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牛市持续多少时间
一年左右。
2014年7月,上证综合指数结束横向盘整状态,开始上扬。2015年春季过后,大盘上扬。到2015年6月中旬,上涨的指数从5000多点开始下跌,牛市结束。因此,2015年的牛市已经持续了大约一年。
无论迅卜凳牛市能持续多久,投资者在操作的弊伍过程中,应合理控制位置,为了避免被抓到在牛市的顶端,也就是说,投资者在牛市的开始,可以购买购买三分之一的位置。
在牛市的持续上涨,投资者可以增加三分之一的位置,出亩旅售三分之一的位置在牛市的结束,当牛市是完全结束,进入熊市的初始阶段,投资者可以卖剩下的1/3的位置,这样就不会被顶的牛市。
(1)中石油牛市是怎么结束的扩展阅读:
所有的市场动向都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哪一个是可以事先确定的。而市场的选择,呈现在趋势中,没有预测,只有操作。
无论市场如何选择,这都只是整个牛市中的一小部分。在总市值超过GDP之前,没有必要谈论泡沫。直到中国证券市场成为亚洲最重要的交易市场,牛市才会结束。
❷ 中国石油股票为啥呢从07年至今一直下跌,08年都没涨
上市时正逢大熊市,股价受到市场的影响一直下跌。去年股价受到牛市影响有所上涨,但是不多。如今的市场十分冷淡当然涨不起来。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市场的问题。
❸ 中国石油当年为什么会暴跌呢
05年随着股改的结束,人们预期股改很成功,而且国民经济走势良好,股市逐步由熊市到牛市转变,到2007年初,股市都是处于稳步的涨幅。2007年之后,随着股市行情的看好,舆论媒体的唱多,越来越多的人投入股市,国外资金疯狂涌入,本来健康稳定的股市出现了连续暴涨,泡沫严重,风险巨大,股市已经处于透支状态,不再是健康的股市。而从去年年底中石油上市的高定价,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股改后遗症解禁压力的显现,股市神化突然破灭,具体看来有内外因素: 外因主要有,美国的次贷危机,这是影响最大的外因,导致国外经融市场的动荡和萧条,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经济状况,中国的经济也难免不受到其影响。其次是油价的大幅上涨,现在石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油价上涨导致很多行业运营成本增加,利润下降,企业压力巨大。第三,周边地区的经济环境和股市环境不好!直接导致周边股市的下挫,从而影响到国内的股市。 内在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国内通货压力巨大,由于人民币升值因素,国外热钱的疯狂涌入,国家为了控制热钱,一直从事货币从紧政策,这间接的冻结了股市中的大部分流动资金。而且中国的股市经过了前几年的疯长,泡沫严重,今年和明年又是大小非解禁高峰年份,但是市场里资金却明显不足。所以股票市场内外压力都很大,大跌在所难免。 但是中国经济总体走势是好的,最然最近两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不该其总体的发展上升走势,所以股市现在也是最艰难的时刻,后市继续看好,只要度过了这个难关,后面就是彩虹!
