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石油涨停对大盘指数影响
中国石油股价涨停时,由于中国石油是大盘指数的权重股之一,在市场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会对大盘指数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国石油涨停会使得其所在的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等大盘股指数出现上涨,从而带动整个A股市场的走势。反之,中国石油股价下跌时,也会拉低大盘指数。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石油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随着A股市场成分股体系的不断优化和沪港通、深港通制度的岩哪则实施,市场上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广泛,各种主题和细分行业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关注和发展,因此,中国石油对A股指粗棚数的权重也在逐年下降[1]。
综上所述,在当前市场背景下,中国石油的涨停和跌停对大盘指数的缓闹影响已经不如以前那么明显,但仍然对大盘指数产生一定的影响。
B. 中石油中石化亏损是真的吗为什么还垄断
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企业会不会亏损也会的,虽然他们是国企,规模很大,垄断着石油的国内行业,但是由于国际油价的变动仍然有可能亏损,只不过亏损是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理论上的亏损,一种是实际状态的亏损。
这些资源行业的企业为什么亏损也仍然要坚持下去,比如说钢铁石油前几年的时候钢铁行业非常不景气,可以说没有几个钢铁厂是赚钱的,但是仍然有政府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他,因为这些行业属于一个国家的垄断性,行业关键性领域,这些领域只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如果放任自流他倒闭了,未来有一天人们在需要钢铁的时候,没有人练了,设备都卖了谁去做呀,如果未来有一天人们需要油的时候,发现那些亏损的企业都倒闭了,大家买不到汽油了,那这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生活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C. 中石油开票没有结账怎么办
如果中石油没有结账,您可以通过在线客服或电话联系中石油客服专员进行咨询,看是否可以重新开具发票。
D. 中石油股票为什么一直下跌 知乎
中石油股票下跌的原因:
1、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市场气氛出现拐点。
2.估值过高。
3. 绝大部分为散户持仓。
4.业绩没有持续性。
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市场气氛出现拐点。
次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在截至2009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自从2005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二、估值过高
2007年的每股收益当时机构预计为0.75-0.80元,08的每股收益大概0.9元左右,对应的开盘价48.6元,2008年动态市盈率过50倍,但以中石油那么巨型的公司,每年增长15%都很了不起啦,所以当时的市盈率严重偏高导致股价下跌。
三、绝大部分为散户持仓
当时48.6元机构的持流通股不超过1%,绝大部分为散户持仓,筹码完全分散。
四、业绩没有持续性
中国石油业绩是起伏不定的,比如2013和2014年,每年净利润都超过1000亿元,而2015年下滑了66.73%,2016年更是下滑了77.84%,即便是2017年大幅增长188.52%,净利润也只有2014年时的20%左右。也只有2006年的17%,所以股价不断下跌。
股票下跌形容股票大幅度下降,主力资金退出市场。股票下跌可以有很多原因,整个行业板块的下跌,整个股票市场的下跌,公司盈利业绩等的不理想,公司负面的事件消息等等,这些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股票的。由股市分析助手炒股策略工厂指出,股市巨震将成本周大盘的主旋律。
E. 中石油加油给钱少怎么办
报警、协商。
1、报警。中石油加油给钱少,协商不成报警处理,这是属于经肢历大济纠纷,需要保留支付凭证和清单,由公安机关对其进行法治宣传,加强教育。
2、协烂消商。如加油站按要求加满,没有给相应的钱,这时需要首先与车主协商和理论,进行补剩下的历竖差价。
F. 造成中国石油垄断的原因
造成这种怪圈的原因是中国石油政策的不透明:“我们总要在国际市场上保密,市场很难对中国的需求形成稳定预期。石油进口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做生意,在商言商,一般而言,越公开透明越对自己有利,也越对生意伙伴有利,否则的话就会吃亏。”
量价齐升
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月中国进口石油836万吨,同比增长77.7%,平均进口价格上升了51%,净增11.1亿美元。
同时,原油和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其他互补性能源产品(如煤炭、天然气、电力等)的价格上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报告,受国际油价的影响,在2003年1月,国内能源及相关产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原油价格环比(与前月相比)上升7.6%,同比上升42.7%;成品油价格环比上升1.8%,同比上升25%;1月煤炭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升3.2%;电力价格也微幅爬升,环比上涨0.4%,同比上升1%;天然气价格环比上涨0.6%,同比上升0.7%。
