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球的石油能源。还能让我们用多久
1.世界石油存量
根据欧佩克(OPEC)的数据,截至2018年,全球有1.497万亿桶(国际石油桶以世界平均比重阿拉伯34度轻原油为基准计算,每一原油桶容积约等于159升)石油,其中79.4%的储量位于欧佩克国家中,而欧佩克的储量中有64.5%位于在中东。委内瑞拉和伊朗这两个受制裁的国家共持有欧佩克30%的储量。尼日尔爾利亚和利比亚(也有阻碍生产的安全隐患)持有另外5%的石油,这使全球35%的石油有留在地下的风险。
但是,尽管欧佩克在世界石油中占有最大份额,但在未来十年中,大多数新的石油供应将来自美国。因为美国页岩油技术,导致美国的成为第一大产油国。
2.石油需求增长
未来几年,石油需求增长将放缓。但是,需求增长放缓并不意味着需求增长为零,对“峰值石油”的呼声仍然遥遥无期。因此,尽管目前全球可能每天使用1亿桶石油,但根据EIA的估计,2019年的石油消耗平均每天将增加110万桶。到2020年,预计将增长140 万桶桶每天。然而,这些预测经常被调整,并且由于分析师预测经济疲软,因此需求增长预测在最近几周被下调,因此需求源于中美贸易战。
欧佩克估计,从2019年到2023年,石油需求将增长730万桶,从2019年到2040年,将增长1450万桶。这意味着到2040年,世界每年将使用近420亿桶石油。
世界各国石油消耗
3.现在每天石油消耗一亿桶
能源信息署(EIA)估计,2019年世界每天消耗96.92百万桶,排名前10位的消费者占总消耗的60%。每天将近1亿桶。
按今天布伦特原油每桶60美元的平均油价计算,这相当于消耗了58亿美元。
石油消费量排名前三的国家是美国(20%),中国(13%)和印度(5%),占世界消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在这三个国家中,只有美国是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是世界三大石油生产国中的两个,在消费方面分别排名第5和第6。
所以,在已经知道的存量1.5万亿桶原油情况下,每天一亿桶,还能使用41年,要到2060年才能使用已经探明石油储量。但是,随着新探明石油增加和采油技术进步,人类不必为此担忧。
世界石油储量
石油能用50年左右,这是小油瓶在课本上学过的内容,小油瓶也曾经一度深信不疑,但是大学选择油气类专业学习之后,认识也随之改变。小油瓶想说随着石油工业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和地质认识的不断提升,石油资源再使用100-200年问题应该不大,理由如下
1、广义石油资源包括哪些?大家通常说的石油是油气类资源的统称,根据储藏形式和油品的不同,石油资源可划分为两种:常规石油和非常规石油(重质油、稠油、页岩油、致密油等)。天然气资源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划分,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包括近10年来最火的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可燃冰等等)。
这些石油资源仅仅是人类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种类,或许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人类在未知领域和未知区域发现新的石油资源种类也未可知。
2、现有认识程度下全球还有多少石油资源?
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全球剩余的常规石油可采储量为4523亿吨,国内一般取1255立方米天然气=1吨原油,天然气已采出62.9万亿方约等于501亿吨,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为4381亿吨。
此外按照每年油气勘探提交的储量增加比计算,未来常规石油和天然气待发现资源量达3065亿吨
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提升,除常规油气资源之外,非常规油气资源也是油气资源的重要补充,据统计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可采总量为5834亿吨
目前非常规油气中勘探成本最低,最有效益的就是页岩气了,在美国页岩气成本已经降到很低了,相当于桶油28.3-42.5美元,已经做到了比中国东部老油田桶油成本还低,近10年来中国也加大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力度,已经先后建起了涪陵和威远两大页岩气生产基地,据报道在鄂西又发现了地质资源量达11.68万亿立方米的页岩气资源。
除了页岩气领域发现之外,目前中国在海域天然气水和物(可燃冰)成藏理论创新与开发技术上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17年中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首次可燃冰试采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具备这种古老又年轻的资源开发能力了。为什么说可燃冰是既古老又年轻的资源呢,古老在于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久远,年轻在于人类对其发现和研究时间较晚,因此他又被称作未来能源。
这种未来能源潜力巨大,就储量而言,可燃冰非常丰富,约是剩余天然气储量的128倍,其有机碳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天然气炭含量的两倍。仅海底探查的可燃冰分布量,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
3、石油资源可以用多少年?有了已知剩余资源量,再有每年全球资源消耗量,这就是个简单的计算题了
根据推算,全球剩余的石油可采资源量约为9000-10000亿吨,按照全球原油产量43.82亿吨推算,全球石油还可以开采200年时间;
按照全球5.3万亿方的天然气产量,全球天然气可采160年以上。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在当今能源 科技 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相信人类必定能发现更多的油气资源种类,有效提升目前老油田并不是很高的采收率,油气资源在近200年还能一直持久,像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很早以前就有所谓的石油枯竭论,或者是资源有限论。
其主要观点如下:
1)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2)人类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使用,用不了多久就会用完的;
由于石油对现代工业的极端重要性,所以很多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石油还能用多少年?有人估计,如果现在地球上人不再勘探新的油田,且消费保持不变,那么还能够用50年(BP石油公司在2017年6月份发布了《2017年世界能源统计报告》,2016年底全球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2707亿吨,比上一年增长0.9%,储采比为50.6年。)。实际上类似还有很多估计,大约是几十年到几百年的时间,但是实际上这种估计都是非常不靠谱的。
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呢?
