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时代什么意思
扩展阅读
怎么区分石油和四氯外观 2025-05-20 08:48:40
山东小型化工产品哪个好 2025-05-20 08:47:30
做肠镜费用要多少 2025-05-20 08:47:09

石油时代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5-24 09:18:54

㈠ 石油时代还有几年会结束

石油时代结束这个难说啊。如果说石油用于汽车的时代结束的话,考虑人工智能指数级的进化速度,我觉得比业界估计的可能更快——短则5年,长则10年吧。以下信息供参考:
2017年9月9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目前工信部已经启动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时间表的相关研究,将会同相关部门制订我国的时间表。

多个国家已公布禁售汽油车日期

1、德国2030年后禁售传统内燃机汽车(未完全通过)

作为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在汽车环保领域德国同样也走在世界前列,此前德国联邦参议院曾以多票通过决议,自2030年起新车只能为零排放汽车,禁止销售汽油车和柴油车。根据协会分析,到2030年三分之二的注册新车仍将是燃油车或者混合动力车。

2、挪威2025年禁售燃油汽车(不是最终决定)

现阶段最容易实现目标的当属挪威,此前挪威的四个主要政党一致同意2025年起禁止燃油汽车销售。挪威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但在推行新能源政策上却显得相当激进,不过这并不是最终的决定。政党代表们表示,这个协议需要进行一些调整才能成为法律。

3、荷兰2025年禁售燃油车(提案)

荷兰劳工党此前也曾公开提案,要求从2025年开始禁止在荷兰本国销售传统的汽油和柴油汽车,从而确保在2025年之后所有新车都是新能源汽车。

4、法国2040年前禁售汽油车和柴油车(未固定的计划措施)

法国新任环境部长Nicolas Hulot此前宣布了一系列措施,目标是到2050年前使法国成为碳零排放国家。其中最激进的措施是到2040年前全面禁止销售汽油和柴油汽车。
不仅是欧洲的发达国家发布了禁售燃油车的日期,就连与我们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对外表示,到2030年只卖电动汽车,全面停止以石油燃料为动力的车辆销售。而据印度政府和业内消息人士称,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政府智库已草拟一份报告,建议印度2032年全面实现车辆电动化。

5、丰田、沃尔沃宣布停售燃油车日期(计划)

2015年丰田曾宣布,到2050年将会停售纯汽油动力汽车,届时只会出售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汽车,以大幅减少废气排放。
沃尔沃此前宣布,自2019年开始不再推燃油车。届时,所有新款车型都将为纯电动或混合动力车。沃尔沃方面也表示2019年前推出的纯内燃机引擎车款还将继续生产,不过同时会推出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版本。这也意味着将结束近一个世纪以来沃尔沃车型由内燃机驱动的历史。

㈡ 后石油是什么意思

后石油时代世界正在走向“后石油时代”。 后石油时代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快速成长和发展时期,也是石油替代产品的培育、成长和发育时期。
当前石油供应安全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石油需求不断增长使现有资源产量难以满足;二是矿物能源迟早要枯竭,目前没有替代能源能担当石油的角色;三是无节制地使用石油已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石油供应的瓶颈问题,已经给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
5月26日召开的第十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中国新能源产业峰会”,将邀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领域主管领导、专家、企业领袖集聚一堂,就共同关心的“可再生能源2007年发展预测、政策扶植”、“加快生物质能转化与产业化”、“太阳能、风能的产业化发展与市场开发”等热点问题深入研讨,为后石油时代中国能源产业的发展拓展新空间,助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㈢ 内燃机的出现标志人们进入1,木材时代2,煤炭时代3,石油时代

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

㈣ 中国如何跨越石油时代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2018年,中国石油消费高达1302万桶/天。全年下来,中国进口了4.62亿吨原油,占到全球原油产量的16%。

为应对中国高度石油依赖下的能源安全问题和减少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能源基金会中国(EF China)与国内外政府研究智库、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于2018年1月共同启动了“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项目,以助力中国跨越“石油时代”。


那么,如何跨越石油时代呢?网页链接对此,傅成玉表示:“跨越石油时代,并不是让人们不再使用石油,而是把石油从燃料变成原料。这会让石油的消费量大幅降低。”报告预计,交通部门油耗占比将从2017年的57.7%下降到2050年的33.3%,化工部门的油耗占比将从15.3%上升到42.4%,这一升一降之间,中国的石油消费将实现从以燃料为主到以原料为主的重大转变。


