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从哪些国家进口石油据说有46个国家~
2010年我国原油需求4.42亿吨,其中进口原油2.39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4%,分别从沙特、安哥拉、伊朗、阿曼、俄罗斯等46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石油。从利比亚、苏丹、也门以及阿尔及利亚等局势较为动荡地区进口的原油为2580万吨,占10.8%,其中从利比亚进口737万吨,占3.1%。而且我国在利比亚的石油合作项目本身就不多,大多都是劳务合作合同,利比亚战乱对公司的影响有限。因此,虽然利比亚等地区出现动荡,有可能使其原油出口会暂时中断,但并未影响我国主要进口国,因而对我国石油供给的冲击暂时有限。然而,由于利比亚危机很有可能扩大化,造成整个中东和北非地区形势紧张,而且中石油和中石化在苏丹、叙利亚、伊朗、伊拉克、委内瑞拉等国家都有项目,其中苏丹、委内瑞拉、伊拉克的项目规模较大,因此必须要防范对我国石油供给的冲击,积极调整海外投资布局。
B. 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国是哪国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全国石油进口达到每日740万桶,相当于全球每日石油消费量的13分之一,超过美国每日720万桶的进口量,成为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
美国石油进口曾高达每日1000万桶,占该国石油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页岩革命使得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大幅增加,降低了该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而中国的石油需求在经济放缓之际却有增无减,导致中国的原油进口量进一步增加。
(2)进口石油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美国自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变一直都是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而美国对于沙特,伊拉克以及委内瑞拉等富油国的外交政策也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促使了其对于原油的巨大需求量,而这一需求也同时促使中国在近几年更加关注国际海运安全问题并且促使其不断加强自身在产油国如伊拉克等的影响力,统计显示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在伊拉克投资额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C. 中国进口的原油是不是中国的g bp
不是。
BP是英国石油公司,既不是中石化也不是中石油。
1909年BP由威廉·诺克斯·达西创立,最初的名字为Anglo Persian石油公司,1935年改为英(国)伊(朗)石油公司,1954年改为现名。1973年,BP中国成立。
D. 中国主要从哪几个国家进口原油
第一位:俄罗斯
原来是沙特排名第一,由于沙特的背信弃义,今年的4月份,中国就从俄罗斯一共进口了将近500万吨原油,比3月份的进口数量高了52.4%,同时对沙特的石油需求也开始减少。这使得俄罗斯再一次超越沙特,成了中国目前石油供应国的第一名。
E. 中国石油从哪些国家进口
中国石油进口分别是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曼和安哥拉。从国家统计局公开的各项信息来看,2020年我国石油产量虽然有所提升,但进口量增速更高,即石油对外依存度再度超过70%。我国的石油产量达到19492万吨,同比增长1.6%。
2020年我国进口石油总量达到了54239万吨,同比增长7.3%。即石油对外依存度在2020年升至73.56%。2020年我国石油产量接近2亿吨。其中,产量最高的是天津市,2020年达到了3242.2万吨,同比增长4.2%;第二名是黑龙江省,石油开采量降至3001万吨。
中国石油的应用范围
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必不可少的就是交通出行。那么交通出行就避无可避需要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大部分都需要石油作为原料分解加工为汽油、柴油等。以此来提供交通工具的动力。当然,也不外乎有新能源汽车,但也在少数。
除了工业制造和日常交通之外,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产业也应用广泛。如火箭升空、探月旅行等,也逃不开石油的应用。需要将石油分解成燃料后,加入到火箭底部,用以助推火箭升空,打开我国对地球外世界的探索脚步,推动我国科技的发展。
F. 中国会从哪些国家进口石油
另外排名第5至10名的国家分别是阿曼、巴西、伊朗、科威特、委内瑞拉和美国。由于伊朗和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影响,2018年对我国的石油供应量出现了下滑,伊朗减少了5%左右,委内瑞拉下滑20%。