记得采纳啊
❹ 牛市的轮涨顺序是什么
经历过06-07年牛市,也参与了14-15年牛市,发现牛市的上涨都是有规律性的,也确实是有顺序的。
但是细心的股民都会发现,每一轮牛市的轮涨顺序,除了券商先涨以外,钢铁最后以外,其实都在发生变化。
我们先看看 历史 ,来看一下牛市上涨的一些规律,也可以帮助大家在未来,先人一步抓到牛市带来的红利。
不管是06-07年牛市,还是14-15年牛市,都是在极度哀嚎中启动的。
所谓的极度哀嚎,指的是03-05年,12-14年都是漫长的熊市,三年左右的熊市,成交量的极度萎靡,人气明显的不足,板块的严重低估,都是催生牛市的必要条件。
资金进入市场,需要的是明显的价值洼地和上涨空间,同时,宽松的货币市场环境,也是很必要的。
熊市的结尾,一般是银行股为首的大蓝筹补跌作为标志。
到了牛市的初期,第一个显着的特点,是量能的放大,市场开始活跃。
虽说不是所有的股民都解套,但是对于牛市前半年内买入的股票,都会有不错的涨幅。
当有了一定的涨幅后,市场筹码就会出现松动,对应的情况自然就是成交量放大。
交易的活跃,最直接利好的一定是券商,所以牛市的急先锋一定是券商。
券商绝对不会在任何一轮牛市中迟到,即便仅仅是小牛市行情。
券商作为一个行情开始的标志,预示着行情的到来,各路资金紧随其后,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入场。
对于大资金来讲,能够入场的板块必然是大市值的,对于小资金和游资来说,会选择规模相对较小,成长空间扰皮老较足的板块。
历年牛市,第一类被资金关注的,除了券商,就是蓝筹股,尤其是一线蓝筹股。
在熊市末期,很多绩优蓝筹股已经被长线资金先关注,一旦市场启动,就会出现筹码供不应求的状况,所以是被市场第一时间抢筹的。
小盘绩优股表现最为抢眼,其次是二线蓝筹会紧随其后,这个阶段其实没有太多的板块之分,各个板块中的绩优股和小盘股会相对比较抢眼。
当市场出现普涨后,一些后知后觉的资金也会跟风进入市场。
这个时候所有的优质个股已经有一定的涨幅,资金就会开始选择题材股进行炒作,因为炒作题材只需要故事支撑,不需要业绩来支撑。
因此,资金涌入的题材股开始活跃,而低价股和垃圾股因为也有部分题材的概念,而且价格较低,上涨空间大,会被一并炒作。
这个时候,权重股的第一轮涨幅会结束,进入盘整期,很多人会开始质疑牛市的级别和持续性,一部分资金会从权重股撤离,进行观望。
大牛市中,一般在犹豫和盘整之后,都会开启第二轮普涨格局,以中小盘个股的表现更为突出。
因为中小盘个股市值较小,后期拉升还有较大空间,权重股市值大,会出现滞涨。
牛市的末期,则是出现中小盘绩优股和题材股滞涨,权重股补涨的格局。
当权重股出现高位的补涨,行情进入尾缓升声,大盘未动,小盘股、题材股握拿、垃圾股纷纷开始跳水。
一般来说,券商是牛市的开始,钢铁和石油是牛市的结束。
历年牛市,除了券商牛和钢铁牛占了一头一尾,中间还会有很多的板块出现轮动。
以保险和银行为首的大金融板块和房地产板块,虽说表现不俗,但牛市中总体涨幅是比较靠后的。
铁路、基建、水泥、石油等板块,虽说会出现轮涨,但板块总体涨幅也是弱于大盘。
06-07牛市中, 涨幅最大的权重板块是有色金属,包括钢铁还有能源类 ,或者我们可以叫做资源板块。
除了券商,为什么会炒作有色金属,其实逻辑也很简单,因为当时没有太多 科技 技术类的公司,是制造加工业最旺盛的时期,那资源本身就成了价值,任何的制药加工业都需要,加上通货膨胀对于资源本身涨价的预期,价格水涨船高,有色相关企业的利润自然也会有大幅度的上涨。
但到了14-15年,制造业已经趋于平稳,资源已经不再那么稀缺,而 科技 兴国的主线已经非常明确了,所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中的 科技 股在这一轮牛市出现了极大的涨幅。
所以诸如信息技术,互联网等行业出现了较大涨幅。
还有一个平时非常低迷,却从来不会错过任何一轮牛市的板块,就是 军工。