每年原油存储量增长比每年的原油消费增长要多的多 。
而且每年的原油消费都是变化的,比方说,近五十年来,原油的消费已经翻了很多倍,如果50年前估计的话,可能早就用完了。
比方说,1987年,全球原油已探明储存量930亿吨,全球原油产量为30.92亿吨,由此推出当时开采年限为“仅为”30年左右。而实际上,2017年最新的数据显示已探明的储存量为2707吨,接近三倍。
2017年,原油的日均消费接近1亿桶,约为1300多吨 。
另一方面世界能源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新能源正在逐步被发现和替代。原油的重要性在下降。但 是中短期内,原油的地位不容动摇 。
虽然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原油的边际采收成本正在提高,如页岩气;因为简单的油已经被采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很多都是采收成本更高的。不过技术也是在进步的,技术进步将会缓解这种情况。但是究竟能不能跟上速度呢?还不好说,但是不用太担心 ,能量是守恒的 ;
能源是一门学问,要想真的弄懂,还有很多要学习的部分。就个人来说就不用担心原油能不能用完了,反正这辈子是用不完的了。 发展中的问题自然会在发展中得以解决 。自有专家来解决这些事情。
正如着名的沙特阿拉伯前石油部长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在谈及能源转型的未来时所预言,“石器时代的终结并非因为石材的耗尽,而石油时代也将在原油枯竭之前终结”。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现代世界的命脉。世界各地的油井每年从地下抽取大约近亿桶原油,各国消费了同样多的石油。以这种速度,我们能在不耗尽供应的情况下继续从地下抽取石油多久?
自然,我们不能从一口井中开采整个地球的石油。无数油井遍布地球表面:一些活跃,一些枯竭。每口油井都遵循生产曲线,产量在几年内上升、稳定,然后下降到零。这就是所谓的哈伯特曲线,由壳牌石油公司地质学家马丁·金·哈伯特于1956年提出。
哈伯特还将他的曲线外推至全球石油产量。石油公司首先发现易于开采的大型油田,然后在大型油田衰落时转移到更小、更深的油田。新技术也继续使以前未开发的石油储藏成为可行的储备。总体曲线预测全球产量将上升、达到峰值,然后下降。 然而,在这种逐渐衰落开始之前,人类会到达一个被称为峰值油。
想象一个装满水的大瓶子,开始时毫不费力地一杯接一杯地倒下去,直到最后只能倒出一点。最终,你不得不严重倾斜来倒水。峰值油是最后一次装满的杯子。需求继续增长,而地球上不可再生的石油储量却在减少。 个别国家已经达到石油峰值。美国产量在1971年达到顶峰,随着全球石油产量在2005年趋于平稳,一些分析师表示,世界石油已经见底。
2006年,剑桥能源研究协会预测地球上仍有3.74万亿桶石油,是石油峰值支持者估计的三倍。该协会预测,全球石油产量将在21世纪中叶达到峰值。 石油峰值后会发生什么?最坏的石油危机预测包括天然气价格飙升、全球化的结束、普遍的无政府状态以及对以前受保护的钻井无情开采。
石油供应不可能永远满足全球石油需求,因此需要新的能源和使用方法。即使技术允许我们获取地球上的每一滴石油,日益稀缺和不断上涨的价格也需要在人类真正耗尽石油之前进行广泛的变革。
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思想就是化石能源都不可再生,十几年前就说石油还能有二三十年,到今天为止说石油还可以用三五十年,总之这个石油储量貌似很紧张,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大,消耗量也越来越多,但石油储量貌似越来越多。因此很多人都很怀疑这个事情,认为石油能源的紧缺是一场阴谋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随着人类 科技 的进步, 探索 到的石油储量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之前几十年的石油消耗量,因此总会给人这样的错觉,为什么总说石油紧缺,但随着消耗石油储量却越来越多,这就是原因之一。
世界上石油总储量预估在1800亿吨左右,如果按照年耗油量在40亿吨左右,那么石油还够人类使用40多年。但是随着人类对是有个开采使用,我们也不断的在发现更多的石油储量,例如我国在19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8亿吨。石油资源虽然被认为是不可再生资源,但关键问题是我们尚没有把所有的石油资源全部都勘测出来,随着使用随着发现。
目前关于石油的形成有两个成因:第一是有机物形成石油,这个说法认为远古时期的动植物死亡后被深埋地下,有机物被分解,经过特殊的环境温度及压力等形成石油和煤炭。这种化石能源的成因,认为石油和煤炭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越用越好;第二个是无机物形成石油,这种说法认为地球内部存在的无机物碳和氢等,在特殊的环境下发生反应,形成化石能源,这种成因认为石油和煤炭等是可再生能源,随着使用消耗,它们也在源源不断的形成。
实际上人类发展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是一个不好的趋势,尤其是石油煤炭的使用,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危害地球的生态环境,现在的全球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就是因为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排放温室气体,同时由于发展树林面积减小,光合作用减弱,消耗的二氧化碳自然就会减少。
