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可燃冰占石油多少钱
扩展阅读
优质钢什么价格 2025-07-22 21:21:44
折叠钻石油罐怎么买 2025-07-22 21:20:06

可燃冰占石油多少钱

发布时间: 2023-01-26 01:20:54

A. 可燃冰总量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多少倍

可燃冰总量是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以上。
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气冰”。
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或陆域永久冻土中,其燃烧后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远小于煤、石油等,且储量巨大,因此被国际公认为石油等的接替能源。在地球上大约有27%的陆地是可以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潜在地区,而在世界大洋水域中约有90%的面积也属这样的潜在区域。已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存在于北极地区的永久冻土区和世界范围内的海底、陆坡、陆基及海沟中。

B. 全球海底可燃冰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几倍

全球海底“可燃冰”所含的有机碳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燃气总和的2倍以上。

海底可燃冰外形像冰,有极强的燃烧力,可作为上等能源。它主要由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所以也称它为甲烷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与水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

海底可燃冰的开发难度

海底可燃冰一旦温度升高或压强降低,甲烷气则会逸出,固体水合物便趋于崩解。(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在常温常压下释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及0.8立方米的淡水)所以固体状的天然气水合物往往分布于水深大于 300 米 以上的海底沉积物或寒冷的永久冻土中。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依赖巨厚水层的压力来维持其固体状态,其分布可以从海底到海底之下 1000 米 的范围以内,再往深处则由于地温升高其固体状态遭到破坏而难以存在。

C. 可燃冰总量是石油天然气的多少倍

导语:世界上的一些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外观像冰,但是可以燃烧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被形象地称为“可燃冰”。最近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可燃冰总量相当于石油天然气的多少倍?可燃冰总量是石油天然气的几倍?我国有多少可燃冰?下面我决定为大家总结一下,马上来看看吧。

可燃冰总量是石油天然气的多少倍

是石油天然气的2倍。可燃冰是我们对这种物质的形象称谓,实质上它的学名应该叫作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天然气与水结合而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也就是说可以认为可燃冰是一种被高度压缩后所形成的固态天然气,其分子式可以表达为:CH4·nH2O。

我国有多少可燃冰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可燃冰的勘探力度越来越大,所发现的能够开采的可燃冰区域也越来越多。据科学家们估算,包括海底和陆地永久冻土层内的可燃冰总量,可以达到7*10^18立方米,其中碳含量达到10^13吨级别,这个数量相当于地球上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传统化石能源中碳含量的两倍以上,这些可燃冰广泛分布于超过10%的海洋底部以及30%左右的陆地区域(主要集中在永久冻土区域)。

根据我国的勘探结果,在我国的南海、东海海域以及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的冻土带都存在着大量的可燃冰资源,预计资源总储量可分别达到65万亿、3.4万亿、12.5万亿和2.8万亿立方米,总体来看,我们可燃冰总量将超过80万亿立方米。我国的南海海域,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可燃冰饱和度最高的区域,平均接近40%;同时,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海域开采可燃冰实现稳定产气的国家、第三个在中高纬度高原冻土带的陆域钻探获取可燃冰样品的国家。

可燃冰的分布范围

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在标准状况下,一单位体积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最多可产生164单位体积的甲烷气体。

世界上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已发现的主要分布区是大西洋海域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美东部陆缘、非洲西部陆缘和美国东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台等,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冲绳海槽、日本海、四国海槽、中国南海海槽、苏拉威西海和新西兰北部海域等,东太平洋海域的中美洲海槽、加利福尼亚滨外和秘鲁海槽等,印度洋的阿曼海湾,南极的罗斯海和威德尔海,北极的巴伦支海和波弗特海,以及大陆内的黑海与里海等。

可燃冰的优势以及开采的风险

从优势上来看,可燃冰的有效热值组分含量很高,1立方米的可燃冰,如果完全转化,可以变成164立方米的甲烷和0.8立方米的水,因此它的能量密度极高,对比正常状态下的天然气,0.1立方米的天然气可供燃气小轿车行驶300公里左右,如果替换为同体积的可燃冰,理论上可以让汽车行驶5万公里。

此外,可燃冰是非常清洁的能源,燃烧之后几乎不生其它残渣和废气,燃烧的热值很高。同等状态、同等体积的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产生的热值,要比煤、石油、天然气这些传统能源高出数十倍,绝对称得上高效、无污染的绿色新型能源。

从风险上看,由于可燃冰的组分中甲烷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但别忘了甲烷是一种非常“厉害”的温室气体,同等体积的甲烷,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是二氧化碳的20倍左右。从目前来看,世界各国开采可燃冰的技术总体上还不成熟,特别是在将可燃冰从海底开采出来后,对因“失压”提前释放出来的甲烷,很难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集中收集储存,存在着泄露的风险。

另外,海底大规模开采,还有一定的几率引发海洋地壳特别是大陆架边缘的不稳定,造成地壳动荡甚至塌方,不但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地质灾害,还会加剧甲烷气体的释放,从而极大增强地球的温室效应,引发更为严重的全球变暖系列事件。