“这是中国又一次在原油进口上实现了可观的量价齐升,与以前的粮食进口有着惊人的相似”,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说。
宋国青称,尽管中国只有不到10年的石油进口历史,有关特征尚不能在统计数据上显着地体现,但根据他对中国粮食40年进口历史的研究,中国的石油进口正在步粮食进口的后尘。“自从中国进口粮食以来,几乎没有一次不是在国际粮价的高点大量进口,而在最低点出口。
而石油进口正在走粮食的怪圈。”历史纪录显示,2000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路上涨,而中国进口原油及石化产品也同时大增。来自海关的统计表明,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上升了62%,并导致相关化工产品平均涨价21%,但中国该年进口原油数量达到7013.4万吨,与1999年的3661万吨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量价齐升的后果是成本巨额上升,这个数字到底有多大呢?中国的石油企业没有公布由此带来的损失。但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来自海关的权威人士估算,2000年仅原油进口一项,关税至少多缴了150亿元。“150亿关税是肉烂在锅里了,但中国用户为石油进口价格上涨支付的巨额成本,大都流到国外了。”宋国青说。
逢低减仓
而在接下来的2001年,中国原油进口又陷入另一个怪圈。从2000年末开始到2001年美国“9·11”事件之后,油价从30美元以上一路下滑到17美元一桶。但该年中国的进口原油数量为6025.5万吨,比2000年下降14.09%。
“中国现在的年进口量也只在7000万吨左右,而美国每年的进口量在2亿-3亿吨左右,所以中国原油进口的绝对数量在国际市场并不算很大。但是中国进口量的波动是国际市场上最大的,”宋国青说,“2000年,中国的进口需求增加得很突然,增加量约为3500万吨,绝对数也不算很大,但是这个数字占据了该年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增加量的将近一半。来自中国的需求突然增加,打乱了市场本来的预期,其后果就是价格上涨。”
体现在月度变化的数字更清楚地表明了这一趋势。1999年1月
至2月,是国际油价处于最低谷的时期,中国进口原油297.94万吨,比上年同期反而减少40%;1999年3月国际油价开始大幅回升,而中国的进口亦同时回升,当月进口原油433.25万吨,成为1998年以来最多的月份,是上月的2.6倍。在进口量不断大幅上升的同时,中国进口原油的到岸价也在同步上升,在进口量大幅下降的1、2月份,平均进口单价为89.59美元/吨;而到进口量大幅上升的3月份,这一数字上升到92.07美元/吨。
由此,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称,1999年是国际石油市场油价急剧上涨的典型的一年,也是中国石油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体现“应变能力”的典型的一年。
宋国青称,造成这种怪圈的原因是中国石油政策的不透明所致:“我们总要在国际市场上保密,市
场很难对中国的需求形成稳定预期。石油进口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做生意,在商言商,一般而言,越公开透明越对自己有利,也越对生意伙伴有利,否则的话就会吃亏。”
战略储备无补短期波动
中国石油进口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国内石油市场格局。
尽管进口原油仅占国内市场的20%强,但其价格却已主导国内市场。根据1998年国家出台的《原油与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国内采油企业的原油出厂价格基
本围绕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而在成品油方面,仍采取新加坡、纽约、鹿特丹三地“盯价”,由国家计委在进口完税成本的基础上,加国内合理流通费用确定零售中准价,中石油、中石化在中准价上下8%左右的范围内确定零售价。
但是这种政策设计在价格的传导过程中却出现了断裂。周大地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中国石油市场的不对称性:
中国石油消费的市场化程度在迅速提高,但石油供应仍处于过度垄断之中。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几乎垄断了国内原油产出;而进口原油方面,拥有进口专营权的也只有四家(上述三家加上中化),而依赖配
额生存的其它小规模进口商只能分享20%左右的配额;成品油的批发几乎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垄断,而零售方面,两大公司在各自区域上都具有垄断力量。
周大地解释说,在这种体制下,国际石油采购的方式,则由国有的石油外贸公司按国家分配的计划指标分月度组织进口,基本上采用现货贸易方式从国际市场购买石油,导致经常出现了“买涨不买落”。
周大地称,中国石油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严重不完善扭曲了供求关系和对未来价格的有效期望,中国石油用户既不能有效预见石油市场的风险,也不能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和市场手段化解危机。“目前的体制根本难以应对国际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周大地说。
目前,很多专家表示中国必须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来应对国际石油突发事件,周大地称这几
乎无助于解决短期的市场波动。宋国青甚至表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从长远看来可能也没有作用。
“我们还是拿粮食打比方。从过去的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粮价和中国粮食储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中国增加储备,世界粮价上涨;中国减少储备,世界粮价下跌。中国最近一次增加粮食储备是在1996年,当时是以2倍于现在的价格大量进口,到现在我们却以一半的价格在出口。”
宋国青问道:“粮食储备已经成为国家财政的一个大包袱,石油储备呢?”
