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有的地方多产石油,而有的地方多产天然气
为什么有的地方生成石油多,有的地方生成天然气多?这个问题的提出很自然,从目前我国的油气分布现状看确实会给人留下这样的一个印象。我国东部石油储量多,油田规模大,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等使东部成为中国主要的石油生产基地。天然气区则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近些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发现了大气田,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一些地区也有气田发现。石油与天然气能源在我国东西部的分布不够均衡。这也正是国家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以保证东部经济持续发展的地质科学依据。
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为什么会这样分布?这是大自然的造化,是由特定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决定的。主要决定因素有两点。
(l)有机质类型的差异是决定是生油还是生天然气的最基本条件。
有机质类型,就是生油母质类型的不同是决定以生油为主还是以生气为主的根本原因。而不同的生油母质类型又与形成有机物质的不同生物来源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古湖泊中或古海洋中富含的低等水生生物(如浮游生物、各种藻类等)是生成石油最有利的生源物质来源。而带入湖水中或海洋中的陆生高等植物,是有利于生成天然气的母质类型。若是由两种来源的生源组成,则既可生油也可生气,但更多还是生油,且其生成量较第一种类型小。以水生生物为重要生源的有机质虽然可生成大量油,但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生成大量天然气。而以陆生生源为主的有机质类型,一般生油很少,而生成天然气相对多。
在我国发现的大油田(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都是以水生生物为主要生源的大型湖泊相沉积,其有机质属最好的腐泥型干酪根类型,因此形成了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天然气则相对较少。又如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发现的大气田,其生源物质主要来自陆生高等植物,其有机质主要属于腐殖型干酪根类型,因此基本形成的是天然气资源。
(2)有机质的成熟度以及演化史是生成石油或天然气的关键因素。
有机质成熟度高低与生油或生气密切相关。在开始生油时成熟度不是很高,但随着地下温度、压力的增加有机质成熟度不断增高,石油生成量会不断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进入过成熟阶段时,这时,就使已生成的原油不断发生裂解开始生成湿气,最后进入生成干气(CH4)阶段。在生成干气阶段,以生油为特色的腐泥型有机质也只能生成天然气了。我国的四川产气区和鄂尔多斯含气区的中生界、上古生界的天然气藏都属于此类。这也是我国中部地区富含天然气的重要原因。
此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我国石油界对天然气的石油地质特征并不十分了解,没有摸清天然气勘探的规律,而且对天然气的勘探工作也重视不够。经过学习与探索,我国的石油地质学家们已经认识到,自然界存在着从石油裂解出来的“油型气”、由煤或煤系生成的“煤型气”以及由厌氧甲烷菌生成的“生物气”(就是俗称的“沼气”)等类型的天然气。在我国开拓了越来越广的找天然气领域,不但在不同地区,而且在同一盆地的不同层系都发现了一些新的天然气藏(层)。
Ⅱ 中国什么地方石油最多
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油田有500多个,探明石油储量近220亿吨,发现气田共185个,探明天然气储量2.56万亿立方米。那么,从不同角度看,中国油、气田之最有哪些呢? 中国最大的油田是大庆油田,面积1414.3平方千米,储量44.14亿吨;最小的油田是江苏的肖刘庄油田,储量仅22万吨。最大的气田应属长庆气田,面积5754平方千米,储量为4911.2亿立方米;最小的气田则不足1亿立方米,如胜利的套尔河气田(0.09亿立方米)、四川的新店子气田(0.11亿立方米)。 大中型油气田中埋藏最深的是塔里木盆地的塔河油田,达5391米;埋藏最浅的是延长油田(小于l00米)。