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渤海有几个石油平台
9个
钻井平台(又称钻井船)、采油平台(有人、无人)、生活支持平台、动力平台等等,还有各种船只,拖轮,三用工作船,浮吊、铺管船等等很多很多,渤海都有。
1975年,渤海油田产量只有的8万方,到2004年首次达到1000万方
2006年,实现了年产量超1500万方。
2009年,渤海油田产量又突破了2000万方大关。
2010年,渤海油田再上新台阶,实现了油气产量3000万吨的历史新跨越,达到3005万吨。这个产量占中国海油国内总产量的60%,也成为原油产量仅次于大庆油田的全国第二大油田。
2022年,我国最大海上油田——中国海油旗下渤海油田,2021年原油产量达到3013.2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原油
‘贰’ 中国油田有几个啊
中国油田有500多个,探明石油储量近220亿吨,发现气田共185个,探明天然气储量2.56万亿立方米。中国最大的油田是大庆油田,面积1414.3平方千米,储量44.14亿吨;最小的油田是江苏的肖刘庄油田,储量仅22万吨。
中国油气田最多、石油储量最大的省是黑龙江省,其次是山东省(胜利油田)。气田最多、储量最多的省是四川省,天然气储量为6238.28亿立方米;其次则是新疆自治区,天然气储量5739.35亿立方米;陕西长庆油田居第三位,天然气储量为4911亿立方米。
中国四大油田:
1、大庆油田:是1959年9月26日发现的中国第一大油田,世界十大油田之一,年产量4,000万至5,000万吨,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
2、长庆油田:成立于1970年4月,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第一大油气田。勘探区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勘探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
3、渤海油田:是目前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也是全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基地,由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负责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生产业务。
4、胜利油田:是一个资源丰富、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同时又是正在建设中的山东石油化工基地和农牧渔业基地。
‘叁’ 中国海洋石油油田有哪些,有哪些公司
中海油有渤海油田、东海油田、南海东部和南海西部油田,分别有天津分公司、上海分公司、深圳分公司、湛江分公司等,海外还有几个合作油田。
‘肆’ 中国海上油气年产量突破6500万吨,油气有何作用
中国海上油气产量突破6500万吨的新闻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海上油气田与陆地上的油气田都属于油气田开采项目。通俗来讲就是探明海洋中蕴藏的石油和天然气,然后进行开采。开采后的油和气都可以通过管道输送来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油气的作用。首先是用作燃料。油气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作能源和燃料。像我们在生活中给汽车使用的柴油和汽油,还有家里做饭使用的天然气等都是油气用作燃料能源满足我们生活所需的例子;其次,生活物品原料。油气经过提炼以后还可以成为各种生活物品的原料,比如说铺路使用的沥青、尼龙材料、塑料、化妆品等物品都含有石油提炼剂,用于制作各种日常用品;最后,国家的战略能源。石油和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是各个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储备,这些资源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是不可或缺的能源。
石油和天然气都是重要的国家能源,这些能源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能源,所以说保证储备就非常重要了。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开发和储备油气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你觉得油气资源有可能被什么替代?
