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油中都含有什么矿物成分
铁、铜、铅,此外有钙、钛、镁、钠、钻、锌等。
② 石油储有哪种能量
估计是有化学能
化学能:
化学能是物体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才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像石油和煤的燃烧,炸药爆炸以及人吃的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时候所放出的能量,都属于化学能。化学能是指化合物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这种能量的变化与反应中热能的变化是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参加反应的化合物中各原子重新排列而产生新的化合物时,将导致化学能的变化,产生放热或吸热效应。
一切化学反应实质上就是原子最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在化学反应中吸收或者释放的能量就叫做化学能,化学能的来源是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原子最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原子能级发生变化的结果”。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靠电磁场粘合而成的,分子是由原子靠电磁场(化学键能)粘合而成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非生物和生物)是由分子靠电磁场(分子间力)粘合而成的,在这些物质结构的空间里是电磁场物质——现在命名为炁子,在易学里叫做太极、冲气,是虚物炁体的存在形式。化学键是物质的,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化学键物质就是电磁场物质。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组合变成新的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键能能级发生变化,于是产生化学能现象。键能(炁子能级、电磁场能级)提高时是吸能反应,键能降低时是放能反应。键能物质就是电磁场物质——炁子,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现象就是电磁场物质——炁子——形成的物质现象——炁流。这就是化学反应和化学能的物质性解释。
词目:能量
拼音:néng lìang
简称“能”energy
基本解释
1. [energy]∶物质做功的能力
2. [capabilities]∶比喻人的活动能力
政治能量
详细解释
1. 度量物质运动的一种物理量。相应于不同形式的运动,能量分为机械能、分子内能、电能、化学能、原子能等。亦简称能。
2. 比喻人所能发挥的能力和作用。
艾青 《光的赞歌》之七:“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人世银河星云中的一粒微尘,每一粒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片光明。” 苏晨 《落霞》:“天若假他以年,我知道他的能量还大着呢。” 杨旭 《检察官汤铁头》:“但是, 汤建洲 却大大低估了这条小毒蛇的能量。”
[编辑本段]能量的定义
能量是物质运动的量化转换 世界万物是不断运动着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其他属性都是运动属性的具体表现。例如:空间属性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体现;时间属性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体现;引力属性是物质在运动过程由于质量分布不均所引起的相互作用的体现;电磁属性是带电粒子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外部表现;等等。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存在相应的能量形式,例如: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动能;与分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热能;与原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与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电能;与光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光能;等等。当运动形式相同时,两个物体的运动特性可以采用某些物理量或化学量来描述和比较。例如,两个作机械运动的物体可以用速度、加速度、动量等物理量来描述和比较;两股作定向运动的电流可以用电流强度、电压、功率等物理量来描述和比较。但是,当运动形式不相同时,两个物质的运动特性唯一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较的物理量就是能量,即能量特性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共同特性,能量尺度是衡量一切运动形式的通用尺度。因此,可以对能量做出全新的哲学定义。
能量:是用以衡量所有物质运动规模的统一的客观尺度。
[编辑本段]能量的表现形式与度量单位
物质运动的一般量度。物质运动有多种形式,表现各异,但可互相转换,表明这些运动有共性,也有内在的统一的量度,即能量。能量以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等各种形式,出现在不同的运动中,并通过作功、传热等方式进行转换。能量的单位为焦、尔格、千瓦时、电子伏(特)等。
能量在物理中的符号一般是E,其国际单位是焦耳J,量纲M*L^2*T^(-2)。除焦尔外常用的还有千瓦小时kWh和卡cal:
1J=0.2388cal=(3.6*10^6)^(-1)kWh
除此之外在物理中,尤其在原子物理和粒子物理中还常使用电子伏:
1 eV = 1.602 176 462(63) · 10-19 J
[编辑本段]“能量”的来历
能量这个词是 T.杨 1801 年在伦敦国王学院讲自然哲学时引入的,他针对当时把质量与速度二次方之积称为活力或上升力的观点,提出用能量这个词表示上述乘积是妥当的 ,并和物体所作的功相联系。但并未引起重视,人们仍认为不同的运动中蕴藏着不同的力。直到能量守恒定律被确认后 ,才认识能量概念的重要意义。
[编辑本段]质能关系