埋藏深度最大的气田是柯克亚气田(6388米)、塔里木牙哈气田(5473米)、四川五百梯气田(5000米);最浅的气田是柴达木盆地台吉乃尔(210米)及涩北二号(500米)等第四系气藏。 油气田中含油气层位最老的天然气田是辽河兴隆台气田(太古宙(Ar))和四川威远气田(震旦系(Z));含油气层位最老油田则有辽河静安堡(太古宙)油田和华北任丘油田(震旦系)。最年轻的气田是青海涩北一号第四系浅层气田;而最年轻的油田为老爷庙油田(新近系)。 全国石油储量最多的含油层系为中生界下白垩统(占总储量45.89%),最少的含油层系是古生界及前古生界(占总储量5.73%)。气田储量最多的层系为古生界及前古生界(占总储量40.69%),而第三系储量最少(占总储量17.98%)。 中国年产量最多的油田是大庆油田,年产油5000万吨(1996?1997年),天然气年产量最高的气田是四川气田,达79.9481亿立方米。 中国油田中单井石油产量最高的井是华北任丘油田的任9井,单井日产原油5435吨。单井气产量最高的井是四川龙门天东4井,最高日产量达315.7万立方米。 中国油气田中位于最北边的是大庆油区海拉尔油田;位于最南边的是海南岛以南的莺歌海?琼东南盆地的崖13-1气田及乐东22-1气田;最靠东的油气田,在陆上为大庆油田,在海上为东海盆地黄岩14-1气田;最西边的油田为塔里木盆地西南的柯克亚油田。 西藏伦波拉油田是海拔最高的油田,海拔5000米左右;海拔最低的则是珠江口盆地流花11-1油田,井口水深364.8米。 中国油气田最多、石油储量最大的省是黑龙江省,其次是山东省(胜利油田)。气田最多、储量最多的省是四川省,天然气储量为6238.28亿立方米;其次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然气储量5739.35亿立方米;陕西长庆油田居第三位,天然气储量为4911亿立方米。
Ⅲ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很多石油
石油是由早期海底的动物生物尸体经过漫长的沉积演化而来的,因为人类有上万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和生物的尸体不断累积,产生的石油也不断累积,所以现在地球上会有很多石油。

石油经过成千上万年的锤炼才能为人类所用,表面上看起来地球上石油很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石油的需求也不断攀升,只有珍惜能源才能让人类文明生生不息。
Ⅳ 中东地区石油为什么那么多
中东地区是个天然大 油库,2005年石油剩余可采储量1001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57%;石油产量11.3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1%。多少年来,中东以其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促进了人类的繁荣和进步,但也成了无数战乱的根源。 2002年中东出口石油8.9亿吨,占世界石油总贸易量的41%,其中向美国出口1.14亿吨,向西欧出口1.6亿吨,向中国出口3890万吨,向日本出口1.95亿吨,向亚洲地区其他国家出口3.1亿吨。由此可见,中东是主要石油消费国的主要石油供应国。 毫无疑问,中东在21世纪仍将是世界石油供应的中流砥柱。由于这一特殊地位,也将成为经济、政治、军事激烈争夺的焦点。战乱此起彼伏,将使中东人民在享有石油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蒙受油田被破坏的损失,石油产量升降无序,以致人民生命遭受巨大牺牲。 原因:第一,地形属于板块交界处,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质运动活跃,三叠纪白垩纪时期,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长茂盛,靠近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快、动物进化较快,种类多,气候适宜,冰川运动期间地质灾害集中,大量植物动物,被掩埋于地下,长时间隔绝空气,性质发生变化,形成石油。 第二,中东地区在世界内,地形较其它地区低矮,形成盆地状态。中东犹如“盆底”,容易石油累计其中。 第三,地表覆盖严密,不容易泄露挥发。
Ⅳ 石油到底能用多少年,如今的石油为什么越来越多
为什么石油越来越多?第一,石油勘测、开采技术的提高。
经过发展之后,全球的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都有所提高,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被发现过的超大油田,而且以前我们开采不了,现在也已经能开采了,尤其是美国开采页岩油技术的突破。
