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基地为什么叫鬼城
扩展阅读
cad工具右键acad怎么修改 2025-07-20 14:56:33
纺纱成本怎么核算 2025-07-20 14:56:29
法律如何判定成本 2025-07-20 14:55:40

石油基地为什么叫鬼城

发布时间: 2023-02-04 08:39:40

❶ 冷湖石油小镇为什么废弃

冷湖石油小镇废弃的原因是石油资源的枯竭。

1959年,冷湖油田年产原油30多万吨,跻身于全国四大油田之首,给我国现代工业的崛起和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当然这个成绩离不开第一批开采冷湖石油的工人和家属辛劳贡献,他们不仅开发了冷湖油田,也建设了繁华的冷湖石油小镇。

然而曾经繁华的冷湖石油小镇现在已经被废弃,变得和“鬼城”一样。这是因为冷湖油田资源枯竭,原油产量逐年减少,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冷湖石油小镇就这样被废弃了。

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石油发展战略的东移和油田原油产量逐年减少,冷湖油田也慢慢进入低谷时期。不可再生资源支撑起来的小镇,最终也会随着产能的降低而走向消亡。

1977年西部尕斯库勒油田被勘察发现,80年代敦煌七里镇青海石油基地建成,冷湖石油小镇的数万名石油职工家属在国家的号召下,相继东迁西移,撤离了冷湖石油小镇。没有了人口支撑,曾经繁华的冷湖石油小镇走向沉寂,只留下一片如同楼兰古国一样的小镇遗址。

❷ 聊城为什么称为鬼城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的故事有很多是出自聊城的,聊斋里面鬼特别多呀,所以叫鬼城。聊城市,山东省下辖市,位于山东省西部,西部靠漳卫河与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隔水相望,南部和东南部隔金堤河、黄河与济宁市、泰安市、济南市和河南省为邻,北部和东北部与德州市接壤。

山东聊城的特点

聊城全市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辖东昌府区、临清市、冠县、莘县、阳谷县、东阿县、茌平区、高唐县8个县(市、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3个市属开发区。

聊城市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石膏、石灰石、饮用矿泉水和温泉水等,地热资源26482立方米,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如山陕会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海会寺、 临清舍利宝塔等景区。

❸ 康巴什为什么叫鬼城

康巴叫鬼城是因为鄂尔多斯市因为煤矿使一些人富裕了,开始兴建房地产,恰巧那些年房地产比较火,但是后来煤矿企业不景气,很多工人流失,资金链也断了,撤资后,留下了很多已经建好的楼和一些烂尾楼,加之媒体的炒作,让这里成了大家眼中的鬼城。

康巴藏区位于横断山区的大山大河夹峙之中,即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西藏的昌都市,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青海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藏区有典,法域卫藏,马域安多,人域康巴。

康巴亦称康区或康巴地区,这里人杰地灵,山川秀丽。那嵯峨峭拔的冰山雪岭,奔涌腾跃的急流大川,澄澈湛蓝的高原湖泊,牛羊遍布的绿色草原,那剽悍粗犷的康巴汉子,婀娜多姿的藏族姑娘,以及那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无不令人耳目一新,心胸坦荡,神往流连。

❹ 玉门为什么被称为鬼城

传说玉门老城已被废弃,是个鬼城,房价极低。但是还保持着一座小县城的正常样貌。

玉门是甘肃省西北部的一个行政县,可能现在有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但是在几十年前,玉门在国内都是十分有名的,甚至超过了现在的杭州和广州。

因为玉门诞生了我们国家第一口油井”玉门油田“,而玉门油田最早是在清朝同治时期发现的。油田坐落在祁连山脚下,根据历史记载,祁连山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背后的“天之山”。

那时候玉门人都会因为自己是玉龙油田的人而感到自豪,当时这座城市的人也只分为两种,那就是石油采集工作者,和非石油采集工作者。

但是玉门第一批油田人生活也是十分艰苦的,他们为了躲避风雨和野生动物的袭击,就在山壁上凿出洞口居住。很长一段时间,呈现出山壁上全部是是密密麻麻的洞穴,而山脚下全部是密密麻麻小型油罐和采油机的景象。

