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南海石油到现在投资多少
扩展阅读
扶贫产品哪个最贵 2025-07-05 14:57:14
项目需要哪些人力资源 2025-07-05 14:55:07

南海石油到现在投资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3-26 19:21:26

㈠ 请问南海200亿吨油气资源值多少钱

按照原油价格111.45美元一桶,一吨大约7.3桶来算,200亿吨石油合162717亿美元

㈡ 中国人均GDP才4000多美元,为什么不搞回南海石油

1.人均GDP 才 4000 多美元 和 搞回南海石油有什么关系?!
2.南海开采能力有限, 开采石油不是很多, 也就够那些小国卖卖, 哪充其量每年能开采100多亿美元,哪值4000多亿? 你说,哪怕菲律宾每年能开采1000亿出来,他就用不着为了中国几十亿或者一百多亿的合同援助去摇尾乞怜了!
3. 中国现阶段的GDP 总量是 45万亿, 4000亿怎么就是中国GDP 的1/10? 光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现在都有10万亿了! ⊙﹏⊙b汗

你这个问题我觉得无比蛋疼, 因为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
所以胡乱扯几句! ╮(╯▽╰)╭ 请原谅在下才疏学浅! ~~~~(>_<)~~~~

南海石油储量号称很多,但是对于中国经济的作用有限,并且单一, 把南海石油搞回来那是中国人民操心的问题,不是政府操心的问题,C 国政府最大地愿望, 也是最大地爱好就是投资,拉动增长,所谓肉食者弊, 他们不会干其他事情地!

假如有一天,中石油公司认为南海石油很重要,那么政府会毫不犹豫地出兵收复南海。。。

南海主权问题上,东南亚各国都比中国积极,原因在于,南海资源对与那些小国很重要,但对于中国不是特别重要, 中国主要石油来自于阿拉伯国家,尤其是非洲,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总量很大!

还有, 中国对于钓鱼岛,南海问题原则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就是中国拥有主权,但是他国可以开发利用该地资源, 南海石油资源东南亚国家是可以开采,并且有权开采的, 这个原则虽然丧~权~辱~国, 引狼入室,但是也是出于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而提出的!

还有,南海资源丰富,渔业,矿产都很丰富,不仅仅只有石油!

㈢ 越南到底在南海占了多少石油

1、南海石油总储量,中国断续线内300万吨,总共500万吨。

2、目前,越南已从南沙油田中开采了逾1亿吨石油、1.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获利
250多亿美元。

3、南海年产油量在5000万到6000万吨左右,越南年产油量3000万吨,其中有800万吨来自南海争议海域。也就是绝大多数是在越南自己的海域。

㈣ 一个南海石油钻井平台一年出多少石油,赚多少钱

你这个问题我看都好几天了也没人回答,我就说说吧。
首先说石油这种东西虽然表面上是有价格的,但是从开发难度到成本投入都相差巨大。而且产能效果在一个区块也会因为油层蕴藏带分布的原因相差甚远。
南海钻井的施工难度属于世界海上油田中的中等偏下,产能效果也属于中等水平,按照造价和投入比来讲现阶段是没有什么利润的。因为海上钻井平台的运行成本少的一天几万美金,多的一天几十万美金。而整套设备的价格也高的离谱,比如美国壳牌的REX6000型套装设备的造价就在1.8个亿,你说要出多少桶原油能收回成本?如果和国内几大油田相比(大庆 长庆)简直属于赔钱的买卖。
但是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短时间内又没有能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东西能投入大规模使用,所以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波动,绝对不会出现郁金香效应。
所以,不好给出具体的数字。

㈤ 中国目前对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是个什么情况

中国海洋部门在南海进行了多次海底勘探,积累了大量数据,继2012年6月向外开放第一批石油合作开发的9个区块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日前又对外公布了
2012年第二批在南海可供外国公司进行合作的26个石油区块,中国开采南海石油资源的脚步显着提速。但观察发现,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块基本上环绕在北部湾周围,距离“九段线”的边缘还很远。这也说明,中国对于总量为550亿吨的南海石油资源的开发依然保持着比较谨慎的姿态。

2015年06月22日消息“中国海底60米钻机在南海3109米海底海试成功”。此次海试刷新了我国深海钻机钻探深度,标志着我国深海钻机技术从此跻身世界一流。

㈥ 南海石油还够开采多少年

美国技术来挖100年
越南,菲律宾,自有技术来挖。挖不到,没技术。
中国现有技术来挖。200年。日夜不停
欧洲技术来挖80年

南海石油大概200亿吨

㈦ 大南海石油建好后要多少人

规模为100-500人。
分公司现有员工428人。各类技术人员28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60人,工程师126人,助理工程师160人。造价工程师6人,二级注册建筑师1人,一级注册结构师6人,注册咨询师4人,注册化工师6人,注册电气师3人,IPMP8人,PMP2人,中,高级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6人,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1名。

