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中俄石油协议为什么签了这么多年
扩展阅读
石油卡挂失了怎么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体产品哪个好 2025-05-12 14:24:51

中俄石油协议为什么签了这么多年

发布时间: 2023-02-03 12:35:32

❶ 想了解一下中石化与俄罗斯西布尔公司合作开发俄罗斯油气田的具体情况。

9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来华参加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当天,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分别与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下称俄油)和俄罗斯西布尔公司签署合作。

中石化表示,已与俄油签订了《共同开发鲁斯科耶油气田和尤鲁勃切诺-托霍姆油气田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中石化有权收购俄油所属东西伯利亚油气公司(East Siberian Oil and Gas
Company,ESOGC)和秋明油气公司(Tyumenneftegaz)这两家公司49%的股份。两家公司分别拥有鲁斯科耶油气田(Russkoye)和尤鲁勃切诺-托霍姆油气田(Yurubcheno-Tokhomskoye)的开发许可证。

❷ 中俄签署的石油供应是50年吗

中俄签署的石油供应不是50年,一般石油供应合同的签署都是以金额数量来衡量的,比如说以签署当日的国际石油价格定价或者双方协议定价,签署金额总量200亿的石油供应合同。不能用时间来确定总量。

❸ 中俄石油协议价格十年不变吗

不是的,是浮动价格。
中俄石油购买协议中,石油的价格是浮动的,综合参考国内油价、国际油价和俄罗斯管道运输成本,公式十分复杂,作为商业机密,不对外披露。

❹ 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博弈分析

虽然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既必要又具备可行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双方一定会合作,即便是最终双方政府在战略层面选择了合作,但是具体的合作过程中能否就合作方式达成一致?这一切都取决于双方基于各自利益最大化条件下博弈的结果。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重要项目———中俄原油石油管道项目长达15年之久的艰苦谈判恰如其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博弈可以分为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和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当参与者的行为相互作用时,是否允许参与者之间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契约。非合作博弈研究的是利益冲突环境中相互独立和理性的个体行为以及这些行为间的交互影响。由于独立性要求,非合作博弈中的每个个体只对自己负责,追求个体决策最优,相互没有也不能缔结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同盟,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与之相反,合作博弈允许个体间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强调团体理性,其结果往往比追求个体理性更有效率。考虑到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双方很难缔结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协议来提升双方的收益,因此,下面我们将重点运用非合作博弈理论来分析中俄双方政府在石油天然气合作方面的战略选择及中俄原油管道项目路线的选择。

一、中俄双方政府在石油天然气合作方面的战略选择分析

(一)基本博弈模型

考虑一个由中国政府和俄罗斯政府两方参与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博弈的基本式为

Gb={I,S,θ,q,π}

(1)局中人:中国政府和俄罗斯政府,定义为I={1,2},其中,i=1表示中国政府,i=2表示俄罗斯政府。中国政府和俄罗斯政府都是理性和自利的。在石油天然气合作中,俄罗斯政府拥有油气资源,在讨价还价中处于占优地位,中国政府相对处于劣势。

(2)策略集合: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俄罗斯政府,可选择的策略都只有两种:合作或不合作。定义行动Si∈{合作C,不合作N},i=1,2。策略空间为Sij,i,j=1,2。策略S11=合作,S12=不合作,S21=合作,S22=不合作。第一个下标表示第几个参与者,第二个下标表示第几个策略。例如S11=合作表示中国政府的第一个策略为合作。

(3)类型空间:定义类型θj∈{友善,非友善},j=1,2。如果参与者的类型是友善,那么他将采取合作的行动策略,如果参与者的类型是非友善,那么他将采取不合作的行动策略。类型空间为θij,i,j=1,2。类型θ11=友善,θ12=非友善,θ21=友善,θ22=非友善。第一个下标表示第几个参与者,第二个下标表示第几种类型。例如θ11=友善表示中国政府的第一种类型为友善。

(4)局中人的信念:P(θ11)=q1,P(θ12)=1-q1,P(θ21)=q2,P(θ22)=1-q2。联合概率分布为P(θ1,θ2),其中P(θ11,θ21)=q1q2,P(θ12,θ22)=(1-q1)(1-q2),P(θ2111)=P(θ21)=q2,其他类推。q1,q2∈[0,1]。

(5)收益函数:定义完全信息下的收益函数为πi(S1j,S2j),j=1,2表示第几个策略。

假设完全信息下中国政府的收益函数π1(S1j,S2j)(j=1,2)为:

π1(S11,,S21)=(合作,合作)=a1

π1(S11,,S22)=(合作,不合作)=b1

π1(S12,,S21)=(不合作,合作)=c1

π1(S12,,S22)=(不合作,不合作)=d1=0

为便于分析,假设俄罗斯政府的收益函数π2(S1j,S2j)(j=1,2)为:

π2(S11,,S21)=(合作,合作)=a2

π2(S11,,S22)=(合作,不合作)=b2

π2(S12,,S21)=(不合作,合作)=c2

π2(S12,,S22)=(不合作,不合作)=d2=0

由于中俄在石油天然气供需方面存在巨大的互补性,所以在双方选择合作策略的情况下,双方的收益均是正值,但由于俄罗斯在合作的博弈中拥有资源的优势,而中国又处于对油气资源急切追逐的状态,从而俄罗斯拥有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其从合作中获取的收益要高于中国,即有π2(S11,,S21)=a2>π1(S11,,S21)=a1>0。如果双方都选择不合作策略,则收益相同,即有π1(S12,,S22)=d12(S12,,S22)=d2=0。如果中国选择合作策略,而俄罗斯选择不合作策略,则选择合作策略的中国由于投入了合作的成本,却失去资源,被迫转向中东、非洲等地区寻求资源,故其收益值为负。选择不合作的俄罗斯却可以选择同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合作,故其收益值仍然为正,即有π1(S11,,S22)=(合作,不合作)=b1<0,π2(S11,,S22)=(合作,不合作)=b2>0。如果俄罗斯选择合作策略,而中国选择不合作策略,中国收益值为0。选择合作策略的俄罗斯因为它投入了合作的成本,同时还可能丧失同别的国家合作的最佳机会,所以其收益值也为负,即有π1(S12,,S21)=(不合作,合作)=c1=0,π2(S12,,S21)=(不合作,合作)=c2<0。

根据上述定义,完全信息下各种策略下中国与俄罗斯的支付就可以写成表10-1的形式。

表10-1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

在信息不完备条件下,参与者1中国政府的期望收益函数:

(1)当参与者1(中国政府)的类型为友善(θ11)时,参与者1(中国政府)的期望收益为

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

(2)当参与者1(中国政府)的类型为非友善(θ12)时,参与者1(中国政府)的期望收益为

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

作为一个理性人,俄方必然会选择总收益现值最大的线路。即,当π1>π2时,俄方将选择“安大线”,反之,当π1<π2时,俄方将选择“泰纳线”。

俄方之所以摒弃“安大线”转而选择“泰纳线—中国支线”,究其因就在于“泰纳线”的总收益现值要高于“安大线”。因为,一方面“安大线”的运量远低于“泰纳线”,且不利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开发战略的实施;另一方面,如果俄方选择“安大线”,管道建成投入运营之后,俄方面对的只是中国一个出口对象,且1/3的管道在中国境内,双方将形成一种双边垄断的局面,这不仅将使俄方丧失原油出口的主动权,不利于其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和能源外交战略的实施,扩大在亚太的影响力,而且,中方作为垄断买方将大大抵消俄方作为垄断卖方的力量,减弱俄方在原油价格方面的定价权优势;而如果选择“泰纳线”,由于“泰纳线”管道全程在俄罗斯境内,终点在俄罗斯的转运港口,俄方面对的客户将不再是中国唯一的买方,还有整个亚太地区。这将使俄罗斯处于一个单边垄断———垄断卖方的地位。这一垄断卖方的地位不仅可以保证俄罗斯将原油流向的决定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便于其能源外交战略的实施,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还将保证其在原油价格的定价权方面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

❺ 中俄石油大单是怎么回事

“中俄、石油、合作协议”,在近日的全球媒体上没有什么词汇能比这些词汇出现频率更高、更吸引人们的眼球了。

二月十七日,中俄签署了两国间有史以来最大的能源合作协议:俄罗斯承诺未来二十年向中国提供三亿吨石油,以换取中国向俄两家石油公司提供二百五十亿美元的贷款。该消息一经发布,世界各国媒体就此事件迅速展开热评。

石油大单令世界羡慕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石油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面对日益加剧的资源争夺战,面对严峻的伊拉克形势及其对世界石油市场可能产生的后果,中国和俄罗斯都在构筑自身的多元化油气战略。与俄罗斯加强油气方面的合作,是中国油气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俄罗斯的利益需要。这种双赢战略显然令西方羡慕。

美联社十七日的报道称,俄罗斯和中国今天在北京签署了一项价值二百五十亿美元的大型能源协议。由此,中国将可确保未来二十年里来自莫斯科的石油供给。作为回报,俄罗斯获得了急需的贷款。

报道引述某石油问题分析家的观点说:“这项协议对俄罗斯石油公司来说至关重要。该协议让一些企业如释重负。在融资问题上

他们所面临的选择曾十分有限。”

也有媒体报道说,在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俄罗斯寻求扩大其在东亚市场的影响力之际,该国同意向中国提供二十年的石油,作为回报,中国将向其提供二百五十亿美元贷款。

