价指数的观察对象是城乡居民购买的全部商品价格,而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观察对象只限城市职工及其家庭所购买的消费品价格。
其二是零售物价指数只包括商品部分,而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则包括商品支出和服务支出两个部分。
我国的零售物价指数主要有:零售商品牌价指数、零售商品议价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和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零售物价指数主要用来观察研究零售物价变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为平衡市场供求、加强市场管理、控制货币发行量提供参考。
零售物价的调整升降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费用节约或多支,直接关系国家财政的收支,直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商品供需平衡,还影响消费和积累的比例。
零售物价指数是编制财政计划、价格计划、制定物价政策、工资政策的重要依据。目前,统计工作中按月、季、年编制零售物价指数,计算工作量和采价工作量非常大。
零售物价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权数直接影响指数的可靠性,因此每年要根据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的资料调整一次权数。物价不可能全面调查,只能在部分市、县调查,在我国根据人力、财力,大约选200个市、100个县城作为物价变动资料的基层填报单位。在城市选商品350种左右,在县城选400种左右。每种商品的指数采用代表规格品的平均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