随着发展能源结构也越来越多元化,尤其是对于清洁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多,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尤其是人类研究的可控核聚变,如果有一天真正的实现了,那么就不需要依赖化石能源,因为使用核能的效率非常高。虽然现在一直都在宣扬着石油即将枯竭,但真实情况是发现的石油储备越来越多,现在的石油再使用个几十年都没问题。当然谁也不知道几十年后能源结构会变成什么样,是否还会发现更多的石油储备。
关于石油的“无机物生成论”是有验证方法的,因为如果石油的形成跟生物体没有关系,那么在其它天体上如果条件满足也是会产生形成石油的,那么在太空探测的时候以太阳系内天体为例,发现火星或者月球内部储存有石油,那么石油很大可能就是无机物形成的,当然这样的论证方法也不绝对。
但无论如何石油在目前甚至未来的几十年内都是我们依赖的能源,工业大发展脱离不开石油的使用。
我提供一个数据,你参考一下,2019年的6月份,英国BP石油公司发布了一个报告,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大概在17297亿桶左右,委内瑞拉的石油储备量最多,达到了3030亿桶,其次是沙特阿拉伯的2970亿桶,再之后是加拿大的1700亿桶,伊朗1550亿桶,伊拉克1450亿桶,俄罗斯1050亿桶。
考虑到人类日消耗的石油量在1亿桶左右,所以这17297亿桶石油,还够人类使用47年,但47年肯定不止,因为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石油,人类其实也没搞清楚,随着地质勘探的进行,全球石油的储量肯定还会继续增加,至于能增加到什么程度就好说了,但以人类的消耗速度来看,即使全球石油的储量增加一倍,也只能支撑人类使用100年。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一般来说一块油田开采到40%,它就会被放弃掉,因为越到后面开采的成本就越高,在自然压力的情况下,最好开采的那部分只占10%,剩下的就需要注水加压等方式,因为后面的石油非常的粘稠,运输,脱水,采集等等一系列技术难度太大,所以石油公司采集到40%的时候,就会转向另一块新的油田。
美国的一些公司在很多年前,就开始转向页岩油,页岩油属于一种特殊的石油,开采的成本也相对高一些,但08年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开采页岩油也变得有利可图,但无论是页岩油还是普通的石油,它们迟早有一天要被取代,因为随着石油的总量越来越少,它们的价格将越来越贵,短则几十年,长则100年,石油将慢慢淡出人类的视野……
地球上的石油贮量到底有多少,之前很长一段时期都没有准确的数值,因为人们对地球石油贮量的勘探技术,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
比如, 上世纪30年代,人们普遍采用重力、地震折射波、沉积学等理论探测石油,最开始探明贮量很低,还不能形成全球总贮量的统计值。上世纪60年代,又采用板块理论、地震勘探的叠加技术,使石油勘探水平大幅提升,到1987年全球原油探明储量为930亿吨。进入新世纪以后,人们又应用信息技术,又在地壳小型断块、隐蔽性油藏方面的勘探取得突破,至2017年跃升至2700亿吨,较上世纪80年代增长了3倍之多。不过近年来勘探的潜力已经挖掘得非常充分了,对全球石油贮量的修正速度也降了下来。目前世界上认可的地球石油资源探明贮量即为2700亿吨。
与此同时,随着石油消耗产业的规模调整,特别是新能源的开发以及油页岩的开采,对石油资源的消耗增长压力逐渐缓和。 以全球石油目前的探明贮量2700亿吨计算,除去已经开采的1300亿吨左右的原油,现在每年全球直接消耗石油的数量为33亿吨,那么在未来40年左右,全球石油资源将会被消耗怠尽。
从世界范围来看,石油资源的空间分布是极其不平衡的。中东地区占比最高,达到48%左右,主要集中在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曼、卡塔尔、叙利亚等亚洲国家。其次为拉丁美洲,占比达到19%左右,以委内瑞拉居多。排在第三的为北美洲,占比为13%左右,以加拿大居多。剩下的20%左右,主要集中在俄罗斯、非洲和亚太等国家。其它区域的石油资源则相对较少。
石油属于传统的化石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石油化工行业污染物排放历来数量多、强度大,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需要不断地进行污染控制及治理技术的创新,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提高原油产投比,提升能源制造和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从能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需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生物质能源,提高其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达到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的目的,这才是有效应对石油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
