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溶于什么家庭常用溶剂
扩展阅读
如何确定收回成本 2025-07-13 08:08:22
成都物品空运费用是多少 2025-07-13 08:08:14

石油溶于什么家庭常用溶剂

发布时间: 2023-03-01 07:26:42

1. 你好,石油类溶剂有哪些成本低的,溶于沥青的

石油溶剂是指对某些物质起溶解、稀释、洗涤和抽提等作用的轻质石油产品。它们一般有6种,70号、90号、120号、180号、190号和200号溶剂油。①70号溶剂油沸程60~70℃ 。主要成分为饱和烃。日用化学工业部门用于抽提香料物质中的香精,油脂工业部门用于抽取油料中的油脂。②90号溶剂油,又称石油醚。沸程60~90℃。主要用作工业溶剂和化学试剂。也用于抽提药物的有效组分,提取烟叶中烟碱,及抽取动植物中的油脂。③120号溶剂油,又称橡胶溶剂油 。沸程80~120℃。用于轮胎 、 胶鞋生产过程中溶解胶料和配制胶浆等,也可用作特殊快干油漆和颜料的稀释剂 。 ④ 180 号溶剂油,又称航空洗涤油。沸程40~180℃ 。其精制程度较深 。用于洗涤航空发动机的机械零部件及精密仪器仪表 。 ⑤190号溶剂油,又称工业汽油。沸程40~190℃。主要用于清洗各种机械零件,用作农药和医药工业的溶剂,及用作喷灯和打火机的燃料等。⑥200号溶剂油 ,俗称松香水 。用作油漆的稀释剂。
石油溶剂也可以理解为用蒸馏或热裂石油的方法得到的溶剂。蒸馏得到的主要是烷烃类化合物,但含有部分芳香族化合物,热裂得到的是芳香族含量高的溶剂。石油醚溶剂是通常指低沸点的石油馏分,只含1—5%的芳烃。石油醚一般分三个馏分,40—60℃,60—80℃和80—100℃,它们的比重为0.645—0.676。漆用溶剂汽油或称白油或松香水,一般含15—18%的芳烃,沸点范围为150—190℃,挥发较慢,可以溶解大部分天然树脂,以及含油量高的醇酸树脂,但对合成树脂一般溶解力较差。白油除用作溶剂外,也用于清洗溶剂。高芳烃含量的石油溶剂,芳烃含量可高达80—93%,主要是各种三甲苯的混合物,沸点在100—210℃间,它有很高的溶解力,有淡的不难闻的气味。

2. 石油是什么

对于石油的具体描述,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石油大家可以理解为是干酪根转化来的,而干酪根又几乎全部来自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高等植物。

第二、目前有机成因说占据学术以及各国石油公司绝对主流。(包括无机成因说发源国俄国。1.1876年门捷列夫大佬提出碳化物说 2.1889年3月俄国学者索克诺夫发表宇宙说 3.前苏联学者库得梁采夫提出岩浆说 4.1971年切克留卡提出高温生成说 5.1966,1971年叶兰斯基提出蛇纹石化生说)

第三、有机成因说之所以被各国学术界广泛接受和认可并用于指导实践,有以下几大事实:

1.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油气田99.9%都分布于沉积岩中,无论是海相还是陆相盆地中都发现了油气田;而与沉积岩无关的地盾和巨大结晶基岩凸起发育区尚无油气发现。(想了想,还是有岩浆岩中发现石油的例子,就在准噶ga尔盆地里面,可是,可是,岩浆岩形成的储层确是被高度风化后的产物,严格来讲他已经大半步迈进了沉积岩的怀抱)

2.从前寒武纪到第四纪更新世地层都有石油发现(这意味着什么呢,不懂就去翻翻地质年代表哈,算了听说多图吸引人我给你们找个好图,算了我不卖关子了 这意味着地球上开始出现沉积岩的同时就生成了石油呀~)

3.光谱分析证明,中、新生代石油灰分以氧化铁为主(<70% 那个说O都消失了的你出来)古生代石油的灰分主要为氧化镍和氧化钴(<60%-80%)。将此数据与岩石圈元素含量对比,会发现钒镍铜钴这些元素的含量大约是岩石圈平均含量的2000,1000,50,30倍(想起来没?对!生物富集作用!真棒)。将石油灰分与煤灰分对比,各元素含量基本吻合,而煤是有机成因的已经被世界公认无可辩驳,石油与煤行业相关术语也是通用的,岂不是就证明了有机成因理论?