为达成这个转变目标,报告为中国开出了控油“药方”,即只能通过5大途径来实现,即减量、高效、替代、结构优化和清洁利用。


官W:华夏能源网

㈤ 石油时代的终结,有没有人相信

进入2106年以来,虽然国际油价走出了十几年前的最低点,但4月17日,OPEC与非OPEC产油国未达成冻产协议,给试图回弹的行情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我们把眼光放的更远些,15年后,石油时代由化石燃料利益控制的世界地缘政治和经济或许走向终结,持续一个世纪的能源发展模式也将转身——1882年,当托马斯·爱迪生在曼哈顿的珍珠街站台按下开关时,由他领衔的碳基中央能源供应模式也会开始衰退。
终结者:智能绿色城市
多年来,石油公司及其相关工业对脆弱的地球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破坏,并深度影响了人们生活方式。现在,全球变暖带来的西南极洲冰原和北极的大面积缺失,都因过多的碳排放导致,而且看起来似乎无法停止。到来的后果就是,夏天越来越热、越来越长,类似于登革热的疾病正在传播。有记录说明,哮喘让世界各地的儿童受折磨。当海平面上升时,沿海城市和岛国越来越受到洪水和暴风雨严重破坏的威胁。
有观点认为,如果人们没有开发化石燃料、把它作为能源的主要来源,地球会缓慢工业化,但会是一个更加可持续的环境。另外,如果石油工业没有受到这么多政治和经济力量支持、并开始控制大多数世界活动的话,人类的环境会变得非常不同。
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衰退越来越明显,在世界大城市的表现会更加突出。当越来越多的人从农业生活转变到都市生活时,21世纪的城市便面临更多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预示了一些地方的干旱、其他地方的洪水和上升的海平面,贯穿整个地球的空气质量降低。缺乏规划和可必要的基础设施的城市,导致了更多污染、破坏了能用来生长食物的土地。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大幅度降低。城市的作用很重要,因为从全球规模来说,70%的温室气体都是由城市带来的,占地表面积的仅仅3%的这一区域,已经有超过50%的人口,而且这个趋势还会上升。
某些超级大城市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甚至超过了一些国家。纽约全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5400万吨,相当于孟加拉共和国全国的排放量。伦敦4000万吨的排放量接近爱尔兰的排量。柏林的排放量则与克罗地亚、约旦或多米尼加共和国的相同。
城市必须像他们创造财富和繁荣一样,专心集中处理环境问题。必须减少损害大气的物质的排放,促进可持续生活和可持续商业发展,以及水、回收、交通和废物处理和循环利用的基础设施需求。
城市及其管理者们必须明白,能源、水这些资源非常稀缺,必须更加智慧地使用。高于一切的是,一个绿色的可持续城市需要用可再生能源代替高碳能源,同时发展储能技术,集成电网系统来平衡共享的低碳能源。
科技加速绿色工业革命
幸运的是,环境科技加速了以碳为基础的产能结构的改变,带来绿色工业革命。高效电池和氢气燃料电池将在它亟需的时候储备能源。智能绿色电网将实现无缝链接、共享电能。节水和净水技术正在兴起,从空气中榨取饮用水的惊人新水处理技术正在被开发。
在欧洲和亚洲的一部分国家,绿色工业革命这个意义深远的转变已经开始进行和扩散。
实验室研发出的新绿色和智能科技正在迅速发展,大城市特别能够获得这个优势。即使化石燃料有利益,可再生能源正变得更便宜、有效和主流。在亚洲大部分地区,太阳能正获得很多动能,光伏直接与石油、柴油和液态天然气竞争。即使在美国,2015年光伏发电占新增发电容量的29.5%,首次超越了天然气所占的比重。据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报道,同过去30年相比,更多太阳能已经在过去的18个月装置好,2015年年末,美国累积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5吉瓦,2010年年末为2吉瓦。
