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18年评选出的十大优质稻品种有哪些
十大粳稻品种:
通系933、龙稻18、金稻2号(新疆金丰源种业)、天隆优619、五优稻4号、松粳28、吉粳816、松粳22、水晶3号、沪软1212
十大籼稻品种:
美香占2号、象牙香占、桃优香占、玉针香、嘉丰优2号、锡利贡米、增科新选丝苗1号、野香优莉丝、神农优228、玉晶91
㈡ 最近水稻什么价格
水稻价格:中晚籼稻1.26元/斤、粳稻1.30元/斤。
2019年小麦托市价下跌了0.03元/斤至1.12元/斤(国标三等),2019年产稻谷保护价或跟随向下调整。
2019年稻谷保护价或将于2月底前公布,但继续下调的幅度不会如2018年这么大(2018年中晚籼稻下调0.1元/斤至1.26元/斤、粳稻下调0.2元/斤至1.30元/斤,国标三等粮,)或呈小幅下调的态势。
㈢ 你觉得水稻价格会涨吗
今年东北粳稻保护价一斤下调了二角钱,每斤一块三。政策性很明确,一是控制水稻的过度开发,二是砍掉低产田和水资源紧张地区的水稻面积,让种植结构更合理。三是增加优质稻的种植面积,比如我们鹤岗地区的初香粳一号水稻现在的收购价是三仟三左右。七吨的产量比普通稻九吨卖的钱还多。这就是优质优价。至于说水稻价格会不会涨,我认为明年水稻取消或者继续下调保护价政策是个大概率事件。大方向是继续调减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倒逼水稻户增加优质稻和有机稻的种植面积,增强市场竟争力,让水稻全部市场化成为可能。所以水稻能否卖高价,取决于你种植什么品种,用什么方式种。优质:优价!
㈣ 种粮大户为什么不愿种优质粮
“以最低收购价的形式卖出心有不甘,也不划算,还得自找销路。”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种植大户徐玉江最担心自己种了优质水稻,不像国家最低价收购那样,没有“靠谱”的市场主体来收购,“一直不敢种(优质稻)”。
日前,《了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江苏、安徽等地调研发现,部分大户对优质粮的种植心有顾虑,既害怕没有市场收购主体,也担心在收购环节体现不出“优粮优价”。基层粮食部门工作人员指出,这极大制约了大户种植优质粮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
一忧 市场主体是否收购
“有没有大米加工企业愿意收?市场销售情况怎么样?”流转了约5000亩土地的江苏盐城阜宁县种植大户王刚在考虑是否种植优质稻时的最大顾虑。优质稻的销售没有保障,让他不敢轻易试水。王刚所在的阜宁县,规模较大的县粮油商贸公司就不愿意收购优质稻,其总经理周铁告诉《了望》新闻周刊记者,包括有机稻在内的优质稻在本地市场消费量不大,卖不到量,少有大米加工企业来收。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优质稻谷和大米需求量巨大,进口量不断增加,2017年9月份我国进口稻谷和大米3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7.9%;2017年1月到9月期间累计为298万吨,同比增加16.3%。但是,周铁指出,盐城当地工薪阶层购买优质稻米的不多,“市场品牌还有待培育”。
本刊记者调研发现,居高不下的成本压力之下,部分大户最顾虑优质稻的价格,市场供求对优粮优价的决定性作用并未充分体现。对部分大户和大米加工企业而言,优质稻价格还没达到合理水平,和普通稻的价差并没有拉开,种普通稻以求稳成了部分大户的普遍心态,他们表示:“较之普通稻,优质稻价格每斤高出1毛钱才考虑种植”。
滁州市全椒县种粮大户费平承包了1000多亩地,曾经种植过优质稻谷,亩产较之普通稻低了300斤左右,但价钱比普通稻只高了5分钱左右,算下来不划算,“不愿意再种(优质稻)了。”他对本刊记者说。
“优质稻的价格应该更高些。”在江苏盐城禾丰粮油储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学猛看来,优质稻应该有好价格,如果和普通稻价格拉不开势必影响大户种植积极性。
大户们告诉本刊记者,目前的稻谷最低收购价中的一些收储指标,比如杂质、水分含量,和水稻是否优质是不挂钩的,“种好种孬一个价。”
在目前稻米最低价收购还没深入改革的框架下,大户追求产量的提升,不在乎品质的提高,这在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程国强看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也是大户在优质稻和普通稻之间反复权衡后的结果。”
但在陈顺成看来,优质稻亩产在800斤左右,普通稻是1200斤,二者差400斤,按2017年安徽省水稻最低收购价来计算,一亩地相差500元左右;相当于每斤优质稻接近2元,比普通稻高6毛钱左右。“一般不做品牌的大米加工厂觉得不划算,只能按每斤高出三到五分钱来收购。”陈顺成说,这就导致了在部分大户眼中,“优粮不优价”,从而不愿意种植优质稻。
