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970-80年代油价高涨为何造成停滞性通货膨胀为何2000年以后油价也高涨但造成成长性通货膨胀
70-80年代中, 两次石油危机。这一时期, 国际石油市场供需状况开始发生逆转, 石油价格不断攀升升。一方面, 主要石油消费国消费量日益上升, 但由于国内储量有限, 生产很难有较大突破, 从
而造成供不应求, 需要从国际石油市场上进口石油,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已逐步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另一方面, 由于中东主要石油生产国反对美国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中东政策, 自1973年开始两次对这些国家采取“ 石油禁运” 政策,从而导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两次大幅度攀升。儿大石油市场的价格都比前一时期明显提高。1973一1979年, 每桶石油价格都提高到10美元以上,1979一1985年进一步提高到接近或超过30美元的水平。
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放宽了对能源产业的限制,采取了多项措施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如对乙醇的大力利用和开发。近年来肌尝冠妒攉德圭泉氦沪,美国燃料乙醇加速发展,美国乙醇汽油消费总量已超过汽油消费总量的20%,全美玉米产量有12%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加上现有的完备的石油战略体系使得西方国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性不如以前。同时中东也接收到了以前的教训,意识到了石油上涨会迫使主要消费国减少石油的出口。所以说这是双方共赢的一个局面
我国从1993年成为石油进口国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口量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受到国际石油市场的波动和影响。尽管尚未有遭遇大规模的石油危机,但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下高涨的油价与石油紧缺依然对我国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少影响,具体体现为:
1.石油短缺对工业与经济的影响重大
石油作为用途广泛的重要工业和化工原料,其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国家
经济发展异常重要。目前我国已进入重工业化阶段,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
经济增长对能源和石油的依赖度明显增加。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弹
性系数比1991年提高了接近2倍;2003年我国石油消费比重达到22.7%比1991
年高5.6个百分点;2003年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35%。严重石油供应短缺一旦发
生,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2.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并可能会形成通货膨胀作为工业社会的基础性燃料与原材料,石油构成了工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价格的上涨伴随着生产成本向消费成本的转移,全社会物价水平就会提高,会加速通货膨胀的形成。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本来就高于其他国家,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将使我国承受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只考虑油价因素,石油价格从30美元涨至60美元,CPI将上涨1.8个百分点,如果考虑我国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调整的不同步,上一次石油价格上涨也需要消化,那么,国内物价的上升或许会更多。
3.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将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渐提高的前提下,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将打破
我国原有的贸易平衡。2004年,我国为石油价格上涨多支付了200亿美元,而
当年的贸易顺差总额为320亿美元,如果不考虑为高价石油所支付的更多外汇。
2004年的贸易顺差能够达到520亿美元2003年我国进口石油约9100万吨。而
当年的平均油价每桶29.6美元,即使进口保持1亿吨的水平,我国仅为高油价
支付需要200亿美元。总之,在世界经济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国际原油价格上涨
可能使我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4.改变居民消费结构,抑制居民消费
石油价格越高,产品成本越大,价格也随之提高,这将阻碍原有消费需求的扩大,新的消费需求热点形成也将受阻。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汽车消费,油价升高使得居民购车的意愿受到压抑,许多人担心买得起车,养不起车,因而选择持币观望。高油价也会改变大众的住房消费模式,但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扬,房子和工作地点间的距离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旅游业也因于油价持续上涨带来航空、长途汽车等交通费用的上升而增加成本,进而影响到部分消费者的旅游需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石油储备的效益,不仅仅体现在对石油价格的平抑作用上,更应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和生产间接和潜在损失的弥补作用上。
❷ 拥有石油的委内瑞拉为什么没有富起来
委内瑞拉不仅没有富起来,反而因为石油位置造成通货膨胀,进一步导致国民经济危机。最主要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形式单一,石油输出占比太高。
加速印钱让社会物价疯狂上涨,甚至人们的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同时,委内瑞拉还要背负外债,如今的委内瑞拉政府已经无法应对这一场经济危机而不得不向国际社会求助。天堂和地狱总在一瞬之间。
❸ 为什么美国经济不存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当然起作用.
但格老的意思并不是美国经济对石油价格已完全分离,而是美国的资源利用率极高,每单位gdp所消费的石油已大幅下降,而美国经济对石油的依存度也比1980年的石油危机时低得多.
而且,石油以美元计价,美元的过多发行才是美国通胀的主要因素.
同样资金所产出的物品的数目下降,也就是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在美国现今情况,并不显着,美国的资金利用率奇高,每单位资金所产出的货物或服务位居世界大国首位,如此,成本推动型通胀在美国的通胀因素中并不重要.
若想了解更多格林斯潘的思想,可看他出版的新书---我们的新世界,内里对美国,乃致世界各国经济都有详细分析.
