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石油公司有多少人
员工数在册552810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或“中石油”)是于1999年11月5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组过程中按照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是国有企业,是中国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Ⅱ 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第二物探大队的基本概况
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第二物探大队, 1958年组建于吉林长春,原名东北石油物探大队,1965年奉调入川,现驻四川省德阳市。建队以来,转战全国各地,为大庆油田、辽河油田、扶余油田、四川新场气田、新疆塔河油田等一大批油气田的发现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祖国油气事业建立了卓着功勋,获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等殊荣。
目前,第二物探大队下属4个地震分队,组建有集资料处理、解释及综合研究于一体的物探研究院,设立有物探采集技术研究所,共有职工576人,其中物探、地质、测井等各类专业人员254人(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工程师46人,工程师104人),博士2人,硕士15人,大学本科106人,大专71人。拥有408XL、SN388地震数据采集系统,ULTRA80,SUN Bland2000现场监控处理系统,Trimble 5700、ASHTECH等卫星定位系统,SUNE4500、SUNULTRA80,IBM地震资料处理微机群等处理、解释系统及先进配套的软件系统,各型钻机、车辆等辅助设备齐全配套。
Ⅲ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有多少职工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现有职工138万人,居国内企业之首。全球唯一一家员工人数超过中石油的公司是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拥有220万员工。
Ⅳ 有谁了解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介绍一下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隶属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于2007年11月19日挂牌成立。其前身是杭州地质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2月10日。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是一家具有二十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国石油在南方唯一的科研院所。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领域、勘探对象的变化,特别是海相碳酸盐岩、海洋二大领域勘探潜力的日益显现,公司总部于2007年明确了杭州地质研究院新的职责:“组织海相、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重大科研生产课题的攻关研究,提供有利勘探区带和目标,为公司海相、海洋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并继续做好油气矿权储量信息技术和储层评价预测技术研究应用等工作”。 杭州地质研究所下设6个研究所:海相油气地质研究所、海洋油气地质研究所、油气田开发研究所(筹建)、矿权储量技术研究所、实验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现有员工212人,专业技术人员190人,中、高级技术人员115人,博士、硕士110余人,拥有一批理论知识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石油地质专家。“十一.五”末员工达到240人,“十二.五”末达到300人。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杭州地质研究院建立了“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与油气综合研究”、“海洋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综合评价”、“沉积储层研究”、“矿权储量信息技术”四个技术系列,并在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研究、海洋深水油气勘探研究、储层评价预测技术、矿权储量技术四个技术领域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培养了一支既具有较好的专业技术水准,又具有油田现场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科研队伍,我院已成为股份公司和各油气田公司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股份公司和各油气田公司的科技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杭州地质研究院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毗邻我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拥有得天独厚的长三角区域优势。杭州地质研究院具有优越的办公设备和环境、完备的企业社会保障、福利体系和良好的员工公寓居住条件。我们将树立“立足应用、推进共享、注重创新、追求卓越”的公司科技理念,全力推进 “一部三中心”的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巩固和发展现有特色技术和优势,努力实现技术实力和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实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油公司上游研究院”的发展目标和“技术立院、人才立院”的发展战略,为我国石油工业事业的科技进步做出新的贡献。杭州地质研究院要以建设国际一流海相、海洋研究院为目标,打造几项有特色的专有技术、发展先进的理论、引进和培养国际知名专家和一批国内学术精英、推动海相海洋勘探开发重大突破。 联系电话:0571-85224913 85224914 传真:0571-85224913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单位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路920号人事处 邮编:310023 企业文化理念系统
一、 科技理念
1、 创新:攻重点、求发现
2、 求实:抓基础、上现场
二、 人才理念
1、 培养一流人才
2、 造就过硬队伍
三、 经营理念
1、 效益
2、 服务
四、 管理理念
1、 以人为本
2、 发展技术
3、 站稳市场
熊湘华
男,1963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1984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开发系,获学士学位,同年8月在玉门石油管理局参加工作;2000年于西南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于西南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曾任玉门石油管理局副总地质师兼油田开发处处长,玉门油田公司副总经理, 玉门油田公司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兼任酒泉基地建设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副总指挥,玉门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和玉门 石油管理局副局长。 1998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杭州地质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负责杭州院全面工作。
姚根顺
男,1962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黄山市,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1983年7
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石油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8月在中国海洋石油
总公司海洋测井公司参加工作;1994年5月调入杭州地质研究所,曾任杭州地质研究
所所长助理、副所长、所长。现任杭州地质研究院副院长,负责科研组织与实施工
作。
徐立寿
男,1949年11月出生于浙江乐清,汉族,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1975年12月毕业
于长春地质学院石油物探专业;1985年4月调入杭州地质研究所,曾任杭州地质研
究所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现任杭州地质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负责党群、审计、
保密、安全保卫等工作。
杨晓宁
男,1959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安达市,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82年7月毕 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获学士学位,并在大庆录井公司参加工作; 2004年于成都理工大学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1994年2月调入杭 州地质研究所工作,曾任杭州地质研究所科技办公室主任、副所长。现任杭州地质研究院副院长,负责科技项目技术方法与论证等工作。
