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石油液体的定义是什么包括哪些物质而石油产品指的是哪些类物质请高手指点,最好具体点,3Q!
石油液体定义: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有色可燃性油质液体矿物。
石油液体包括: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
石油产品有:石油燃料、 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 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各个炼油装置还得到一些在常温下是气体的产物,总称炼厂气,可直接做燃料或加压液化分出液化石油气,可做原料或化工原料。 炼油厂提供的化工原料品种很多,是有机化工产品的原料基地,各种油、炼厂气都可按不同生产目的、生产工艺选用。常压下的气态原料主要制乙烯、丙烯、合成氨、氢气、乙炔、碳黑。液态原料(液化石油气、轻汽油、轻柴油、重柴油)经裂解可制成发展石油化工所需的绝大部分基础原料(乙炔除外),是发展石油化工的基础。)
㈡ 什么叫做石油产品的闪点
闪点的定义是:
标准条件下能使液体释放出足够的蒸气而形成能发生闪燃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液体最低温度。在油品中通俗的讲,闪点是指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并按一定的间隔用火焰在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混合物上划过,能使油面发生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㈢ 什么是石油凝点
原油凝固点在一定条件下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
原油凝固点大于等于40℃,称为高凝油;其余称为常规油。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3)什么是石油产品的清点扩展阅读:
凝固特点
晶体凝固特点:
1,达到一定温度才开始凝固。
2,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
3,凝固时固液并存。
4,凝固一定放热。
非晶体凝固特点:
1,凝固时温度持续下降;
2,凝固时放热。
㈣ 为什么要检测石油产品的倾点和凝点
第一、节约成本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性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着重要意义。凝固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同理,在气温较高的地区也没有必要使用凝固点低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般来说,润滑油的凝点应比正常使用的环境最低温度低5-7摄氏度。
第二、
凝点可作为低温选用油品的依据,保证油品正常输送,机器正常运转。凝点在油品贮运中也有实际意义。根据气温及油品的凝点,能够正确判断油品是否凝固,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油品正常装卸和输送。北京得利特石油设备竭诚为你回答。
㈤ 原油指标是什么
原油指标包括:原油的组成与分类、密度、馏程、 粘度 、倾点 、闪点、硫含量等。
(1)原油的组成与分类:原油主要由碳、氢两者种元素组成,主要化合物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烃类。非烃类化合物有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少量金属的硫化物、氧化物、氮化物和少量金属有机化合物;少量硫、氧、氮和金属等组成的复合有机化合物等。 原油按化学组成,分为石蜡基(烷烃>70%);环烷基(环烷>60%);中间基(烷、环烷、芳烃含量接近)和沥青基(沥青质>60%)。 原油按硫含量分为低硫原油(<0.5%);含硫原油(0.5~1。5%);高硫原油(1.5%)
(2)密度:是石油及其产品的最简单常用的物理指标。天然原油的密度(20℃)大约是0.7~1㎏/L。含芳香烃、胶质、沥青质多的石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石油密度居中,含烷烃(石蜡烃)多的石油密度最小。
(3)馏程: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石油产品中可能蒸馏出来的数量和温度的标示。 馏程是保证柴油在发动机燃烧室里迅速蒸发气化和燃烧的重要指标。轻柴油全馏范围160~365℃;重柴油用在低速柴油机上,有充足的雾化、蒸发时间,对馏程没严格要求,一般在250~450℃,当前在中、低速大、中型柴油机上已开始使用混合型燃料油。
(4)粘度:是流体粘滞性的一种量度,是流体流动力对其内部摩擦现象的一种表示。粘度大表现内摩擦力大,分子量越大,碳氢结合越多,这种力量也越大。 粘度对各种润滑油、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及各种燃料用油的燃烧性能及用度等有决定意义。在同样馏出温度下,以烷烃为主要组份的石油产品粘度低,而粘温性较好,即粘度指数较高,也就是粘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幅度较小;含环烷烃(或芳烃)组份较多的油品粘度较高,即粘温性较差;含胶质和芳烃较多油品粘度最高,粘温性最差,即粘度指数最低。