㈧ 中国南海西部有石油吗

南海西部,石油开发任务主要由中国海油南海西部公司承担。该公司目前作业集中在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西部,勘探区总面积16万平方千米。公司在西部海域已发现油气田31个、含油气构造37个,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2.45亿桶,天然气可采储量2.1万亿立方米,在产油田12个,在产气田3个。已投产的崖城13-1气田是中国海上最大的合作气田,东方1-1气田是中国海上最大的自营气田。建成油气年生产600多万吨油当量。
南海西部海域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在海南近海海域,分布着3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北部湾、莺歌海和琼东南盆地,面积共12万平方千米,是油气资源勘探远景区。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南海西部大气区的勘探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临高、东方、乐东、崖城、文昌五大主攻区。
1957年,对莺歌海一带状油气苗进行调查,下海探油的第一站。
莺歌海含油气盆地位于北部湾南部,以及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的“U”字形盆地上。西部的西莺歌海盆地为特提斯体系的拉张断陷盆地,东部的琼东南盆地则为环太平洋体系的一个孤后盆地。琼东南盆地,面积约为4万平方千米,石油资源量约为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6.4万亿立方米。这里有世界级海上大气田——崖13-1大气田,同时也是我国海上第一大气田(产量为34亿立方米,高于春晓油气的25亿立方米,但探明储量要低于春晓油气田)。
一、涠西南油田群
(1)1973年,发现涠洲11-1油田。
涠洲11-1油田位于南海北部湾涠洲岛西南方向,与在生产油田涠洲11-4和涠洲12-1油田相邻,油田所处海域水深在30~40米;涠洲11-1油田仅有一座生产平台,其开发生产主要依托涠洲12-1油田的生产设施和海底管线来实现;2007年涠洲11-1油田成功投产,现有1口生产井在产,日产原油2100余桶。
(2)1982年发现涠洲11-4油田和涠洲10-3油田。
涠洲11-4油田仍是涠西南油田群主力油田之一,1982年11月发现,1993年9月19日自营建成,设计产能60万吨,经改造达80万吨。与1999年8月2日自营建成的涠洲11-4东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90万吨以上。
涠洲10-3油田1986年8月7日投产,1992年5月16日转为自营,与1991年8月20日自营建成的涠洲10-3北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30万吨。
(3)1989年发现涠洲12-1油田。
涠洲12-1油田,是涠西南油田群的最大油田,1999年6月12日自营建成,设计产能100万吨。与涠洲10-3油田、涠洲10-3北油田、涠洲11-4油田和涠洲11-4东油田连片生产,形成了南海北部湾涠西南油田群。
主要从事海上采油技术服务、浮式储油轮总包服务、海陆工程建造、海上设备维修、石油专用产品的制造、原油外输协调、油气及副产品运输销售和加工利用、油田化工、通信气象、网络工程、管道工程、数据处理、海上配餐、物资储运、码头仓储、工程勘察设计、物业管理、宾馆旅游业、海陆运输、技能培训等专业技术服务工作。
二、南海崖城13-1气田
1983年,成立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
1983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美国阿科中国有限公司(现为英国BP阿科中国有限公司)及科威特科佩克中国有限公司发现崖13-1气田,其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海上气田,号称“东方气龙”。
崖城13-1气田使用了数种先进的地质数据技术来估算储量和生产能力。这些技术将来自多方面的信息集合在一起,包括地理模型、地质资料、石油物理分析以及工程分析。采用了一个三维图像来表现气田内部结构的地理状况。
崖城13-1气田被圈闭在渐新世陵水砂岩层的一个大而狭长、西北-东南走向的断块中。砂岩层被一巨大的向西南倾覆的正断层沿上倾方向截断,上覆不整合。气水界面构成下倾界限。在A平台,油藏约在海平面下3600米深处。6口生产井、5口探边井以及三维地震测线数据证明了气藏面积为44平方千米,最大厚度为217米(总厚度)(净厚度178米)。大量小断层切割了储层,其中一条断层的断距为40米。主储层之上的透镜状砂岩仍具有储藏潜力。
崖城13-1气田是我国海上第一大气田。它位于三亚以南100千米的海域。总投资为11.3亿美元,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美国阿科中国有限公司及科威特科佩克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崖城13-1油田年产天然气34亿立方米,其中29亿立方米通过778千米的海底输气管道输往香港烂角嘴售气终端,5亿立方米通过97千米的海底管道输往在三亚的南山基地。
崖城13-1气田,是1983年8月在水深约100米的地方发现的,阿科为作业者并拥有该气田34%的权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拥有51%的权益,科威特石油勘探公司拥有15%的权益。崖城13-1油田自1996年10月开始投入生产,成为中国第一个海上气田。
崖城13-1气田的开发是伴随着亚太地区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商业用气市场的发展而来的。阿科气田生产的天然气通过500英里的运输到达香港的Castle Peak电力公司。
崖城气田的开发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这是一个价值10多亿美元的项目,需要建设陆上和海上处理设施以及去往海南岛和香港的输送管线。将气体通过管线运输到香港需要建设480英里的海底管线,这在世界上是第二长的。
