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石油是怎么来的
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
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阿拉伯国家有如此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原因:阿拉伯在中东,中东地区是海洋生活着许多海洋生物,石油就是这些海洋生物和这些热带植物的尸体所组成的。
(1)南极洲石油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从寻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经过四个主要环节,即寻找、开采、输送和加工,这四个环节一般又分别称为“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石油勘探”有许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终要靠钻井来证实。一个国家在钻井技术上的进步程度,往往反映了这个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状况。
因此,有的国家竞相宣布本国钻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们在石油工业发展上迈出了最早的一步。“油田开发”指的是用钻井的办法证实了油气的分布范围,并且油井可以投入生产而形成一定生产规模。
‘贰’ 南极洲石油资源丰富吗
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铂、铀、铁、锰、铜、镍、钴、铬、铅、锡、锌、金、铜、铝、锑、石墨、银、金刚石等。主要分布在东南极洲、南极半岛和沿海岛屿地区。如维多利亚地有大面积煤田,南部有金、银和石墨矿,整个西部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均很丰富,查尔斯王子山发现巨大铁矿带,乔治五世海岸蕴藏有锡、铅、锑、钼、锌、铜等,南极半岛中央部分有锰和铜矿,沿海的阿斯普兰岛有镍、钴、铬等矿,桑威奇岛和埃里伯斯火山储有硫磺。根据南极洲有大煤田的事实,可以推想它曾一度位于温暖的纬度地带,才能有茂密森林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煤田,后来经过长途漂移,才来到现今的位置。
比较典型的有:东南极洲维多利亚地有大型煤田,面积达25万km2,煤质优良,南极洲煤的总储量约有5000亿吨。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山,绵延120km,矿层厚100米,品位在35%~38%,可供全世界消费200年。在罗斯海、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的大陆架发现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整个南极洲的石油估计有450亿桶(每桶32.6kg),天然气3200亿m3。南极洲的矿产资源中,储量最丰富的是煤
‘叁’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是怎么来的
个人认为,石油的来源是生物尸体在高温高压下转变成液体碳氢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富集形成油田。
石油的化学成分是短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是现代工业应用中最重要的资源。现在许多国家都在为石油而战。比如中东战争和委内瑞拉局势的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石油的利益交织在一起,这说明石油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是古代有机物经过长时间的压缩和加热而形成的。生物油形成理论在教科书中被广泛采用和传播。人们认为,石油是在古生物死亡后沉积的,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属于生物沉积,转化为石油,不可再生。
在生物发生和非生物发生方面,在碳氢化合物“碳+氢”合成的基本化学反应机理面前,只有倾向性的过程描述或猜想。
地球上的石油呢?它们起源于地球形成之初。宇宙中的各种尘埃中积聚了大量的石油。这些尘埃和大块岩石聚集在一起,相互碰撞形成了地球。根据相似溶解原理,分散的有机质自然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油田。这是地球上大量石油的来源!
‘肆’ 南极地区环境那么恶劣,为什么还会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南极的地区环境很恶劣,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环境,仍然有很多的煤炭资源,这个煤炭资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显然是与历史上所发生的大的地壳活动便签有关系的,因为南极洲大陆曾经他是一个生物繁茂的地方,并不是现在这样冰天雪地。
这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储量是有限的,哪怕说现在随着人类的资源开采技术勘探能力的不断提高,发现的储量供人的延长,使用的时间越来越久了,但仍然会有一天的耗尽,所以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不能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支柱,我们未来必然要进行能源转型的。
‘伍’ 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是怎么来的真的是生物构成的吗
有些人认为石油一般是由史前的海洋生物和一些藻类的变化形成的。经过长期的地理变化之后,这些有机物和淤泥开始在地下形成厚厚的沉积岩,然后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油页岩。
当然,面对这两种理论,古生物尸体形成石油理论还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只不过有些时候面对生物尸体形成实体的理论无法解释,只能够靠取非生物成有理论来支持。
‘陆’ 南极石油储量相当丰富,为何却没有国家对它去进行开采
第一个原因就是南极这个地方目前不归属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组织,是属于国际公共区域,开采南极的石油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对。虽然说大西洋、太平洋也属于国际公共区域,但是在这些地方捕鱼就不会受到限制。但是毕竟渔业和石油资源不能相比,石油不仅是难以再生的资源,而且对国家和国际之间的影响都比较大。所以为了不得罪国际上很多国家的利益,没有哪个国家敢虽然的去开采。