‘伍’ 中国油田排名及分布
中国油田排名如下:
1、长庆油田
长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之一,位于陕西西安,总面积达到春好37万平方公扒庆铅里,每年累计生产原油2416万吨。
2、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陆相砂岩油田之一,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年产原油一直在5000万吨以上,大庆油田的开发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所以有着非常重要的纪念意义。
3、渤海油田
渤海油田是一个海上油田,位置在渤海,可勘探矿区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渤海油田的原油油质较稠,稠油储量占65%以上,年产量在3000万吨左右,占全国海油总产量的60%左右。
中国油田分布情况:
1、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
2、从资源深度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80%集中分布差铅在浅层(<2000米)和中深层(2000米~3500米),而深层(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层(<4500米)分布较少。
3、从地理环境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76%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和沙漠,从资源品位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63%,低渗透资源占28%,重油占9%。
‘陆’ 中国南海石油储量是多少吨有伊拉克的石油多吗
在我国有一个号称第二波斯湾的地方,石油储量比许多中东国家还要多。更特别的是,这里有座城市不仅水电、看病全面,据说就连住房也只需要象征性缴纳一块钱便可入住,外国人禁止,就连国人在入境方面管控也十分严格顷锋。你能猜到这一特殊的地方在哪里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石油储地。
南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沉积盆地之一,目前已发现了聚油气良好的沉积盆地多达37个,是我国最大的海洋油气储存区,总面积高达五千万公顷,相当于六个西欧北海产油区。
据相关专家预估,海底油气田超250个,其中石油储量高达2902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4,而伊拉克作为中东第二大石油国,石油储量约260亿吨,排名中东第三的科威特石油储量约140亿吨。
相比之下,南海海域的石油储量要远高于许多中东国家。此外,南海有储量高达四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及大量可燃冰,据推算资源量可达194亿吨油当量。因此,南海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当之无愧。
南海整个海域面积高达350万平方公里,其中已命名明者的岛礁高达200多个,主要分布的区域分别是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其中东沙群岛位激乎薯于海南岛和台湾岛之间,共有三个珊瑚环礁,组成主体是东沙环礁,面积约300平方公里
‘柒’ 中国在海外的油田有哪些日产量10万桶以上的是哪几个
海上油田主要是中油集团、中石化集团和中海油集团下属企业
海外油田--似乎在归属权上没有明确为中国所有的是不存在的
‘捌’ 开发海洋喜看今朝——我国新崛起的近海石油工业
据历史记载,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罗盘针的发明最早见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从此就开拓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地,已是12世纪末或13世纪初。可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罗盘针开发海洋的国家。
到了14世纪的明朝,中国是当时亚洲的一个强大的国家。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之间,中国杰出的航海家郑和曾率领船队7次下西洋,前后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包括今越南南部(占城)、柬埔寨(真腊)、泰国(暹罗),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等)、马来西亚(满相加等)、锡兰(锡兰山等)、波斯湾(忽鲁谟斯)以及非洲的东岸等。
郑和最后一次出使,已发展成强大的船队,共有大船63艘,官兵约27000多人。此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与我国进行贸易往来。
郑和本姓马,是云南昆阳回族人,历任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太监,故称“三保太监”,历史记载了他的伟大功绩。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大海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先辈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开发海洋的宝贵经验。
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约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近三分之一,江泽民主席称之谓神圣的“蓝色国土”。
海洋赋于人类丰富的资源,其中包括油气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注意近海域的海洋地质调查,并以探寻油气为先行。
1956年8月,海南岛西南莺歌海的渔民首次在海上发现“冒油气”。渔船经过此地能听见“啪啪”响声并可点燃,民间称它是“鬼火”。广东省莺歌海盐场筹建处派人对此传说进行了实地调查,测定了冒油气的准确位置,并采集了样品。
1957年5月,石油工业部派马继祥等人调查了莺歌海上的油气苗,并在海军的协助下进行潜水取样,发现36处油气苗,并对取出的含油砂岩样品进行了化验分析,证实油气苗的存在。
1958年,地质部派张瑞翔等人再次到莺歌海落实油气苗,调查结果也肯定了真实情况。
1960年3月,广东省燃料厅石油处首次在莺歌海岸边打了8口钻孔,最深的为388米,其中莺冲1井和莺冲2井获得原油150公斤和10公斤。还有岭冲1井和海1井见到油气显示,这是我国陆架近海首批油气发现井。
莺歌海的油气苗成为我国近海找油找气的“罗盘针”。星星之火,燃遍陆架—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东海……。1979年8月,国家地质总局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在珠江口盆地珠7井打出了高产油气流,实现了海上油气的重大突破,消息传开震惊全世界,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专程到广州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表示祝贺。
天长地久,大海的波涛随着改革的春风,从南海又推向东海。
1983年4月,东海平湖凹陷施工的“平湖1井”又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特别引起外国石油公司的关注。它和珠江口盆地的珠5井比翼双飞、喜上加喜,从而奠定了我国海上石油工业的发展基础。
1996年海上石油年产量已突破千万吨大关。
我国海上石油从年产10万吨到1300万吨,只用了14年,而美国和原苏联用了20年到25年,为我国经济腾飞作出了新贡献。
早在1962年,国家科委就编制了海洋科学10年长远规划,提出将“浅海石油资源的调查研究”列为重点项目。之后,原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在莺歌海进行了海上地震勘探试验,开创了我国陆架地震勘探的先河。
1968年初,原地质部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对南黄海盆地进行了以勘查石油为主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1974年5月,我国自行设计改建的第一艘海洋地质双体钻探船——“勘探1号”,首航南黄海在其南部坳陷施工黄海1井,从而揭开了海上油气勘探的序幕。
1970~1979年,原国家地质总局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对南海北部陆架开展综合调查,首次发现具有油气勘探远景的珠江口盆地,在此基础上又继续查明了北部湾、琼东南等盆地,总面积达37.82万平方公里。