再丰富的资源也会面临被开采完的一天,而玉门也是没有逃过这样的结局。2006年,玉门油田的资源已经完全枯竭。2009年,玉门市政府搬到新建的玉龙新城区,9万多人随政府搬走。

老玉门从最鼎盛时候的13万人口,降到了只有2万多人,随着人们陆续的搬离,房子价格也大幅度下跌,玉门已经成为了一座”鬼“城。

❺ 中国的鬼城是哪为什么叫鬼城

丰都为什么又叫鬼城??丰都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处长江上游,全县幅员面积2910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人。丰都是一座依山面水的古城,春秋时称“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从枳县划出单独设县,定名为“丰都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
丰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是中国最有特色,最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小镇,以其作为阴曹地府所在的丰富的鬼文化而蜚生古今中外。这?流传着许多鬼神传说,《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锺馗传》等许多中外文学名着对“鬼城”丰都均有生动描述,颇富传奇色彩。

丰都县境内主要景观有:丰都名山、双桂山、“鬼国神宫”、“阴司街”,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鬼神文化人文景观,也是西南地区最壮观的动态人文景观,这?还有建筑奇特壮观,密集程度大,时代跨度大、文化价值高,在全国实属罕见的汇南汉墓群;有正在施工建设中的树人大鬼石刻,还有低海拨(海拨380-520米)的四坪森林公园,有三抚原始林场,龙河风景区(溶洞、漂流)等自然景观

汉唐以来,丰都县的名山就被称为“鬼城”,从那时起,丰都这座长江北岸上的小县城,以其神秘的面貌和众多的传说名扬天下,成为长江黄金旅游线上一处饱含中国文化内涵的风景名胜,引人探幽。历代骚人名士,羽流迁客纷至遝来,登山揽胜,游览题吟,在“鬼城”中留下了层层足迹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在丰都“鬼城”旅游,导游一定会给你介绍两个人,因为在把丰都称为“鬼城”的众多传说中,他们功不可没。

这两人一个叫阴长生,一个叫王方平,相传从汉代起,他们曾先后在丰都县城东北角的平都山也就是今天的名山修道成仙,白日飞升。到了唐代,有人误将“阴”和“王”两人的姓连在一起,成为“阴王”,再讹传为“阴间之王”,于是丰都就成了“阴曹地府”。

下笑世上士

沉魂北丰都

这是诗人李白游览丰都名山“鬼城”之后留下的诗句。

如今,李白的诗句成了丰都名山“鬼城”的一幅名联。向世上之人昭示一个关于生与死、来与去的人生道理。

丰都名山林木幽胜,风景如画。古木掩蔽的翠绿丛中,石径曲回,庙宇重叠。历朝历代的人们在沧桑的岁月积淀中,凭着丰富的想象和心中的奢望在名山之上,日积月累修建了阴阳界、奈河桥、十八层地狱等众多的景点,并根据道、佛、儒教的学说,塑造了大量的人、鬼、神的形象,同时把人世间原有的机构和设施一一搬到了阴间,构建了自身想象中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阴间政府”,充分发挥“阴间政府”的职能,把人不能在阳间实现的愿望和理想以及种种恩怨都放到阴间解决,用自己心中的理想鬼神去惩恶扬善,使理想的鬼神成为人们生存的精神支柱。因为在他们心中相信善恶之人是存在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

传统中国迷信颇多,传说人死之后阴魂不散,都要到长江北岸的丰都“鬼城”这个地方来报到,在这里接受“阎罗天子”的审判,判定功罪善恶,安排来世去向。这些游动的亡魂手持盖有“阴司”、“城隍”、“丰都县府”三枚大印的“路引”(通行证),匆匆赶到丰都“鬼城”转世升天,不敢耽搁,否则来迟一步就会成为孤魂野鬼,永无宁日。