这是一个令人类大伤脑筋的问题!过去,人们认为地下的石油是动植物腐烂后长期演化形成的。现代科学认为石油是地球内部热能运动出的“汗"。但不管是怎样形成的,越用越少这一趋势谁也改变不了!有时我们很多人在一起议论,一旦石油用光了,所有的车都停了,化肥,塑料的产量急剧下降,那时又回到以前的远古 社会 ,骑马骑驴,烧木柴野草……西方国家作过统计,说地球上石油储量约17290亿桶左右,大约能够人类再使用40~50年。看到这些统计数字,真叫人担忧!看来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能源。
地球上的石油还有多少?还能提供地球人类用多久?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们就知道全世界石油还可以供人类使用大约50年,当然今年已经是2020年,假如按八十年代那会计算的话,已经过去了40年,现在是有储量状况如何?人类还能用多久?假如没有石油人类该怎么办?下文来做个简单分析。
全世界石油储量到底还有多少?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总共有成员国12个,这是全世界建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原料国和输出组织,它的目的是“协调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与价格、确保石油市场的稳定”,当然OPEC的发展似乎有些变味,与一些成员国的理念起了冲突,因此卡塔尔已经于2019年1月退出OPEC组织,厄瓜多爾尔尔也于2020年1月退出OPEC。
2019年6月,英国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2019年世界能源统计评审》报告,全球石油储量17297亿桶,与早先公布数据相比变化不大,按当前全球需求测算可供开采50年。沙特由2017年的2662亿桶调整至2018年底的2977亿桶,但仍然比委内瑞拉的3030亿桶略低,加拿大1680亿桶第三,伊朗以1560亿桶位居第四,伊拉克以1470亿桶位居第五。
OPEC成员国分布
各位应该很好奇,委内瑞拉位居第一,但国际上关于石油输出总是没多少委内瑞拉的声音,其实这也难怪,因为委内瑞拉的石油属于高含硫原油,含硫量高达5.5%,催化加工和二次加工问题比较大,而且环保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北海布伦特原油含硫量为0.37%,属于高品质原油,所以全球石油市场中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数!
部分原油的API值和硫含量值情况。越靠上、越靠左,油品越差;越靠右、越靠下,油品越好。
委内瑞拉的原油含硫量5.5%,炼油成本很高,无论是经济成本还是环保成本,因此委内瑞拉尽管石油储量非常丰富,但其话语权比重并不高!
当然回到石油还能用多少年的话题,其实就像核聚变,一直都是永永远远的50年,如果按当前消耗1亿桶/年计算,大概47年左右吧,所以说50年也没啥大毛病!
石油到底用得完的还是用不完的?其实从八十年代起就开始忽悠的石油快用完了,忽悠了40每年还在说可以用50年,就像一个骗局,或者说提价的骗局,但事实上这跟石油的成因有关系,如果是生物有机质成因,那么它真的会用完的,毕竟地质史上积累的碳是有限的,但如果是无机成因,那问题就不一样了,尽管它也是有限,但在人类的角度上来看,是一定意义上的无限!
我们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石油有机成因,而且它的证据也非常充分,石油馏分具有生物有机质普遍的旋光性,而无机质则不具有这种旋光性,但如果加热至300摄氏度时候,无机成的环境则很容易超过300度,而全球温度最高的油田也不过100度,这就是最明显的证据!
另一个说法是近代和现代沉积物中都具备了构成石油的各种烃类化合物出现,也就是说即使在现代沉积物中,石油的产生仍然在继续,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在有些漫长,我们也不可能等到现代沉积物变成石油的那天!
无机成因的说法来自论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和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合作的无机成因理论,他们认为地球诞生时即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在高压的岩层中逐渐形成石油,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而富集,继而形成油田!
至于旋光性,两位大佬认为这是被微生物污染而已。
不过现代石油成因仍然以有机成因为主流,因为无机成因无法解释几乎所有的油田都诞生于沉积岩中,而且也无法解释在石油中广泛分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如马蜡烷,植烷,甾烷,伽藿烷,萜类以及同位素偏轻等现象!
因此作为吃瓜群众,我们支持有机成因!
石油用完了咋办?要厘清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石油是拿来干嘛的,石油有两大主要功能,其一是作为能源使用,其二则是作为化工原料(包括生活用途),当然还有一个辅助功能是润滑油使用!