在狭义相对论[1]中,能量和另一个重要物理概念即质量联系在一起了,建立了质能关系公式:E=mc2,这个公式更深刻地阐明了能量的物质性,表明两者存在某种深刻的联系。即质量和能量就是一个东西,是一个东西的两种表述。质量就是内敛的能量,能量就是外显的质量。
正如爱因斯坦而言:“质量就是能量,能量就是质量。时间就是空间,空间就是时间。”
[编辑本段]"能量"在物理中的意义:
在物理学中,能量是最基础的一个概念之一,从开门的经典力学到宇宙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能量总是一个中心的概念。
一般在常用语中或在科普读物中能量是指一个系统能够释放出来的、或者可以从中获得的、可以相当于做一定量的功。比如说1千克汽油含12千瓦小时能量的话,那么是指假如将1千克的汽油中的化学能全部施放出来的话可以做12kWh的功。
能量是物理学中描写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一个量。一个系统的能量可以被定义为从一个被定义的零能量的状态转换为该系统现状的功的总和。一个系统到底有多少能量在物理中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值,它随着对这个系统的描写而变换。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反应、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等。而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加上水则为六大类。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经体内氧化可释放能量。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热源质”。
能量是一种客观存在,自然界的万物都是他的表现形式。与物质都存在反物质一样它也有相对的反能量。当它们相遇时系统就恢复平静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就不存在了。
任何运动都需要能量。能量的形式有许多如:光声热电,有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电能,声能等等。
举一个例子而言,我们观察一个质量为1kg的固体的能量:
假如我们在研究经典力学而只对它的动能感兴趣的话,那么它的能量就是我们要将它从静止加速到它现有速度所加的功的总和。
假如我们在研究热学而只对它的内能感兴趣的话,那么它的能量就是我们要将它从绝对零度加热到它现有温度所加的功的总和。
假如我们在研究物理化学而只对它所含有的化学能感兴趣的话,那么它的能量就是我们在合成这个固体时对它的原料加入的功的总和。
假如我们在研究原子物理而只对它所含的原子能感兴趣的话,那么它的能量就是我们从原子能为零的状态对它做功、使它达到现在状态的功的总和。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反过来的方法来定义这个固体所含的能量,举两个例子:
该固体的内能是将它冷却到绝对零度所释放出来的功的总和。
该固体的原子能是将它所含的所有的原子能全部释放出来的功的总和。
可见,能量虽然是一个非常常用和非常基础的物理概念,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抽象和非常难定义的物理概念。事实上,物理学家一直到19世纪中才真正理解能量这个概念。在此之前能量常常被与力、动量等概念相混。有一段时间里,物理学家使用过一个称为“活力”的、与能量非常相似的概念,其意思是一种使物体活泼起来(动起来、热起来)的力。英语中的能量一词energy是两个希腊词的组合:εν是“在……之中”的意思,εργοs是“功、劳动”的意思。加在一起 en-ergi 就是“加进去的功”的意思。
人体每天所需能量计算方式
正常需:成年男性:每日能量需要量(KJ)=体重(KG)×192
成年女性:每日能量需要量(KJ)=体重(KG)×167
并按劳动强度不同分别以不同系数加以调整:轻体力劳动、积极活动和剧烈活动的调整系数分别为:0.9、1.17和1.34
如某70KG体重轻体力劳动男性,每日能量需要量为:70×192×0.9=12096KJ,折算为KCAL为:2880KCAL
评价:此数值明显高于目前中国人能量推荐摄入量(轻体力劳动成年男性为2400KCAL)。在能量推荐量还需要进一步下调的今天,粮农组织这一算法显然并不适合中国内地居民的能量需要量估计。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提出中国居民膳食能量参考摄入量指出,成年男性轻、中体力劳动者每日需要能量为2400-2700kcal;女性轻、中体力劳动者每日需要能量为2100-2300kcal.婴儿、儿童和青少年、孕妇和乳母、老年人各自的生理特点不同,能量需要也不尽相同。
[编辑本段]"能量"在英文中的意义:
energy
n.
-gies
活力;精力
to devote all one's energies to a job
全身心投入工作
Young people usually have more energy than the old.
年轻人通常比老年人有活力。
"To everyone's surprise, the old painter seemed to have more energy after his recovery from his serious illness than even the young."
使大家感到惊讶的是这位老画家在重病复原后似乎比青年人精力还要充沛些。
atomic energy
原子能
[编辑本段]能量守恒定律
1.早期的“质量守恒定律”(质能关系之前)
2.“能量守恒定律”
3.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
4.“信息守恒定律”
③ 石油中含有什么成分
石油主要由碳(C)、氢(H)元素组成,碳占83~87%,氢占10~14%,二者的比值即碳氢比,一般在6.7.5之间;石油中还含有氧、氮和硫,但它们的含量一般都不超过1%,也有个别油田含硫量可达3~4%. 上述元素在原油中不是呈游离状态,而是以不同的化合物形式而存在的,多以烃类化合物为主,另外还有少量的含氧、硫、氮的非烃类化合物. 一般,原油中都含有硫、石蜡、胶质和沥青质. 原油中烷烃的碳原子个数为15~42左右时呈固态的碳氢化合物称为蜡.原油中含蜡的百分数称为含蜡量. 胶质是原油中分子量较大的烃类,它溶解性较差,只能溶解于石油醚、苯、氯仿、乙醚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能被硅胶吸附.密度较小的石油一般含胶质4~5%,而较重的石油胶质含量可达20%或更高.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称为胶质含量. 沥青质为暗褐色至黑色的脆性物质,是含有碳、氢、氧、氮、硫等多种元素的高分子多环有机化合物,其分子量比胶质大许多倍,不溶于石油醚或酒精,可溶于苯、三氯甲烷及二硫化碳,也可被硅胶吸附.原油中所含沥青质的百分数称为沥青质含量.