改革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是关键
要“优粮优价”,当务之急是改革最低收购价政策,程国强分析指出,“把保障农民增收的功能从中剥离出来,回归政策设计的托底初衷,让优质粮食的价格由市场供需来决定”,否则最低收购价变成最高价,普通稻成本太高,客观上造成优质粮食价格的空间也有限,形成价格天花板。
程国强进一步指出,目前在最低收购价的支撑下,市场供给相对充裕,下游加工企业在塑造品牌、建立供应链方面由于原料成本高、“稻强米弱”等原因面临很多困难,在塑造品牌、打造产业链方面内在动能不足。
部分专家、大户、大米加工企业和基层粮食部门工作人员认为,大户种植优质粮的关键在于和相关大米加工厂合作,因地制宜发展订单农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发展订单农业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拥有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和被认可的品牌,可以拉开优质稻和普通稻的价差,有效解决大米加工企业“稻强米弱”现象。
“提前定好种什么品种、给什么价格。”种植户夏正文觉得订单模式“保险”,减少了市场风险对大户可能造成的冲击。夏正文希望有企业与他签订订单,对优质稻需要满足的环保、安全等条件,他也信心十足,“如果有企业签订订单,我就种,并能种好。”
订单农业是大户种植优质粮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在李国祥看来,要实行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失。比如弱筋小麦籽粒软质、蛋白质含量低,适合生产饼干,但我国优质弱筋小麦还不足,大户如果专种弱筋小麦,一定要有专种、专收、专储、专用等来保障,不然弱筋变成了劣势。
最后,要因地制宜打造优质粮食品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以五常大米为代表的优质区域稻米品牌发展之路值得学习和借鉴,但作为个体的大户没有能力,这就需要地方政府来主导,引导大户“种良种”、“种得好”;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把利润留给优质粮种植大户,让其获得合理的利润。
㈤ 948水稻价格
近期国内稻米市场动态
近期国内市场稻米价格受小麦收购涨跌影响,进入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有所波动,据权威媒体综合反映总体表现有涨有跌。分地区来看:
一、江苏市场:扬州市粳稻批发价较上周有所上涨,从0.95元/斤上涨到本周的1.02-1.03元/斤,上涨0.05元/斤元左右;粳米批发价由上周的1.35/斤左右,上涨到1.45元/斤,上扬0.10元/斤。导致粳稻米市场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此时正处于青黄不接之际,粮源偏紧;二、扬州市城乡居民以粳米为主要食用粮,需求量较大,而可供量减少。目前扬州市场中晚籼稻出库船板价为0.71元-0.72元/斤,但销量不畅。主要是因为7、8月份大中专院校放假,市场对杂交米需求不旺。预计9月开学后市场会有小幅上扬。
宿迁粮食市场稻米价格稳中有涨。全市场中等普通粳稻平均收购价格为1.91元/公斤、出库价格为1.94元/公斤、批发价1.94元/公斤,收购价比上周上扬0.01元/公斤,出库价和批发价均与上周持平。其中宿城区出库价1.90元/公斤;宿豫区出库价1.91元/公斤;沭阳县收购价格为1.88元/公斤、出库价为1.90元/公斤、批发价为1.90元/公斤;泗洪县收购价格为1.94元/公斤、出库价为1.98元/公斤、批发价为1.98元/公斤。全市中等晚籼稻平均价格为1.56元/公斤、出库价格为1.58元/公斤、批发价为1.58元/公斤,价格均与上周持平。宿城区出库价格为1.57元/公斤;宿豫区收购价为1.57元/公斤、出库价1.60元/公斤、批发价1.60元/公斤;沭阳县收购价格为1.56元/公斤、出库价为1.58元/公斤、批发价1.58元/公斤;泗阳县收购价格为1.56元/公斤、出库价格为1.58元/公斤、批发价1.58元/公斤。全市特等粳米平均出厂价为2.90元/公斤、批发价格为2.90元/公斤、零售价为3.09元/公斤,出厂价和批发价均与上周持平,零售价比上周上涨0.06元/公斤。宿城区出厂价为2.90元/公斤、零售价3.20元/公斤;泗阳县出厂价2.90元/公斤、批发价2.90元/公斤、零售价3.00元/公斤;泗洪县出厂价2.90元/公斤、批发价2.90元/公斤、零售价3.06元/公斤。
二、浙江市场:进入本周以来,浙江省稻米市场继续呈现出两极分化的价格走势,即粳米价格继续小幅攀升,而籼稻米价格却是小幅回落。
