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石油(原油)的分类及其物理性质
石油(原油)是一种由碳氢化合物(烃类)及少量氧、硫、氮化合物所组成的混合物,其状态取决于温度、压力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根据原油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可以对原油进行分类。具体的分类原则是:
1.按胶质-沥青质含量分类
(1)少胶原油——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含量在8%以下;
图2-4-4 地层水的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a)纯水;(b)含盐量为60000mg/L的水
(2)胶质原油——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含量在8%~25%之间;
(3)多胶原油——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含量在25%以上。
2.按含蜡量分类
(1)少蜡原油——含蜡量在1%以下;
(2)含蜡原油——含蜡量在1%~2%之间;
(3)高含蜡原油——含蜡量在2%以上。
3.按含硫量分类
(1)少硫原油——硫的含量在0.5%以下;
(2)含硫原油——硫的含量在0.5%以上。
胶质-沥青质在原油中形成胶体结构,对原油的流动性有很大的影响。胶质-沥青质含量过高可形成高黏度的原油。原油中的含蜡量影响原油的凝固点。含蜡量越高,其凝固点越高。原油中的硫是一种有害物质,对用钢制成的炼油设备有腐蚀作用。
石油的物理性质主要有溶解气油比、体积系数、压缩系数、黏度。
1.溶解气油比
原油的溶解气油比定义为原油在地面脱出的气量与地面脱气原油的体积之比:
岩石物理学基础
式中:Vg为在地面状态下由原油中脱离出来的气体体积;Vo为地面脱气原油的体积;Rs为在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的溶解气油比,单位是m3/m3。在物理上,溶解气油比表示在地面上单位体积的原油在地下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所能溶解的天然气体积。
2.体积系数
体积系数定义为原油在地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岩石物理学基础
式中:Vfo为原油在地层中的体积(在某一温度、压力下);Vso为原油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20℃,0.1 MPa)。
图2-4-5 某地层中的油在饱和压力下的相对体积系数(体积系数与饱和压力下的体积系数之比)
①直线;②实测数据;③实测数据与直线的离差值
根据实践经验,地下溶解气和热膨胀的影响远远地超过了压力对原油弹性压缩的影响,因此地层油的体积系数一般大于1。这意味着,原油在地面的体积一般小于其在地层内时的体积。原油在地面上由于脱气而使体积变小的现象称为原油的收缩,收缩系数为1/Bo。
地层原油的体积系数除了与溶解气油比有关外,还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图2-4-5)。
3.压缩系数
令αo代表地层原油的等温压缩系数,则
岩石物理学基础
地层原油的压缩系数主要取决于原油的溶解气量、温度、压力。如果原油中含有的气体多,则原油的密度下降,压缩系数变大。
4.黏度
原油的黏度主要由原油的化学组成所决定。地面脱气原油的黏度具有很大的变化范围,从零点几到几千万毫帕秒(图2-4-6,图2-4-7)。
B. 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保持石油的最高价运用供给,需求,弹性的观点分析。谢谢了,大侠们!
石油是富有弹性的商品,每一单位的价格变动会带来较大商品数量的变化,所以石油的需求曲线比较平缓,这就意味着降价往往能使石油的总收益得到增加。。。
C. 用供求定理和需求弹性理论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经常限制石油产量
因为石油是需求弹性极小的商品。限制产量导致价格上升,但需求下降极小,因而收益=P*Q变大。
D. 试用供求理论及弹性理论分析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要限制石油产量
因为石油是一种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 即价格的波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不是很大 但是产量的波动却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这样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高产量不一定比低产量的收益更高 因为收益主要是取决于产量和价格 在产量低的时侯价格就会高 当然也不一定因为这里面有石油交易市场的影响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产量是会对价格产生成比例的影响 因此石油输出国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和更好的控制石油市场 往往会采取限制石油产量的方式达到目的 当然这一直是受到国际上谴责的一种手段 我知道的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E.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在现实世界中,不同需求的弹性是不同的。比如说,金属的弹性估算值是1.52,而石油的弹性估算值是0.05。是什么导致一些产品富有弹性,而另一些产品缺乏弹性呢?