3. 用什么可以溶解石油焦

找了半天,你看看吧

石油的溶解性 石油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苯、香精、醚、三氯甲烷、硫化碳、四氯化碳等,也能局部溶解于酒精之中。原油又能溶解气体烃和固体烃化物以及脂膏-树脂、硫和碘
春节临近,年糕又成为市面上极受欢迎的传统食品。最近,浙江丽水市青田县工商部门根据群众举报,对鹤城镇平演村一家违法年糕加工点进行突击检查,发现他们将国家明令禁止的硼砂、焦亚硫酸钠作为添加剂来加工年糕。<<< 新闻背景:为保障春节期间食品消费安全,国家质检总局17日公布了9家严重违法生产加工食品企业(场点、窝点)“黑名单”。这些“黑名单”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
苯、香精、醚、三氯甲烷、硫化碳、四氯化碳 采用直接灰化法处理石油焦样品,灰化后用硼酸锂熔融,稀硝酸溶解定溶后用ICP-AES法测定铁、硅、钛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加标回收率为95%~104%,结果另人满意.
关键词:ICP-AES;石油焦;铁;硅;钛

4.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

关于石油的形成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

一、生物沉积变油: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

二、石化油: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

目前,第一种说法较广为接受。

(4)石油溶于什么家庭常用溶剂扩展阅读:

石油是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它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5. 石油的物理性质

石油的化学成分将决定它的物理性质和经济价值,而石油没有固定的成分,因此也就没有固定的物理常数。但通过对分布广泛的石油大量相关数据资料的分析整理,能归纳出反映石油总体特征的物理性质或相关物理性质的变化范围。了解这些性质对认识石油、进行石油地质研究和评价石油品质及经济价值是有益的。

( 一) 颜色

在透射光下石油的颜色可以呈淡黄、褐黄、深褐、淡红、棕色、黑绿色及黑色等。原油颜色的深浅主要取决于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其含量愈高,则颜色愈深。

( 二) 相对密度和密度

石油的相对密度,在我国和前苏联是指在105Pa 下,20℃ 石油与 4℃ 纯水的密度比值,用 d204表示。欧美各国则是用 105Pa 下,60℉ ( 15. 55℃ ) 石油与 4℃ 纯水的密度之比,通常称之为 API 度。在国际石油贸易中常以 API 度为单位。API 度与 60℉石油相对密度的关系可用下式换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石油的相对密度一般介于0.75~0.98之间。通常把相对密度大于0.9的称为重质石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石油。世界各国的原油大多为轻质石油;重质石油居次要地位。相对密度最大的可达1.0以上,这种石油用一般方法难以开采。

石油的相对密度主要取决于化学组成。就烃类而言,相对密度随碳数增加而增大,碳数相同的烃类,烷烃相对密度小些,环烷烃居中,芳烃相对密度较大。与胶质、沥青质相比,烃类较之为小。

密度是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密度单位一般用g/cm3。石油的密度与其本身的成分和体积变化相关。液体石油的体积,在常压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增加1℉,单位体积所增加的体积数称为膨胀系数。它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而是随相对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2-5)。压力对石油的体积也有影响,随压力增大体积将因被压缩而减小。压力每增加105Pa,单位体积被压缩的体积数称为压缩系数。压缩系数也不是一个常数。

表2-5 不同相对密度的石油的膨胀系数

显然,温度和压力是影响石油体积的两个主要因素。原油是气、液、固三相物质的混合物,以液态烃为主体的石油中含有不同数量的溶解气态烃、固态烃及非烃。实际上,在地下油气藏中,温度和压力不仅影响石油的体积,而且还影响到石油本身的物质组成,从而影响其质量。一方面,温度的增加有使溶解气逸出液态石油的趋势; 另一方面,压力的增加,将使原油中溶解气量增加。在地下油气藏中,温、压同时增加时,压力增加使溶解气增加的效应远大于温度增加使溶解气逸出的效应; 与此同时,溶解气量增加引起体积增加的效应,远远超过随压力增加而使体积减小的效应。因此出现压力增加时石油体积不是缩小而是增大,直至达到饱和压力为止 ( 图 2 -12) 。

图 2 -12 在有气顶条件下,石油体积随压力增大而变化情况( 据 A. I. Levorsen,1954)①1psi = 6894. 8Pa。

由此可见,地下石油的密度不仅与温度压力有关,还与溶解气量有关,且后者才是影响石油密度的本质因素。溶解气量增加则密度降低。地表和地下温、压条件不同,不仅影响到石油的体积,而且使其中的溶解气量有差异,导致石油物质组成的差异,实质上是改变了石油的质量。地下石油含有较多的溶解气,是地下石油密度较地表石油密度低的根本原因。