杭州市场江苏产标一晚粳米市场批发价是2.72元/公斤,较上周的2.71元/公斤上涨0.01元/公斤;安徽产标一晚籼米市场批发价是2.10元/公斤,较上周的2.16元/公斤下跌0.06元/公斤;江苏产特制晚粳米市场批发价是2.76元/公斤,较上周的2.74元/公斤上涨0.02元/公斤;黑龙江产标一晚粳米市场批发价是2.75元/公斤,较上周的2.72元/公斤上涨0.03元/公斤;浙江产标一晚粳米市场批发价是2.68元/公斤,与上周价格持平。衢州市场目前该地区地产标一早籼米市场批发价是1.88元/公斤,较上周的1.92元/公斤下跌0.04元/公斤;标一东北大米市场批发价是2.78元/公斤,与上周价格持平;江苏产标一晚粳米市场批发价是2.86元/公斤,较上周的2.80元/公斤上涨0.06元/公斤;地产标一粳米市场批发价是2.64元/公斤,较上周的2.62元/公斤上涨0.02元/公斤;地产杂交米市场批发价是2.30元/公斤,较上周的2.34元/公斤下跌0.04元/公斤。金华市场目前该市黑龙江产特制大米市场批发价是2.92元/公斤,较上周的2.90元/斤上涨跌0.02元/公斤;江苏产特制香米市场批发价是2.81元/公斤,较上周的2.78元/公斤上涨0.03元/公斤;安徽产杂交米2.20元/公斤,江西产杂交米市场批发价2.26元/公斤,与上周价格持平。
三、东北市场:据市场监测显示,本周虎林粮食市场仍保持上周水平,价格波动不大,其中,2004年水稻价格为0.88-0.90元/市斤,2002年水稻为0.72-0.75元/市斤;优质大米价格为1.27-1.30元/市斤。黑龙江东部佳木斯、鹤岗、双鸭山、富锦、同江、抚远、萝北、绥滨、集贤、宝清、友谊、桦川、汤原、七台河、虎林、密山、桦南、勃利等地、红兴隆、宝泉岭、建三江、牡丹江农场管理局所属农场中等水稻收购价0.85元-0.87元/斤;2004年产二等粳米出厂价1.28元-1.30元/斤,市场零售价1.35元-1.40元/斤;一等粳米出厂价1.33元-1.37元/斤,市场零售价1.45元-1.50元/斤,均与上周基本持平。目前各地水稻收购及大米加工基本停止,多数加工企业仍在检修或放假。吉林市场水稻价格保持稳定,其中,吉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水稻最高报价2050元/吨,最低报价1900元/吨,平均报价1950元/吨。
四、江西市场:据市场监测显示,8月4日,南昌大米市场价格基本平稳。稻谷市场上,由于早稻政策性收购预案的启动,目前各地早稻价格有所上扬,粮食部门按70元/百斤价格收购,市场上个体私商收购价格为65元/百斤左右,水分在15%左右。江西景德镇地区早稻收购市场价格稳中有升,从上周收购价每百斤64-66元略升至68元左右。主要原因:7月28日,国家宣布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各收购点挂牌收购价为70元,这利好因素大大促进了个体加工厂入市收购。另据监测,该地区本周晚稻市场价格平稳,其中2002年产晚稻仓库车板价为每百斤67-68元,04年产晚稻市场收购价为69-70元,均与上周持平受国家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影响,瑞金本地及邻近县市新早稻价格普遍上扬,“政策托底”对早稻价格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个体粮商到农户家中收购早稻价为66~67元(50公斤,下同),比开市价上涨3~4元。由于实行同一最低收购价,会昌、宁都、广昌、黎川等地区新早稻收购价和瑞金市基本持平;托市收购企业成为收购主力军。另据悉,大部分年份此时的早稻价格和晚稻价格非常接近,相差1~2元(50公斤价,下同),老粮市场十分泛力,价格逐渐下行。其中,01-02年早稻跌至62~6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9~10元,比04年晚稻低12~13元,此早晚稻差价从来未出现过;01-02年晚稻跌至71~73元,04年晚稻价格平稳,长粒型晚稻价格为76~77元,短粒型为74~75元。受市场稻谷收购价格走低影响,江西抚州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开始启动执行最低保护价预案,早籼稻收购价略显回升;销售市场上稻谷成交价格基本持平;各类大米市场价格基本处于平稳态势。具体情况:稻谷:早稻收购市场上常规早稻市场价逐渐升至68元/百斤左右,优质稻嘉育948收购价在68-70元/百斤,香两优为71元/百斤,禾盛10号和南极3号收购价格为71元/百斤;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执行70元/百斤保护价政策,挂牌收购早籼稻。从本周早籼稻收购市场的反馈的信息来看:1、目前各地早稻上市已有半个多月,各地早籼稻收购价格基本一直处在低价位上,常规早稻收购价格现仍在65-68元/百斤左右;2、本周开始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进入市场启动保护价政策,在已启动收购预案的地区,指定点的收购价均达到70元/百斤;3、由于目前国有粮食部门按保护价格收购,农户手中的早稻已作为收购的主要入库来源;4、国有粮食企业由于启动保护价收购预案,粮源开始从个体加工企业转入国有粮库,改变了近几年来粮库收不到粮和吃不饱的局面。
