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为什么石油产品温度升高粘度降低
扩展阅读
扶贫产品哪个最贵 2025-07-05 14:57:14
项目需要哪些人力资源 2025-07-05 14:55:07

为什么石油产品温度升高粘度降低

发布时间: 2023-03-29 20:36:52

㈠ 为什么温度上升,气体黏度上升,而液体黏度下降

因为
是热胀冷缩原理

温度升高会造成液体疏松衡蠢搭
导致液体的张力降咐拿低
从而造成了液体的黏度下降

那么
黏度的升高或下降
同样也是受到热胀档搜冷缩原理的影响

而温度
则是影响黏度最根本的因素

㈡ 为什么温度越高液体的黏度越小

温度越高液体的黏度越小的原因:
温度越高,分子的内能增加,分子相互之间作用力约束不足以限制越来知启租越强的分子运动,分子间间距增大,分子间吸引力减小。
粘度取决于分子间的内摩擦力,对于液体来说,其内摩擦力由分子间吸引力决定。所以当温度升高时,液体分子间间距增大,使得分子间吸引力减小,于是内摩擦力减小,结果就导致了液体的粘度值变小。
黏度 (Viscosity),也写作“粘度“。将两块面积为1m²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1米,若加1N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1m/s,则此液体的粘度为1Pa.s。将流动着的液搭兆体看作许多相互平行移动的液层,各层速度不同,形成速度梯度(dv/dx),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
由于速度梯度的存在,流动较慢的液层阻滞较快液层的流动,因此,液体产生运动阻力旁猜。为使液层维持一定的速度梯度运动,必须对液层施加一个与阻力相反的反向力。

㈢ 原油粘度对石油开采的影响

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6�1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溶解性:原油很难溶于水中,但却能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酒精、乙醚、四氯化碳等。虽然原油几乎完全不能和水相溶解,但仍有少量水分会“包溶”于原油中,一定条件下可自然析出。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胶量: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原油的含胶量一般在5%~20%之间。胶质是指原油中分子量较大(300~1000)的含有氧、氮、硫等元素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呈半固态分散状溶解于原油中。胶质易溶于石油醚、润滑油、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含盐量:原油从油井采出,其中含有大量的盐分,最高可达1000ppm(百万分之一千),它们多为钠、钙、镁和氯化物的混合物。通常原油含盐量在0.02%~0.055%之间。
其他:原油中沥青质的含量较少,一般小于1%。沥青质是一种高分子量(大于1000以上)具有多环结构的黑色固体物质,不溶于酒精和石油醚,易溶于苯、氯仿、二硫化碳。沥青质含量增高时,原油质量变坏。

㈣ 什么原因会导致白油粘度降低

导致白油粘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变袭亏化。
白油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做李快速下降。小分子的烃类,例如加拍胡神了少量汽油,粘度也会迅速下降。

㈤ 原油大涨原因

一、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国内油价不断浮动,上涨下跌让人们眼花缭乱。不过作为一种能源,油价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保持上涨的趋势,现在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按照升进行计算的话,柴油的价格均进入到了7元时代,并且未来还会上涨,而汽油也在不断突破,部分类型打破8元已经是指日可待。
二、供应和需求
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在原油方面的供应和需求变化幅度很大。像是疫情刚出现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它的危险性,基本没什么人愿意出门。这个时候对原油的需求就减少了,为了减少影响和损失原油供应也在减少。可是现在部分国家已经渐渐恢复正常,需求量大大提高,供应方面一时追不上来。供应不足,就导致了原油价格的上涨。尤其是一些本身没有或者需求量大的国家,进口难度提高,国内油价也就上涨了。
三、运输问题
除了供应和需求的变化外,运输也是一大难题。在疫情的影响下,各国的物流速度缓慢,相互之间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限制。在相关的报道中,部分国家的加油站还出现了缺油的情况,可见现如今的局势有多么不稳。而为了刺激疫情后的发展,各国还有一定的通货膨胀,各方面的成本提高,价格就开始了上涨。韩国的牛肉每公斤上千元,就是最好的例子。
【拓展资料】
原油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别占83~87%和 11~14%;还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钾、钠、钙、镁、镍、铁、钒等元素。比重0.78~0.97,分子量280~300,凝固点-50~24℃。原油经炼制加工可以获得各种燃料油、溶剂油、润滑油、润滑脂、石 蜡、沥青以及液化气、芳烃等产品,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燃料、原料和化工产品。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原油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性质: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发热量、荧光性、旋光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组分组成和杂质含量等。
物理性质:
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化学性质:
原油是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别占83~87%和 11~14%;还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钾、钠、钙、镁、镍、铁、钒等元素。
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
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原油的含胶量一般在5%-20%之间。胶质是指原油中分子量较大(300-1000)的含有氧、氮、硫等元素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呈半固态分散状溶解于原油中。胶质易溶于石油醚、润滑油、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原油中沥青质的含量较少,一般小于1%。沥青质是一种高分子量(大于1000以上)具有多环结构的黑色固体物质,不溶于酒精和石油醚,易溶于苯、氯仿、二硫化碳。沥青质含量增高时,原油质量变坏。
原油中的烃类成分主要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根据烃类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的石蜡基石油、环烷基石油和中间基石油三类。石蜡基石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石油含环烷烃、芳香烃较多;中间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中国已开采的原油以低硫石蜡基居多。大庆等地原油均属此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庆原油,硫含量低,蜡含量高,凝点高,能生产出优质煤油、柴油、溶剂油、润滑油和商品石蜡。胜利原油胶质含量高(29%),比重较大(0.91左右),含蜡量高(约15-21%),属含硫中间基。汽油馏分感铅性好,且富有环烷烃和芳香烃,故是重整的良好原料。