全球页岩油储量大约在11万亿~13万亿吨之间,远远超过传统石油储量,未来随着页岩油开采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开采成本的不断下降,而页岩油也有可能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
其实不管石油资源到底会不会枯竭,不能否认的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实存在着许多自然资源,而这些可以说是大自然给我们人类的一种馈赠,但是有时候这种馈赠并不是持续源源不断的,是需要我们的珍惜才会“持续”下去的。
总之,石油资源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枯竭的,不过我们也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开采、合理的利用,与此同时也还要保护我们的环境。
Ⅵ 中国哪些地方最多石油
1、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是我国最主要的含油气盆地,勘探始于1955年,松辽盆地深部含油组合为农安油层,下部含油组合为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中部含油组合为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和高台子油层,上部含油组合为黑帝庙油层。
2、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是我国油气总产量最高的盆地。渤海湾盆地是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中-新生代叠合型裂谷盆地,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产物,也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重要地质事件标志。
3、鄂尔多斯盆
鄂尔多斯盆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石油产量年均增长速度均居中国第一位,每年新增石油地质探明储量均超过1亿吨以上。是建立石油生产基地的最有利地区,也是最现实的地区。2002年整个盆地生产的石油超过了1200万吨,2007年2000万吨(包括延长)。
4、柴达木盆地
青海石油管理局(以下简称青海油田)是我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青海、西藏两省区重要的产油、供油基地。主要生产工作区域位于素有 “聚宝盆”之称的青。
5、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目前已探明油气资源总量约为160亿吨油当量,被地质学家称为21世纪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始于1952年的中苏石油股份公司 ,塔里木油田1989年建成投产后,逐渐成为中国西部的能源经济中心。原油产量不断增长,天然气产量也从2004年的约14亿立方米猛增至2009年的181亿立方米,成为“西气东输”工程的主力气源之一。
Ⅶ 我国的各大油田分别位于什么地区(平原
我国的西藏地区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油田
我国的西藏地区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油田,是我根据我提出的“地球膨裂说”最先提出的观点,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有人提出这一观点。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对石油的开发具有普遍意义和世界意义。这一观点的提出对缓解我国的石油紧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的这一观点希望能引起石油等有关部门的重视,进行学术研讨,鉴定,开发,为早日解决我国的石油紧缺作出贡献。
18世纪70年代到现在,人们对石油的生成问题归纳为两大派,既有机生成派和无机生成派。有机生成派认为石油是有机物生成的;无机生成派认为石油是无机物生成的。有机生成派的主要问题是,为什么有些地区发现了15亿年前的石油?为什么油气藏多存在于海沟和大型线状断裂带及大陆盆地之中。