五、安徽市场:近日安徽北部地区大米加工厂继续从临近的江苏地区采购粳稻,进厂价为1.00元/500克,粳米出厂价为2760~2780元/吨,均与前一周持平。南部地区普通中籼稻出库价格为0.72~0.73元/500克,标一中籼米出厂价格为2200元/吨,基本保持稳定。截至7月31日,根据对芜湖市粮食市场的跟踪监测,芜湖粮食市场粮食价格上半周仍未见好转,普遍走低,下半周受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正式启动影响,早籼稻收购价和优质杂交稻出库价上涨,较上周末最大涨幅达4%。粳稻因库存量少价格在高位趋稳。具体价格监测如下:粮食零售价格(每500克):标一早籼米1.20元,持平;标一晚籼米1.24元,涨0.01元;标一粳米1.51元,涨0.01元;特一面粉1.25元,四级菜籽油3.00元,一级大豆油3.10元,均与上周末持平。粮食收购价:早籼稻70元/50公斤,涨3.5元/50公斤;晚籼稻和杂交稻72元/50公斤,涨3元/50公斤;粳稻96元/50公斤,持平。近日安徽北部地区大米加工厂继续从临近的江苏地区采购粳稻,进厂价为1.00元/500克,粳米出厂价为2760~2780元/吨,均与前一周持平。南部地区普通中籼稻出库价格为0.72~0.73元/500克,标一中籼米出厂价格为2200元/吨,基本保持稳定。
六、湖北市场:湖北安陆稻米市场行情整体季节性弱势局面仍未得到改变,价格稳中小幅波动。目前,市场需求依然低迷,尤其是新产早籼稻已开始大量上市,季节性供应压力有所增强,使得稻米价格弱势走低。随着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的启动以及指定的收储企业大量入市收购,早籼稻市场价格逐渐趋于稳定。本期早籼稻市场已按70元/百斤的保护价收购,目前市场价格已趋稳定,各地价格差异已经缩小直至没有。本期稻米市场继续低迷,中晚籼稻目前市场价格在68元/百斤左右,大米价格在100元/百斤左右。预计短期内以稳中趋弱为主,下行空间不会很大。湖北咸宁今年早稻收购价偏低,平均价格在55-60元之间,最低的仅为53元,最高达到64元。如,有一加工厂到咸安区汀泗桥镇古塘村7组以每百斤55元收购,但是农民不愿出售。赤壁市中伙铺镇种粮大户罗旭希以每百斤64元的价格出售给粮管所(但不是现金结账),小麦以每百斤51元的价格卖到洪湖。嘉鱼县潘家湾镇南河头村赵有根粮贩收购价仅为55-58元/100斤;渡普镇嘉禾粮油加工厂今年收购早稻60万斤,厂内收购,价格为64元/100斤(去年同期收购价为72-74元);潘家湾泰丰米业厂内收购,价格为64-65元/100斤,收购量为20万斤;老官收储公司厂内收购早稻150万斤,价格为63-65/100斤(去年同期70元)。嘉鱼县定点收购的收储公司仅老官一家公司在收购早稻。咸安区贺胜桥镇有粮贩上门收购,价格60元/100斤,但数量不多,还有少量当饲料出售,价格为68元/100斤。
来源:中国谷物网
㈥ 稻米的价格
2011年12月28日黑龙江地区稻米行情价格
目前,东北及江浙地区粳稻价格大多维持稳定,江苏局部地区略涨,市场购销趋向活跃,收购主体仍以粮库及大型米厂为主。其中,东北地区圆粒粳稻根据出米率不同进厂价在1.35~1.38元/斤,超级稻进厂价在1.43~1.52元/斤。江浙地区普通粳稻进厂价在1.38~1.4元/斤;粳米价格整体高位稳定,东北地区圆米出厂价在2.02~2.08元/斤,长粒大米厂家价2.18~2.2元/斤。江浙地区粳米出厂价在1.88~1.90元/斤;南方地区籼稻价格始终保持高位稳定,当地粮库逐渐退出收购市场。今日,部分地区稻谷及其产品行情价格(元/斤):
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大米加工企业圆粒粳稻收购价1.36元/斤(水分16%,出米率68%),中长粒粳稻收购价1.42~1.43元/斤(水分16%,出米率68%),长粒稻谷收购价1.47~1.48元/斤(水分16%,出米率67%),圆粒米出厂价2.00元/斤,中长粒米出厂价2.15元/斤,长粒米出厂价2.25元/斤,油糠出厂价0.76元/斤。
黑龙江虎林地区大米加工企业出米率64%-66%长粒粳稻收购价1.42~1.44元/斤,长粒大米出厂价2.15~2.20元/斤,出米率64%-67%的圆粒粳稻厂家收购1.30~1.38元/斤,圆粒大米出厂价2.00~2.07元/斤。
黑龙江桦南地区大米加工企业出米率在64%~67%长粒粳稻收购价1.41~1.46元/斤,长粒大米出厂价2.15~.20元/斤,出米率64%~66%圆粒粳稻收购价1.30~1.34元/斤,圆粒大米出厂价1.99~2.03元/斤。
黑龙江牡丹江大米加工企业出米率在64%~67%长粒粳稻收购价1.42~1.47元/斤,长粒大米出厂价2.15~2.20元/斤,出米率在64%-67%左右圆粒粳稻收购价1.31~1.36元/斤,圆粒大米出厂价2.00~2.05元/斤。
2011年12月28日江苏地区稻米行情价格
江苏兴化地区晚粳稻厂家收购价1.36~1.45元/斤,大米出厂价1.92元/斤。
江苏句容地区大米加工企业优质粳稻谷到厂价1.42~1.43元/斤(水分16.5-18%,出米率70%),粳米出厂价1.96~1.98元/斤,油糠出厂价0.81元/斤。
江苏连云港地区贸易商粳稻收购价1.38~1.39元/斤(水分16%,出米率68%)。