㈥ 润滑油的黏度是指的什么,为什么它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 工程技术科学
解析:

润滑剂是一类很重要的石油产品,可以说所有带有运动部件的机器都需要润滑剂,否则就无法正常运行。润滑剂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这里我们就润滑油进行讨论。

润滑油的分类

国际化标准化组织制定了ISO 3448-92 标准,将工业润滑油按其40℃时的运动黏度(mm2/s)分为20个等级,内燃机油和车辆齿轮油则仍按100℃时的运动黏度和低温下的黏 度划分。位于国际标准一致,我国工业润滑油黏度分类标准也采用了这种黏度分级,并在黏度号前面加上“N"字母,以资与旧的用50℃黏度划分牌号相区别。

润滑油的品种虽然很多,但都是以基础油为主体并加入适宜的各种添加剂而制成。基础油又可分为矿运镇物油和合成油两大类。所谓矿物油,就是以原油的减压馏分或减压渣油为原料,并根据需要经过脱沥青、脱蜡和精制等过程而制得的润滑基础油,矿物油是目前生产各种润滑油的主要原料。但是,矿物油有时还不具备航空、航天和国防等特殊场合所要求的耐低温、耐高温、高真空旁庆粗、抗燃、抗辐射等性能。因此,还需要通过合成的途径制取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合成润滑油。合成润滑油包括聚а-烯烃类、硅油类、聚乙二醇类、双酯类、磷酸酯类、硅酸酯类、醛氟烃类、氟氯碳油类、聚醚类等等。

习惯上为了方便起见,将润滑油按其使用场合分为以下六类:

1) 内燃机润滑油,包括气机油和柴机油等;

2) 齿轮油,其特点是他在机件所受的压力可高达600-4000MPa;

3) 电器机用油,这类油在使用中并不起润滑作用,而是起绝缘等作用;

4) 液压油,是在传动、制动装置及减震器中用来传递能量的液体介质,它同时也润滑及冷却作用。

5) 机械油 这是在条件不太苛刻的一般机械上使用的润滑油,其数量仅次于发动机润滑油。

6) 工艺用油 包括各种金属切削液、热处理液及成型液(轧钢液、轧铝液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汽轮机油、冷差州冻机油、汽缸油、压缩机油、仪表油、真空泵油等等具有特定用途的润滑油。

润滑油的运动粘度的测定,是使用一种玻璃的专用仪器,测定一定量的润滑油在规定温度下,流过一段毛细管需要的时间,来定级润滑油的标号。同样的级的润滑油,温度越高 粘度就越低,这是由于温度的升高,分子之间的引力降低,一般液体都有这个特性。

㈦ 温度和压力对液压油的粘度有什么影响

造成的影响:当温度升高时,油的粘度下降。油液粘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性能和泄漏量。正常温度在开机生产一段时间后,油泵响。处理方法:

1):吸油管质量不好或喉码未收紧。拆滤网检查是否变形。吸油管是否分层。更换油管,滤网。

2):滤网不干净。液压油杂质是否过多。清洗滤网。

3):油泵磨损:检查油泵配油盘及转子端面磨损情况。更换油泵。

液压油粘度的坦旦选择主要取决于液压泵的类型、工作压力、启动温度、工作温度及环让裤扰境温度等。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使用的液压油,粘度要求有所不同。若粘度过大,管路阻力损失大,液压泵吸入性能差,易产生气蚀现象。

甚至会使液压纯哗泵受到损坏;同时也降低了系统效率和元件动作的灵活性。若粘度过小,则泄漏增多,使容积效率降低;同时润滑性能差,造成磨损加剧,甚至发生烧结现象。中、低压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一般较环境温度高40~50℃。

在此温度下液压油的粘度应为13~16mm2/s,为了避免磨损,液压油的粘度不得低于10mm2/s。高压液压系统,其工作温度比低压系统约高10℃,为减少与压力有关的高漏失率,工作粘度应选大一点约为25mm2/s。

㈧ 温度升高,润滑油粘度怎么变化

温度和粘度是反比关系,但是润滑油有一定的耐温范围,例如矿物CLP220齿轮油在-20度到70度ISO粘度没有太大变化,可以保证润滑要求。但是一旦超出这个范围粘度发生较大变化,超出正负15%就不能满足设备要求。
通常讲温度越高粘度下降,温度越低粘度上升。
合成油要比矿物油耐温性好很多,主要原因是分子链不同,分子结构不同。
对温度没有要求的润滑油是大家追求的目标,可惜到目前还没有。
另外不要指望添加剂对油品温度有太多帮助,过量使用会导致严重后果。
还有每个厂家同粘度油品温度有所不同,主要是基础油、配方不同。
希望能给您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