人们为什么对石油的产生会产生这么多的疑问呢?这主要是因为对地球的演化史没搞清楚。我根据地球膨裂说得出的地球演化史认为,46亿年前,太阳因燃烧而发生爆炸,飞出许多熔融的火球,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地球形成之后,由于在冷却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大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热量,气温逐渐下降,地球逐渐收缩。由于形成地壳的成分不同,收缩时造成地球的表面高低不同,低的地方形成了盆地。39亿年前,由于地球的气温逐渐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这时的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平均1.2万米深。38亿年前,生命在海洋中出现。6亿年前,由于气温和海洋的温度逐渐升高,产生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5.2亿年前,由于地球的膨裂,部分陆地逐渐露出了海面,4.8亿年前一些陆生生物开始出现了。6500万年前,地壳发生了最后一次大的膨裂,造成海水最后一次从大陆上彻底退出,恐龙灭绝了。
如果根据地球膨裂说得出的地球演化史,就能很好地解释所有的石油之谜,并能对石油的产地和产量作出很好的预测。
1、为什么一些地区找到了15亿年前的石油?这是因为39亿年前,海洋就已经覆盖着整个地球,38亿年前生命就在海洋中出现了,石油又是海洋微生物的残骸生成的,所以发现15亿年前的石油就可以理解了。
2.为什么油气藏多存在于海沟和地壳的大型线状断裂带?这是因为地球膨裂总是在地壳的最薄地区,也就是海盆地区。这些海盆地区存在大量的石油,因为海沟的边缘和地壳的大型断裂带是地球海盆膨裂的边缘,所以必然有大量的石油。
3.为什么石油多存在于大陆盆地之中?因为这些地区历史上是海洋中的盆地,一些海洋微生物的残骸在海底洪流的作用下,必然被冲积到这些盆地形成石油。
4.为什么90%以上的油气和含盐有关?因为海水的咸度很大,受阳光的照射形成很多的蒸发盐,这些盐有利于石油的保护。
5.为什么99%的油气和火成岩有关?因为石油的生成需要温度,这些海洋微生物残骸在火成岩的温度帮助下才能生成石油。
6.世界上的油矿规模比任何矿体的规模大得多,这么多的海洋微生物残骸是从那里来的呢?因为生命38亿年前就在海洋中出现了,6亿年前又发生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到6500万年前海洋从大陆上彻底退出,这期间经历了38亿年。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石油储量1770.62亿吨,按38亿年计算,每年产生46吨的海洋微生物残骸这是完全可能的。
7.石油为什么高度集中在中东地区?因为中东地区地质史上是海盆地区,处于热带的时间长。气候炎热非常适合海洋生物的繁衍,所以这一地区的石油就多。
8.石油生成的主要时间?石油是由海洋微生物残骸形成的,而大量的海洋微生物是在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之后,到6500万年前海水从大陆上彻底退出这段时间生成的,所以石油主要在寒武纪之后到6500万年前的海相沉积层中产生。
9.石油的原产地。因为石油是海洋中微生物的残骸生成的,所以石油的原产地必然是海相沉积层。但是由于石油的运移,石油也可以在火成岩、陆相沉积层中发现。
10.石油的生存环境。关于石油的生存环境,有机生成派分为海相成因派和陆相成因派。陆相盆地形成的时间短、动物残骸少不可能形成油田。虽然在陆相油田中发现动物化石,也不能证明陆相沉积层能生成石油,因为这些石油是从海相沉积层中运移过来的。在这些陆相沉积层的下面肯定有海相沉积层,只不过我们没有钻那么深,没有发现海相沉积层而已。在抚顺和茂名均有较厚的油页岩,同时含煤层中大都含有油页岩。油页岩与煤共生,油页岩无疑是陆相成因,这说明由于时间短,动物残骸少只能生成油页岩,不能生成石油。
11.生成石油的物质是什么?生成石油的物质是生物的尸体。生物的细胞含有脂肪和油脂,脂肪和油脂是由碳、氢、氧等三种元素组成的。生物遗体沉降于海底并被淤泥覆盖后氧元素分离,碳和氢则组成碳氢化合物。比石油更轻的碳氢化合物则组成天然气。煤与石油的成因很相似,但煤是植物的化石,又是固态,所以不能生成石油。这也就是煤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深度、同样的压力、同样的温度下,没有变成石油的原因。
12.为什么沙漠地区有石油?因为沙漠是海洋形成的。5.2亿年前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海底洪流把沙子、海洋生物残骸、蒸发盐冲击到海底盆地,所以这些地区存在着石油。地壳膨裂后,海水从大陆上退出,这一地区露出海面形成陆地,由于这些地区不适合植物生长,逐渐变成了沙漠。在撒哈拉大沙漠和我国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已发现大量的石油,我国的内蒙古沙漠肯定也有大量的石油。
13.我国是富油国。在我国境内存在大量的海相沉积层,已探明的海相沉积层455万平方千米。在这些海相沉积层中蕴藏着大量的石油,但由于我国的海相沉积层大部分比较深、石油基础理论及地球演化史没搞清楚、石油勘探开采技术的落后,这些石油还没有得到开发。