国家级研究实验室和高校的科学家几乎每天都在开发无碳能源上有新突破。纳米技术和智能电网的进展使电力使用更加有效。
如何迈向绿色未来
让化石燃料退出历史舞台,迈向绿色未来的动力来源于:
一是减碳费用将会坚持“谁排放谁付费”原则。在纠结于如何征收污染治理费用的同时,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意识到,需要众多碳排放源支付损失费。
在美国,相关机构正在制定一个总量管制和交易过程,让排放者负责任。不过,有一些更有效的方法能控制和停止温室气体,例如直接收税和完善的绿色工业革命运动。
如果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置之不理,将会造成上百万人口死亡,全球GDP将在2030年前损失超过1.2万亿美元。如果政府缺乏用于环境治理和缓解气候变化的资金,就需要那些重大排放源来支付这些费用。
第二个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因素是电网平价技术——让消费者使用可再生资源电力(不包括补贴)的成本,等同于从传统资源(化石能源或核能)中的支出,获得这种能力之时,就将成为清洁能源改变能源行业格局的时刻。目前,德国已使用电网平价来给他们的在上网电价(或开展能源转型的FiT项目)定价。其关键是,社区拥有“智能能源系统”,该系统堪称分散的中央能源网络,可以为家庭、办公大楼和建筑群如大学、购物区和政府大楼供能。
同时,由于生产和维护成本越来越高,化石燃料和核能的费用正在增加,天然气管道的维修费和核能发电厂的运行费也在增加。同时,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光伏和生物废物燃料的费用在下降。一升一降之间,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即将浮出水面。
第三个影响绿色转型发展关键因素是“零边际成本”。从经济学角度,边际成本是在已经支付固定费用后,多生产一个单位的物品或服务的费用。虽然传统能源公司已经开始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生产力,从而降低边际成本获得利润。但是,正如杰里米·里夫金指出的那样,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释放“极端生产力”技术的新纪元,一些商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几近为零。共享经济以及衍生的零边际成本几乎破坏了商业规则,对产业生态造成巨大震动。正如传统媒体一样,报刊杂志工业已经被推到了墙角,被博客世界和YouTube所代替。纸质书工业挣扎于电子书现象中。传统能源的衰落也将无法避免。
一场深刻的智能绿色科技革命正在迅速商业化,它将改变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以如何获取可再生能源为例,如今在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支撑下,我们与电力的共享和互动很快就会紧密连接在一起。它将大幅度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和传输电力的边际成本,甚至可能让边际成本为零,实现电网平价。最终,城市居民能够到宜家、好市多等商业市场购买家庭太阳能系统,实现轻松安装,并能在两年内回收成本。
以上所有三个元素——减碳费用、电网平价、零边际成本及其他元素例如定制化生产和纳米技术,都是绿色工业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能源模型是分散、移动、智能及共享的,并且将迅速代替旧能源模型。当可再生能源价格降低和提取化石燃料的价格上升的关系相交时,其需求将迅速转换,并推动我们进入全球能源通货紧缩,并深入改变我们的城市和生活方式。
可持续和可再生能源的时代已经来临。对可再生能源和零碳生活方式的推动将成为史上最大的社会和经济大趋势,其中蕴含着包括经济复苏、创新新兴技术以及大量的新型工作职业等非凡机遇,最为重要的就是,未来已来。