G. 关于子公司原油交易违规一事,中石油是如何回应的
2022年1月20日早间,中国石油发布公告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注意到2022年1月19日部分媒体关于中石油燃料油公司的报道。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是公司全资子公司。国家审计署在例行审计中发现该公司在原油交易中存在违规行为。公司始终积极配合调查,认真核查公司内控体系,完善公司原油贸易相关制度,完成有关问题整改。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未受影响。
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有关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失职失责问题认真调查,中石油党组负有主体责任,燃料油公司负有直接责任,中石油有关职能部门负有监管责任。中石油集团有关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和燃料油公司有关负责同志未正确履职尽责,负有相应责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有关部门对中石油倒卖进口原油问题依规依纪依法进行了严肃处理,对中石油倒卖进口原油违法违规获利予以追缴。
H. 中石油加油站张不平该怎么办
首先,你可以向该加油站的店族芦长投诉。如果情况尚兄碰未得到解决,也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兆尘带会或商务委员会寻求帮助。
I. 000783和600733股票何时开盘
000783,于2006年12月6日停牌,将于2007年1月24日刊登股权分置
改革说明书摘要和相关文件,最晚于2007年2月2日复牌,此段时期为股东沟通
时期。
600733开始股改日:2006-12-11
-预案复牌日:2007-02-05
000783 S石炼化 Wind资讯就是投资者的万得资讯 2007-01-25
公司大事→【1:公司大事记】
————————————————————————————————
◇2007-01-25 S石炼化: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协议方式同意S 石炼化定向回购并注销中
国石化所持有的S 石炼化全部非流通股股份,占S 石炼化总股本的79.73%。
在本次回购完成后,中国石化将不再持有S 石炼化股份。
◇2007-01-24 S石炼化: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
—————————————————————————————————————
一、对价安排
本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以公司向中国石化出售全部资产,中国石化以承担
公司全部债务作为全部资产收购的对价(重大资产出售);同时公司以1元人民
币现金为对价回购中国石化所持本公司全部股份并注销(定向股份回购);以
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长江证券(吸收合并);被吸收方(长江证券)的全体股东
送股作为对价安排。具体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内容包括:
(一)重大资产出售――中国石化承债收购公司全部资产
公司重大资产出售的基准日为2006年9月30日。根据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
责任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岳评报字[2006]B126号),截至2006年9月30日
,石炼化资产总额账面价值为304,186.93万元,评估价值为329,010.76万元。
根据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KPMG-A(2006)AR No.0369
号),截至2006年9月30日,石炼化合并报表负债总额为360,983.19万元,少数
股东权益5,248.66万元,股东权益合计-69,170.65万元。
中国石化以承担公司全部债务的方式收购本公司的全部资产;自出售基准
日至交割基准日期间之出售资产的变动以及与出售资产相关的石炼化原有业务
正常经营所产生赢利或亏损均由中国石化享有或承担。
本公司现有员工也将随资产一并由中国石化承接;本公司现有业务也将由
中国石化承继。
(二)回购并注销中国石化所持公司全部股份
本次定向股份回购的基准日为2006年9月30日。在中国石化承债收购公司全
部资产的同时,公司以1元人民币现金回购并注销中国石化持有的本公司920,
444,333股非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9.73%。
(三)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长江证券
在回购并注销中国石化所持公司全部股份时,本公司将以新增股份吸收合
并长江证券。
根据《吸收合并协议》,本公司为存续公司,长江证券注销。本次吸收合
并长江证券的要点如下:
1、吸收合并的对价及支付
石炼化流通股2006年12月6日停牌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为7.15元/股,以此
作为本次吸收合并时石炼化的流通股价值。
根据国泰君安出具的《长江证券估值报告》,长江证券的整体价值为
108.65亿元-126.46亿元,经合并双方协商,本次吸收合并时长江证券整体作
价103.0172亿元。
据此,石炼化向长江证券全体股东支付1,440,800,000股,占合并后公司股
本的86.03%,由长江证券股东按照其各自的股权比例分享。吸收合并后公司总
股本增加到1,674,800,000股。
2、期间损益的处理
在交割日之前,长江证券的全部资产和负债所产生利润或收益以及亏损或
损失由合并后的公司的新老股东共同享有和承担。长江证券在满足交割条件(
交割基准日)后的2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交割日)全部资产和负债的交割手
续。
3、人员安排及其他
本公司将承接长江证券全部在册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
本次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本公司将向有关部门申请更名为"长江证券股份
有限公司",变更经营范围为"证券(含境内上市外资股)经纪;代理证券的还
本付息、分红派息;证券的代保管、鉴证;代理登记开户;证券自营;证券(
含境内上市外资股)的承销(含主承销)与保荐;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