28日,郑州早籼稻期货1205合约开盘2500元/吨,截至1130,中午收盘2497元/吨,下跌5元/吨,1209合约开盘2578元/吨,收盘2575元/吨,持平。
2011年12月28日吉辽局部地区稻米行情
吉林德惠地区大米加工企业超级稻收购价1.46~1.47元/斤(水分16%,出米率67~70%),跌1分/斤,超级米出厂价2.16元/斤,跌2分/斤。
辽宁营口大石桥地区大米加工企业圆粒粳稻到厂价1.45~1.46元/斤(水分15%,出米率68%),圆粒米出厂价2.08~2.10元/斤,油糠出厂价0.83~0.84元/斤。
2011年12月28日皖赣地区稻米行情价格
江西抚州宜黄地区大米加工企业中籼稻到厂1.30元/斤(水分15%,出米率60%),中籼米出厂价1.90元/斤,出货迟缓。
安徽淮南市场,普通稻谷收购价1.34元/斤,优质晚籼稻收购价1.38元/斤,普通晚籼米批发价2.10元/斤,优质晚籼米批发价2.34元/斤。
安徽宣城市场上普通杂交稻收购价1.32元/斤,优质杂交稻收购价1.42元/斤,普通杂交米批发1.90元/斤,优质杂交米批发2.10元/斤。
综述:
黑龙江粳稻米价仍将平稳运行
上周(12月19日~23日),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普通圆粒稻谷收购价格为2800~2840元/吨,出米率66%以上、含水16%左右的长粒稻谷收购价格为2980~3060元/吨;齐齐哈尔地区普通圆粒稻谷收购价格为2760~2800元/吨,牡丹江地区为2740~2780元/吨,均与前一周持平。
目前,东北米相对于苏皖粳米和南方籼米缺乏竞争优势,引致南方销区零售环节东北米销售缓慢,且当前铁路运力持续紧张,除去高昂运费外,还需支付2000~5000元不等的请车费,东北米的销售仍不理想,限制了部分加工企业的采购意愿,预计当前销区需求萎缩与运力紧张仍将对大米外销带来不利影响,加工企业压价收购稻谷的心理也将显现。
监测显示,截至12月中旬,黑龙江省各类主体收购稻谷400余万吨,占当年总产30%左右,落后于去年同期100余万吨水平,今年总产可达1700余万吨。预计随着元旦、春节日趋临近,大米市场需求扩大的趋势增强,各粮食经销商要货主动性加强,尤其是对优质稻米的需求将会增大,促使一些地区稻米市场购销量增加,带动优质稻米有小幅上扬的可能,但稻米市场价格总体平稳运行。
上周,江苏北部徐州地区新粳稻收购价格为2740~2820元/吨,中部泰州地区为2780~2840元/吨,南部常州地区为2800~2880元/吨;安徽中东部芜湖地区新粳稻收购价格为2800元/吨左右,均与前一周持平。
籼稻市场价格波动空间有限
12月份,我国籼稻市场价格呈现稳定态势。其中,江西抚州市场普通中籼稻收购价格为2640元/吨左右,优质稻“黄华占”收购价为2840元/吨,较11月份上涨40元/吨;南昌地区新季中稻收购价为2620元/吨,上涨20元/吨。湖南长沙市场早籼稻收购价为2520元/吨,较11月底上涨20元/吨;普通晚籼稻收购均价为2600元/吨,持平;高档优质晚籼稻收购均价为3000元/吨,上涨40元/吨。
监测显示,由于销区市场对籼稻的需求较好,且“双节”日益临近,拉动了产区原粮的售价,农民售粮较为积极。随着粮库补库任务陆续完成,市场上常规稻余粮减少,价格已基本没有较大幅度的上涨空间。且优质稻品种受国家政策扶持,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加大,市场供大于需,价格也存在下行的可能性。
目前,我国大米已进入传统销售旺季,需求将有所增加,销售进度随之加快,米价在需求推动下或将有小幅上涨的可能。籼稻经过阶段性的调整,上下浮动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
节日临近销区大米购销趋活
上周(12月19日~23日),国内重点销区市场大米价格总体保持稳定,局部地区苏皖粳米价格受节日需求拉动有所回升。监测显示,销区经销商的备货量已开始逐渐增加,市场购销也较前期活跃。其中,北京市场东北圆粒大米批发价为4240~4340元/吨,长粒大米在4620元/吨左右,均与前一周持平。上海市场优质江苏粳米批发价格为4300~4400元/吨,优质东北米为4540~4660元/吨,普通江苏粳米为4040~4120元/吨,安徽粳米为4020~4100元/吨,均与前一周基本持平。
杭州市场黑龙江产长粒大米批发价格在5100元/吨左右,黑龙江产圆粒大米在4640元/吨左右,江苏产粳米为4240元/吨,安徽产粳米为4060元/吨,安徽产晚籼米为3820~3860元/吨,均与前一周持平。福州市场普通江苏粳米批发价格为4360元/吨,普通东北米为4660元/吨,普通晚籼米为3900~3980元/吨,均与前一周持平。广州市场东北米批发价格为4380元/吨左右,普通晚籼米为3920~4020元/吨,普通早籼米为3820~3880元/吨,均与前一周持平。
期市方面:郑州早籼稻期货午盘动态
28日,郑州早籼稻期货1205合约开盘2500元/吨,截至1130,中午收盘2497元/吨,下跌5元/吨,1209合约开盘2578元/吨,收盘2575元/吨,持平。
㈦ 2018年水稻价格
2018粘稻子现在多少钱一斤?