作用能源的替代似乎并不难,因为电能可以在绝大部分场合代替它的能源用途,比如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始的电动 汽车 ,但在现代条件下,有一个位置在哪是是无法代替的,即航天事业,因为暂时无法用电来发射火箭,不过现代火箭燃料多样化,比如流行的液氧煤油可以用液氧,液氢代替,钢铁侠马斯克开发的甲烷液氧火箭等等,似乎也是有可能,只不过大家稍高些。
还有一个是工业原料,包括我们日常的化纤以及塑料制品,还有工业上多种复合材料等等,这个理论上可以用合成来方式太解决,但代价是相当大的,不过燃料油省下来作为化工,怎么说都可以支撑很多年,算是解决了吧!
最后一个是润滑油,估计这个应该没啥好代替了!
当然以上只罗列了几个关键的作用,比如 汽车 工业的合成橡胶(电缆绝缘也是),还有制药行业的各种提取物,也有日常清洁用品与化妆品等等,其提炼后的残渣沥青也是交通道路建设的重要铺路材料!
所以,石油暂时还不可替代,只能用燃料油节省下来勉强支撑!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不过我觉得这资原总有枯竭的时候!
⑵ 油价大跌,美沙俄谁是输家
你要从市场和垄断的角度看,而不是哪一国是赢家或者输家。 历史 上所有的竞争,归结为市场供应商的两样东西,一个是生产成本,一个是资本。
生产成本:
沙特貌似是赢家,因为沙特油田成本最低,沙特石油的成本低于10美元,甚至有1美元一桶的油田。原因有二:1油田开采难度受限于自然条件,沙特属于大平原,油层浅。2大多数石油开采的固定设施在上世纪早些时候已经存在,固定资产投入较少。
俄罗斯是持平,俄罗斯成本每桶超过10美元,不足20美元。其石油开采难度较大,部分油田在高寒区域,有些在山区。但依然属于传统油田开采范畴。
美国成本最高,高于35美元一桶。美国 历史 上是产油大国,但是浅地层油田已经开采光了,所以,美国的油田大部分为页岩油开采,页岩层大多数在800米到2500米深度。所以,美国的页岩油成本中位数一直在50-60之间。
资本:
原油的价格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被欧佩克垄断,发起了三次石油危机。但是在之前相当长的时间是被美国垄断。沙特的石油工业,本身是美国人建设的。之后各国纷纷国有化油田,驱赶美国人的资本。
论烧钱,俄罗斯和沙特都不是美国的对手。页岩油是从07年开始,但是在14年-16年就遭遇了沙特以增产为手段的打压。油价当时最低到26美元(近期到27)。而实际上那一轮沙特的行为最终失败了。因为沙特发现,虽然自己的石油是盈利的,但是自己的财政收入十分依赖于石油销售。价格低了,自己的损耗反而更大。所以沙特曾一度放弃了用价格竞争。
美国页岩油资本实力雄厚,至今虽然堆积了650亿美元的债务,但是华尔街的实力远远不只是650亿。你看看特斯拉,没盈利,最高摸到1600亿市值。华尔街如今的思路,垄断和主导比盈利更加重要。
所以呢。虽然成本上美国很高,但是资本上面的实力,使得,沙特和俄罗斯的价格竞争,最终倒闭的不是美国页岩油。况且,页岩油的开采比传统开采更加灵活。页岩油的成本高,是因为他的成本不是前期投入,而是开采的时候,一边开采一边投入。这和传统石油不同。
谁将是输家
之前已经进入油价竞争格局,委内瑞拉、伊朗,甚至于伊拉克,都是输家,能源生产国不只是这么几个国家。而如俄罗斯为什么要硬刚油价,不肯减产。是因为俄罗斯发现,如果不这么做,破坏减产保价格局,美国可能用其他手段来限制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比如让欧洲国家不要进口俄罗斯的石油。这种干预还不如用石油倾销来直接打压来得方便。
而俄罗斯大约也干不掉页岩油。页岩油公司会倒闭,但是熟悉美国公司的,你就知道美国人的倒闭是非常普遍的。倒闭之后,只要油价有复苏的苗头,那些破产的人马上又会从银行或者债券市场,或者华尔街获得融资。
个人观察:传统石油开釆是几十年前都已经建好的,比如我国的大庆,俄罗斯的中部油田,沙特中东的油田,这些油田都只是维持生产,而不是基础建设,而美帝的页岩油是新兴产业,并且全世界70%多的石油都是中国进口了。可以推算一下:之前美帝也进口石油的时候,美帝40%,中国40%,日本等20%,这些油都是从中东,俄罗斯等进口过来的。现在美帝出口石油了,那么之前美帝的40%稀释到哪里去了?实际上是全部被中国给接收了。所以现在世界上70%多的石油被中国接收了,而美的出口的石油份额,被日本等美的的传统盟友给接收了。所以说这个现在就是欧佩克和俄罗斯的石油,基本上全部是都被中国给进口了。中国没有进口美国的石油或者份额很小。所以可以想象这一次进口,这一次降价。对谁影响最大,因为中国进口石油不受影响。而美的每生产一升石油或者一桶石油,都有巨大的亏损。所以说这个现在的形势就是这样,这些油井一旦建成它是不能停的。如果停的话,这个生产线就停了,重启生产线比维持更费钱。