奈河桥是丰都鬼城中一个蕴含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地方。

它位于丰都名山寥阳殿前,由三座大小、形制完全相同的石拱桥并列而成。桥面窄小,青石铺砌,略成弧形,每次只能行走一人。桥的两侧石栏雕花,桥下为一方池塘。桥头设有关卡,由阴间厉鬼日游神和夜游神昼夜把守。

民间传说,奈河桥是人死之后,到阴间报导的必往之路。如果人活着的时候品行端正、行善积德,那么就有神灵保佑平安过桥;如果人活着的时候品行恶劣、行恶积怨,那么亡魂就会打入桥下血河,被池中铜蛇铁狗狂咬。《丰都宗教习俗调查》一书对此有过这样的描述:

“桥分三层(或三座),善人的亡魂可以安全地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的亡魂可以通过中间的桥;恶人的亡魂则过下层的桥”。恶人过桥时,都会被守桥的历鬼识破拦住,并推往桥下“波涛翻滚、血水横流、腥风扑面、尸骨满布”的血河。

很多来丰都名山“鬼城”旅游的游客喜欢从桥上顺利走过。认为走过此桥,死后就能免受再过奈河桥之苦。于是,他们在过桥之前烧香化纸,施舍钱物,愿神能庇护。而庙里僧尼更是生财有道,故意在青石桥面上泼上桐油,使过桥香客行步艰难,常常滑倒,诚惶诚恐,这样一来,奈河桥也就多了神话的色彩。

奈河桥是名山“鬼城”中的难得的一处古迹,建于明代,距离今天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奈河”在佛教中是地狱里的河名。把奈河桥编撰成故事,旨在教化活着的人多做好事、行善积德、造福人类,来世方能转世升天。

古人这种因果报应的思想早已不足为训,但是作为名胜古迹和宗教文物来观赏,丰都“鬼城”却是其它寺庙所不能替代的。如果你来丰都旅游,不妨去名山“鬼城”走走这座奈河桥。

❻ 甘肃一神秘小镇,曾被誉为“小香港”,却因残垣断壁成网红景点

西北地区的景观一直都以神秘着称,很多人在热播的影视剧中应该都看到过西北地区的一些场景,这些场景都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九层妖塔》的故事。甘肃除了敦煌之外,最令人向往的便是这处新晋的网红地——阿克塞石油小镇。

曾经的石油小镇非常繁华,因为石油的存在,变得热闹纷繁,因此被人称为西北的“小香港”,上万人在这里开采石油建立小镇。到了1983年,石油小镇发生了一些事情,小镇在一夜之间被毁灭,称为了名副其实的“鬼城”,直到现在在小镇中还是毁灭后的残垣断壁。

直到《九层妖塔》的出现,让这座石油小镇的神秘感再次激发,让一个残垣断壁的小镇不仅成为了影视基地,更成为了无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看过这部电影的,都知道这部电影给人的无限遐想,之所以成为网红打卡地也是因为《九层妖塔》的故事背景便是石油小镇。

在石油小镇的残垣断壁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有幼儿园,医院,民居等等的城镇基础设施,当然还会有许多影视剧在此布置的场景。如果是一个人到此地打卡,难免会有些惊悚,但到这里的游客一个比一个戏精,现在石油小镇的场景随手一拍就是大片,虽然荒芜,但很带感。

因为影视作品的影响,石油小镇也再度爆红,虽然说小镇的风格很统一,但那种神秘感是吸引游客的关键。从以前的废弃小镇到网红景点,石油小镇发生了蜕变,整个景区也被称为是国内“最省力”的景区,因为里面的主色调就是破旧,所以连打扫卫生都省了。

石油小镇的 历史 怎样?我们需要到小镇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但作为一个网红打卡地,现在的石油小吸引很多的美女前去,所以这里也是邂逅的最佳地。有人说小镇很危险,有人说小镇很破旧,但没有人说小镇不好玩,这说明石油小镇确实值得一游。

