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原来的石油是什么
扩展阅读
黑暗之中的钻石是什么 2025-08-04 10:13:54

原来的石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1-10 13:21:48

❶ 石油是什么东西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石油的起源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着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在所着《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石油或其附属品的身影,不知你注意了吗?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等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而我们日常所用的天然气(液化气)是从专门的气田中产出的!通过输气管道和气站再输送到各家各户。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 既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潟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形貌与成分
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的越高颜色越深。原油的颜色越浅其油质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车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

石油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以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

❷ 石油是什么

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的液体,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石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2012年开采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实际上,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原料。

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达5亿年之久。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罗纪生成。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

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

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地质学家将石油形成的温度范围称为“油窗”。温度太低石油无法形成,温度太高则会形成天然气。

❸ 石油的由来

“石油”是由北宋时期的大科学家沈括命名的。沈括一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晚年时他用笔记体裁写成了《梦溪笔谈》一书,该书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详细地记载了石油的开采及使用:“郦延境内有石油,土人以雉尾挹之。采入缶中,颇如淳漆。燃之以麻,但烟甚浓。后必大行于世。”
公元1080年冬天,沈括巡察陕北二郎山时,看到当地居民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在延河两岸支起了一顶顶帐蓬。帐蓬内热气腾腾,上空黑烟缭绕,四周的积雪都已融化。出于好奇,他进了帐蓬,发现人们正在从地底下开采并燃烧一种黑色液体。该液体粘稠似胶,烧起来火很旺,当地人称为“石脂水”。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沈括怀着极大的兴趣,考察了人们开采“石脂水”的情况。他看到这种黑色液体是从岩石缝里溢出来的,便命名为“石油”。石油燃烧后积累的烟尘,沈括带回去加工成墨,用来写字作画,竟发现该墨黑亮似漆,效
果很好。后来,人们又发现了石油更多的用途。
据史书记载,我国人民开采、使用石油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比欧洲的一些国家要早四五百年。

❹ 石油是什么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黏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化学组成是没有一定的,随产地不同而异。根据含烃的成分不同一般将石油分为烷烃基石油、环烷基石油、混合基石油和芳烃基石油等几大类。但许多产油国家常根据本国的资源情况而有不同的分类。

石油中碳氢两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成分很复杂,并且随产地不同而异。按其结构又分为烷烃(包括直链和支链烷烃)、环烷烃(多数是烷基环戊烷、烷基环己烷)和芳香烃(多数是烷基苯),一般石油中不含有烯烃。汽油是从里面提取出来的,不同深度的石油优劣不同,一般第一层是飞机油,第二层是我们常见的汽车油,然后是柴油,然后是残渣,目前还没有可以完全代替石油的东西,虽然有天然气,氢气等等。比如氢气,制取难度比较大,而且比较昂贵,目前还没有什么好方法来让氢气变便宜。

❺ 石油是什么

对于石油的具体描述,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石油大家可以理解为是干酪根转化来的,而干酪根又几乎全部来自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高等植物。

第二、目前有机成因说占据学术以及各国石油公司绝对主流。(包括无机成因说发源国俄国。1.1876年门捷列夫大佬提出碳化物说 2.1889年3月俄国学者索克诺夫发表宇宙说 3.前苏联学者库得梁采夫提出岩浆说 4.1971年切克留卡提出高温生成说 5.1966,1971年叶兰斯基提出蛇纹石化生说)

第三、有机成因说之所以被各国学术界广泛接受和认可并用于指导实践,有以下几大事实:

1.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油气田99.9%都分布于沉积岩中,无论是海相还是陆相盆地中都发现了油气田;而与沉积岩无关的地盾和巨大结晶基岩凸起发育区尚无油气发现。(想了想,还是有岩浆岩中发现石油的例子,就在准噶ga尔盆地里面,可是,可是,岩浆岩形成的储层确是被高度风化后的产物,严格来讲他已经大半步迈进了沉积岩的怀抱)