军工企业是国家重点战略企业,战略地位极高,但是企业利润并没有特别大的体现,所以只有在牛市里才会有特别突出的表现。
大消费概念,食品、饮料、白酒、医药,包括 旅游 相关概念等 ,在牛市里也会有不俗的表现。
牛市是会让老百姓们变富起来的,哪怕仅仅是纸面财富,也会变相的催生消费需求,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相关企业都是利好。
牛市中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板块, 次新股。
次新股牛,牛市就在,次新股不行了,牛市就要走了。
行情中后期,由于所有的板块估值都偏高,资金又不想离场,就会盯上次新股。
炒作次新股是纯资金炒作,没有任何理由,这部分最活跃的资金一旦撤走,标志着行情即将结束。
很多人直观的感受是牛市确实是赚钱的,一到熊市里就很快亏的不像样子。
另外,有些人在牛市赚到了大钱,有些人却只赚到了一些小钱。
从操作上来看,不要经常换板块,换个股是上上策。
牛市的行情是资金轮动的,确实有一小部分人对于行情的轮动是能够把握,但是绝大多数人,参与轮动都是失败的。
板块轮动在牛市前期切换较慢,上涨板块较为集中,上涨持续性强,一般3-5天才出现轮动。
建议采取,早发现早追随。
板块轮动在牛市后期,会异常频繁,往往1-2天就换品种,很难把握。
建议采取,守株待兔。
牛市是普涨格局,减少操作,在很多时候,可能赚的更多,没有能力的不要刻意抓板块轮动。
牛市里赚不到钱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看不懂牛市。
上涨初期,怀疑是反弹不是牛市,到了中期,抓不住领涨板块和个股,牛市末期,又因为贪婪没有及时锁定收益,结果满仓被套。
应对牛市的最佳策略,就是控制仓位。
你可以满仓在低位被套,但牛市到来后,仓位要懂得控制。
3000点以上开始逐步降低仓位,越涨越降低, 仓位控制的好方法就是了结利润法 。
比如你投资的金额是20万,一轮上涨后,变成了30万,了结10万利润,另外20万继续。
如果大牛市,起码可以涨幅100%以上,那么利润部分就有20万,剩余20万本金可以继续折腾。
这样即便熊市里遭遇腰斩,还是能保有不错的收益。
很多人一直在讨论牛市什么时候来,因为距离上一轮牛市已经过去五年。
我想说的是。
我们要明白什么时候股票“便宜”,什么时候股票“贵”。
牛市就是股票从便宜到贵的过程,熊市就是股票从贵回到便宜的过程。
总体板块估值,是决定股票“贵”还是“便宜”的最好参考依据。
估值低,就是便宜,估值高,就是贵。
便宜的时候买,贵的时候卖,准没错。
从目前来看,总体板块估值是合理的,没有便宜,也没有贵。
也就是说,现在所处的位置,要么就是在熊市中期,要么就是在牛市中期。
如果从2018年的2440开始算,到3400点已经涨幅40%了,不算牛市吗?
有些人说,不喜欢疯牛,喜欢慢牛,但A股其实是长期处在慢牛通道中,只是慢的有点太慢。
给大家一个长期参考指标。
年K线,MA20均线,也就是20年线,是经济命脉的上升通道线。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亲身经历过2007年的大牛市,还有比较近的2015年牛市,谈谈自己印象比较深的体会。
牛市里面赚钱不容易印象特别深的是,自己看好的个股一直震荡,涨的比较少,其他股票疯涨。于是决定改追牛股,刚卖掉持仓股票没多久,就开始疯涨。而原来的牛股却开始下跌了…
踏错几次节奏,心态就崩了,而且牛市可能已经快结束。这样反而在牛市里面没有赚到钱。
所以,在回答轮涨顺序之前,我想强调,踏对行业板块的节奏其实很不容易,往往结果是踏错,而且一步错,步步错,心态一旦崩溃,基本就GAME OVER。
那么,印象中的2007年大牛市,市场是怎么涨的呢?首先是券商大涨,这是牛市的先头部队,毫无异议,所以这一轮大家一开始应该买什么板块,不用再问了吧?