1.6—1.8元斤粘水稻市场这几年,不管是从产量上,还是价格上,都好于前几年,2018年有可能很多农户对粘水稻种植产生兴趣,面积要扩大很多,这样会造成明年市场保有量太大,价格走低和面临卖不出去的问题。近期由于消费淡季,大米市场需求疲软,普通稻米市场购销清淡,行情下行走势。相比之下,优质稻价格相对坚挺,降幅远小于普通稻谷,局地甚至上涨。监测显示,湘赣地区优质中晚籼稻黄花粘收购价2900~3000元/吨,比年初下降50~100元/吨。吉林长春地区超级稻收购价3150~3200元/吨,比年初下降20~50元/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优质长粒粳稻3400~3480元/吨,比年初上涨80~100元/吨。主要因为优质稻需求较好,产量仍不足。
㈧ 谁知道现在水稻价格如何
【南风金融网】 【水稻价格】2010年12月22日 黑龙江水稻价格走势 预测 一、最新水稻价格参考: 黑龙江七台河 2010年一级粳稻谷收购价2640元每吨,比昨日下降20元每吨 2010年标二东北大米收购价4000元每吨 绥化城东农资供应站 2010年二级粳稻谷收购价2680元每吨 2010年特级东北米收购价4600元每吨 虎林市场 二级粳稻谷火车板价2800元每吨 标一东北米火车板价4040元每吨 佳木斯三江食品公司 二级粳稻谷收购价2660元每吨 标二东北米火车板价3780元每吨 哈尔滨粮贸 三级粳稻谷火车板价2750元每吨 标三东北米火车板价4000元每吨,都与昨日持平 二、近期水稻价格走势分析: 图为早稻1105合约期价走势图。(图片来源:文华财经) 主要合约一周交易数据( 单位: 元/ 吨) 品种 周开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周收盘价 涨跌 成交量 持仓量 持仓变化 ER1105 2330 2384 2330 2350 7 34.2 万 95172 -9948 ER1109 2465 2526 2465 2489 13 85434 36386 1152 一周行情 本周早稻期价或仍将在区间内运行 上周早籼稻(2369,17.00,0.72%)期货1105 合约价格周一、周二上周,但随后周三期价受阻回落,周四、周五延续周三的弱势格局。截止上周五收盘价2350 元/吨,持仓量减少9948 手至95172 手。 随着稻米价格的冲高回落,农户的惜售心理也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市场收购进度有所加快。近期黑龙江虎林地区圆粒粳稻收购价在1.34-1.35 元/斤,建三江地区圆粒水稻收购价1.37 元/斤,均保持稳定。吉林松原地区普通圆粒水稻1.40 元/斤,较前期小幅上涨。安徽无为县优质中晚籼稻收购价格1.18 元/斤左右,下跌0.02 元/斤。江西宜春地区早籼稻收购价格为1.07 元/斤左右,中晚籼稻经纪人收购价格为1.20 元/斤左右,晚米批发价格为1.88 元/斤,均持平。湖南省株洲市晚籼稻收购价114 元/百斤,持平;早籼米批发价1.65 元/斤,下跌0.03 元/斤;晚籼米批发价1.79 元/斤,上涨0.01 元/斤。杭州市场黑龙江产圆粒晚粳米批发价为2.25 元/斤,与月初持平。福州市场安徽产中籼米批发价1.74 元/斤,基本稳定。 此外,各地反映部分国有粮企开库收购,但由于个商入市谨慎,收购量有所下降。江西南昌地区晚籼稻收购价格为112.3 元/百斤左右,高出1 元/百斤,同比高20.2 元/百斤,涨幅22.4%;个体粮商收购均价为113.7 元/百斤,高出0.3 元/百斤,同比高20 元/百斤,涨幅21.3%。 另据市场监测显示,江西省九江市南义、范镇等地常规晚籼稻收购价为110 元/百斤,优质稻115 元/百斤,受国家出台控制措施和国有粮企的收购达到一定量的影响,近期收购量略有减少。九江市武宁县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晚籼稻价格为105 元/百斤,周比上涨5元/百斤,比去年同期上涨13 元/百斤;个体粮食企业收购晚籼稻102 元/百斤,周比持平,比去年同期上涨9 元/百斤。 稻谷价格继续受到近期调控措施的影响。期货盘面,预计本周早稻1105 合约期价向下考验2335 元/吨,倘若获得支撑,近期将在区间2335—2385 元/吨。 �7�4 早籼稻全国均价 类型 上周 比上周 比上月 产区磅秤出库价 2150 +10.00 +7.78 产区磅秤收购价 2166.67 -39.17 +50.76 资料来源:中华粮网 �7�4 行业新闻 1-11月黑龙江稻米出省数量同比增加 据有关部门统计,11 月份黑龙江省通过铁路出省稻米数量为57.26 万吨,比上月增加11.35万吨,其中:大米数量为45.91 万吨,比上月减少2.59 万吨,稻谷数量为11.35 万吨,比上月增加4.25 万吨。 2010 年1-11 月份黑龙江省稻米通过铁路运出省累计数量713.59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35.35万吨。其中,大米出省407.11 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79 万吨,稻谷306.84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39.14 万吨。 古巴将提高2011年大米进口 据古巴国内媒体援引古巴农业部副部长Juan Perez Lamas的话称,2011年古巴政府需要将大米进口量提高两倍,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2009年古巴农业部大米项目组发起了一项全国性的项目,旨 在提高大米产量,减少进口。政府希望国产大米取代近29%的进口大米,到2013年这一比例提高到56%。 越南下调2011年大米出口目标 据越南国内媒体援引越南食品协会的话称2011年越南计划出口约600万吨大米,低于今年创纪录的水平。越南食品协会表示,2011年的大米出 口量可能比2010年的预期出口量670万吨减少多达11%。