第四个原因就是在南极开采石油会对南极的生态造成很大的破坏,而开采石油的国家最后可能会被国际社会给制裁。南极的生态非常的脆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如果在南极进行开采石油这样大规模的人类活动,那工业的污染、人类的生活垃圾等因素都会给南极的生态造成难以修复的影响,从而影响其他国家在南极所从事的活动,所以最终也就没有国家去开车南极的石油了。
‘柒’ 各国对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是怎样的
南极地区的大部分陆架,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里被海冰覆盖着,有些海区总是有浮冰漂动,几乎不能使用勘探船拖曳地球物理仪器工作。寒冷的气候,危险的浮冰和冰山,长期的高强风暴,都会给运输带来种种危险,因此,对任何想要在南极洲大陆架勘探并进而提取石油者来说,都面临着相当大的技术困难和经济投资问题。
尽管如此,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对南极资源的调查活动却有增无减。美国、苏联、日本、德国、英国、挪威、澳大利亚、法国、巴西、波兰等国都先后在南极洲大陆架开展了旨在查明油气资源的地球物理调查行动。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已派船对罗斯海、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的大陆架进行了地球物理调查,并于1973~1974年,南极石油的勘探派深海钻探船“格洛玛·挑战者”号前往南极部分陆架区实施深海钻探计划。在1980~1981年的南极夏季,美国南极计划中最主要的项目是对别林斯高晋海沿岸地质可能的含油气构造进行详细调查。
苏联的调查船也主要活动在罗斯海与威德尔海海区。苏美已于1983年完成了环南极的考察航行。
在对南极洲大陆架油气资源的调查活动中,日本和德国也不示弱。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就耗巨额资金建造了设备先进的第三代南极考察船——“白獭”号,并以其在南极大陆的考察站为基地,大力开展资源考察。其调查的项目不仅全面而且详细,包括海底取样、深部探测、地震反射、浮标无线电声的折射、海洋磁测、海洋重力以及在别林斯高晋海域的3个点上进行大地热流值测量等工作。1980年,日本政府还投资18亿日元,委托日本国家石油公司对南极洲大陆架油气资源进行为期3年的调查。之后,日本政府又继续追加拨款,决定再进行3年的调查,以期弄清南极洲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的远景区。同时,1981年3月,日本七大造船公司和机械公司在东京开始了一个为期5年的庞大研究计划——研究冰区运油船和钻探设备。日本旨在油气资源考察的区域包括东南极洲的油气远景区,就是说从东南极的普里兹湾海盆—罗斯海盆—别林斯高晋海盆—威德尔海盆都有它的调查航线。
20世纪80年代初,联邦德国建造了一艘万吨级的破冰、科学考察和物资运输三位一体的南极考察船——“北极星”号,仪器装备十分先进,破冰能力非常强,特别是装备有先进的地球物理和海洋生物考察设备,旨在对南极洲大陆架油气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前些年,其已同美国人在罗斯海盆合作进行了大量的地球物理调查工作。澳大利亚对东南极洲普里兹湾海盆的油气资源调查十分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组织了对普里兹湾海盆的海洋地质、地磁、地震和水深测量等多学科调查,旨在查明该海盆的地质构造和沉积层厚度,并由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局的科学家专门负责此项研究工作。此外,挪威、英国、巴西等国主要是在南极半岛外的斯科舍海盆开展了油气资源的前期调查工作。
装备先进的破冰船虽然许多国家在南极地区沿海进行着多种调查工作,但多数还处在普查和详查阶段。如果要进行钻探,还有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1979年,一些国家在意大利召开了一次科学讨论会。在会上,大家就在南极洲海域勘探和开发石油的可能性交换意见,当时的结论性意见是:“很清楚,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在南极洲沿海的许多地区进行石油勘探钻孔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5年之内将可以在更多的地区进行钻探。”这个结论主要是根据一些国家在北极地区所取得的进展得出来的。例如,加拿大已经成功地在其北极地区冰厚200米、水深1500米的地方完成了钻孔。多米石油公司已经取得了一年四季在北极地区钻孔的经验。由破冰船作后盾,它使用专门的钻探船完成了5个钻孔,每孔费用5000万加元。其中M13孔已经打到了商业油流,每天可生产12000桶原油。在未来的几年内,多米公司准备投入2亿加元在加拿大的北极地区继续进行钻探。
同样,在芬兰岛漂着冰山的海域里,迄今为止,这个公司已经钻了70多个勘探钻孔。其中,P15号钻井打到了一个总储量约15亿桶的高质量油田。这是自20世纪60年代在阿拉斯加的普鲁德霍湾发现油田以来,在北美洲地区由单口钻孔所发现的最大的油田。
1979年,美国的得克萨卡石油公司,在离芬兰海岸290千米、水深为1800米的地方钻了一口6000米的深井,一共用了4个月的时间,耗资3500万美元,但没有打出油来。美国人采用了这样一种新技术,即当冰山漂来时,钻井平台可以暂时移开,等冰山漂走后再继续工作。但是,与北极地区大不相同的是,南极洲的情况要困难得多。因为南极大陆沿海不仅水深冰厚,而且开封时间很短,每年只有2~3个月,巨大的冰块在风力的驱动下每天可移动60~70千米,这对任何类型的钻井平台都是一种严重威胁。因此,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要在南极洲大陆架上进行钻探仍然是非常艰难而危险的。另外,如果在南极洲沿海进行钻探和开发,不可避免地将会引起周围的环境污染,这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个话题。
‘捌’ 南极洲发现石油,说明以前是森林。但南极洲冰雪融化,也就是说南极洲是森林的时候,各大洲都被淹没掉了
你的观点不对。第一,石油慧茄根本不是由森林生成的,是由海洋或大型湖泊的浮游生物死亡后生成的。所以生成石油的环境当时一定或宏是海洋或大型湖泊,在水下。森林的树木生成煤,煤才是陆地上生成的。第二,地球上的陆地也在一直没有停止演化,经常衫碧册淹没在海水之下。但各大陆情况不一样,位置也不总在当前的位置,所以不可能同时被淹没。
‘玖’ 地球上的石油是怎么来的
石油是一种粘稠深褐色的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
石油的由来: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再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石油。
‘拾’ 南极大陆有石油吗
南极是有石油的,但由于联合国规定南极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加上气候条件难以开发,故目前各国对其各种资源处于勘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