三家都是输家。
三家都是石油大国,石油降价影响经济和财政。当然各国影响不一样:
沙特,原油丰富,储备足,开采成本低,降价仍有利润,降价对其短期影响可接受,所以沙特敢首先发起价格战,倒逼俄罗斯和美国。
俄罗斯经济主要是重工业,出口对石油依赖严重,石油下降,明显影响财政支出,但俄罗斯经历多年制裁,提前有应对措施,抗压能力比以前强,因此对其有影响,但短期可挺过去。
对美国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价格低于页岩油开发成本,价格战迫使一些页岩油开发商破产从而停产,目前美国已经成最大产油国,大面积停产对其影响不言而喻是非常严重的。同时,“石油美元”时代,石油价格大幅降低,影响动摇美元国际地位。
上面是直接影响,还有间接影响,如果时间长,主要靠石油换汇的国家影响最大,同时,世界性通货紧缩影响也很大。但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采取货币宽松措施,再开动印钞机投放货币买石油也可能会出现。
所以,沙特一石三鸟降价,能不能将美俄逼到谈判桌存在变数,有可能经济目标没有达到,倒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的调整。
有句话说得好,“等到潮水落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这次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就好比退去的潮水,要问美国,沙特,俄罗斯谁是输家,我觉得他们三个都是,关键看谁输的最惨。
现在经济离不开石油化工,但是石油的竞争却非常激烈,其中又以美国,沙特俄,罗斯为三大石油输出国,他们各有各的想法,既想联合赚大钱,又怕别人多赚钱,最后只好玩起了“三国杀”。
刘备曹操和孙权,到底谁是输家?其实他们三家都是,最终的赢家是司马氏,因为三国归晋了,那么在现在的石油战场上,会不会重演这样的故事呢?我认为还是有可能的。
首先看一下沙特,这是当之无愧的产油大国,他们因为石油过上了好日子,如果石油价格长期下跌,他们就没有指望了,这一次降价,其实属于破釜沉舟,赌的就是别人不敢跟,如果美国和俄罗斯真的跟了,最先输的的就是沙特,因为他们除了石油没有其他赚钱的行业,石油一垮就什么都没了。
再来看一下俄罗斯,俄罗斯现在的日子不如沙特过得好,本指望通过石油补贴一下,没想到沙特突然放水,所以俄罗斯坚定的要跟,因为两家的石油开采成本相差不大,如果僵持下去,和沙特相比,俄罗斯的其他产业不受影响,即便石油赔上5年,也要把沙特干趴下。
最后来说一下美国,本来是沙特和俄罗斯之间吵架,没想到把美国给带进来了,而且现在看美国是最受伤的,因为美国的石油成本最高,原油价格下跌,受伤最大的就成了美国,如果石油企业倒闭,那首先就是美国的页岩气,这也是美国股市下跌的原因,但是美国其他经济发达,即便石油产业亏损了,仍然会比俄罗斯和沙特好得多,这就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我们不知道石油大战什么时候结束,但是我们真的希望它不要结束,因为他们打的越厉害,对石油消耗大国来说就越有利,如果他们能打个10年8年,说不定我们就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了,这就好比三国归晋。
开始看,美俄沙特都是输家,看谁挺得过谁,谁抗赢了,就是最后的大赢家…
正好今天易论在金酒圈才对石油危机进行了深度的分析,事实上我们很难对谁是输家给出确切答案,但是油价大跌对美国的影响是最大的,对其他两家也好不到哪儿去,以前也同样发生过石油危机,不过最终都合理的解决了,这回也不会例外,区别在于持续的时间长短而已。
为什么说对原油大跌对美国的影响是最大的?
最主要的还是成本的问题,沙特、俄罗斯、美国是全球产油大国,在2010年之前,美国除了用油量较大之外,在能源方面并没有特别的优势,但2010年页岩气革命之后,美国在产油方面逐渐攀升,到2019年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的石油出口大国,全球市场份额高达18%左右。
在石油价格的问题上,美国因为是产油大国,同时也是用油大国,因为其本身就是制造业大国,所以美国需要维持石油价格的稳定,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为什么?