2015年牛市也是中信证券先涨了3倍,才开始轮到其他板块。
2007年还没有TMT这类 科技 股,而且当年是经济景气周期的高点,最牛的是资源类企业,尤其是有色金属,基本是10倍-100倍涨幅。
2015年处于经济周期低点,有色其实没怎么涨,反而是TMT的股票涨幅最高。
2007年还有装备制造出了很多的大牛股,那时讲工业化、高端制造的故事,到2015年就没有人玩了,一直跌很惨。
其实不用举更多例子了。
这已经说明牛市里面的板块轮涨,不能刻舟求剑,觉得2007、2015年是这么涨的,那么我就依葫芦画瓢,这肯定会出错。 站在2020年,我认为出牛股的板块就三个, 科技 、消费、医药。传统的有色、煤炭会因为牛市而上涨,但是的确缺乏想象力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年轻的投资者加入市场,还会记得这些股票吗?所以,资金不断涌入的必然是具备想象力和炒作空间的股票。
科技 最符合这一点!不用过多解读,大家都很清楚中美贸易战、 科技 战的背景, 科技 兴国的大背景下,必然会诞生万亿市值的 科技 巨头!至于是哪只,我们不清楚,但是可以均衡布局几只龙头 科技 股,那么还有10倍以上的想象空间!
消费是长期牛股其实茅台这么多年一直走牛,这个例子就说明了高ROE消费类股票大概的风格。在牛市里面,消费类股票一般都会跟涨,不会错过行情。
医药有长期潜力医药今年以来已经涨很多了,但是时间拉长来看,创新药、抗癌药、疫苗等类高 科技 的产品不断推出,医药股也具备想象空间。所以,医药也是必然会出牛股的板块。
其他行业板块,比如有色、煤炭、银行、地产、化工等等,会有短期行情,但都不具备长期想象空间,不建议去过多参与。
配置策略1.牛市前期超配券商,均衡配置 科技 、消费、医药。
2.牛市中期超配 科技 ,均衡配置消费、医药。
3.牛市后期超配医药(会有防御作用),均衡配置 科技 、消费。
不建议做板块轮动的原因,一开始就说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基本做不到,往往做错,那么踏空的损失会更严重。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关注与交流!
不请自来,经历过牛熊的人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每次牛市板块的轮动其实都不太相同,但一般都会有一个大致启动的顺序:
1、领先于大盘的板快:深市的创业板、中小板,其中大牛股开始频频出现,所谓先有牛股,再有牛市,去年的 科技 ,今年的 科技 、医药,牛股连连,不用多说了吧
2、短期风格切换开始炒作低PE的券商、银行
3、低PE继续轮动那就是地产、煤炭、有色、钢铁等二线蓝筹,所谓的煤飞色舞
4、再重新轮动到题材股,各种概念这个时候基本上是普涨的阶段,市场陷入疯狂,低PE的短期熄火
5、题材全线拉升之后估值过高导致资金再度选择,最终调仓换股至权重,低位权重最后一波补涨,也就宣告行情基本结束的时候了
附加一段牛市打油诗供参考:
券商疯,券商疯完银行疯;
银行疯,银行疯完保险疯;
保险疯,保险疯完地产疯;
地产疯,地产疯完有色疯;
有色疯,有色疯完煤炭疯;
煤炭疯,煤炭疯完垃圾疯;
垃圾疯,垃圾疯完散户疯;
散户疯,散户套在最高峰。
当然,在此之前还是牛股连连之后开始权重,之后低估值,然后煤飞色舞,最终群魔乱舞,千万不要太疯癫被套到最高峰哦
希望能帮助到你
❺ 中国股市出现过几次牛市熊市分别有什么特点
中国股市20年间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而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
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坎上,资本市场既有5 21的暴涨又有8 10暴动,但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邓小平南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地试”这四个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三个月内快速上涨,301%的涨幅至今为股民津津乐道。
第三次
行情特点:1993年至1994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同时A股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容,使得大盘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证券市场一片萧条,94年7月29日大盘创下325.89的最低点。
7月30日(周六)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沪指跳空高开,第三次牛市启动。井喷行情随即展开,市场在不到30个交易日的时间上涨至1052.94点。
第四次
行情特点:1993-1995年,我国为了推进与大力发展国债市场,开设了国债期货市场,立即吸引了几乎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
1995年2月,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资金短线大规模杀入股票市场,掀起了一次短线暴涨。第四次牛市仅3个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却从582.89涨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点:经过连续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贺亮迫停发了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