2.从前寒武纪到第四纪更新世地层都有石油发现(这意味着什么呢,不懂就去翻翻地质年代表哈,算了听说多图吸引人我给你们找个好图,算了我不卖关子了 这意味着地球上开始出现沉积岩的同时就生成了石油呀~)

3.光谱分析证明,中、新生代石油灰分以氧化铁为主(<70% 那个说O都消失了的你出来)古生代石油的灰分主要为氧化镍和氧化钴(<60%-80%)。将此数据与岩石圈元素含量对比,会发现钒镍铜钴这些元素的含量大约是岩石圈平均含量的2000,1000,50,30倍(想起来没?对!生物富集作用!真棒)。将石油灰分与煤灰分对比,各元素含量基本吻合,而煤是有机成因的已经被世界公认无可辩驳,石油与煤行业相关术语也是通用的,岂不是就证明了有机成因理论?

❻ 石油的来源是什么

石油的来源:古代有机物变来的。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海洋里繁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它们死亡后的遗体随着泥沙一起沉到海底,长年累月地一层层堆积起来,跟外界空气隔绝着,经过细菌的分解,以及地层内的高温、高压作用,生物遗体逐渐分解、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

(6)原来的石油是什么扩展阅读:

油价与全球宏观经济状态息息相关,因此油价是一个关键性价格。一些经济学家称高油价对全球经济增长有负影响。虽然高油价一般认为是经济增长导致的,但这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不稳定的。

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石油的政治属性弱化,经济属性成为常态,金融属性越发明显,油价波动成为金融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平时听到的播报的“油价”,一般都是纽约和伦敦期货市场的即时价格,事后统计和研究用的油价则一般都是现货市场的交易价格。

❼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石油是什么样的物质

1、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
2、生物沉积变油学说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死去后,尸骸沉积在海底。
3、海洋中含有很多盐分,所以生物脂肪和蛋白质不能马上降解,在强大压力下,脂肪和蛋白质被逐渐液化,变成石油。
4、石化油说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
5、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习惯上仍将“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用。

❽ 石油是什么东西变的真的是古生物演变的吗

目前科学界大部分理论更支持古生物形成石油的“有机成油学说”,只有小部分理论支持“无机成油学说”。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世界油价就会因为各种因素产生波动,因为石油和煤炭、天然气一样都属于资源型商品,即便已经了解了其成分,但仍不可以人工合成,也无法商业取代。虽然表面上看石油属于流通型商品,但在当今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下,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拥有“财富”,所以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般,某些中东国家仿佛受到了老天爷的眷顾,仅依靠石油就能盆满钵满。

石油在形成之初,由于颗粒比较小,可以随着地热向上运动,在裂隙的上方不断聚合,进一步融合成更大的油珠,而这些大油珠进一步融合后,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到裂缝当中,从而进一步压迫岩浆气形成新的油珠,最终在一次次循环过程中,渐渐就形成了油藏,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降雨生成的过程,只不过降雨是遇冷,而油珠是受热,但两者都是在形成与下降之间往复循环,所以无机成油学说认为,石油蕴藏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同样,石油无机成油学说也对中东石油丰富做了解释,其认为中东石油富集且成分极为相似,正是因为有着统一的裂缝来源,否则波斯湾周边不会出现海相油田与陆相油田并存的现象。当然了,无机成油学说也存在无法解释的地方,比如前面所说的地球99%以上的油田都是在沉积岩中发现的,这一点与无机成油学说所认为的裂缝不相匹配。另外,石油中还含有大量的生物成分证据,如果成油过程中没有生物加入,那就无法解释这些生物成分的来源。

最为重要的是,石油形成以后,无法在高温环境中保持稳定,更不可能与高热岩浆气并存,所以支持石油无机成油学说的人始终占少数。最后,不管是有机学说,还是无机学说,都认为石油蕴藏量,会因为储油层的岩石结构不同而不同,因为石油最初形成时均匀的分散在岩层孔隙当中,就像充满水的海绵一样,是在地球超压、构造应力等综合作用下,才逐渐流动汇集到一起,所以才最终呈现出地球石油分布极度不均匀的现象。

❾ 石油是什么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具体看网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