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为什么人类只能烧石油
扩展阅读
汇率怎么变成本金 2025-07-15 00:40:33
石油比总油高怎么办 2025-07-15 00:33:48

为什么人类只能烧石油

发布时间: 2023-02-24 02:10:34

A. 二十年前有专家说地球上的石油只够人类用二十年,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年前就有专家说地球上的石油只能供人类使用20年,所以很多人都会感觉非常的害怕,因为大家也不知道为什么地球上的石油储量会这么的少,而且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用的这么快。只是因为现在人口基数比较大,而且石油本身就是不可再生资源

可是小编觉得大家还是需要理性的看待这些问题,而且平时在生活中也必须要注意节约能源,千万不要浪费,虽然石油这种物质是不可再生资源,但是还是够我们使用的,而且现在科技也是非常发达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放心一点,而且也不用感觉非常的担心。就算世界上真的没有石油了,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其他的产品来代替石油这种能源,所以也必须要理性一点。

B. 人类为什么要开采石油煤炭天然气、。

为了发电、汽柴油,而且你家的肥皂也来自于石油产物,还有轮胎橡胶等,这些都是生活必须品,还有无数例子

C. 为什么二十年前专家说地球上的石油只够人类用二十年,现在专家说石油还够用二十年

世界上的石油储备量是有限的,而人类对于石油的需求是无限的,只要人类有需要石油的一天,那么世界上的石油总会有耗尽的那一天,只不过这一天到底是哪一天,现在还是没有定论的。20年前,有专家根据地球上已经勘探出来的总的石油储备量以及人类消耗石油的速度,得出了地球上的石油只够人类使用20年的结论,时过境迁,又有专家说地球上的石油只够使用几十年了。

前一段时间美国就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好消息,那就是他们刚刚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油田,而这个油田位于德克萨斯州,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连片油气田,而这个新石油田被认为可以开采出463亿桶石油,281亿万立方英尺天然气,带来的经济效益达到数万亿美元。美国可以发现大油田,其它的国家一样可以发现大油田,而随着不断有油田被发现,世界上的石油可以供人类使用的时间就越来越长了。当然了,还是那句话,石油总有用完的那一天,所以寻找新的替代能源也是刻不容缓。

D. 为什么煤、石油、天然气能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

因为这些能源目前是储量比较大,开采比较方便,使用起来也比较简单,便于运输,而且在很多领域的使用也是难以被替代。

E. 为什么人类要开采石油,不开采石油挺好的呀

石油被誉为黑色黄金,又是工业中的液体黄金,几乎人类的大部分能源都是从石油中来,没有石油,你的生活可想而知。假如不用石油,而用核能或者煤炭之类的(暂不考虑新能源,新能源要求技术太高,成本太高,当今环保项目的投资比外太空计划还多(推荐给你刘慈欣的一些杂文))最终也会有枯竭的一天,所以孩子,洗洗睡吧。明天还要上学的,

F. 战争为啥要烧石油战争离不开石油

现代战争当中所有的核心装备,都是以石油相关产品作为主要原料的。
1、飞机——航空燃油,石油的副产品,如果没有这个,飞机还没公鸡能打;
2、坦克——柴油,石油的副产品,如果没有这个,连当炮台都不合格,连炮塔都转不动;
3、大炮——大炮都是靠车辆实现机动的,它们的自重都是以吨为单位的,早期的加农炮还能靠骡马凑合一下,二战以后的大口径榴弹炮就很难了;
4、舰艇——目前好像核动力的只有航母、潜艇,核潜艇只能执行战略目标不是用来常规作战的,航母必须是编队才有战斗力,而护航舰艇必须要是用石油产品,也意味着没油不行。
上述东西如果都没有,那么就只剩靠两只脚机动的步兵部队,比朝鲜战争时期的志愿军还惨(志愿军可是有炮兵,也有点机械化装甲装备的,虽然很少),要有适合步兵的复杂地形还好,要是没有的话,真挡不住钢铁洪流。