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扬,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上调至5‰。
第六次
行情特点:第六次牛市俗称5 19行情。由于管理层容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筹码已经轿燃相当多了,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报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
2000年2月13日,证监会决定试行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空前增加,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推动沪指创下2245的历史最高点。
第七次
行情特点:第七次牛市起点来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杀入市场。
而之后伴随着基金的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在5 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此轮牛市曾被媒体称为全民炒股的时代。
第八次
行情特点:伴随着四万亿投资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A股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股价从1664点涨至3478点,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股价大涨109%。3月3日后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
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只大盘股上市和紧缩的宏观政策才阶段性结束了第八轮牛市。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
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78亿元,禅帆宽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
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发行额度55亿元,明显要比1993年的195亿元低得多,但沪指在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后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第三次
行情特点: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
而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
第四次
行情特点: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为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也被开始安排上市,沪指再下一城。
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地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
行情特点: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
行情特点:2001年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这让当时的中国股民为之欢呼雀跃。1个千点似乎预示着一个千年,点数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然而在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冲击下,2000点很快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险峰,从此之后,我们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调整,指数拦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点。第六次熊市是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
第七次
行情特点:随着市场的亢奋,监管部门不断提示风险,07年10月16日见到6124的历史高点后,在中国的通胀持续升温、基金暂停发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石油上市后大幅下和大小非的减持等利空影响下,引发了第七轮熊市,在下跌过程中一个个整数关口被轻易攻破。
直到1664点止跌,后迎来四万亿投资政策,才结束了第七次跌幅惊人的超级大熊市。
(5)中石油牛市是怎么结束的扩展阅读
导致牛市和熊市的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①企业盈利状况。盈利是企业红利(股息)的来源,企业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红利多,该企业股票的购买者就会增加,股票价格就看涨,形成牛市;相反,企业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红利少,该企业股票的购买者就会减少,股票价格就看跌,形成熊市。