(5)倾点:是石油产品在规定试验仪器和条件下,冷却到液体不流动后缓慢加温到开始流动的最低温度。 含蜡较多的石油产品倾点较高,胶质和沥青能降低其倾点。微量的水,会造成低倾点油品的倾点上升。 倾点比凝点高1~3℃。
(6)闪点:是在规定的开口杯或闭口杯中,用规定数量的试油加热到它蒸发的油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中,在空气(大气压101.3KPa)中的分压达到666.7Pa左右的浓度,接触规定的火焰就能发生闪火时试油的最低温度。闪点是保证安全的指标,油品预热时温度不许达到闪点,一般不超过闪点的2/3。
(7)硫含量:关系到发动机积炭和腐蚀、磨损及环境污染。海上船舶用混残油型燃料油的硫含量允许到2%,但陆上使用控制在1%。 测硫含量的方法有燃灯法和管式炉法。燃料油用管式炉法。
㈥ 石油产品的五大特性是什么
易燃性
易爆性
易挥发
易产生静电
易膨胀
㈦ 石油产品的凝固点是指什么
就是凝固的温度点。
一般在低于预期凝点7到8度的冷浴中,降低到预期凝点,倾斜1分钟,如果页面没有移动就再升温4度,如果移动,则降低2度,如果凝了,这个点就是凝点。
㈧ 石油产品的主要项目指标
1、密度与相对密度
石油的密度是随其组成中的含碳、氧、硫量的增加而增大的,因而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密度最大,而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因此,根据油品的密度,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判断该油的大概质量。汽油的密度一般在0.70~0.77 kg/m3,煤油一般在0.75~0.83 kg/m3,柴油在0.82~0.87 kg/m3之间。密度主要用在换算数量与交货验收的计量和某些油品的质量控制。
2、馏程 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其蒸发特性的温度范围。馏程用来判断石油产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从车用汽油的馏程可以看出它在使用时蒸发性能的好坏。汽油的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过高,冷车不易起动;这两个温度过低,则易产生气阻(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堵塞油路,中断给油,这种现象称为气阻)。汽油的50%馏出温度表示它的平均蒸发性,它能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50%馏出温度低它的蒸发性和发动机的加速性就好,工作也较平稳。汽油的90%馏出温度和干点表示汽油中不易蒸发和不能完全燃烧的重质馏分的含量。
3、辛烷值 辛烷值是表示汽油抗爆性的项目。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时不发生爆震的能力。爆震(俗称敲缸)是汽油发动机的一种不正常的燃烧现象,爆震燃烧时,发动机有时发出强烈的震动,并发出金属敲击声,随即功率下降,排气管冒黑烟,耗油量增多,严重的爆震会使发动机零件毁损。 辛烷值是表示汽化器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值。在规定条件下的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采用和被分析燃料具有相同抗爆性的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表示。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测定辛烷值的方法不同,有马达法和研究法。 马达法辛烷值(MON)用以评定车用汽油在节气门全开和发动机高速运转时的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RON)用以评定车用汽油在发动机由低速转到中速运行时的抗爆性。
研究法辛烷值所测数值高于马达法,通常可用下列经验式来换算两者的近似关系值: 马达法辛烷值=研究法辛烷值×0.8+10 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之差称为汽油的敏感性或灵敏度。 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 由于汽车行驶时对汽油抗爆性的要求,不能单独用MON或RON来描述,一些国家采用抗爆指数来表示抗爆性。我国车用汽油的牌号是按辛烷值大小来区分的,例如,70号汽油表示马达法辛烷值不小于70,90号汽油表示研究法辛烷值不低于90。目前我国已经停止生产和销售70号汽油,汽油牌号已由马达法变为用研究法辛烷值表示。提高汽油的辛烷值的根本方法是增加异构烷烃和芳香烃的含量,还可以通过催化裂化、铂重整、异构化等炼制过程或调入高辛烷值组分来达到。也可在汽油中加入少量抗爆添加剂,如有剧毒的四乙基铅。但为了引起注意,加铅汽油通常加入红、黄或蓝色染剂,以示有毒。