G. 为什么现今世界如此依赖石油和天然气

一、世界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化石能源在较长时期内仍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能源基础
目前全世界能源年总消费量约为134亿吨标准煤,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能源占85%,大部分电力也是依赖化石能源生产的,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等能源仅占15%.化石能源价格比较低廉,开发利用的技术也比较成熟,并且已经系统化和标准化.虽然发达国家遭受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打击后,千方百计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但是今后20多年里,石油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全球需求量将以年均1.9%的速度增长;煤仍然是电力生产的主要燃料,全球需求量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可见化石能源仍然是我们在这个星球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源基础.
有统计表明,2020年全世界能源消费量将是目前的3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世界各国能源消费量与GDP的增长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来看,人均GDP在1000至10000美元之间,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GDP超过10000美元之后,人均能源消费量放缓.我国正处在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的起步阶段,石油需求增势强劲,预计今年原油消费量为2.7亿吨,2020年将达到4.0-4.5亿吨;而我国是一个人均能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石油、天然气、煤炭可采储量分别占世界平均值的20.1%、5.1%和86.2%,尤其是原油,目前对外依存度是1/3,2020年将超过1/2,供需矛盾相当尖锐.
二、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和能源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困扰人类
世界能源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结构特征,使得化石能源走向枯竭和化石能源利用对环境的污染这两个老问题,依然困扰人类.
世界能源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结构特征,使得化石能源枯竭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近.因为作为能源主体的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总有枯竭的那一天.日前《2004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测算世界石油总储量为1.15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可供生产41年.作为世界石油龙头的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达2500亿桶,日产量800多万桶,分别占世界石油总储量和总需求量近1/4和近1/10.这个国家以“我们每天为世界提供石油”作为使命,在过去30多年间确实起到世界石油供应稳定器的作用.但是,沙特石油公司高级职员私下表示:“我不知道这种情况能够持续多久.”因为沙特老油田已经接近产油高峰期,而开采新油田的难度非常大.世界各大产油国也都大致如此,阿曼目前的产量仅是其高峰时的1/5,美国石油开采量每年下降3%,传统的石油出口国印度尼西亚甚至一度需要进口石油应急.全球再找到大型油田的可能性非常小,只能寄希望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加拿大油砂和几处深海大陆架.这种状况加剧了人们对不可再生能源走向枯竭的危机感.近年来国际市场油价持续走高,很大程度是这种危机感的直接反应.
目前以煤炭、石油为主的世界能源结构带来全球性能源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为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气体排放等.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大气污染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在欧洲和北美也出现了超越国界的大气污染,形成了广泛的环境酸化,上千个湖泊的湖水酸度达到了不能支持鱼类生存的程度,酸性气体所造成的腐蚀损失,每年高达10亿美元.我国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也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都居世界前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使全球变暖,2003年成为有史以来最炎热的一年,因此联合国呼吁各国签署《京都协议书》,以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做出积极响应,而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的美国,出于自身经济扩张的考虑,拒绝签署《京都协议书》,使国际社会同温室效应问题的斗争举步维艰.
三、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世界石油市场结构新一轮大调整拉开序幕
化石能源除了必将枯竭和环境污染这两个老问题受到全人类的特别关注以外,近些年世界石油市场结构新一轮大调整也格外引人注目.
世界石油工业历经近150年的发展,到20世纪末形成了从西北非经中东、里海、中亚、西伯利亚到远东的石油储产区域和以北美、西欧、东亚为主的世界石油消费区域,两者供需关系严重错位和失衡,导致以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与以世界最大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为首的中东产油国家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突出,“强强抗衡”成为上世纪后30年石油地缘政治的主旋律.以往历次世界石油市场结构大调整,都是石油地质大发现带动的,美国油田、巴库油田、中东油田、北海和墨西哥湾油田的相继发现,都使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为之一变,世界石油市场结构随之做出相应的大调整;然而进入本世纪,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之后,世界石油地缘政治“多元化”初露端倪,并引发世界石油市场结构的大调整.
这次世界石油市场结构大调整涉及需求结构调整、供应结构调整、资本结构调整和新石油储产中心开辟等石油领域的方方面面,其时间持续之长,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前所未有的.主要表现在:
石油需求多元化.虽然发达国家石油需求仍然主导世界石油需求市场,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石油消费量将追超发达国家.
石油供应多元化.欧佩克在世界石油市场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其控制国际油价的局面正在打破,非欧佩克产油国发展势头强劲,俄罗斯的能源大国地位得以确立,挪威、加拿大等国的传统地位仍然保持,伊拉克的特殊地位将逐渐突出,石油供应国形成“群雄并立”的格局.
石油资本多元化.世界石油产业被西方几大石油公司所垄断的局面将被打破,发展中的地区大国全力支持本国石油公司在全球争取石油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份额,招商引资将是各产油国迅速提高石油效益的必然选择,联合开发将是各石油公司规避海外投资风险的最佳策略,区域合作将是各石油需求国趋利避害的当务之急.
这样的世界石油市场结构大调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需求激增的拉动.人类在过去150年已经消耗了9500亿桶石油,占全球已探明化石能源总量的44%,其中大部分是近50多年在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消耗的.进入本世纪,随着工业的新一轮增长、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能源需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能源消耗量也出现“加速度”的趋势,欧佩克预计今年世界石油日需求量将比去年增加200万桶.可以说需求激增拉动了世界石油市场结构大调整.
供应风险的激励.在目前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平衡,生产能力略有节余的表象下面,孕育着种种危机,包括世界石油产量将越过顶峰而呈下降趋势;全球石油地质储量连年增加,但是可开采的商业油源却呈下降趋势;新油田的开发需要大投资、长周期和高风险等等,导致世界石油供应不确定的风险凸显.加上石油所特有的地缘政治风险,诸如巴以冲突加剧、伊拉克局势动荡和恐怖袭击对石油设施的破坏,都促使各国加强石油生产、运输、贮存的安全措施,争取多渠道的稳定油源,并且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以确保石油供应.可以说石油供应风险意识激励了世界石油市场结构大调整.
美国石油霸权战略的催化.美国将控制石油资源作为其全球霸权战略的核心内容,将控制伊拉克作为制服中东产油国家的“石油王牌”,遏制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地区大国获取石油资源.为此,美国采取的石油战略是:抢占中东石油地缘战略支点,控制里海和中亚石油区,抢滩非洲石油区,削弱欧佩克,插手俄罗斯石油公司,控制国际输油管线,以确立新的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样的石油霸权战略,使各产油国、石油需求国甚至美国的盟国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制定并实施自己的石油安全战略,确保自己在世界石油市场的应有地位.可以说美国石油霸权战略催化了世界石油市场结构大调整.
各国政府的推动.各国政府为了应对世界石油供需不平衡矛盾和规避石油地缘政治风险,尤其为了应对美国的石油霸权战略,都将石油保障纳入国家发展安全战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形成的需求方急需开辟新油源,新老产油国形成的供应方积极开发新产能,新供需关系和新运输保障也都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支持本国石油公司争取境外石油资源份额和参与世界石油市场竞争.可以说各国政府推动了世界石油市场结构大调整.
新技术的保障.新技术使开发深海油田和复杂地质构造的陆地油田成为可能,使液化天然气便于储运和利用,使输油管线成为供需双方的联系纽带.可以说新技术保障了世界石油市场结构大调整.
世界石油市场结构新一轮大调整为新一轮长期投资浪潮创造了条件.新一轮长期投资浪潮需要大投资、长周期和高风险,在数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赢利,这就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国际油价将持续走高的深层原因.
四、世界各国纷纷制定能源安全发展战略
如今,依然困扰人类的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世界能源结构带来的化石能源枯竭和能源环境污染问题以及随着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呈多元化态势和世界石油市场结构大调整的展开,使能源问题已经上升为一个国家能否安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社会经济的重大战略问题,各国都从安全和发展两个方面制定了国家能源战略.
首先,各国将石油保障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减轻对欧佩克石油的依赖,转而开辟西非、中亚和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的新油源;中国、印度、东盟、韩国、巴西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集团积极寻求多渠道石油来源;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老、新产油国都把石油作为本国经济腾飞的“金钥匙”,纷纷制定了“石油兴国”、“石油强国”的战略;世界各国都对石油运输保障和战略储备予以高度重视,例如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日本、美国等国都在建设长距离输油管线,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联合维护马六甲海峡安全,中国和印度筹建石油战略储备设施,等等.
其次,世界各国都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将合理利用和节约常规能源、研发清洁的新能源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国策,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的目标,从而形成如下发展趋势:
高新技术成果在能源工业迅速推广应用.能源工业正在由低技术向高技术过渡,新技术已迅速地渗透到能源勘探、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利用的各个环节,例如自动化生产设备使煤矿开采效率成倍提高,新工艺和新技术促进了深海油田的开发.
化石燃料正在向高效节能、洁净环保的方向发展.全球范围的节能技术革命已经展开,各国都在通过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来降低能源需求量,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下降了30%以上,机动车的燃油效能提高了近一倍.清洁能源技术迅速提高,各国纷纷推进清洁煤计划.
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迅速增长并且前景广阔.天然气储量丰富,迄今仅开采了全球总储量的16%,而且污染较小,可以作为石油的替代品,消费量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有望超越煤炭成为第二大能源载体.天然气水合物是深藏海底的固体天然气,测算储量是化石能源储量的2倍,而且杂质少,无污染,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日、美等国已经获取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样品,我国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室,天然气水合物有望继石油之后成为人类的又一支柱能源.