越南食品协会周二曾表示,从2010年1月1日到12月10日期间,越南共出口了644.5 万吨大米,产值达到了27.58亿美元。 截止12月12日,印度稻米收购量减少8.2% 据印度政府官员表示,从10月1日到12月12日期间,印度国有食品公司的稻米收购量比上年同期减少了8.2%,为1215万吨,因为近来降雨影响了稻米收获。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1323万吨。 不过政府官员称,未来几周稻米收购量可能提高,因为 今年季风降雨理想,种植面积提高,因而夏季稻米产量有望增长5.9%,达到8041万吨。 了解行情细致的操作请与 我们公司的期货专业高级技术分析师 南风 联系,15617744444感谢您 们的来电咨询,希望与您们共同交流与探讨!投资者严格控制仓位,谨慎操作! 截至12月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288万吨据统计,截至12月5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4个中晚籼稻主产省(区、市)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2010年新产中晚籼稻1287.9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 619.8万吨,占收购总量的48%。 截至12月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870万吨 据统计,截至12月5日,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等6个粳稻主产省(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0年新产粳稻870.3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406.9万吨,占收购总量的47%。 原文地址: http://www.nfinv.com/show.php?contentid=53397
㈨ 杏香一号水稻种价格多少
杏香一号为特大穗特长粒水稻新品种,在湖南做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45天,株高150cm,茎杆粗壮,株型直立,穗长平均33.5cm,每穗粒数258.5粒、结实率89.8%、千粒重25g亩、有效穗15.8万,一般实际亩产可达600kg左右,同时对稻瘟病表现中抗,无需防治稻瘟病。
杏香一号
该品种中于2018年9月1日了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用ZR902配制的Y两优902于2020年在广东江门采用全程机械化,减少20%化肥施用量和一般栽培种植条件下,早晚两季亩产达1404公斤,刷新了当时全国双季稻高产纪录。
㈩ 安徽霍邱县现在水稻(团稻)价格是多少,到年底有没有上长的趋势现在可以抛售吗
2009年霍邱县水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分析
目前我县水稻生长良好,中南部稻区正值抽穗杨花期;沿淮稻区正值孕穗期。水稻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发生,其中纹枯病、二化螟中等发生;稻瘟病个别感病品种中等偏重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目前偏轻发生,为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结合水稻的生育时期,参考历年资料和气象预报,现对我县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发生趋势分析如下:
一、稻瘟病
1、发生程度:预计老发病区、感病品种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左右。
2、预报依据:①田间发病重:据7月25-26日调查,叶瘟在感病品种上发生较明显,一般田块病叶率在20~30%,个别重发田块达到80~90%,出现死苗现象,危害较严重。②感病品种多:较感稻瘟病的品种有新两优6号、中优838、皖稻103、新两优香1号、新两优香4号、新强8号、两优6326等,这些品种在我县种植很广。③气候条件适宜:7月中下旬以来,我县持续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温度适宜,有利于病菌的入侵和病情发展,极易造成叶瘟的发生和流行。近期中南部稻区水稻正值抽穗杨花期,易感穗颈瘟。
二、水稻纹枯病:
1、发生程度:预计全县中等偏重发生,局部重发,发生面积约60万亩。
2、预报依据:①菌源广泛:纹枯病是我县水稻上常发病害,菌源广泛存在,能满足中等偏重发生需求。②品种抗性差: 主栽水稻品种大都不抗纹枯病,有利于纹枯病发生。③田间发生普遍:据7月25-29日大田调查,纹枯病发生十分普遍,病田率63.7%以上,病丛率5-75%,平均26.4%,重发田块病丛率达80%以上,病株率3-24%,平均11.3%,病情严重度1-3级。④气候条件有利发病:近期,我县降雨频繁,田间湿度大,温度高,气候条件极有利于纹枯病发生蔓延。⑤水稻生育期有利发病:当前,中南部早栽田处于抽穗扬花期,北部麦茬稻处于分蘖末期,长势嫩绿,田间郁闭度高,田间小气候有利纹枯病的扩展蔓延。
三、稻曲病
1、发生程度:预计全县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全县发生面积40万亩左右。
2、预报依据:①菌源广泛存在:近年来,我县稻曲病发生较重,田间菌源量大,能满足中等以上发病需要。②品种感病:优质稻种植面积较大,新两优、扬两优、丰两优等Ⅱ优系列品种较多,易感稻曲病。③早中稻感病生育期(抽穗扬花期)和气候条件吻合程度高:根据历年气象资料总结,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我县雨水偏多,气候闷热,孕穗到抽穗扬花期,极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生。