、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资产管理;经证券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
业务。",同时申请将注册地迁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路特8号。
(四)向流通股股东送股
公司定向回购中国石化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后,中国石化不再是公司的股
东,不承担本次股权分置改革中向流通股股东的送股对价及后续安排。
公司被吸收方(长江证券)的全体股东按其持股比例将共计2,808万股送给
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送1.2股。
本次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本公司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数量为26,208万股
,占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15.65%。
二、非流通股股东的承诺事项
(-)股份锁定承诺
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长江证券原股东通过吸收合并所持本公司股份将变
更为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
青岛海尔、湖北能源承诺:自本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36
个月内不转让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长江证券参加本次股权分置改革的其他股东承诺将按照《上市公司股权分
置改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履行股份锁定等义务。
(二)股份垫付承诺
青岛海尔承诺:若在本次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存在长江证券的部分股东
因未及时获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复等原因导致其无法向流通股股东支付送股
对价,青岛海尔将先行垫付该部分送股对价。
被垫付对价的股东,应当按照深交所的有关规定,需与青岛海尔协商一致
,以偿还垫付股份对价等方式,解决垫付对价的偿还问题。
三、本次改革的相关股东会议的日程安排
1、本次临时股东大会暨股权分置改革相关股东会议的股权登记日:2007年
2月8日。
2、本次临时股东大会暨股权分置改革相关股东会议现场会议召开时间:
2007年2月15日下午14:30-15:00
3、本次临时股东大会暨股权分置改革相关股东会议网络投票时间:2007年
2月13日-2月15日期间交易日每日9:30-11:30、13:00-15:00。其中,通
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进行网络投票的具体时间为:2007年2月13日-2月
15每个交易日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互联网
投票系统投票的具体时间为:2007年2月13日9:30-2月15日15:00期间的任意时
间。
四、本次改革相关证券停复牌安排
1、本公司股票已于2006年12月6日停牌,将于2007年1月24日刊登股权分置
改革说明书摘要和相关文件,最晚于2007年2月2日复牌,此段时期为股东沟通
时期。
2、本公司董事会将在2007年2月1日公告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沟通协
商的情况、协商确定的改革方案,并申请公司股票于公告后下一交易日复牌。
3、本公司董事会将申请自临时股东大会暨股权分置改革相关股东会议股权
登记日的次一交易日起至改革规定程序结束之日公司股票停牌。
4、若改革方案未获临时股东大会暨股权分置改革相关股东会议表决通过,
公司董事会将申请股票于公告次日复牌。
,股东权益合计-69,170.65万元。
中国石化以承担公司全部债务的方式收购本公司的全部资产;自出售基准
日至交割基准日期间之出售资产的变动以及与出售资产相关的石炼化原有业务
正常经营所产生赢利或亏损均由中国石化享有或承担。
本公司现有员工也将随资产一并由中国石化承接;本公司现有业务也将由
中国石化承继。
(二)回购并注销中国石化所持公司全部股份
本次定向股份回购的基准日为2006年9月30日。在中国石化承债收购公司全
部资产的同时,公司以1元人民币现金回购并注销中国石化持有的本公司920,
444,333股非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9.73%。
(三)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长江证券
在回购并注销中国石化所持公司全部股份时,本公司将以新增股份吸收合
并长江证券。
根据《吸收合并协议》,本公司为存续公司,长江证券注销。本次吸收合
并长江证券的要点如下:
1、吸收合并的对价及支付
石炼化流通股2006年12月6日停牌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为7.15元/股,以此
作为本次吸收合并时石炼化的流通股价值。
根据国泰君安出具的《长江证券估值报告》,长江证券的整体价值为
108.65亿元-126.46亿元,经合并双方协商,本次吸收合并时长江证券整体作
价103.0172亿元。
据此,石炼化向长江证券全体股东
600733 S前锋 Wind资讯就是投资者的万得资讯 2007-01-29
公司大事→【1:公司大事记】
————————————————————————————————
◇2007-01-29 S前锋:关于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补充公告
—————————————————————————————————————
成都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月25日在相关媒体上刊登了公司股权
分置改革说明书及其摘要。为方便广大投资者计算,现将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非
流通股股东缩股及转增股份情况予以补充,补充内容详见2007年1月29日上海证
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
◇2007-01-29 S前锋:董事会2007年度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票委托征集函
—————————————————————————————————————
成都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作为征集人,向全体流通股股东征集于
