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二战美国石油产量多少
扩展阅读
虚拟产品多少会立案 2025-07-20 19:05:15
华一广场人力资源有哪些 2025-07-20 19:03:56
石油是什么饮料 2025-07-20 19:03:06

二战美国石油产量多少

发布时间: 2025-07-20 16:01:37

① 二战前哪个国家是石油主产国

1. 在二战前,美国是最大的石油生产国。1930年,美国的石油产量达到了12311.7万吨,而到了1940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20591万吨。
2. 苏联在二战期间的石油产量也相当可观,1941年产量为3300万吨,1942年则上升至2200万吨,位居世界第二。尽管如此,苏联的炼油能力当时仍显不足。
3. 英国虽然在二战前也是一个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但其具体产量数据暂缺。不过,据多数资料来源,英国的石油产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殖民地的开采。

② 二战的时候,主要的原油产区有哪些,对战争有影响吗

在二战时期,世界主要的原油产区集中在美国、苏联、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罗马尼亚以及南洋等地。中东地区虽然也生产石油,但在当时并非主要产区,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仅为5%。这一情况间接解释了为何德国在缺乏石油的情况下并未进攻中东,因为德国对苏联的侵略欲望比对中东石油更为迫切。
二战的关键转折点之一是德国对苏联的闪击,即苏德战争的爆发。在最初的三个月里,德国迅速推进,让苏联面临严峻局势。然而,在美国的援助下,苏联成功抵挡住了德国的进攻,使苏德战争陷入僵局。打破这一僵局的关键因素便是石油。由于德国无法获得充足石油,其装甲战车和机械化部队的作战能力大幅削弱,工业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为了缓解石油短缺,德国开始大规模进行人工合成石油,但此举并未根本解决问题。
此外,二战时期中东大部分地区处于英法的统治之下,特别是伊拉克和伊朗的石油资源命脉掌握在英美手中。为了阻止德国获得中东石油,英美在中东地区部署了大量军队。因此,石油这一关键因素使得二战的局势发生了变化,战争天平逐渐向反法西斯国家倾斜。

③ 二战时美国工业生产能力有多可怕

以钢铁为例,此前,美国钢铁的年产量为3000万吨左右。到了1941年,已经暴涨2倍多,达到7500万吨。到1944年,达到最高峰8132万吨。

这是什么概念呢?1944年,苏联、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这五个国家的钢铁生产总量才5600多万吨,相当于美国一个国家钢铁年产量的70%。

再以石油为例。二战期间,美国开足了马力生产石油。1940年,美国石油年产2亿吨,到1945年则为2.3亿吨。全球石油总产量为3.6亿吨,这就是说,美国石油产量占全球的60%有余。

1942年,美国一年就可以生产飞机4.7万架,坦克3万辆。平均每天生产128架飞机和82辆坦克。这就意味着,每天从生产线上开出来的飞机和坦克就可以装备3个美军飞行大队和1个美军装甲团。1942年,英国在阿拉曼战役中损失了500多辆坦克。美国及时补充了600辆崭新的坦克。

1941-1945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而同期的日本在海军装备上拼尽全力也只建造出航母15艘(也有17艘一说)、战列舰2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63艘、潜艇126艘

④ 二战的时候,主要的原油产区有哪些,对战争有影响吗

石油这个被称为工业的血脉,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它都是起着关键作用的,尤其是在大型的战争中石油的作用,国家所储备的石油资源的多少都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战争的走向,我们都知道中东是现在世界上主要的产油地区,带在二战时期尽管中东也生产石油但他不是石油的主产区,在二战时期世界的石油主产区集中在美国,苏联,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罗马尼亚以及南洋等地。也就是说中东地区在这个时期里所产油的比例是比较少的,它所占世界石油总产量仅为5%。而这也就间接了为什么德国当时在极度缺少石油的情况下并没有去攻打中东,因为德国人对中东石油的渴望度并不及德国对苏联的渴望度那么高。

⑤ 二战德日美苏英法工业实力怎么样

二战时期工业方面美国最强

1938年,世界七大强国战争潜力:

美国41.7% 德国14.4% 苏联14.0% 英国10.2% 法国4.2% 日本3.5% 意大利2.5%

超一流强国:美国

一流强国:德国,苏联,英国

二流强国:法国,日本,意大利

不入流强国:中国

空军实力:

部分武器最高年产量:

飞机:美国96318、德国39807,苏联40300,英国26461,日本28180

需要说明:德国的飞机尽管产量产量比苏联飞机少,但是苏联飞机是炮灰飞机。给德国新手飞行员刷战绩的。德国新手飞行员去东线练习,成为老手和精英后去西线当炮灰。

西线:40000:57000

美国损失18000,英国损失22000,干掉德国57000驾(盟军战略大轰炸的战损,德国有主场优势,盟军总共损失4万飞机,其中一半是德国地面火力的结果)。

东线:88300:13000

苏联损失88300驾飞机,德国损失13000驾飞机,苏联的炮灰飞机,炮灰部队还真是给德国刷战绩的。

空军实力:美国100分。德国35%,英国35%,苏联15%,日本10%

飞机产量对比(架)

1942年:美国47836,苏联25436,英国23672,德国15409,日本8861

1943年:美国85898,苏联34900,英国26263,德国24807,日本16693

1944年:美国96318,苏联40300,英国26461,德国39807,日本28180

陆军坦克产量,美国比俄国要高,只不过1944年德国战败在即,美国武器生产大量降低标准。开始刹车。因此美国武器产量只是一个热身阶段,未达到高峰,

坦克年产量:美国3.7万,苏联2.9万,德国1.8万,日本悲剧.