4、十六烷值 十六烷值是表示柴油燃烧性能的项目,它是表示柴油在发动机中着火性能的一个约定值。在规定条件下的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采用和分析燃料具有相同着火滞后期的标准燃料中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表示。十六烷值越高,着火滞后的时间越短。 十六烷值高的柴油的自燃点低,在柴油机的气缸中容易自燃,不易产生爆震。如果柴油的十六烷值过低,将会使柴油的迟缓期加长,产生不正常燃烧,出现爆震,降低发动机功率,柴油的十六烷值也不宜过高,否则,不能完全燃烧,排气管会冒黑烟,耗油量增大。一般控制在40~60之间。
5、实际胶质 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航空汽油、喷气燃料的蒸发残留物或车用汽油蒸发残留物中的正庚烷不溶部分称为实际胶质,以mg/100mL表示。实际胶质是指油中已经存在的一种胶质,用于评定汽油或柴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判断发动机燃料的安定性能。从实际胶质的大小可以判断能否使用和继续储存。实际胶质大的燃料要尽早使用,不宜继续储存,否则颜色变深、酸度增大,使用时在发动机的进油系统和燃烧系统会产生胶状沉积物,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6、诱导期 诱导期是指在规定的加速氧化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态所经历的时间周期,以min为单位,它是评价汽油在长期储存中氧化及生胶趋向的一个项目。汽油诱导期越短,则安定性越差,生胶越快,可储存时间也越短。 要提高汽油的安定性,除改进工艺外,可加入抗氧防胶剂和金属钝化剂。
7、饱和蒸气压 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适当的试验装臵中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液面蒸气所显示的最大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以Pa表示或以巴表示[1bar(巴)=105Pa]。饱和蒸气压用来说明汽油蒸发能力的大小和在汽油管道等进油系统中形成气阻的可能性及储运时损失轻组分的倾向。汽油饱和蒸气压大,蒸发性就大,形成气阻的可能性也大,在储运中,蒸发损耗就大。
8、芳香烃含量 芳香烃是组成石油的各种烃类之一。它对涂料和橡胶的溶解力强,故在涂料溶剂油和橡胶溶剂油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芳香烃。但芳香烃含量太大会损害人体健康,故其含量又须有所限制。
9、碘值 在规定条件下,100g油品所能吸收碘的质量数称为碘值,以g为单位。碘值用来测定溶剂汽油中不饱和烃的含量。油品中不饱和烃含量越多,碘值越大,安定性就越差。
10、闪点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混合物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闪点的测定法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开口杯法用以测定重质润滑油的闪点;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油和轻质润滑油的闪点。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的项目。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45℃以上的为可燃品。在储运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20~30℃。国标规定柴油闪点不低于55℃。
11、凝点 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以℃示。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流动性的项目。油品的凝点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油品中蜡含量越多,凝点越高。某些油品用凝点表示其牌号,以便于使用时参考其低温流动,如-10号柴油表示凝点不高于-10℃。要提高油品的凝点,可加入少量降凝剂。
12、冷滤点 柴油冷滤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20mL柴油试样开始不能通过过滤器时的最高温度,以℃(按1℃的整数倍)表示。 柴油冷滤点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蜡含量越高冷滤点越高。柴油冷滤点是保证柴油输送和过滤性的指标,冷滤点比凝点更能反映柴油低温实际使用性能,并可正确判断添加流动改进剂的柴油的质量。
13、水分 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在石油产品分析标准中有好几种水分测定方法,一般都以%表示,小于0.03%即为痕迹。特殊要求的油品,其水分以10-6(ppm)表示。燃料油中混入水分,在低温使用时,会凝结成小冰块,堵塞油路,影响供油。
14、机械杂质 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杂质叫做机械杂质。油品中的机械杂质是在储运、保管过程中混入的。燃料中含有机械杂质,会堵塞油路和滤清器,并会严重磨损油泵和喷油嘴。机械杂质可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除去。