有下滑的也有大幅增长的,巴西和美国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开始大幅增加,2018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原油较去年大涨37%,从美国的原油进口量更是接近90%。美国对中国原油出口大幅增长主要是,美国已经从过去的石油纯进口国家,一跃变成了原油出口量排名前三的国家,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另外,为了平衡中美过大的贸易顺差,中方也适当加大了美国原油的进口数量。
G. 世界十大石油品牌有哪些
12月16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发布了2020年度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那么,今年都有哪些石油公司进入榜单,成为石油界的“驰名品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名:壳牌
世界品牌500强排名:第19名
品牌年龄:130岁
毫无疑问,壳牌在今年依旧问鼎榜首,再度蝉联石油界“第一大品牌”。
尽管今年石油行业遭受了疫情的猛烈冲击,但作为一家饱经风雨的老牌石油巨头,壳牌依旧展现出了其超强的韧性。
如今,壳牌已经启动了一项新的“项目重塑”计划,百年石油巨头正在为向能源转型而蓄力。
第二名:埃克森美孚
世界品牌500强排名:第41名
品牌年龄:138岁
埃克森美孚从跌出道指、裁员到交出全美最大能源公司宝座,这家百年老店在今年遭受了层层打击。
如今,无论是全球减排形势的要求,还是美国新任领导人上台后可能推出的能源政策,都将对埃克森美孚的发展提出新的考验。
第三名:英国石油公司
世界品牌500强排名:第60名
品牌年龄:111岁
今年8月,bp发布了全新的未来十年战略,其大手笔削减上游产能、投资低碳领域的举动,引起了行业的巨大关注。在这一年里bp选择了向国际能源公司进军。
第五名:中国石油
世界品牌500强排名:第138名
品牌年龄:32岁
在上榜的前十位石油品牌中,中国石油是最年轻的一位。包括中国石油在内,今年共有43个中国品牌入榜,入榜总数首次超过英国,位列全球第四。其中国家电网以第25位的排名领跑中国品牌,紧随其后的有腾讯(33)、海尔(39)、中国工商银行(42)、华为(53)等。
第六名:中国石化
世界品牌500强排名:第145名
品牌年龄:37岁
针对定位,中石化董事长张玉卓日前提出,“十四五”期间,中石化将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加快智能油气田、智能工厂、智能加油服务站、智能研究院、智能工程建设,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
第九名:中国海油
世界品牌500强排名:第306名
品牌年龄:38岁
2019年,中国海油未能进入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500强榜单,转至今年,中国海油已力压一众石油巨头,进入了全球石油品牌十强。
自1982年成立以来,中国海油从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与销售、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五大板块的国际能源公司。
第十名:中国中化
世界品牌500强排名:第315名
品牌年龄:70岁
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一批企业,中化集团已走过70个年头,业务涵盖能源、化工、农业、地产和金融五大板块,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
H. 新中国成立以前,石油工业十分薄弱,人们把石油叫做什么
叫做洋油,那个时候不仅汽油,煤油(最早洋油指的是煤油),所有的外国进口的石油制品都叫洋油,那时候中国只有玉门,延长,四川,独山子四个小油矿,年产石油不足百万吨,石油都是进口的,所以叫洋油
I. 什么是天外天油田
是位于中国东海的一个气田。名字就叫春晓,就像胜利油田、大庆油田一样,只是春晓油气田在海上。和春晓离的近的还有“天外天油田”是位于中国东海的一个气田。名字就叫春晓,就像胜利油田、大庆油田一样,只是春晓油气田在海上。和春晓离的近的还有“天外天油田”
春晓油气田距上海东南500公里,距宁波350公里的东海海域,所在的位置被专家称为“东海西湖凹陷区域”。这个目前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田,由4个油气田组成,除春晓外,还包括平湖、残雪、断桥和天外天等油气田,占地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一个台湾省。
晓油田位于北纬28度10至40分、东经124度50分至125度20分间。在台湾东北方约193.65?,位于东海西湖凹陷区域,由春晓、残雪、断桥、天外天等4个油气田组成,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
专家估算,东海油田蕴含石油两百五十亿吨,相当于中国去年消耗石油总量三亿吨的八十倍,再加上估计逾八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东海油田足供中国使用八十年。
在中日东海冲突中,钓鱼岛离日本有1000公里之遥,而到中国大陆只有不到500公里。而春晓油田也只是在日中两国中间线的中方一侧。
中国不容再有断臂亡肩之患 中日石油角力的背后
当经济后进国家追赶发达的领先者时,领先的国家究竟应当如何做出反应?