坦克产量对比(辆)

1942年:美国26334,苏联24758,德国3975,日本1165

1943年:美国37148,苏联24227,德国13084,日本776

1944年:美国21267,苏联29029,德国18057,日本342

火炮产量,美国同样强过苏联。美国年产最高22.09万,苏联仅13.03万

火炮产量(万门)

1942年:美国18.76,苏联12.71,日本1.34

1943年:美国22.09,苏联13.03,日本2.77

1944年:美国10.3,苏联12.24,日本8.44

机枪产量(万挺)

1942年:美国66.2,苏联35.61,日本7.1

1943年:美国83.0,苏联45.85,日本11.3

1944年:美国79.8,苏联43.91,日本15.6

步枪产量(万支)

1942年:美国154.1,苏联404.9,日本44.0

1943年:美国568.3,苏联343.62,日本63.4

1944年:美国348.9,苏联245.0,日本88.5

舰艇产量(万吨)

1942年:美国86

1943年:美国261

1943年:美国286,日本46(战时最高峰)

商船产量(万吨)

1942年:美国548,日本26

1943年:美国1145,日本77

1943年:美国928,日本170

几组数据,看出邪恶美帝对比德国和苏联,日本的绝对优势!

钢铁产量:美国8132万吨 德国3460万吨 苏联1800万吨(1940) 英国1300万吨 日本765万吨

发电量: 美国2675亿度 德国700亿度 苏联323亿度 英国382亿度 日本386亿度

石油产量:美国22985万吨 德国200万吨(最高1000万吨),日本本土几乎不产油(最高700万吨),苏联2000万吨,

(德国,日本含占领区,苏联2000万吨石油产量看似多,但是丢掉煤炭产区后,许多石油当煤炭烧了发电,实际上苏联每年的油料供应与德国差不多,每年大约500万吨。在石油方面,美国石油产量占全世界70%,无其他国家可比的地位。)

石油说明:

德国石油情况最好的一年,

1943年:石油产量约20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500万吨,进口石油240万吨,缴获石油几十万吨,合计约1000万吨.

1944年:石油产量约17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200万吨,进口石油约100万吨,合计约470万吨.

日本石油情况:

1940年石油产量约900万吨,足以满足日本的需要.

1942年初日军攻占了南洋油田,在日军到达前当地石油公司将油田和炼油厂进行了破坏,1942年的产量下降到不足400万吨,当年日本实际运回国内约150万吨.

经过修复,1943年产量恢复到约700万吨的战时最高峰,日本实际运回国内约200万吨.1944年产量下降到约500万吨,实际运回国内只有约70万吨.日本之所以运回的不多,一是受运输能力的制约,二是由于美军的袭击使许多石油被摧毁,三是维持东南亚占领区本身也要消耗.到1944年底日本本土与东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已无法运回一船油.

德国在44年:火炮、战车、飞机三个技术装备项目上基本赶上了德国,虽然数量上或多或少还有些差距,但是德国凭借在技术装备领域的“精密追求”,其产能甚至有可能超过了苏联

而在弹药领域,德国则未必落后于苏联,至少炮弹数量上看不出劣势

而在轻武器方面,苏联除了在冲锋枪和机枪项目上占据极大地优势,其它项目倒也和德国相差无多,而德国则凭借着突击步枪和单兵火箭弹两个项目的不对称优势,或多或少弥补了自己的劣势

而在这一年,德国的导弹已经开始量产,潜艇也有相当数量的产出,这些都是苏联军工业所没有的

因此综合来看,德国军工业在这一年实际上已经赶上,甚至有可能超过了苏联也未可知


二战时,美国军事工业最高已经可以年产飞机10万架、坦克4万余辆,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8万多辆坦克,其中近半数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军用汽车的年生产能力更是达到百万辆的规模。海军装备方面,1941-1945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

1日本VS美国


1、战争潜力:由于国家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全国的富余劳动力都充实到军队及相关行业当中,日本国民经济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显得空前“繁荣”, 使得日本人错误地认为本国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超过了与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而此时的美国已经历了十年左右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的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美国经济依然‘疲软’。但尽管如此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
1、美国的人口高于日本近两倍;
2、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要注意的是,这是日本已经战争状态后的数据对抗美国和平状态下的数据。
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军工生产: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

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

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
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1941-1942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

1940年统计,日本本土人口7314万,虽然强征了大量中国和朝鲜劳工,但并不等于这样腾出来的本国人力就能形成战斗力强的部队。事实上,太平洋战争前6个月日军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胜利正是依靠多年积累的精锐部队。1944年日本有1335万名女性劳动力,但其中的780万人从事的是农业和林业工作,只有225万人参加工业及军工生产。而美国1941年就有1460万名妇女参加工业生产。

这只是战斗武器,如果算上军需的话,日本基本上连一丝胜利的曙光都不会有,以硫磺岛为例,不提海空力量,光说陆军,当时日军驻扎了2.3万人,美国投入70000人左右,美国为整个战役准备的各型枪弹平均到每个日本人头上是10000发以上,而相比之下,日本平均到美国人头上不过区区个位数,更不用提美国人吃着想吐的肉罐头和日本人吃个饭团都要搓下来点下顿接着吃的差别,这场仗在开打前结果已经注定了,美国武器生产之外,万吨级的商船两个海岸线平均一周左右就吐出一艘,最短的只有4天,而且全国十数个大小船厂同时开建,就是再强悍的狼群也架不住这种规模的羊群,撑不死也给碾压死了。

二战时主要国家主要飞机生产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