俄罗斯目前正寻求通过修建输油管道、准许运输液化天然气、主办二0一二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等来扩大其在东亚的影响。

西方担忧肥水东流

当中俄签署石油大单后,西方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某些报道明显流露出对中俄能源合作或将冲击西方利益表示担忧的情绪。

《参考消息》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说,位于莫斯科的乌拉尔西伯利亚投资银行首席策略师克里斯·威弗指出,如果不减少对西方的出口,俄罗斯现在无法向中国输送那么多石油。

对此,有分析人士警告,由于俄罗斯今年面临石油产量不断下降的问题,俄罗斯可能不得不把原本输往西方的原油转移给中国。

报道还说,该协议缓解了俄罗斯两大国营能源巨头的融资需求,并使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获得了重要且有保障的石油供应来推动经济增长。

❻ 中俄原油管道的签约

2012年9月,中俄石油管道谈判历经15年,最终签约。这是中国与俄罗斯建的第一条石油管道,具有标志性意义。中俄原油管道穿行于地下,“黑色的金子”日夜不停流动,从俄罗斯逶迤而来,穿越黑龙江底,再经过933.85公里的穿行,抵达大庆。每年运送1500万吨,签约20年。
这是一场经历了15年“拍拖”最终结合的漫长婚约。俄罗斯向亚洲伸出了粗壮的能源之手,中国顺势而上,打开了能源的北方通道。
“绝对的双赢。”2012年8月31日,中石油中俄合作项目部总经理蒋奇说,谈判最终成功是中俄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❼ 中俄签署 30 年天然气协议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个人感觉影响如下,是否有错还望大神路过指点:
1、增加了中国在陆地上的能源进口量。中国目前大量能源尤其是石油都是海运进口的。中国在战略上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一旦美国封锁马六甲等重要的海上交通道路,中国的能源进口会损失很大,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社会的工业、正常生活都难以维持。增加陆地能源进口比例,会有效避免这一战略风险。就规避风险而言,即使比问中东进口更贵一些,性价比可能还是比海上运油高。
2、增加了中俄之间的合作。俄罗斯现在日子很难过,中国在此时能够帮助俄罗斯,能够增进俄罗斯对中国的好感,加强两国的合作。如果俄罗斯现在真的崩了,对中国来说也是唇亡齿寒的事情。
3、增加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目前国际政治主要中俄和西方的对抗,并且就目前趋势来说还是有希望打破至少是击退西方尤其是美国目前的霸权。美国的霸权撤退留下的权力真空基本上由中俄或者相关地区大国瓜分。增加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可以在将来与俄罗斯争夺权力真空的时候有更加大的优势。
4、进一步改善中国目前的战略环境。虽然俄罗斯跟中国的合作级别很高,但是俄罗斯依然是中国最强的邻国,中国在北方边境上始终有一定的防范,之前的中苏争斗给双方都留有阴影挥之不去。加强中俄合作,有助于降低两国在彼此边境上的浪费。
5、增加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难度,展示中国的力量,增加西方在以后与中国的冲突中对风险的估计,增强中国的威慑能力。

❽ 为何中俄的石油和天然气贸易使用欧元结算,背后可能是一箭三雕

为何中俄的石油和天然气贸易使用欧元结算,背后可能是一箭三雕

最近,中国和俄罗斯就石油和天然气签订了巨额合同,俄罗斯未来将要向中国出口10亿吨石油和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价值数千亿美元,这里最让人意外的就是这次石油和天然气贸易使用的是欧元结算,而没有按照国际惯例使用美元进行结算,那为何这次巨额贸易合同没有使用美元而使用欧元进行结算呢,这会不会对于美元的霸权体系产生冲击呢?

首先,这次巨额能源合同之所以采用欧元进行交易,是因为这基本可以实现中国,俄罗斯,欧盟的三方互利。

从中国角度来看,中国外汇储备中的欧元相比于美元的流通性是相对较差的,在整个国际贸易支付体系当中,欧元占比约为三分之一左右,而美元占比约为60%左右,区别点在于欧元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欧盟这个体系当中流通,说白了大多数国家在国际贸易支付过程中,更多的还是认美元,那中国通过同欧盟贸易顺差得来的欧元使用范围就受限制了,而且随着中国成为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种欧元贸易顺差可能越来越大,手里的欧元没处用就会发生贬值,而同俄罗斯交易使用欧元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俄罗斯角度来看,自从俄去美元化之后,其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占比越来越低,而相应的欧元和人民币占比越来越高,而俄罗斯不仅仅同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贸易关系,同时和欧盟也有着各种贸易关系,如果交易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那俄手中的人民币就会变多,但由于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支付中的占比较低,俄罗斯使用人民币的范围就会受限,大体上也只能同中国进行贸易使用,但用欧元结算就不一样了,俄罗斯从中国赚来了欧元就可以和欧盟区的各个国家进行贸易,大大增加了俄罗斯国际贸易支付的灵活性。