过去两年来,中日两国在能源领域的角力,几乎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围绕安大线与安纳线的明争暗斗不过是起了个头,而最近在东海油气资源开发权上的激烈争执更印证了这一趋势。中国是近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势头最好的国家,而在东亚地区,日本仍是第一经济强国。中日两国之间,本身存在着天然的竞争关系。任何两个像中日这样的比邻大国之间的争执,从来都不会仅仅限于纯粹的经济利益之上。中日两国能源之争的背后,无疑隐含着一些更为重要的问题。
日本挑起东海油气之争
茫茫东海突然间成为中日两国争执的焦点,源于日本《东京新闻》刊登了几篇报道和评论。
2004年5月28日,《东京新闻》刊载了题为“中国在日中边界海域建设天然气开采设施”、“日中两国间新的悬案”等文章,称该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中国已经着手在非常接近“日中中间线”的中国海域内,建设用于开采天然气的设施,“担心资源被独占”。报道说,中方“春晓”天然气田的开采设施,距离中日“中间线”仅有5公里。报道称,因“春晓”天然气田的建设,东海事实上很可能就变成了“中国内海”。文章还说,中国在“日中中间线”附近形成一个大的油气田开采设施群,“只是时间问题”,显示了“中国向东海扩张的积极性”。7月7日,日本政府更派出一艘悬挂挪威国旗的海洋调查船,从冲绳那霸市出发前往东海,引起中方密切关注。
春晓气田群位于浙江宁波市东南350公里(约190海里)处,是由中海油和中石化负责开发的一个项目。中国早在1995年就已经在这里试采成功,现正在进行基础建设,按计划将在年底完成。建成之后,将通过海底管道向宁波输送天然气。日本方面称,这里距离日本拥有的专属经济区约5公里,由于海底地质结构的特点,中方油井可能通过吸管原理将日本区域内的油气吸走,危害日本的潜在利益,所以一再要求中国政府提供有关东海油气资源储量和开采数据,这显然然是一种无理行为。
中国不容再有断臂亡肩之患
古人云:得一郡,有开疆拓土之勋;失一郡,则有断臂亡肩之患。当今世界,虽已不再有待开拓的疆土,但却仍有尚待开发的“专属经济区”。
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一个国家对其领海及领海以外的水域的自然资源,拥有主权和管辖权,并称之为专属经济区。其向海洋伸展的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东海最宽处仅360海里,这样,中国和日本之间似乎产生了至少40海里宽的争议海域。
1982年日本曾提出,在争议海域中间划线的办法,一国一半,这就是日本方面所说的“日中中间线”。但这种方案早已被中国方面否决,因为《联合国海洋公约》第76条,规定了另有一条“大陆架原则”确立专属经济区的方法。根据这一原则,一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应在这个国家所在大陆架之内。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并规定切断大陆架的标准深度为2500米。
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对于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都很清楚。东海大陆架是一个广阔而平缓的大陆架,向东一直延至冲绳海槽。冲绳海槽的深度为2940米,超过《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的2500米深的标准,是中国大陆架和日本琉球群岛岛架之间的分界线。由此可知,冲绳海槽以西的整个东海海域,包含钓鱼岛所处的海床在内,都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部分,天然地属于中国专属经济区。早在1958年,中国就开始了海洋综合普查性质的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上世纪70年代,中国便已经对东海宣示拥有主权。即便是按照日本所说的“日中中间线”,春晓气田也完全属于中国所属区域,与日本无涉。
中国在历史上多次经历割地赔款之痛楚,但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和专属经济区,犹如厚实的肩膀和向外伸展的两臂,绝不会再容忍他国刀削斧砍,受断臂亡肩之痛。
中日油气之争隐含重大问题
中国和日本都存在能源供应短缺的问题。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所需石油几乎全部仰赖进口。中国自1993年开始便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去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据国际能源署估计,到2030年,进口石油占中国石油总需求的百分比,将从目前的34%增至80%以上。
同样都是能源,但对中日两国来说,面临的却又是全然不同的两个问题。日本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在过去一百多年里,除了欧洲和北美,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欧洲国家的几个前殖民地外,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者,只有日本。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发达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依靠在历次战争中掠夺中国、朝鲜及亚洲其他各国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又得到美国的庇护,从废墟上再次站立起来,今天仍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对于日本来说,能源问题本质上不过是纯粹的经济利益而已。石油和天然气,同木材、钻石、铜及其他重要的金属矿藏一样,在日本看来都属于“可掠夺性资源”。
对于中国来说,保证未来的能源供应,关乎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的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古国。在过去5000多年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只是在最近的两三个世纪里,才逐渐失去了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从历史哲学的角度看,中国在失去了原来的优势的同时,就已经开始了实现复兴和崛起的历史进程。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确切地说,是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失利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复兴和奋进的历史进程之中。这一进程在过去20多年来步入了正轨,并跃进到了一个新阶段,爆发出了巨大的影响力。