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1)替代品的相近性;(2)支出在产品的收入比例;(3)自价格变动以来的时间长短。 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替代品越相近,则对该产品的需求越富有弹性。例如,石油有替代品,但并没有非常相近的替代品(想象一下蒸汽推动的、煤做燃料的汽车)。因此,石油的需求是缺乏弹性。塑料是金属相近的替代品,因此,对金属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两种产品之间的替代程度还取决于我们如何狭义地(或广义地)定义它们。例如,个人电脑是没有真正很相近的替代品,但戴尔却是惠普相近的替代品。因此对个人电脑的需求弹性比对戴尔或惠普的需求弹性更低。
在日常语言中,我们称食品和住房这些产品为必需品,而称到国外度假这些产品为奢侈品。必需品是指该产品的替代品少而且对我们的福利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必需品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食物和石油可归为必需品。
奢侈品是指通常有许多替代品的产品,购买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因此,一般来说,奢侈品是富有需求价格弹性的。家具和汽车可以归为奢侈品。 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支出在一种产品的收入比例越大,该产品的需求越富有弹性。
考虑一下你自己的关于口香糖和住房需求的弹性。如果口香糖的价格翻了一番,你对口香糖的消费几乎与以前一样,所以你对口香糖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如果公寓租金翻了一番,你就会大喊大叫并找更多的同学与你共同租房。你对住房需求的弹性比口香糖需求的弹性大。为什么有这种不同?因为住房占了你预算支出的很大比例,而口香糖只占了很小的比例。虽然你不喜欢这两种产品价格上升,但你很难注意到口香糖的价格上高了,而如果房租升高了则使你的预算紧张。 价格变动的时间流逝越长,需求越富有弹性。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上涨了400%时,人们几乎没有改变对石油和汽油的消费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和飞机引擎的燃料利用效率提高了,石油的消费量下降了。由于巨大的价格上升,随着时间更多的流逝,人们对石油的需求变得更有弹性。同样地,当个人电脑价格的下降,起初个人电脑的需求量只增加了一点。但是随着更多的人对使用电脑的各种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个人电脑的购买量急剧增加。个人电脑的需求变得更富有弹性。
F. 石油消费收入弹性系数对比
经济发展对石油消费的依赖也可以用石油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表示,它是石油消费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值,说明的是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所需要的石油消费的增长率。图6.24是中国与美国石油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历史,从中可以看出,美国的收入弹性系数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跳跃幅度非常大,在60年代基本稳定在了平均0.58的水平上,70年代和8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收入弹性系数出现异常,90年代以来基本维持在0.43左右的水平上。中国的石油需求的弹性系数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剧烈跳跃,相当于美国40年代末和50年代时的情形。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石油消费收入弹性系数也出现异常。而90年代以来中国石油消费收入弹性系数变化幅度变小,基本维持在平均0.67左右的水平上,相当于美国60年代的情况。
图6.24 中国和美国石油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对比
G. 石油供给被认为是相对有弹性的原因
一、 产品差异性小,高度类似,因此在价格促销中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
二、 购买频率高,价格透明度高,易于比较,消费者价格意识强;或在终端市场上,经销商和零售商经常有价格竞争。
H. 石油是短期需求弹性缺乏,长期富有弹性
任何商品都是短期缺乏,长期富有。。 你把弹性的感念在仔细琢磨琢磨
I. 石油供给完全无弹性供给需求怎么变动
1、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供给弹性,供给弹性是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2、其次结合供给曲线分析。
3、最后采用了所有技术上可能采用的调整增加供给量,包括大量培训雇佣新工人,购置新的机器设备,扩大厂房。
J. 用价格需求弹性分析中国的石油市场
首先,短期的,成品油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小,人们不会因为价格太高而去放弃购买燃料和衣服等石油化工制品。但长期来看,石油的价格需求弹性还是挺大的,会扭曲人们的石油需求。所以,政府确实可以把成品油(开车用的汽油)的价格作为调控市场的工具,不如调高某号汽油的价格,则会使消费者更多的考虑购买小排量的汽车,或是少开车,这样能够减少大排量汽车污染所造成的负外部性。高的价格也能够激励市场上新能源的发展进程。。。
但是,石油作为一种化工原材料,它的价格也是一种调控手段——他可以间接地导致衣服价格的变动,导致印刷业报纸的成本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