从欧盟角度来看,中国使用欧元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是其非常愿意看到的,因为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的中国都使用欧元进行全球贸易,这可以大大增加欧元在国际贸易中的支付占比,从而提升欧元的国际影响力,而欧元影响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压制美元的影响力,进而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平衡,所以说,中俄的石油,天然气大单使用欧元进行交易可谓是“一箭三雕”的好事。

其次,这种中国,俄罗斯,欧盟三方互惠的事情对于美元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道理很简单,美国之所以能够收割全世界,所依仗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美元霸权,正是由于美元霸权的存在,才可以使得美联储周期性的通过加息或者降息制造美元潮汐,进而收割他国资产,同时,在美元降息周期的过程中,通过向全世界输出美元还可以起到让全球分摊其通胀压力的作用,但这都要建立在大家愿意使用美元的前提下,如果各个国家都开始去美元化,那美元这种收割效应就会减弱,这当然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最后,既然美元和欧元在国际支付中占比那么高,那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提高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呢?

这点要看所有国家为何会主要使用美元,除了大家熟知的黄金美元,石油美元体系的直接原因之外,重要的还是综合国力,比如美国有我们必须要用的商品,如果想购买的话人家只接受美元进行交易,那我们就不得不先想办法赚美元外汇,然后才能通过美元外汇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就让美元在国际贸易支付中的占比就提高了,因为大家都不得不用,其实,欧元也是类似的道理。所以,想要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提高,最好的办法还是提高综合国力,尤其是 科技 方面的实力,当我们也有底气要求对方来购买我们的商品使用人民币时,人民币才能逐渐扩展到全球。

❾ 中俄原油交易停止了吗

没有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经中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市、县、区,止于大庆末站。管道全长999.04公里,俄罗斯境内72公里,中国境内927.04公里。按照双方协定,俄罗斯将通过中俄原油管道每年向中国供应1500万吨原油,合同期20年。中俄原油管道2010年11月1日进入试运行阶段。2012年9月,中俄石油管道谈判历经15年,最终签约。

❿ 在胜利纪念日,中石化与俄罗斯的什么公司签订了合同,具有怎样的意义

2015年9月3日,中石化分别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西布尔公司签署合作。
中国石化与俄石油将联合开发在俄两油气田
——两座油气田分别是鲁斯科耶油气田和尤鲁勃切诺-托霍姆油气田,均位于俄罗斯石油公司的重点经营地区
9月3日,北京。在中国国家主席和俄罗斯总统的见证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董事长王玉普与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签订了《共同开发鲁斯科耶油气田和尤鲁勃切诺-托霍姆油气田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中国石化有权收购俄罗斯石油公司所属东西伯利亚油气公司和秋明油气公司这两家公司49%的股份。这两家公司分别拥有鲁斯科耶油气田和尤鲁勃切诺-托霍姆油气田——这两座油气田的开发许可证。
双方认为,协议所涉油气田发展前景广阔,两座油气田均位于俄罗斯石油公司的重点经营地区。共同开发致密原油贮藏将有助于双方共同降低项目运营风险。合作也将在资金、技术和实施能力等各方面提升项目实力。双方期待进一步扩大勘探开发合作。
中国石化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此前,双方在乌德穆尔特石油项目及萨哈林3号项目上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下一步,双方将设立联合技术工作组,确定最终投资方案,敲定最终协议文本。该项交易的最终结果将取决于一系列标准条件及相关国家部门的审批等情况。
中国石化将成为西布尔战略投资者
2015年9月3日,北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与俄罗斯西布尔集团,于今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国事访华期间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中国石化将购买西布尔股份,成为其战略投资者。此次协议安排是双方深化现有战略合作的重要一步。
双方均相信,此次中国石化对西布尔的战略投资将进一步强化双方的市场领先地位和中俄两国间的伙伴关系。此项投资将在双方公司董事会和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后正式生效。
中国石化董事长王玉普表示:“西布尔的资源—石化一体化发展方向,与中石化的主营业务有很高契合度。此次战略投资符合中石化化工业务海外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双方持续的伙伴关系将协助中石化确保及多元化石化产品的长期来源。此次合作也是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一次积极尝试,将进一步深化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西布尔董事长Leonid Mikhelson表示:“全球领先的能源化工企业中石化的战略投资,清楚地体现了其对西布尔高质量资产和未来增长的信心。我们很高兴能引入中石化作为我们的战略投资者,并相信中石化的参与将进一步提升西布尔的业务水平,将使西布尔新建大型项目的效率最大化,并将公司提升至新的高度。”
西布尔是一家定位独特、垂直整合的天然气加工及石化公司。以相关石油气加工量计算,西布尔拥有并运营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加工业务,也是俄罗斯石化产业的领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