除了向香港青山发电厂供应天然气以外,崖城13-1气田也向海南岛输送气体,用于发电和作为化肥厂的原料。
崖城13-1气田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为547亿立方米,天然气凝析油探明储量约为1030万桶,1995年10月投产,1999年上半年天然气平均日产量约为426万立方米。
三、文昌油田群
1984年和1985年,发现文昌19-1、文昌8-3油田。
文昌13-1/2油田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以东136千米的海域上,距离湛江约260千米,油田所处海区水深117米。该油田主要由两座无人驻守的固定式井口采油平台“文昌13-1”“文昌13-2”及一艘15万吨无动力的浮式储油轮(FPSO)“南海奋进”号组成。采油平台采集的原油,通过海底输油管道输送到“南海奋进”号上进行处理、储存和外输。原油外输方式主要通过油轮系泊“南海奋进”号进行海上过驳运输。油田设计年产原油250万吨,于2002年7月7日投产。
2008年7月位于中国南海的文昌油田群已成功试产。这一油田群共有7口井在产,可日产原油14000余桶。文昌油田群位于南海西部海域的珠江口盆地,由文昌19-1、文昌15-1、文昌14-3、文昌8-3四个油田构成。开发生产设施包括5座井口平台、一艘浮式生产储油轮和26口生产井。
文昌19-1油田是文昌油田群中第一个投产的油田,其高峰日产量预计可达18800余桶。其余三个油田文昌15-1、文昌14-3和文昌8-3将于2008年陆续投产。
文昌油田群位于南海北部海域珠江口盆地西部,包括文昌19-1、文昌15-1、文昌14-3、文昌8-3四个油田,是20世纪80年代勘探发现的。
2008年6月中旬,文昌19-1油田开始试生产。
四、东方1-1气田
1995年,基本探明东方1-1气田,2002年6月21日正式开钻。
东方1-1气田项目是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是中国第一个自营开发的气田,总投资额为32.7亿元。它位于南海北部湾莺歌海海域,距东方市约113千米。该气田天然气储量达966.8亿立方米,年产天然气24亿立方米,纯烃储量612亿立方米。
根据东方1-1气田总体开发方案的安排,一期工程建立D、E两座生产平台,共钻井12口;二期工程建A、B两座井口平台,分别钻井10口。两条海底管道、一条海底电缆、一座陆上终端。气田所产天然气在海上中心平台初步处理后,通过海底管道输送到东方陆上终端处理,再输送给用户。
东方1-1气田开发井作业海区水深68米,一期工程的12口开发井中,除了1口是大斜度井外,其余11口井全部是水平井,作业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2003年8月2日建成我国第一个自主开发的海上天然气气田——东方1-1气田全长256千米的输气管线,把天然气分别送往海南省的八所、洋浦、海口等重要工业基地。
五、天然气水合物
1999年,在西沙海槽发现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总资源量达643亿~772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我国近海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的一半。南海资源的开发正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潜力。2011年报道,我国对海域可燃冰的专题调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现已在南海圈定了25个成矿区块,控制资源量达到41亿吨油当量。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承担我国海域可燃冰资源专项调查的主要单位,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从2002年正式启动的海域可燃冰资源调查与评价专项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成果,2007年首次在神狐海域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证明南海可燃冰资源远景良好。目前,专题调查团队已圈出南海北部7个远景区、19个成矿区带,仅神狐钻探区内11个可燃冰矿体,面积就达到约23平方千米,气体资源量约为194亿立方米,控制资源量达到41亿吨油当量。

㈨ 中国现在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吗

我国南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初步统计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总量的1/3。南海油气资源可开发价值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南海堪称第二个波斯湾。

南海大陆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余个,面积约85.24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到南海大陆架总面积的一半。中国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 按照最为乐观的估计,南海地区潜在石油总藏量约为550亿吨,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绝对堪称“第二个波斯湾”。而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石油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仅为20亿吨,天然气也仅为2.4万亿立方米。
这是一块人见人爱的“唐僧肉”!一些国家食欲顿生,从此,南海陷入了六国七方的争夺中。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等国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纷纷对南海的部分岛屿进行占领,并开始油气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