㈥ 后石油时代的介绍

世界正在走向“后石油时代”。 后石油时代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快速成长和发展时期,也是石油替代产品的培育、成长和发育时期。

㈦ 中国如今是石油时代还是煤炭时代

应该是石油时代,尽管在偏僻地区还有不少煤炭使用。

㈧ 什么是“后石油时代”的到来

190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斯潘德尔托普油井,开始工业化生产石油,从此世界进入石油时代。100多年来,石油改变了世界,创造了人类新的文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了延续和发展这种文明,地质学家和工程师们始终在苦苦探索,创新石油地质理论,开发新技术,希望从地球上找到并开发出更多的石油。然而石油是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矿藏,资源的有限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石油的产量不可能始终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种种迹象表明,世界的石油产量正在接近高峰,即使按乐观的估计,在2030年世界石油产量到达高峰,也不是很长的时间,后石油时代就在眼前。
后石油时代的典型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世界石油产量已处于高峰平台期。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哈伯特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系统地提出了石油峰值理论,并成功地预测了美国的石油峰值。他认为产量在初期高速增长,到成熟期达到高峰,随后便开始下降。但是,对于最高处是一个点还是平台期,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无论是峰值点,还是峰值进入平台期,这都是后石油时代的开始,是后石油时代的重要标志。从生产实际情况来看,2000年后每年新发现的油田数量和相应的规模、储量,较以往都有所下降;老油田的石油产量加速递减;勘探技术取得飞跃发展,但是并没有看到像20世纪60年代储量发现一样的顶峰;投入开发利用的资源量,占世界已发现的资源量比例逐年升高;在投资不断增长、油价迅猛攀升的情况下,石油产量并没有大幅度增加;另外,国际能源机构专家表示,大部分欧佩克国家的剩余产量多数是品质较差的原油。总之,近几年的世界石油产量的变动幅度,一直围绕1%上下浮动,根本就没有大的突破。
(2)石油勘探开发的投资回报值在不断降低。
能源投资回报值,简称为EROI,其简要的计算公式是整个生产过程中能源产出总和与能源投入总和的比值。公式中的产出与投入,考虑了在能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人力成本、资金投入等,充分体现了能源、经济、生态环境的有效结合。近年来,能源问题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范围更加广泛,影响程度逐渐加深,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评价理论来看待能源。而EROI评价方法,全面衡量了石油等能源的生产价值,是后石油时代下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3)峰值时间的争论让人们忽视了它已经来临。
1956年,哈伯特准确预测美国石油峰值将在1967—1971年间出现后,遭到了很多人士的批判,并引发了激烈争论。但是,就在那时,美国正渐渐走向石油峰值。从峰值时间的提出、讨论再到1970年峰值真正来临,仅仅经历了10多年的时间。其实,就在人们对峰值时间问题进行激烈讨论的时候,我们已经悄然踏向峰值期,就是这种争论使人们忽视了这样的事实。最后,可能只有当世界遭受了巨大的石油短缺带来的冲击后,才恍然大悟。
(4)油价将继续攀升并高位震荡。
自2003年起,油价开始过快上涨。至2008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达到147美元/桶的高点。此时意味着廉价石油时代已经终结。据国际能源机构2008年预测,2030年世界原油价格将达到约206美元/桶。这已经是保守估计。虽然全球的经济危机使油价于2008年12月曾跌破40美元/桶,但这是暂时的、无法维持的。油价升高是必然趋势。因为油价高低的影响因素是供需关系,而其他因素都只是起到暂时的上下拉动作用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世界石油产量正在接近或许已经达到高峰。我们正在走向后石油时代。
制定对策积极应对后石油时代的到来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包括制定积极的价格税收政策,引导理性的石油消费;加强节油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大资金投入,开发新技术,扩大石油资源基础;革新石油加工工艺,转变石化产品的原料路线;加快生物燃料技术开发,尽早实现规模化生产;重视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㈨ 后石油时代指的是什么

世界正在走向“后石油时代”。后石油时代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快速成长和发展时期,也是石油替代产品的培育、成长和发育时期。

当前石油供应安全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石油需求不断增长使现有资源产量难以满足;二是矿物能源迟早要枯竭,目前没有替代能源能担当石油的角色;三是无节制地使用石油已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石油供应的瓶颈问题,已经给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

第十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中国新能源产业峰会”,邀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领域主管领导、专家、企业领袖集聚一堂,就共同关心的“可再生能源2007年发展预测、政策扶植”、“加快生物质能转化与产业化”、“太阳能、风能的产业化发展与市场开发”等热点问题深入研讨,为后石油时代中国能源产业的发展拓展新空间,助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㈩ 石油是宝贵的财富,石油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发的

17:15:16

人类是什么时候发现石油?

经过许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地质学家们得出了一个结论:石油作为一种能源,是由有机物经过长时间的压缩和加热沉淀而形成的。

也就是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理解对石油是人类生活历史上,地球里面的海洋生物和海洋藻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后的“身体”与后淤泥沉淀成沉积岩混合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的自然变化,成为世界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

石油工业的初期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煤油时期。一是汽油期(动力期)。煤油时代大约是1860~1900年,在此期间煤主要用于照明和作为家庭燃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石油工业从勘探、生产、提炼、储存和运输发展到分销。形成并快速发展了完整的产业链。

石油对于人类来说是人类非常宝贵的资源,人们通过勘探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石油产品。但同时石油也具有两面性,这就需要我们合理使用积极方面,促进人类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