H. 人类不停的开采燃烧煤炭石油,对地球的质量有影响吗

我们知道,在现在我们人类社会当中许多的能源资源都是直接开采于大自然收获的,所以说我们人类是地球资源的使用者也是掠夺者。因为我们越多地球上的资源供人类自己使用,而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和强盗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人类也是为了人们的生活,为了人们的未来才考虑这样做。就拿现在我们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就已经面临到匮乏的局面,而人类不停的开采燃烧煤炭石油,对于我们地球的质量会有影响吗?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其中原因有以下几点。

三、人类终将会在地球上寻找到其他的资源来代替煤炭和石油。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人类终将在地球上找到其他的资源,可以我们代替我们的煤炭和石油,例如现在广为流行的核电站发电。

I. 石油为什么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主要能源之一

现在是,但也许以后就不会了,现在这个世界正在慢慢的转型。我相信以后我们不会在依赖石油,但这个过程还有挺漫长的。
至于石油为什么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主要能源之一,那是因为工业革命,现在你看看什么东西不需要石油,没有石油,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就会立马瘫痪。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工业革命。

J. 消耗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明明是条不归路,为什么人类还这样

你有没想过,如果人类不用这类资源,那么这些资源相当于完全没有了。
它们称为资源的原因就是因为人类可以用它们。

而且人类能源科技也是在发展了,不久的将类将找到更好替代品,那时剩下的石油煤炭都成了废物,那时的人们将笑话现在人愚蠢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