因为美国的页岩油成本很高,全美的石油开采成本合计在30美元/桶左右,但是俄罗斯的石油开采成本只需要17-22美元/桶,至于沙特,那更是只需要9美元/桶,所以,油价大跌,最惨的一定是美国的石油开采企业。
那为什么价格又不能太高呢?这是因为美国本身就是制造业大国,而石油是所有制造业的上游,假设石油长期维持在80美元/桶上方,美国的制造业将会面临买不起原材料的局面,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长期对中东虎视眈眈的原因之一。
然而油价大跌的输家是谁,我们的确说不清楚,或者说都是输家,只是看谁更惨而已,俄罗斯强硬的表示油价维持在25-30美元/桶,可以支撑6-10年,那是因为其成本优势,只是赚得更少了而已,而沙特有所不同,说中东富得流油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有油,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政府就很有钱。
上一轮石油危机是2014-2016年,美国受到中东跟俄罗斯联手打压,可谓是血流成河,美国石油开采企业死了一大片,但是上第一千自损八百,沙特连续两年财政出现赤字,赚得少了,政府很难长期维持,所以油价又开始逐渐恢复……
对于石油危机的问题,会带给全球经济怎样的影响?对A股有什么样的影响?金酒圈有详细的分析,欢迎伙伴们成为圈友。
短期来看,原油暴跌,作为世界三大石油出口国的美沙俄全都是输家,都不用计算油价下跌带来的损失,看看三个国家的股市就可以知道了。一个比一个跌的惨,美股昨天触发熔断,三大股指跌入技术性熊市;沙特股市相当于跌了两个跌停板;俄罗斯股市更惨,近期以来从1650点狂泻600点,股市都跌去了超过三分之一。这哪个有点赢家的气象?
但可以肯定的是,美俄沙三国对低油价的承受力是从高到低排列的,这是由国家的经济硬实力决定的。虽然沙特的采油成本最低,俄罗斯次之,美国页岩油最高,但三国对于石油经济的依赖程度却是沙特最高,俄罗斯次之,美国最低。这三国的损失打个比方,如果说沙特是砍了一只胳膊,那俄罗斯就相当于砍了一只手,而美国则是砍了一根手指。
对于美国来说,低油价受损的只是石油能源部门,是美国的能源大鳄们。页岩油垃圾债券的暴跌会不会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债务危机还是个未知数。如果这个事实形成,那美国就输惨了,很可能就此失去石油美元这个经济霸权的支柱,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也将被撼动。但这个推论目前为止只是一种假设。
至于沙特和俄罗斯,持续低油价将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打击。俄罗斯声称在25——30美元可以支撑五六年,不过是一种宣传手段;沙特的低价倾销一样难以持续,富足的人民能接受收入减少七成的生活?
沙特的自残式倾销如果和俄罗斯一起能够压垮美国的页岩油产业,确实将是重大胜利。重塑石油的供应体系确实能给沙特、俄罗斯带来更大的定价权,但这个愿景很难达成。估计最后还得回到限产保价的老路上来。
石油价格大跌之后,如果长期低迷,美国将会成为最大输家。
次贷危机之后,美国的实体经济空心化就一直是心腹大患问题,而美国页岩油的大发展不仅充实了美国实体经济,同时还控制了美国国内的通胀水平,关键还增强了国际原油的话语权,保障了石油美元体系的稳定性并避免美元过度向石油输出国转移。
美国依靠页岩油的大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产油国,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适当出口,即可以增加国内就业还可以减少贸易逆差。而美国又是车轮子上的国家,石油价格对于美国的通胀影响非常明显,美国原油产量的增加,以及对国际原油价格的话语权的增加,令美国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全球原油价格,这对稳定美国内部通胀非常有利,对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美国原油产量增加,可以减少大量进口原油,这不仅可以缓解贸易逆差问题,同时可以防止美元向石油输出国过度流动,这样可以减缓国内的债务压力,也可以增强国内的流动性。同时,由于美国对国际原油话语权的增加,还可以强化美国金融市场对国际原油的价格操纵,借此获得国际金融利益。
另外,美国对国际原油价格的话语权的增强利于美国打压俄罗斯与伊朗等对手,所以原油价格保持相对的平稳对于美国比较有利。
但是页岩油开采成本比较高,大概在40美元左右,如果国际原油价格过低,美国的页岩油企业将会大半倒闭,这显然会沉重打击美国经济与金融体系。而沙特与俄罗斯开采石油的成本基本上都在20美元以内,低的还不足10美元,因此在价格战上美国必败,如果打垮美国的页岩油,国际原油产量自然下降,原油价格就会回升,沙特与俄罗斯就会长期获利。
俺觉得我们有车一族是输家!国际油价100美元一桶,我们加一升油6.5元,国际油价40美元一桶时,我们加一升油6.3元。
从利益上讲没有赢家都输了,从输的轻重上看俄罗斯输的厉害,因为俄罗斯石油是它的支柱产业,石油大跌整个国民经济都受影响,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经济危机。而沙特虽然也以石油为主但它不差钱,变化的只是数字,加上它开采成本低,对它整体经济影响比俄罗斯小。美国虽然是产油大国但在整个经济中占比小,加上本身消费大,石油降价对国民提高消费企业降低成本有好处,不利的是它石油开采成本高,很可能要限产来应付,这也是沙特的目的之一。