2007年2月9日召开的审议公司资产置换暨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首创证券有限责
任公司事项的2007年度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投票表决权。
本次董事会征集投票权方案:本次投票权征集的对象为公司截至2007年2月
6日日终,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登记在册的全体流通股
股东;征集时间自2007年2月7日至8日16:00前;本次征集投票权为董事会无偿
自愿征集,征集人将采用公开方式,在指定的报刊、网站上发布公告进行投票
权征集行动。
◇2007-01-25 S前锋:公布董监事会决议暨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公告
—————————————————————————————————————
成都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月23日召开五届十三次董事会及五届
十次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如下决议:
一、通过关于公司与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首创集团)进行资
产置换的议案。
二、通过关于公司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首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
6.5亿元人民币,下称:首创证券)的议案。
上述两议案共同构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行为,需报请相关有权部门审核批
准。
三、通过《公司资产置换暨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首创证券重大资产重组报
告书(草案)》。
四、通过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议案。
本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由资产置换、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首创证券、非流通
股缩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组成:
1、资产置换
2007年1月23日,公司与首创集团签署《资产置换协议》,首创集团以其所
拥有的首创证券11.6337%的股权(相应的作价为2.35亿元)及现金6117.79万元置
换公司全部资产及负债。在《资产置换协议》签署的同时,首创集团与四川新
泰克数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泰克)签署《股权转让协议》,首创集团
以所得的公司全部置出资产为对价收购新泰克所持有的公司8127万股股份,公
司置出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和人员由新泰克承接。
2、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首创证券
根据对首创证券的估值分析,经合并双方协商,本次吸收合并时首创证券
整体作价20.20亿元,相应的估值市净率为2.78倍,按2006年预测净利润
12767.97万元对应的估值市盈率为15.82倍。
根据2007年1月23日公司与首创证券签署的《新增股份吸收合并协议》,资
产置换后公司以新增股份的方式向首创证券股东置换取得剩余88.3663%的首创
证券股权(相应的作价为17.85亿元),吸收合并首创证券,首创证券资产、负债
、业务、人员全部由公司承接,公司为存续公司,首创证券注销。本次新增股
份吸收合并首创证券的价格为5.79元/股,公司向首创证券股东支付308290155
股,由首创证券股东按照资产置换后其各自的股权比例分享。
3、非流通股按1:0.6进行缩股
本次股权分置改革公司非流通股股东按1:0.6的比例实施缩股。缩股前公司
非流通股股东合计持股12198.60万股,缩股后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合计持股
7319.16万股。
4、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公司以资本公积金向吸收合并及缩股完成后的公司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
6.8股,合计转增股份310815593股。
公司非流通股股东的承诺事项:
首创集团承诺:自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三十六个月内不
上市交易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对于除新泰克所持股份外不同意本次股权分置改
革方案或未明确表示同意缩股方案的小非股东所持股份,其缩股部分由首创集
团代为支付对价(代为缩股)。此外,首创集团承诺,前述小非股东可以2006年
9月30日评估后每股净资产作价在临时股东大会暨相关股东会议召开日3日前向
首创集团出售其持有的股份,首创集团将以此价格予以收购,被收购的股份仍
将履行缩股义务。
五、通过公司更名为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的议案。
六、通过公司注册地址迁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八号辰运大厦三层”
的议案。
七、通过公司变更经营范围的议案。
八、通过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
九、通过公司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的议案。
董事会决定于2007年2月9日上午9:30召开2007年度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会议采取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进行,流通股股东可以通过上
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行使表决权,网络投票的时间为当日9:30-11:30、13:
00-15:00,审议以上第一、二项议案。
本次网络投票的股东投票代码为“738733”;投票简称为“前锋投票”。
按照相关规定,公司将根据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将本次董事会通过的第
四至八项议案提交公司下次股东大会及股权分置改革相关股东会议审议,会议
召开时间及相关事宜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