但是投资者在评估股价时,不是根据现在的企业收益状况,而是根据企业将来的收益评估。同时由于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有时企业盈利的变动对股价的影响力小于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现股价变化与企业现时盈利状况不一致的情形。
②国民经济状况。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时,工业生产增加,产品畅销,企业盈利增加,投资者看好企业股票,股票价格就看涨;而在经济衰退和危机时,产品滞销,生产减少,企业盈利减少或者无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减弱,股票价格就看跌。
③利率变动。利率下降,使企业利息负担减轻,盈利相对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价格就看涨。利率下降,使贷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资和投机增加,股票价格上涨;
反之,利率上升,使企业利率负担加重,盈利相对减少,则会减少投资者购买企业股票的兴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价格跌落。由于贷款成本提高,还可能迫使投机者抛售股票,促使股市下跌。
④货币供应量变动。在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增加,甚至发生通货膨胀时,由于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增多,对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涨。而在信用紧缩,货币供应量减少时,由于股票市场的资金可能减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
❻ 中石油为什么从45元跌到5元
因为中石油2007年上市时超级牛市以及虚高的定价,而且还因为中石油极其不稳定的业绩而导致中石油从之前的45元跌倒现今的5元。
1.超级牛市与虚高定价 中石油上市之时,是中国股市历史上最大的牛市。当时,中石油还以亚洲最赚钱的名义上市,顿时引来了股东们的狂欢。 A股股东本身长线投资较少,大多有赌徒心理,另外有媒体表示,收购中石油是对子孙后代的投资(毕竟这么有利可图,看好),所以股价在开盘当天直接飙升。中石油A股发行价为16.7元,与此前H股发行价1.28港元相比,明显偏高(直接上涨10倍),虚高发行价让不少投资者认为中石油是超优秀的股票,进一步刺激了投资者的神经。这两点使中石油成为历史上第一只破万亿美元的大股,为随后的下跌做好了准备。
2.业绩极不稳定 如果中石油像茅台一样保持业绩稳定,中石油的股价可能会下跌,但不会跌得这么惨。但现实中,中石油的业绩真像过山车,一时上下,表现极不稳定。这在股市中并不是一个好现象。毕竟它的性能不是连续稳定的。上市之时,中石油的年净利润高达1000亿元,但近年来,中石油的利润还不到上市时的一半(中石油2015年至2018年的年利润为如下:356亿、79亿、227亿和525亿)。要知道,中石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技术进步,炼油成本降低,用户数量增加(私家车越来越多),石油进口成本并没有太大变化。理论上利润应该会稳中有升,但实际上,中石油业绩顽固不增反降,进一步推动了中石油股价的下跌。
拓展资料:
1.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打着“亚洲最赚钱公司”的旗号登陆A股市场,开盘价48.60元,创历史新高48.62元,收盘43.96元。 当日成交额为699.9亿元,约占沪市成交额的一半,打破了单日最大成交额的纪录; 总市值超过1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只有苹果、亚马逊和微软超过万亿美元,这些都是科技型公司)。
2.一转眼,中石油已经上市12年了,但挂着无数光环的中石油上市,却让10岁的投资人留下了永久的伤痛。 “问你能有多少担心,就像中石油的一个满仓库。” 或许这就是很多48元买入中石油的投资者的心理写照。 中石油为何在短短12年下跌了80%以上? (其实严格来说,一年应该跌了80%。2008年10月27日,中石油股价已经跌破10元,在接下来的11年里其实是比较稳定的)。
❼ 07年的牛市是怎么结束的什么原因从6124下来,具体点。
网上找的。。
06.07年股市大涨,08年股市大跌的原因。
首先要了解股市,股市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市场。不断的有人出高价买股,这样才会一路上涨,水涨船高,所以需要大量资金来运作。接着我们看时间+事件。
0607的牛市我们称为998牛市,产生牛市前的最低点是998。有人说破1000产生了牛市,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05年以前那那波大熊市是因为宣布国有股减持造成的,大家蜂拥而逃。而到了05年大概5月份的时候吧,国家出了一条政策,允许保险资金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其中包含了社保基金,随后用了1年时间的准备,准备了什么?其实就是在建仓。为什么要买足,因为要股改,股权分置改革。这一行为成为了导火索,快速引发了行情,然后在资金不停的追捧下,造成2年的牛市。在股改信息发出以后,同意QFII进入中国股市。很多人以为让外国人抄了中国的底,其实错了,QFII从审批到购买股票需要很长的时候,等他们进场的时候早就是牛市了,谁抄底了?很明确社保基金。其实这轮牛市到07年的5月30日就差不多结束了。