四、稻细菌性条斑病
1、发生程度:预计老病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左右。
2、预报依据:①老病区菌源广泛。②发生时期较早,7月2日在我县岔路乡初见,发生期较08年提前18天,7月下旬城西湖乡有所零星发生。③近期我县雨水偏多,气候闷热,老病区水稻生育期迟,极有利于细条病的发生。
五、二化螟:
1、发生程度:预计二化二代全县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0万亩。
2、预报依据:①一代螟害率较高:全县加权平均1.9%,较08年+0.2个百分点。②残虫基数较大:全县加权平均为1570头/亩,较08年+10.8%。③灯下蛾量多:截止7月26日单灯累计诱虫129头,较08年93头多36头。
六、稻纵卷叶螟:
1、发生程度:预计预计五(3)代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
2、预报依据:①灯下蛾量低:稻纵卷叶螟的迁入时间较早,,6月13日灯下始见成虫,迁入时间较08年提前10天,截止目前单灯累计诱蛾43头,较08年-98.6%, 灯下未见明显的迁入高峰。②田间残虫量低: 7月26日大田普查,一般亩蛾量0-70头,平均亩蛾量21.7头,最高1280头;百丛有效卵量0-34粒,平均有效卵量12.7粒,最高77粒;百丛幼虫数0-35头,平均7.5头,最高173头,田间以高龄幼虫为主。③气候条件适宜:近期温湿度有利稻纵卷叶螟卵的孵化。④食料条件丰富:沿淮稻区水稻正处于分蘖末期至孕穗期,长势嫩绿,有利稻纵卷叶螟幼虫取食为害。⑤稻纵卷叶螟继续迁入,加重危害。
七、稻飞虱:
1、发生程度:预计五(3)代中等发生,局部田块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0万亩。
2、预报依据:①灯下虫量高: 6月13日灯下始见白背飞虱成虫,至26日灯下累计诱虫1219头,较08年+256.4%。②田间虫量低:7月25日系统田调查,稻飞虱百丛平均虫量470.3头,低龄若虫占85.3%,中高龄若虫占10.5%,长翅成虫占3%,短翅成虫占1.2%, 7月26日大田普查,共调查79块田,1000头以上达标田块占5%左右,稻飞虱百丛虫量一般在75-570头,平均347.6,较08年-50.7%,最高2700头。③气候条件适宜:近期温湿度有利稻飞虱的增殖。④食料条件丰富:沿淮稻区水稻正处于分蘖末期至孕穗期,长势嫩绿,有利稻飞虱为害。⑤稻飞虱仍在继续迁入,加重危害。
其他水稻病虫害偏轻发生。
八、防控措施
1、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大力推广植保适用技术,针对当前水稻病虫发生情况及后期发生趋势,因地制宜,适时开展防治。
2、防治策略:以预测预报为前提,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时、科学药控抓关键。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全面推广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综合治理技术。
3、防治技术:(1)防治二化螟:我县二化螟防治适期在7月26日~8月初。防治药剂可选择20%氯虫苯甲酰胺(杜邦康宽)悬浮剂亩用10ml或生物杀虫剂BT(武汉科诺)亩用100g或40%毒死蜱乳油(江苏宝灵、新农化工等)亩用100ml或3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亩用100ml。
(2)防治稻瘟病:防治苗瘟、叶瘟,发现中心病株时立即开展药剂防治,间隔7天再补治一次;防治穗颈瘟,对于感病品种要严格做到破口前5-7天喷药预防,7天后再补治一次。防治药剂可选用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亩用100毫升或25%咪鲜胺(使百克)乳油亩用60亳升或75%三环唑(稻艳)可湿性粉剂亩用30克。
(3)防治纹枯病:防治指标达病丛率20%时施药防治,我县的纹枯病的防治时期在7月下旬-8月初。防治药剂可选择12.5%井?腊芽水剂(纹霉清)亩用150g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亩用80g或50%多菌灵悬浮剂(统旺)亩用100毫升或30%苯甲?丙环唑(爱苗)亩用15毫升。
(4)防治稻曲病:防治时间为水稻破口前10-15天,间隔7天再施一次。防治药剂可选择12.5%井腊·芽(纹霉清)水剂亩用150克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亩用80克或50%多菌灵(统旺)悬浮剂亩用100毫升或25%戊唑醇(好力克)乳油亩用10毫升。
(5)防治稻纵卷叶螟:幼虫3龄以前为防治时期,百丛幼虫达60头时需开展防治。防治药剂可选择40%丙溴磷(速灭抗)亩用100g或2.2%阿维菌素(叶不卷)亩用20ml或40%毒死蜱(乐斯本、同一顺、盖仑本)亩用100ml或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亩用10ml。
(6)防治稻飞虱:百丛若虫达1000头时需开展防治。可选择25%吡蚜酮(飞电)亩用20g或25%噻嗪酮(优乐得)亩用60g或40%毒死蜱(乐斯本)亩用100ml或70%吡虫啉(艾美乐)亩用2g。
根据防治对象,上述药剂任选一种,对多种病虫混发的田块,可将所选用的农药现混现用,达到一喷多防,降低防治成本。重发田块防治7天后补治一次,阴雨天气施药时每亩可加入有机硅助剂(丝润)5g,能减少药液流失,提高药液在稻株上的附着率,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