现在的石油小镇是需要30元门票,景区的电瓶车也需要10元,不过除了能拍照,能看到影视剧中的场景之外,游客还可以用影视中的道具,成为电影中的主角。如果你喜欢西部的大漠风情,那么石油小镇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因为这里有时还会出现海市蜃楼。尤其是雅丹地貌有足够的魅力。

本期话题:对于这个残垣断壁的网红小镇你有什么体验之感?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

❼ 石油名城变“鬼城”,曾居住10万人,现只剩断瓦残垣

每个人在选择 旅游 的目的地时,总会有不同的考量,往往会因为当地的气候、政策以及其他原因而变化,但总得来说大部分人在外出 旅游 时都会 比较偏爱去一些干净的地方 ,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是最好不过的。

虽然大多数人 旅游 的时候对“人挤人”的现象非常头疼,希望能发掘一些“冷门”、“偏僻”、“小众”的 旅游 景点,但如果一个地方真的一个人都没有,反而很少有人愿意去。

但不同于大多数游客,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口味爱好都很独特,喜欢往一些公认危险、阴森的地方跑,还 有些人专门喜欢造访“鬼城”

“鬼城”往往不是指字面意义上闹鬼的城市,而是说那些 被荒废的、人迹罕至的荒凉之地 。对于普通的游客来说,那里没什么好看的,但对于一些背包客来说,每一座鬼城在他们眼中都是神秘莫测,充满趣味的。

我国就有不少的“鬼城” ,大多都是荒无人烟,有着地广人稀的特点,比如乌兰察布市宁新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广西北海别墅区等等,但这些地方虽然人迹罕至,但好歹还有那么几个人。而接下来要介绍的这座“鬼城”,则是空无一人,连鬼到了那里恐怕都会觉得寂寞,它就是 冷湖石油小镇,现在变成了石油基地遗址

你很难想象,在几十年前,这里曾是一座繁华的小镇。在 青海 茫茫的戈壁滩上,曾经出现过鳞次栉比的楼房,密密麻麻的建筑群。在夜晚降临之时,小镇里亮起的点点灯光比大漠上空的星星还要多,那时 因为人口众多,国家还专门在当地设立了“冷湖市”

冷湖 的名字来源于一个湖水冰凉的湖泊,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北方, 处在甘肃、青海与新疆三省的交界处 。冷湖市从1959年设立以来,一直到六十年代都是隶属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管辖的一个小镇。

直到70年代初,你还能在四号养路段门前的公路旁看见写有 “冷湖市”三个大字的木牌 。只是现在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木牌大概率也早已和那些被留下的房子一起 被漫天黄沙所掩埋

其实冷湖市的兴起和衰败皆因为一样东西—— 石油 。冷湖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时刻,在顶峰时期, 它曾是我国四大油田之一 ,最兴盛的时候这里住着 10万人 ,对于一个偏远地区的小镇来说,这个入住率是相当可观的。

1958年9月,在冷湖 5号构造地中的4口井中 一日之内就喷出了高达了800吨的原油 ,油井的旁边甚至成为了一片油海,消息一出举国欢腾,同时这也是冷湖油田诞生的标志。

1959年,冷湖 以年产原油量30万吨的成绩, 位列我国十大油田之首,也翻开了冷湖市的崭新篇章。

当时的石油工人们,无一不是满怀一腔热情,要在这偏远的地方为祖国的石油产业做出一番贡献,他们也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第一批入住冷湖市的居民。

在天山果子沟、在有着38道弯的盘山路上等等,到处都见证了石油工人不畏艰辛的工作热情,留了下他们的苦与乐。

冷湖市因为石油的开发而变得富裕,开始有了属于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小学、医院、电影院等场所也都建立了起来。 许多石油工人见到小镇发展得如此繁荣,也将自己的家人接来此处 。无论白天黑夜,这片土地的上空永远有着欢声笑语。