据英国海运调查公司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世界新建成的8万吨以上级大型货轮,总共有33艘。而中国经济对海运能力的需求,按每艘船每年航行7次计算,相当于15万吨以上级货轮35艘。由于以中国为中心的货运需求急剧扩大,国际航运业运费猛涨,大型货轮日租金从2万美元左右,猛增到10万美元以上。美国高盛公司去年10月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预测,中国的GDP将在2005年赶上英国,2010年前赶上德国,2015年左右赶上日本。尽管这只是一个预测,但世人已经感受到,这样一个远景,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早在1758年,英国哲学家大卫DangerCode;休谟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当经济后进国家追赶发达的领先者时,领先的国家究竟应当如何做出反应?休谟指出,领先者将后来者“扼杀在摇篮之中”,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但我们相信,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旦步入正轨,尽管前面的路途仍布满荆棘,但终将一往无前而不可阻挡
J. 中石油,中石化的全称分别是
中石油的全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049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中石化的全称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对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2004年底,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67.92%,国家开发银行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持股占9.50%,外资股占19.36%,国内公众股占3.23%。
(10)进口石油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英文缩写“CNPC”,中文简称“中国石油”) 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油气业务、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2014年,中国石油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位居第3位,在美国《财富》杂志2015年世界500强公司排名中居第4位。 2015年7月7日,中石油市值达到3820亿美元,位居全球500强企业第二位,仅次于苹果 ,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企业。同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也是2014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中国石油以建成世界水平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为目标,通过实施战略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注重质量效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到2020年主要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提升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成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领先公司。2016年7月20日,《财富》发布了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名列第3名。2016年8月,中国石油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二。
2017年6月3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荣获中国商标金奖的商标创新奖。2017年7月1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获国资委2016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4名。
标普全球普氏能源(S&P Global Platts)公布的2018年全球能源公司250强榜单显示,中石油(排名第四十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316亿元,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公司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对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
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煤炭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炼制;成品油储存、运输、批发和零售;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新能源、地热等能源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咨询、施工、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研发、制造与销售;电力、蒸汽、水务和工业气体的生产销售;技术、电子商务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有关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对外工程承包、招标采购、劳务输出;国际化仓储与物流业务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在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位。2016年、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