④ 原子弹和石油具有什么能
核能、化学能,原子弹是利用原子核与粒子间的裂变及聚变释放能量.石油是利用与氧气化合反应释放能量.
⑤ 石油里含有什么成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之一,“石油”这个名词就出自将近一千年以前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之作《梦溪笔谈》。但是,大量开采和应用石油则还是最近一百年的事。
石油是一种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黄色、褐色乃至黑色的可燃性黏稠液体,它们的密度一般比水小,其沸点范围很宽,从常温起一直到800℃以上。世界上各个油田所生产原油的性质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它们都主要由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组成,而且碳和氢这两种元素合起来在原油里一般占到95%以上。所以说,石油的主要成分是分子大小不同、结构各异和数量众多的碳氢化合物,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假如单纯从元素的含量来看,硫、氮和氧三种元素合起来在原油中也只不过占百分之几,似乎并不很多;但是假如以含有硫、氮、氧的化合物的含量来考虑,那就相当可观了,有可能占到原油的百分之几十。因此,对于原油中所含的硫、氮、氧要特别关注。与世界上大多数油田所产原油相比,中国主要油田所产原油的含硫量一般都不太高,大多不到1%,但是氮的含量相对比较高。大家知道,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生产原油最多的地方,我国每年从那里进口很多原油,这些原油的含硫量大多很高,有的竟然高达4%。
除了碳、氢、硫、氮、氧以外,原油中还含有多达几十种的微量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含量一般为百万分之几,有些甚至只有十亿分之几。微量元素在研究石油的成因以及在石油勘探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这些元素含量如此之少,看起来对石油加工似乎无足轻重,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它们往往是破坏正常生产的杀手,对石油加工过程中的许多催化剂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使催化剂丧失活性。原油中含量较多和影响比较大的微量元素有镍、钒、铁、铜、钙、钠、砷等。我国原油中一般含镍比较多而含钒比较少;而国外的原油则正好相反,大多数是含镍少而含钒多。通常认为,镍与钒的质量比大于1是陆相成油的特征,而镍与钒的质量比小于1则是海相成油的特征,由此可见我国的石油大多是由陆相沉积物生成的。
⑥ 煤,石油,天然气具有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他们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
首先说下煤的来历,煤是动植物压埋在地底下,在不透空气或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受到地下的高温和高压年久变质而形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矿物。石油和天然气也差不多。
然后说下地球上的三大能源:第一类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源,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太阳能。煤炭、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也包括在此类。因为它们是由古代植物、动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水力、风力也都是有太阳能转化而来的;第二类是地球自身所蕴藏的能源,如原子能、地下热能等;第三类是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能源,如潮汐能。
⑦ 石油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古埃及、古巴比伦人在很早以前已开采利用石油。“石油”这个中文名称是由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石油炼制(职业暴露)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1.0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2012年开采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实际上,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原料。
世界海洋面积3.6亿平方 千米,约为陆地的2.4倍。大陆架和大陆坡约55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的总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资源的1/4和最终可采储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蕴藏重心,将逐步由陆地转向海洋。
⑧ 石油为什么有能量
我感觉还是说通俗一点比较好理解,石油作为化石能源的一种,你可以想象成是太阳能的蓄电池,远古微生物的所蕴藏的能量得到发掘。
⑨ 石油里是什么样成分它能否用植物替代
石油主要含碳和氢,占百分之97到99,它主要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主要炼制轻质油和和各种特殊材料,植物可以部分代替轻质油,比如生物材油,乙醇纤维素汽油!但是是不能代替的,然而石油总有用完的时候,所以要大力发展生物能原!
⑩ 石油里面含有什么物质
石油主要由碳(C)、氢(H)元素组成,碳占83~87%,氢占10~14%,二者的比值即碳氢比,一般在6.7.5之间;石油中还含有氧、氮和硫,但它们的含量一般都不超过1%,也有个别油田含硫量可达3~4%. 上述元素在原油中不是呈游离状态,而是以不同的化合物形式而存在的,多以烃类化合物为主,另外还有少量的含氧、硫、氮的非烃类化合物. 一般,原油中都含有硫、石蜡、胶质和沥青质. 原油中烷烃的碳原子个数为15~42左右时呈固态的碳氢化合物称为蜡.原油中含蜡的百分数称为含蜡量. 胶质是原油中分子量较大的烃类,它溶解性较差,只能溶解于石油醚、苯、氯仿、乙醚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能被硅胶吸附.密度较小的石油一般含胶质4~5%,而较重的石油胶质含量可达20%或更高.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称为胶质含量. 沥青质为暗褐色至黑色的脆性物质,是含有碳、氢、氧、氮、硫等多种元素的高分子多环有机化合物,其分子量比胶质大许多倍,不溶于石油醚或酒精,可溶于苯、三氯甲烷及二硫化碳,也可被硅胶吸附.原油中所含沥青质的百分数称为沥青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