而冷湖市的没落是因为 石油资源的枯竭 。随着我国石油发展战略重心的东移,冷湖的产油量也在逐年衰退,其他更大的油田也被发现,新的石油中心的确立, 冷湖市的那些工人们在国家的号召下全部搬离了那里

人口的不断离开,让冷湖市最终走向了衰败。只有那些遗留下来的残垣断壁和永不磨灭的星辰,见证了它曾经的热闹和繁华。

如今的冷湖石油基地遗址已是寸草不生,你能看见的除了断瓦残垣外,就只有满目的黄沙戈壁。

而在这片废弃之地不远的地方,还 矗立着一座纪念碑 ,碑后则是 400多位 在此地,为祖国建设事业付出了生命的石油工人沉睡的地方。 石油名城变“鬼城”,曾居住10万人,现只剩断瓦残垣

如今的冷湖市已经彻底成为了 历史 ,但即使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先辈们为了祖国建设而做出的贡献永不会磨灭,子子孙孙与日月星辰都会永远铭记。 因石油兴亡的城市,曾住着10万人,如今只剩下断瓦残垣。

❽ 藏在青海荒漠的小镇,鼎盛时被誉小香港,如今变“鬼城”游客暴涨

在大西北荒漠里,曾经一度很热闹,当石油被开采出来的时候,无数人赶赴荒漠里,一座座石油小镇得以拔地而起。寸草不生的土地上,也建起了歌舞厅、加油站、餐厅和超市,然而,当资源枯竭后,人们逐渐离去,就在戈壁上留下了一座座“鬼城”。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位于青海、新疆和甘肃交界地区的冷湖镇。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源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在关于“冷湖油田的建设”章节里用了不少笔墨描写了柴达木探区的所见。

上世纪50年代,冷湖本是无人区,后因发现石油而建立了冷湖油田,新中国第一口油就诞生于此。柴达木石油职工在艰苦的条件下奋战,兢兢业业挖石油,热火朝天搞建设,将沙漠之城打造成了鼎盛时期的“小香港”。

尽管如今它变成空城,对于我这种废墟旅行爱好者来说,却充满了想象力,眼前似乎浮现出过去生产生活的场景。

当穿过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翻越当金山,前往冷湖镇所在的青海茫崖时,突然有种时空更迭的感觉。沿途如白雪覆盖的盐碱地与戈壁荒原变换,沿305省道行驶直到看见“冷湖石油基地旧址”的路牌,冷湖老基地就到了。

下公路后放眼望去,到处断壁残垣,于戈壁腹地显得更加荒芜,仿佛经历了一场空前劫难,更像是废弃的古城。行走在废墟中,“冷湖油矿”四个大字尤为醒目,以前这里是冷湖五号油矿的国营贸易公司,破败招牌下宽阔的广场,隐约透露出当年的热闹。

四处转转,几乎所有的房子都被揭了顶,卸掉了窗户,大多只剩下一面露出砖头的残墙。在废墟偶尔拾到当年的煤油灯、棉鞋等老物件,或许当年某个工程师正提着它,在一丝不苟检查生产进度。

冷湖四号地区还有一片特殊的区域,它是被围墙围起来的公墓,这里长眠着自青海油田开发以来,因公或因病去世的油田领导及职工亲属。公墓内高12米的纪念碑与碑后400多个墓碑巍然挺立,背衬着绵延的祁连山,都朝着东方家乡的方向。

这些墓碑并不华丽,有的只是土包加一块石碑,有的干脆只是无名碑。站在其中,越发觉得冷湖老基地如同一座巨大丰碑,静静守候孤寂的土地。它记载着曾经的光辉岁月,也向每一个到此的游客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如今让冷湖镇重新返回人们视野的,是坐落在镇子西部约80公里的俄博梁雅丹群,绵延的山梁上聚集着或如龟背,或者圆丘等神奇景观,由于荒芜干旱、少有人烟、地貌与火星地貌特征类似,也被称为“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之一。到了夜晚,璀璨星体在天空闪烁,与神奇地貌形成妙不可言的盛况。