在530之前~货币政策已经出现了重大的转折,国家开始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以调整意味着整个市场将要开始缺钱,逐步减少市场上的流通货币总量。而530是熊市导火索,明确的信号。为什么530以后大盘还在涨?因为要撤庄。因为庄家还没有完全退出,包括社保基金。社保基金是在530附近开始减仓的。
530以后出现的最多的词汇就是28现象以及市盈率,为什么?1拉起大盘股票,造成盘面很好的假象,小盘股开始撤资。2讲市盈率让大家购买大盘股,那个时候市盈率大盘股很低。所以散户都在那个时候被忽悠进去,然后深套。随着准备金率的进一步跳空,市场资金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接着就开始大跌。
我个人理解是 本来那年牛市不是经济发展带来的 本身是人为的制造的泡沫
到了后来 实在太高了 没人愿意 接盘 或者说没有那么多钱接盘。结果就一泻千里。
好多散户 套牢 割肉
❽ 中石油为什么从45元跌到5元
中石油从45元跌到5元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⑴超级牛市以及虚高的定价;⑵极其不稳定的业绩。
1.第一个原因是因为超级牛市以及虚高的定价,中石油上市的时点,是我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的牛市之时,且当时中石油还顶着亚洲最赚钱的称号上市,一下子吸引人了股民的狂欢,A股的股民本身长期投资的较少,大部分带有赌徒的心理,再加上媒体宣传说买入中石油就是为子孙们投资(毕竟这么赚钱,被看好),所以开盘日股价直接飙升。中国石油在A股发行价为16.7元人民币,与此前在H股发行价1.28港元相比,明显偏高(直接提升了10倍),虚高的发行价更让不少股民认为中石油是超优股才会定价这么高,所以进一步刺激了股民的神经。这两点促使了中石油成为历史上第一只破万亿美元的大股,也为后来下跌做好了准备。
2.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极其不稳定的业绩,如果中石油如同茅台一样,保持着稳定的业绩水平,那么中石油的股票或许会下跌,但不至于跌得这么惨,不过现实中中石油的业绩确如同过山车一样,一会上一会下,表现的极其不稳定,这在股市上并不是一个好现象,毕竟它的业绩没有连续性及稳定性。上市时中石油的年净利润高达千亿元,但是最近这几年中石油的利润还没上市时的一半(2015年-2018年中石油的年利润如下356亿、79亿、227亿、525亿),要知道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石油技术提升,炼化成本降低,而用户数量增多(私家车越来越多),且石油进口成本并没有多少变化,理论上利润应该节节攀升才对,但现实里中石油的表现就是这么倔强,不增反降,这也进一步促使了中石油的股价下降。
拓展资料:
A股以散户为主。目前A股超过70%的投资客户都是以散户为主,这些散户缺乏自己的投资体系,没有技术,基本上都是盲目跟涨杀跌。对这些散户来说,他们根本不在乎中石油的股价是多少,他们只在乎的是中石油会不会出现波动,只要出现波动,他们能够跟涨杀跌就有钱赚。对于散户来说,中石油从30块钱涨到33块钱跟从4.5元涨到4.95元其实没有什么区别。表面看30块钱涨到33块钱,股价上涨了3块钱,而从4.5元涨到4.95元,股价只上涨了0.45元,但这对于投资客来说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对于投资客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上涨的比例,中石油股价从30块钱涨到33块钱和从4.5元涨到4.95元,对于散户来说他们能够赚的钱是一样的,都是上涨10%。
❾ 2015牛市怎么结束的
一、 2015股市为什么大跌
本轮行情回落的导火索是年中阶段资金面紧张、新股扩容过快等,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市场此前上涨过多,积累了大量获利盘。而杠杆资金的运用在前期加速了股指上涨,在市场回落时也发挥了助跌效应,这是杠杆投机资金的固有秉性。 国企改革概念启动了股市,融资融券(主要是融资,几乎无券可融)快速膨胀形成了股市的泡沫。在大泡沫的情形下,只需要一些机构(其中外资充当了先锋的角色)砸些钱做空股指期货,股指随即快速下跌,充满杠杆的融资融券交易大量亏损并有做多一方转为做空一首或方(不得已,否则就爆仓了),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便形成了股灾。
二、 为什么2015年股市会从牛市急剧下跌
回落的导火索是年中阶段资金面紧张、新股扩容过快等,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市场此前上涨过多,积累了大量获利盘。而杠杆资金的运用在前期加速了股指上涨,在市场回落时也发挥了助跌效应,这是杠杆投机资金的固有秉性。 国企改革概念启动了股市,融资融券(主要是融资,几乎无券可融)快速膨胀形成了股市的泡沫。在大泡沫的情形下,只需要一些机构(其中外资充当了先锋扮乱的角色)砸些钱做空股指期货,股指随即快速下跌,充满杠杆的融资融券交易大量亏损并有做多一方转为做空一方(不得已,否则者缺伍就爆仓了),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便形成了股灾。 股指期货和配资导致 滥用融资融券政策
股票的价值分为股票,可以很快变化很大。因此,公司或个人投入股票的资金越多,他们获得或失去的就越多。牛市出铁屑飞溅出去。而由于受到撞击产生的摩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