因此,虽然从发现可燃冰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但如何在已勘探出来的区域,科学、合理、安全地进行开采,并且成功、高效地分离出甲烷,目前仍然是摆在世界各国能源利用领域的一个重要难题。

D. 可燃冰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几倍以上

2倍以上。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甲烷,全球海底的“可燃冰”所含的有机碳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2倍以上。可燃冰之所以被叫做可燃冰,是因为其外观像冰一样且遇火可以燃烧。

可燃冰特点

可燃冰分布在深海或陆域永久冻土中,燃烧后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和石油、煤等传统燃料相比,污染较小。

我国的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

E. 可燃冰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几倍以上

可燃冰是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以上。

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冰资源密度高,具有极高的资源价值,是油气工业界长期研究的热点。

目前,人们在近海海域与冻土区发现了水合物矿点超过230处,随后涌现出一大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区。

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

温度、压力和原材料。

首先,可燃冰在0-10℃时生成,超过20℃便会分解。海底温度一般保持在2-4℃左右。

其次,可燃冰在0℃时,只需30个大气压即可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气压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

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产生充足的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气源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可燃冰晶体就会在介质的空隙间中生成。

F. 全球海底可燃冰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几倍

全球海底可燃冰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2倍。

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汽冰”,化学式为CH·nHO。

科学家发现,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其储量是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两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

开发难度

可燃冰的开发利用更是世界性难题。科学家指出,开发可燃冰非常危险,由于水化物是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80%、二氧化碳20%,一旦脱离地下和海底,气化造成的“温室效应”十分严重。

且开采时还有可能导致海床崩塌使甲烷大量释放,释放过程中一旦失控,难免酿成灾难。因此有人认为可燃冰成为新能源只是人类的一个希望,在今后几十年内,它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G. 全球可燃冰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几倍

2倍。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汽冰”。

可燃冰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



(7)可燃冰占石油多少钱扩展阅读:

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在标准状况下,一单位体积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最多可产生164单位体积的甲烷气体。

天然气水合物在在地球上大约有27%的陆地是可以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潜在地区,而在世界大洋水域中约有90%的面积也属这样的潜在区域。

已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存在于北极地区的永久冻土区和世界范围内的海底、陆坡、陆基及海沟中。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不同机构对全世界天然气水合物储量的估计值差别很大。

H. 全球可燃冰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几倍

可燃气就是天然气在低温高压的环境下,跟水融合结成的冰。这种冰因为富含大量的天然气,遇火即燃,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可燃冰的形成

可燃冰的形成对环境要求很高,需要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的地步才能凝聚而成,形成的主要条件是高压,低温,气源。
在0-10℃时,有机物经过生物转化形成的气体,在高压的环境中与水形成可燃冰。
当温度超过20℃时即会分解,在压力越高的地方可燃冰的结构就越稳定。
可燃冰的结构
可燃冰又被称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一般固体形状的可燃冰需要在超过300米的海底才能形成,它的密度比冰稍低,但其中却蕴含大量的天然气。
在常温常压下,一立方的可燃冰可以分解出164立方的天然气,以及0.8立方的淡水。

可燃冰的分布
可燃冰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一般主要集中在永久冻土、斜坡地带、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

可燃冰的存量
据统计,全球有10%的海底区域储存有可燃冰,总面积占4000万平方公里,储量超过两千万亿立方米。据科学家估测海底可燃冰的存量够人类使用一千年。
我国的可燃冰储存量占世界第一,主要集中在南海东海海域,以及青藏高原、东北冻土区域中。

I. 一吨可燃冰可抵多少吨石油

0899克。 氢气占有的比重非常小,即热值为12797,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为142351kJ/kg。 纯氢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 1立方米(合1000升)氢气重89.9g;14,为0;L.355kJ 。

一公斤汽油大概热值4.7*10^7(一升93号汽油为0.725千克),一公斤烟煤热值2.9*10^7。如果一立方可燃冰相当于160-180升天然气,简单取整那么大概相当于300公斤汽油(400升),500公斤烟煤!一般车高速百公里油耗在6-8升,相当于1升油跑15公里吧,那么5万公里需要3333升汽油(3.3立方)。 1立方可燃冰相当于400升汽油,可以跑6000公里,那么跑5万公里的话需要至少8个立方的可燃冰。

J. 可燃冰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几倍以上

可燃冰是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以上。

可燃冰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化合物,预测资源量相当于已发现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两倍以上,是公认的一种清洁高效的未来替代能源,极具商业价值。

可燃冰详情:

可燃冰储量巨大。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全球已探明可燃冰所含有机碳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在我国可燃冰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南海、东海海域,以及青藏高原、东北的冻土区。

据粗略估计,仅南海北部陆坡的可燃冰资源就达到186亿吨油当量,相当于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油气储量的6倍,达到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总量的50%。

通过勘查,2016年,在我国海域,已圈定了6个可燃冰成矿远景区,在青南藏北已优选了9个有利区块,据预测,我国可燃冰远景资源量超过1000亿吨油当量,潜力巨大。而此次试开采地点,正是位于距离香港285公里的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下200米的海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