从冷湖镇前往俄博梁雅丹群的途中,我在一家小面馆歇脚,老板娘热情地给我讲述冷湖镇过去的景象。那时冬天零下20多度,夏天太阳直勾勾晒着,艰苦的很。以前在这里生活和工作,总觉得荒凉,这次回来,才真正能够理解家乡苍茫的美。

她不止一次地说,相信冷湖遗址、俄博梁雅丹群等景观,一定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而我的想法,亦是如此。

❾ 康巴什为什么被称为“鬼城”

美国《时代》周刊刊文称,中国内蒙古康巴什是一座建筑豪华,但无人居住的“鬼城”。花5年时间建设的康巴什,原意要成为鄂尔多斯对外炫耀的市中心,但到现在人口就几万才说是“鬼城”。

原因一,由于中国属于地大物博人多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我们这一独特民族来说,自然是最有人气和一定的地域需求的,而我们中国虽然地域广阔,但是人口也是非常密集的。

处于一线大城市的密度而言,其他的也很少有城市会出现人烟稀少的问题,而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却展现出了非常稀疏的人员状况,所以才会有这种说法。

原因二,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作为一个边境地区的城区,带给大家的永远都是发展非常快速的状态,在这一快节奏的发展脚步中,却让大家看到的是比较少的人群,也是因为这一地区的广阔,再加上人烟稀少,自然就会让人感觉到非常恐怖。

而且如果在建筑非常发达的情况下,却依然展现的如此奇怪,就会让大家感觉跟整个中国的发展现象格格不入,自然就会让大家联想到所谓的鬼城状态。

(9)石油基地为什么叫鬼城扩展阅读:

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鬼城是指资源枯竭并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城市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因空置率过高,鲜有人居住,夜晚漆黑一片,被形象地称为“鬼城”。

从地域维度来看,绝大部分“鬼城”配套功能缺失主要纠结于绝对体量不足和相对分布不均两种情况。

绝对体量不足令整个“鬼城”规划范围内基础商业、公共服务、市政等配套设施建设量同居住、商务、工业等新城主导功能的建设体量之间不成正比,配套设施体量大幅落后于主导功能建设量司空见惯。

而“鬼城”内部配套措施即使在总量上可以满足规划人口导入量的使用需求,但是在新城分区土地规划时,设计单位大多未能合理确定配套设施的建设地点,造成“鬼城”内局部位置同类配套设施的分布过于密集,而其他位置却紧缺的不合理现象。

鬼城空城在全国蔓延,源于各地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根子却在于中央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模式。例如上级政府每年都会对下级政府下达固定资产投资的考核目标,使得许多地方想方设法搞大项目大投资重复建设,空城鬼城是投资拉动经济的极端表现。

国内经济在转型,结构在调整,但来自上级的政绩考核机制未能同步转型,对GDP、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指标的考核仍对地方政府的行为起着主导作用。考核机制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必然导致地方官员新瓶装旧酒,换个土地财政的马甲再上阵。

空城鬼城大行其道,板子不仅仅要打在地方政府身上,更需要改革政绩考核机制。

相似的鬼城:

1.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重新建一座城市

2.内蒙古巴彦淖尔:连接西北与华北、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国家重要边境经济合作区,新兴工业城市,商贸物流、旅游服务、金融贸易等为主的特色服务业基地。

3.内蒙古二连浩特:全国向北开放的经贸大通道,区域性的国际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进出口加工基地。

❿ 什么叫鬼城。

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鬼城是指资源枯竭并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城市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因空置率过高,鲜有人居住,夜晚漆黑一片,被形象地称为“鬼城”。如鄂尔多斯市新城康巴什,杭州郊区的天都市等。2013年,内地“鬼城“现象蔓延,除了此前广泛报道的贵阳、营口等城市,江苏常州、河南鹤壁和湖北十堰,也开始出现鬼城的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