⑶ 石油储备量世界排名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是委内瑞拉,石油储备为3038为亿桶;排名第二的是沙特阿拉伯,石油储存量为2976亿桶,排名第三的是加拿大,石油储量为1697亿桶。中国石油储量世界排名第十。
详细内容
我国石油储量为250亿桶。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但是我国是世界上石油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石油对于任何事情说都是珍贵的物资,近期的汽油涨价也和一些国际局势有关系,因为国际局势紧张,所以我国进口石油的价格会增长,随之而来的民用汽油的价格也会上涨。
世界石油产量大国排名如下:
1、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是西亚中东国家最大石油生产国,占全球石油生产量的13.24%,探明储量仍然有大约2630亿桶。每天盛产石油1175万桶。
2、美国。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占全球石油生产总量的11.94%,美国也是最大石油资源消费国,探明储量达210亿桶,该国仍然从其他国家进口石油,每天盛产石油1059万桶,首都是华盛顿。
3、俄罗斯。位俄罗斯于欧亚大陆北部的国家,石油产量占全球的11.64%,探明储量为600亿桶,东西伯利亚还有未充分发掘的石油,初步估计,可能达到47亿桶。每天生产石油1030万桶。
4、伊朗。伊朗的生产石油占全球产量的4.6%,探明储量为1370亿桶,包括常规石油储量10%,每天盛产石油413万桶。
5、阿拉伯酋长国。阿拉伯酋长国位于阿拉伯半岛波斯湾东南端,东部接壤沙特阿拉伯南部,生产占全球总量3.6%,石油储备达到980亿桶,大部分在阿布扎比、迪拜和沙迦地区。每天盛产石油323万桶。
⑷ 中国页岩油储量是多少
中国页岩油储量是43。93亿吨。
页岩油其实也是石油的一种,它的结构,跟石油差不多,只不过页岩油存储的方式跟传统的石油不一样,传统的石油是在地底下,只需要打井就可以取出来。
目前页岩油的开采难度要比传统石油难很多,常见的页岩油开采技术包括水平井和分段压裂技术,目前比较成熟的是水力压裂技术,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利用水和化学混合物注入管道,输送至地下,再通过地面的高压泵进行施压,当压力与地层承受的压力形成压差时会产生裂缝,这时候存储于岩石缝隙当中的石油就会流出来。
⑸ 东海的石油及天然汽储量是多少
截至2020年3月11日,东海的石油及天然气储量暂无明确数字,据相关专家估算油气储量5万亿立方米左右。
根据国内外专家的估计,整个东海陆架盆地油气资源储量约为5万亿至6万亿立方米气当量。而东海目前的储量探明率还很低,勘探开发潜力非常大。早在1968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中就指出:“东海是另外一个波斯湾,这个海域拥有众多被埋藏的宝藏,拥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美国的东海问题研究专家哈里森认为:“东海大陆架上天然气储量大概在5万亿立方米,至少是沙特阿拉伯发现天然气储量的8倍,是美国天然气储量的1.5倍。”中国地质学界泰斗李四光生前也预言:“中国油气资源的未来在东海。”
(5)中美日三国现在的石油储备是多少扩展阅读:
相关勘探发展:
1、2000年我国东海油气田已累计获知天然气探明储量加控制储量近2000亿立方米。
2、上海海洋石油局已在浙江省以东海域的东海陆架盆地中部的西湖凹陷,发现了平湖、春晓、天外天、残雪、断桥、宝云亭、武云亭和孔雀亭等8个油气田。此外,还发现了玉泉、龙井等若干个含油气构造。
3、东海是一片由中、日、韩三国领土环绕形成的半封闭海域。东海大陆架位于三国之间,是中国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东海大陆架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产、石油、天然气以及稀有矿产资源。由于中日在东海划界以及开采油气田一直存在争议,中、日双方曾经过六轮磋商,仍未能取得任何突破。
⑹ 日赚8.5亿!“两桶油”上半年业绩曝光,地球上还有多少石油可取
地球上的石油已经不多了。如果人类还是无节制的开采,而且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那么它将很快就会枯竭。
⑺ 美国本土石油储量
美国可开采石油储量超过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根据数据,美国石油总储量2640亿桶,居全球第一位。其中,美国超过50%的石油储量为页岩油。此外,仅德克萨斯州石油储量就超过600亿桶;俄罗斯石油储量为2560亿桶,居第二位;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为2120亿桶,居第三位。
⑻ 全球的石油储备量还能人类使用多久
大概能够使用百年左右,现在的石油开采量相当的大,也在不断的发现心里油田,但是总有一天会用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