(三)黏度

黏度是反映流体流动难易程度的一个物理参数。黏度值实质上是反映流体流动时分子之间相对运动所引起内摩擦力的大小。黏度大则流动性差,反之则流动性好。石油黏度是制定石油开发方案、油井动态分析及石油储运时都必须考虑的重要参数。黏度分为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相对黏度。

动力黏度又称绝对黏度。在国际计量单位SI制中,单位为帕斯卡·秒(Pa·s)。其定义为:流体通过长度(L)为1m,横截面积(F)为1m2,渗透率(k)为1m2的介质,当压差(Δp)为1Pa,流量(Q)为1m3/s时,流体的黏度(μ)为1Pa·s。其表达式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1Pa·s相当于C·G·S制的10P(泊),1mPa·s=10-3Pa·s=1cP(厘泊)。在105Pa,20℃时,水的动力黏度为1mP·s。不同温度下的动力黏度用ηt表示。

动力黏度/密度,称为运动黏度。其单位为m2/s,称二次方米每秒。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黏度用Vt表示。

相对黏度又称恩氏黏度,是在恩氏黏度计中200mL原油与20℃时同体积的蒸馏水流出时间之比。常用Et表示。根据实验室测定的Et值,可以通过查换算表获得运动黏度,并计算出动力黏度。

石油地质学上通常所说的黏度多指动力黏度。石油黏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小分子的烷烃、环烷烃含量高,黏度就低;而石蜡、胶质、沥青质含量高,黏度就高。

石油黏度随温度升高、溶解气量增加而降低。因此,地下石油的黏度常低于地表。在地下1500~1700m处,石油的黏度通常仅为地表的一半。如我国克拉玛依的原油,在地下温度为50℃时,η50=19.2mP·s,在地表为20℃时,η20=64.11mP·s。

(四)溶解性

石油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苯、醚等。石油是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实际上各种化合物都可以看作是有机溶剂,也就是说,各成分之间具有互溶性。其中轻质组分对重质组分的溶解作用可能更明显些,也更容易理解。有可能这种溶解作用正是重质组分得以实现运移的有效途径。

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很低,通常随分子量的增加很快变小,但随不同烃类化学性质的差异而有很大的差别。其中芳烃的溶解度最大,可达(数百到上千)×10-6;环烷烃次之,一般为(14~50)×10-6;烷烃最低,仅(几个到几十个)×10-6。在碳数相同时,一般芳香烃的溶解度大于链烷,如己烷、环己烷和苯分别为9.5、60和1750mg/L,差别是非常明显的。苯和甲苯是溶解度最大的液态烃。

当压力不变时,烃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芳香烃更明显。但随含盐度和压力的增大而变小。当水中饱和CO2和烃气时,石油的溶解度将明显增加。

(五)荧光性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发荧光的特性称为荧光性。石油中只有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具有荧光性。这是因为它们能吸收紫外光中波长较短、能量较高的光子,随后放出波长较长而能量较低的光子,产生荧光。饱和烃不发荧光。荧光性可能与存在双键有关。

荧光色随不饱和烃及含双键的非烃浓度和分子量增加而加深。芳烃呈天蓝色,胶质为黄色,沥青质为褐色。利用石油具有的荧光性,可以用紫外灯鉴定岩石中微量石油和沥青类物质的存在。在有机溶剂中只要含有10-5沥青类物质即可被发现。

(六)旋光性

大多数石油都具有旋光性,即石油能使偏振光的振动面旋转一定角度的性能。石油的旋光角一般是几分之一度到几度之间。绝大多数石油的旋光角是使偏振面向右旋移而成,仅有少数为左旋。石油的旋光性主要与组成石油的化合物结构上存在不对称的甾、萜类生物成因标志化合物有关。因此旋光性可以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重要证据之一。

6. 什么溶剂可以溶解石油沥青

晚上好,沥青树脂在石油和煤炭工艺都差不多主要成分是一些稠环烃的蒽、菲、芘以及少量古马隆或者SBS做增粘助剂,甲苯、二甲苯和甲基萘等芳香烃均是它们的良溶剂常温浸泡即可稀释溶解,你也可以用卤代烃比如二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和芳烃按照等比混合来加速溶解速率。溶解后怎么用看你的研究课题大纲了一般都是物理涂膜判定下强度和分子量之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