14.石油的产量。因为石油是海洋盆地中的海洋微生物残骸生成的,所以海相沉积层的厚度、海盆面积的大小、海盆是否处于热带地区、海盆在热带地区的时间长短,这是决定石油产量的四要素。
15.我国的西藏地区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油田。我国西藏地区完全符合决定石油高产量的四要素。(1)珠穆朗玛锋地区,早奥陶世至始新世中期的海相沉积层厚达1.1万米。在这一地区的奥陶世海相沉积层下面,肯定存在寒武纪海相沉积层,如果加上寒武纪海相沉积层的厚度,这一地区的海相沉积层肯定超过1.2万米。而塔里木地区从寒武纪到志留纪的海相沉积层仅1000米。(2)珠穆朗玛锋地区在中生代(2.25亿年)时,位于南纬24度,而后才逐渐移至现在的北纬28.6度,说明中生代时喜玛拉雅山地区处于热带地区。(3)西藏地区地质历史上是海盆地区,以后才逐渐隆起形成青藏高原。西藏盆地北至新疆南部,东至滇西、青海南部,面积很大。(4)西藏地区如果从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算起,至6500万年前海洋从西藏地区彻底退出,这期间近5.5亿年的时间都处于热带、亚热带海洋下面。而塔里木盆地主体缺少泥盆纪海相沉积层,从寒武纪到志留纪仅2亿年时间处于海洋下面。我国的西藏地区上述四条优越的生油条件是世界上其它油田所无法相比的,所以我国的西藏地区必然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油田。
证据:
1995年;青藏高原发现一个10-15万平方公里的巨型地下空间。 在1995年,一支由来自加拿大、爱尔兰、中国、法国等国的学者组成的国际联合小组运用了电磁学方法,布置了四条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希望能找到地球内部反馈出的信息。魏文博一行科学家分析了几种可能性。“通常来说,固体岩石的导电性差,高导体物质一般为金属、石墨、水等。”一开始,科学家们认为是地下金属成分增多了,但探测结果却表明没有如此富足的矿藏,而石墨层在青藏高原的分布也被排除。或者地下有一些类似于水的液态物质,并溶解了很多盐分,但这一点也很难得到观测的证据。最后,科学家们判断,在深层的地壳下,水一般以形态特殊的水分子存在于岩层中,出现如此集中的高导电性则证明,青藏高原东部有可能存在广阔的地下海洋。地球膨裂说认为“地下海洋”其实就是石油。
2004年11月29日14:57 [ 张爱林 叶2辉 ] 来源:[ 新华网 ]
地处西藏羌塘地区的西藏第一口海相石油深钻现已进尺800米。 据专家介
绍,面积16万平方公里的西藏高原羌塘盆地属于特提斯海相盆地,位于世界特
提斯构造域东段。被国际地学界称为"特提斯构造域"的地区,不仅是重大基础地
质理论诞生之地,也是世界上探明储量和开采储量最大的含油气地带。
作者:赖柏林
Ⅷ 我国哪里的油气储量最多
那就是得属西北的新疆的大油田,已经探明的储量是现我国最大的,但是暂时因为交通的问题开采起来成本太高,所以等我国的西部基础设施略完善后,我国立刻会启动西部大开发也有利于或者提升西部建设的步伐。这是战略性的。
Ⅸ 石油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为何地球上那么多石油
人类文明已经发展了5000年,但是真正发展起来的只有200多年的时间,人类文明的真正起飞于18世纪60年代的一场工业革命,这场工业革命最大的标志就是大量的机器代替了人工,让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得益于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类文明发展速度迅速提速,人类用短短200多年的时间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就超过了过去5000年文明总和,人类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首先离不开人类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其次是有像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科学家的指引道路,除了这两点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地球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为机器的持续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机器的持续正常的运转最终保证了人类文明高速持续地发展,所以人类文明成就离不开地球上的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