杨坚
男,1949年7月出生于浙江杭州,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77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工程专业;1985年6月调入杭州地质研究所工作,曾任杭州地质研究所办公室负责人、石油科技交流中心主任、副所长。现任杭州地质研究院副院长,负责后勤、基建管理等工作。
特色技术
杭州院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建立四个技术系列:
(1)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分析及储层评价与预测技术
—基于岩石学+测井资料频谱分析+地震相分析为基础的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分析技术
—海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为基础的储层多因素综合评价技术
(2)碎屑储层评价技术—国内先进
—成岩作用为核心的储层地质评价技术
—盆地动力场与储层演化关系研究为核心的储层地质预测技术
(3)海洋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与综合评价技术
—常规处理、叠前偏移等技术
—构造解释、裂缝预测、地震属性反演、三维可视化技术
—深海目标综合评价技术
(4)矿权信息系统与SEC储量评估技术—国内先进
—集录入、编辑、查询、管理等一体的图形数据库技术
—SEC储量评估软件系统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是一个具有二十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国石油在南方唯一的科研院所,主要从事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及技术服务。
杭州地质研究所现有员工163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有99人,全所有博士后3 人,博士12 人,硕士35人,大学本科45人。
建所以来,杭州地质研究所共承担国家级和部局级科研项目180余项,涉及南方14省区、东海以及塔裏木、吐哈、长庆、新疆、青海、辽河、吉林、大港、华北、玉门、大庆、四川、冀东、胜利、中原、河南、江汉、江苏、滇黔桂等油田及国土资源部的油气综合研究、储层评价、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和矿权、储量数据库图形库的建立等项目,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7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1项。
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杭州地质研究所逐步形成并完善了油气地质综合评价、储层评价研究、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电脑软体应用与开发等四个具有自己特色的技术系列,并在海相油气地质、储层评价预测和矿权信息技术上初步开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与此同时培养了一支既具有较好的专业技术水准,又具有油田现场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科研队伍,为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整体效益的提高和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今天的杭州地质研究所,决心充分利用长三角的区域优势,树立“立足应用、推进共用、注重创新、追求卓越”的公司科技理念,全力推进“一部三中心”的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在巩固现有特色技术和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向海相、海洋、海外拓展,努力实现技术实力和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北京总院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油公司上游研究院”的发展目标和“技术立院、人才立院”的发展战略,为我国石油工业事业的科技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杭州地质研究院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毗邻我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拥有得天独厚的长三角区域优势。杭州地质研究院具有优越的办公设备和环境、完备的企业社会保障、福利体系和良好的员工公寓居住条件。我们将树立“立足应用、推进共享、注重创新、追求卓越”的公司科技理念,全力推进 “一部三中心”的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巩固和发展现有特色技术和优势,努力实现技术实力和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实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油公司上游研究院”的发展目标和“技术立院、人才立院”的发展战略,为我国石油工业事业的科技进步做出新的贡献。杭州地质研究院要以建设国际一流海相、海洋研究院为目标,打造几项有特色的专有技术、发展先进的理论、引进和培养国际知名专家和一批国内学术精英、推动海相海洋勘探开发重大突破。
杭州地质研究院热忱欢迎您加盟,共创美好未来!
Ⅳ 中石油有多少员工
《财富》杂志公布的数据显示,若以员工数量来排名的话,沃尔玛名列第一,中石油以雇用109.0232万人而名列第二,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以雇用84.4031万人居第三。
拓展资料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英文缩写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中文简称“中国石油”或“中石油”)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1] 是以油气业务、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 [2]
[3] 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4名。标普全球普氏能源公布的2018年全球能源公司250强榜单,中石油排名第47位。“一带一路”中国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3位。 [4] 2019年1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 [5] 2020年5月13日,中国石油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32位。 [6-7] 2020年9月28日,入选2020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排名第3位。
2021年5月,加入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4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英文缩写:CNPC) 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央企,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于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系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是实行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综合性石油公司。 [8] 2015年国内生产原油11143万吨,生产天然气954.8亿立方米,加工原油15132万吨,生产成品油10369万吨;同时在海外获取权益原油产量1642.3万吨、天燃气产量25.9亿立方米。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168亿元,实现利润825亿元。 [9] 全年国内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2817万吨、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702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油气储量当量连续9年超过10亿吨。 [9]
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商,中国石油集团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油气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各个领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08年,中国石油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位居第5位, [10] 在美国《财富》杂志2011年世界500强公司排名中居第6位,在《巴菲特杂志》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评选中,荣获“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奖”第一名。
Ⅵ 中石油长城钻探多少员工
一万人。中石油长城钻探员工有一万人。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专用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