15、腐蚀试验 腐蚀试验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评定油品对一种或几种金属的腐蚀作用的一种试验。主要是检查燃料中有无活性硫或游离硫以及润滑脂中有机酸碱对金属的腐蚀情况。
16、水溶性酸或碱 水溶性酸或碱是指存在于油品中可溶于水的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总称。油品中是不允许有水溶性酸或碱的,因为它会严重腐蚀机件。
17、酸值和酸度 中和1g油品中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以mgKOH/g表示。中和100mL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度,以mgKOH/100mL油表示。 酸值和酸度分别表示润滑油和汽、柴油中所含有机酸的总量,是控制油品精制深度的项目之一。酸值和酸度过高其腐蚀性会增大。
18、残炭 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裂解中形成的残留物叫残炭,以重量百分数表示。根据残炭值的大小,可以大致判定油品在发动机中结炭的倾向。
19、灰分 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被炭化后的残留物经过煅烧所得的无机物叫灰分,以重量百分数表示。灰分主要是油品中含有的环烷酸盐类。发动机燃料灰分增加,会增加气缸的磨损。
20、氧化安定性 石油产品抵抗空气(或氧气)的作用而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能力叫做油品的氧化安定性。 油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与空气接触而起氧化作用,温度的升高和金属的催化作用会加深油品的氧化,油品经过强烈氧化后质量的变化,以氧化后酸值和沉淀物的数量表示。氧化后酸值大或沉淀物多表明它的氧化安定性差,储存使用寿命不长。
21、硫含量 硫含量是指在油品中的硫及其衍生物(硫化氢、硫醇、二硫化物等)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 燃料中硫含量较大时,燃烧后会生成较多的二氧化硫再转变为三氧化硫,遇凝结水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硫酸对机件进行腐蚀。汽油中的硫还会使辛烷值下降。 22、粘度 液体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划分牌号的。粘度一般有五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㈨ 石油成品油的特性是什么啊
一、易燃性
石油产品是碳氢化合物,遇火或受热很容易发生燃烧反应。油品的燃烧危险性大小可以用闪点、燃点和自燃点进行判断。
闪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油品蒸汽与空气混合物接近火焰闪出火花便立即熄灭的最低温度。燃点: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一般来说比闪点略高1—5度。
油品的闪点与燃点的产生需要外部火花,如果继续增加油品的温度,即使没有火花,也会发生自燃。油品的闪点越低,油品的着火危险性越大。汽油和柴油均属于遇到明火就会燃烧的油品。
二、易爆性
当石油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混合比范围时遇火即发生爆炸,混合比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最低混合比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混合比称为上限。低于下限遇火不会爆炸,也不会燃烧。高于上限遇火燃烧,石油火灾中往往爆炸和燃烧交替出现。
三、易蒸发
1Kg汽油大约可蒸发0.4立方米的汽油蒸汽。油蒸汽比重一般在1.59—4之间,常常滞留在空气不流通的低部位或聚集在低洼处。
四、易产生静电
石油产品的电阻率一般在107~1013Ω.m之间。加油站经营油品的电阻率都很高,电阻率越高,导电率越小,积累电荷的能力越强。4V以上静电压产生的电火花就已达到汽油蒸汽点燃能量。 影响静电聚集的因素:周围空气的湿度、油料流动速度、油料承受压力、导电率。
五、流动性与膨胀性
油品是流体,具有流动性。同时油品与所有物质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温度升高,油品体积膨胀,压力增高;温度降低,体积收缩,压力下降。
(9)什么是石油产品的清点扩展阅读
成品油是经过原油的生产加工而成,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6类。 其中,石油燃料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从2013年2月25日零时起.25元。自2013年3月27日零时起,汽、柴油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23元和0.26元,这是国内成品油价格2013年以来首次下调。
2013年11月1日零时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75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均降低0.06元,这一降幅创年内新低,也是十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