1979年8月13日,原国家地质总局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用“勘探2号”在珠江口盆地施工的珠5井,于老第三系试获日产296立方米高产油流,取得了我国近海油气勘查的重大突破。
继南海之后,1983年6月,地矿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在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上的平湖1井首次试获工业油气流,取得了东海油气勘查的重大突破。平湖油气田的发现,开创了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新局面。
进入90年代,我国近海石油工业开始腾飞。渤海、东海和南海三大海域油气勘探与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93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南海西部石油公司与美国阿科石油公司合作勘探,在琼东南盆地发现崖13—1大气田,面积达53平方公里,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逾1000亿立方米,成为我国目前单个气田储量最大的气田。1996年1月,该气田已正式投入开采,输气到香港和海南省三亚市,年供气34.5亿立方米。
1994年,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勘探捷报频传,发现了东方大气田。该气田是一个埋藏浅、产量高、气层厚和规模大的气田,天然气地质储量约1000亿立方米。它的发现使我国近海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跃上新台阶。
1995年6月,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在东海南部春晓构造上的春晓1井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日产天然气160.13万立方米,油200.04立方米。该构造位于苏堤构造带上,面积约600平方公里,证明东海南部具有探明大中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将是一个新的含油气区。在平湖油气田扩大面积勘探的同时,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又在宝云亭、孔雀亭构造上发现高产油气流,构成了油气田群组。
渤海湾和辽东湾的油气勘探形势一片大好。渤海石油公司继绥中36—1大油田等开发后,1995年在渤海新发现秦皇岛32—6油田,探明含油面积67平方公里,测算石油地质储量近2亿吨,已成为我国第三海上大油田。现已探明孤岛、埕岛油气田石油地质储量2.75亿吨,表明渤海具有巨大的油气潜力。
近年来,珠江口盆地流花11—1油田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它采用了多项世界最先进的海上石油开发技术和装置,使我国在海洋石油开发这一国际竞争激烈的高科技领域,跻身世界最前列。该油田开发总面积达317平方公里,控制石油地质储量2.33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找到的海上最大油田。目前,先开发的油田1区已于1996年3月正式投产,高峰年产量为168万吨。
最近,东海油气勘探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喜讯,东海石油公司与英国超准石油公司合作,在32区块施工的丽水36—1—1井,于井深2250米海相古新统砂岩层试获日产天然气28万立方米,凝析油18.07立方米,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油气重大突破。
在短短5年内,我国近海石油工业迅速崛起,已进入持续、高速、高效发展阶段。我国现已投入开发的油气田25个,1997年油产量达1629万吨,天然气产量40亿立方米。
(该文发表于“中国地质矿产报”1997年12月6日第三版)
‘玖’ 说一说,我国近海石油资源的分布情况。
我国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约为130亿―150亿吨,仅占世界总量的3%左右。到2000年底,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24.6亿吨,仅占世界总量的1.8%。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的丰度值(单位国土面积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值的57%,剩余可采储量丰度值仅为世界平均值的37%。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
从资源深度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80%集中分布在浅层(<2000米)和中深层(2000米~35 00米),而深层(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层(<4500米)分布较少;天然气资源在浅层、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分布却相对比较均匀。
从地理环境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76%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和沙漠,天然气可采资源有74%分布在浅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从资源品位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63%,低渗透资源占28%,重油占9%;天然气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76%,低渗透资源占24%。
截至2004年底,我国石油探明可采储量67.91亿吨,待探明可采资源量近144亿吨,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程度32.03%,处在勘探中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处在稳步增长阶段;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2.76万亿立方米,待探明可采资源量19.2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可采资源探明程度仅为12.55%,处在勘探早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有望快速增长。
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先后在82个主要的大中型沉积盆地开展了油气勘探,发现油田500多个。以下是我国主要的陆上石油产地。
大庆油田: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这间。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自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目前,大庆油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原油产量仍然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
胜利油田:
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洲、德洲、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城市的28个县(区)境内,主要开采范围约4.4平方公里,是我要第二大油田。
辽河油田:
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上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地)32县(旗),总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克拉玛依油田:
地处新疆克拉玛依市。40年来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个油气田,以克拉玛依为主,开发了15个油气田,建成了792万吨原油配套生产能力(稀油603.1万吨,稠油188.9万吨),从1900年起,陆上原油产量居全国第四位。
四川油田:
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发现油田12个。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气田。
华北油田:
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723万吨,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直到1986年,保持年产量原油1千万吨达10年之久。目前原油产量约400多万吨。
大港油田:
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其勘探地域辽阔,包括大港探区及新疆尤尔都斯盆地,总勘探面积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区18628平方公里。现已在大港探区建成投产15个油气田24个开发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目前,发现了千米桥等上亿吨含油气构造,为老油田的增储上产开辟了新的油气区。
中原油田:
地处河南省濮阳地区,于1975年发现,经过2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55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95.7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7723万吨、天然气133.8亿立方米。现已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
吉林油田:
地处吉林省扶余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在吉林省境内的两大盆地展开,先后发现并探明了18个油田,其中扶余、新民两个油田是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油田,油田生产已达到年产原油350万吨以上,形万了原油加工能力70万吨特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
河南油田: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长庆油田:
勘探区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勘探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油气勘探开发建设始于1970年,先后找到了油气田22个,其中油田19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4188.8万吨(含天然气探明储量2330.08亿立方米),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天然气产区,并成为北京天然气的主要输送基地。
江汉油田:
是我国中南地区重要的综合型石油基地。油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内的潜江、荆沙等7个市县和山东寿光市、广饶县以及湖南省境内衡阳市。先后发现24个油气田,探明含油面积139.6平方公里、含气面积71.04平方公里,累计生产原油2118.73万吨、天然气9.54亿立方米。
江苏油田:
油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的扬州、盐城、淮阴、镇江4个地区8个县市,已投入开发的油气田22个。目前勘探的主要对象在苏北盆地东台坳陷。
青海油田: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盆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沉积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具有油气远景的中新生界沉积面积约9.6万平方公里。目前,已探明油田16个,气田6个。
塔里木油田:
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东西长1400公里,南北最宽外520公里,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和内陆盆地。中部是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1988年轮南2井喷出高产油气流后,经过7年的勘探,已探明9个大中型油气田、26个含油气构造,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3.78亿吨,具备年产500万吨原油;100万吨凝折、25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资源保证。
吐哈油田:
位于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境内,负责吐鲁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勘探。盆地东西长600公、南北宽130公里,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于1991年2月全面展开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截止1995年底,共发现鄯善、温吉桑等14个油气油田和6个含油气构造探明含油气面积178.1平方公里,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8亿吨、天然气储量731亿立方米。
玉门油田:
位于甘肃玉门市境内,总面积114.37平方公里。油田于1939年投入开发,1959生产原油曾达到140.29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50.9。创造了70年代60万吨稳产10年和80年代50万吨稳产10的优异成绩。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除陆地石油资源外,我国的海洋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中国近海海域发育了一系列沉积盆地,总面积达近百万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含油气远景。这些沉积盆地自北向南包括:渤海盆地、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冲绳海槽盆地、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台西南盆地、台东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南海南部诸盆地等。中国海上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
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察,得出的结论是,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以成为“第二个中东”。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为30亿~70亿吨。还有资料反映,该海域海底石油储量约为800亿桶,超过100亿吨。
南海海域更是石油宝库。中国对南海勘探的海域面积仅有16万平方千米,发现的石油储量达52.2亿吨,南海油气资源可开发价值超过20亿万元人民币,在未来20年内只要开发30,每年可以为中国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而有资料显示,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储量分布在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海域。经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据中海油200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在南海西部及南海东部的产区,截至2003年底的石油净探明储量为6.01亿桶,占中海油已探明储量的42.53。
到目前为止,渤海湾地区已发现7个亿吨级油田,其中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又是中国目前第二大整装油田,探明储量达6亿吨,仅次于大庆油田。至2010年,渤海海上油田的产量将达到5550万吨油当量,成为中国油气增长的主体。
‘拾’ 中国海上石油平台数量
中国海上石油平台数量2-3千个。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中国海上石油平台有2-3千个。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正式开钻。这标志着中国海洋深海战略拉开序幕唯返困,对维护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国产自制的目前只世顷有一座,2020年下水的,中海指念油自主研发,科技水平很高,未来几年会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