❹ 石油危机为什么导致通货膨胀想知道详细过程
通货膨胀,容易导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结果,导致通货收缩,通货收缩,加剧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的起因,主要是货币供应量太大,或者是货币流通量太快,经济活跃,导致供不应求,物价高涨,出现经济泡沫。泡沫破裂,出现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危机产生失业,人民收入骤减,需求骤减,市场供过于求,物价下降,导致通货收缩。通货收缩,使人民更不舍得花钱,因为可以期盼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相同的东西,因此而加剧经济危机,或者金融危机。
❺ 73年的石油危机是如何引发的经济危机
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运用石油武器来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削减石油产量。结果是石油价格暴涨,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到了1978年,伊朗发生政治局势的变换,造成了石油生产的不稳定,生产一度从每天600多万桶降到了70万桶。这样,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出现了。
石油危机的出现,大大影响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尤其是日本。第一次石油危机, 就马上使日本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萧条,导致了外汇的大量外流。
这次由石油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有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这次危机造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较长时间的“滞胀”。所谓“滞胀”,就是指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但是,由于70年代的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幅度大,由于担心引起更为严重的通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难继续使用国家干预刺激经济的手段,由此也就更难走出经济萧条胀同时存在的现象。
❻ 问题:请用AD-AS模型来分析石油危机所引发的短期经济波动。
在短期内,如果AD不变,AS曲线发生位移,则会产生市场价格与国民收入反方向的运动。如果AS的水平下降,市场价格会上升,而国民收入则下降,产生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共生的“滞胀”现象。
在石油危机中,能源价格暴涨了5倍,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价格(或成本)的上升,使得企业在同等产量条件下,要求更高的物价水平,或者在同等价格水平下,被迫减少产量。从而使得SA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原先超出潜在国民收入OY* 的产量OY减少至OY',均衡点由E移动至E',市场物价水平由P移动到P'。
结果是生产降到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价格水平则提高到高于充分就业时的水平,出现“滞胀”。由于影响宏观经济的某些外部因素的作用,使总供给状况恶化,使政府原先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遭到破坏。
(6)石油危机为什么没有膨胀扩展阅读:
总供给曲线的位置是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说明了在既定价格水平之下,总供给量的变动。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
1、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
2、技术变动。
3、工资率的变化。
4、生产能力的变动。
❼ 有谁知道70年代美国石油危机的具体情况么最好是有当时情况的~~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不断受到石油供给的冲击。那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普遍认为的世界石油危机时期。
石油成阿拉伯世界的武器
1973年10月,中东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停止了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的石油输出。这次禁运造成了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国内的原油价格大幅度上升。
这场突如其来的石油危机为何产生?这可以追溯到阿拉伯与以色列由来已久的冲突上。二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人眼看着自己的家园变成了犹太人的乐土,这激怒了他们。他们拒绝承认以色列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并认为惟有武力夺回自己的土地才是公正的。
出于把苏伊士运河国际化的目的,英国人和法国人自然地站在了以色列人的一边。于是有了英法支持的以军在最初的战争中占尽先机。而失利的阿拉伯人立马结成同盟,对以色列发动了为期6天的战争。1973年的赎罪日,在这个犹太人最神圣的假期中,以色列经历了阿拉伯军队在苏联支持下的沉重报复。
这次战争以后,阿拉伯产油国家发现使用石油禁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政治战术,并且这种方法也同样可以在经济上产生作用。阿拉伯国家开始意识到他们自身的强大力量,认识到他们可以通过石油去控制原本在世界各地发号施令的西方社会。他们意识到,禁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对付西方社会的手段。即使恢复了石油输出,他们依然能够保证以一个较高的价格控制油市并能获得高额利润。恐慌的投资者和石油公司会因为不断增长的油价而陷入不只是美国一个国家在内的经济旋涡,这显然是非常危险的。
"财主们的聚会结束了"
仿佛一夜之间,美国如梦初醒地发现它已不再能承担原有的原油消耗。“财主们的聚会结束了。”这让所有的美国人无法接受。
石油危机带来的恶果纷至沓来。
这些直接结果是相当戏剧性的。汽油价格只不过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狂涨了4倍。人们眼看着原油价格从仅仅25美分/加仑的增幅越过1美元后仍然不停往上涨。根据美国汽车协会的记录,当时绝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加油站,竟然有20%在危机期间整整一周没有燃料可以供应。在更多的地方,司机们被迫等待2到3个小时,只是为了获得加油的机会。当时,美国的原油总消耗量猛然下降了20个百分点。
美国政府的绝望并没有让他们选择放弃,他们试图去修改议案以改进这个糟糕的局面。国会发布了对在公路上行驶车辆每小时55英里的速度限制。当然这是一个好消息。不仅因为原油消耗可以减少,而且也让车祸一夜间减少。由此看来,今天的燃料经济指标与来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为了节约能源而做出的努力息息相关。许多国家在当时也通过修改夏令时间以求降低电的使用量。所有这一切都象征了美国人所怀着的保护能源的微弱希望。
税额减免在当时也成为了可能。总统尼克松成立了能源部,并使其成为内阁办公室,其职责主要是发展国家能源事业。汽油公司和加油站也竭尽全力保护原油量。除了尼克松发起了一次自愿减少汽油消耗的行动外,各大加油站也宣布每个星期日自愿关闭,并且声称:他们拒绝出售给不是“常规顾客”的用户。不过,加油站仍然不只一次把超过10加仑的汽油出售给同一个用户。他们希望这些努力可以帮助公众,使大家更节省燃料。当然,普通大众也没有只是成为旁观者,很多美国家庭把家中的空调转向25度———油价的提高的确让人们养成了节省燃料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很多公司、企业开始尝试着改变它们的能源消费方式,甚至寻求新的能源以替代对原油的依赖。
经济快速增长时代谢幕
阿拉伯国家开始再次把石油装运到西方国家,但是这次是以更加膨胀的价格。整个世界性的经济衰退成为了这次禁运最显着的长期效应。通货膨胀保持率超过了10%,失业记录也出现了历史最高。人们无奈地发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谢幕了。
由于石油禁运,小汽车的生产也出现了巨大变化。在底特律,狂涨的汽油让人们无法承受。为了保护用油量并且推动经济发展,人们不再制造那些使用大发动机大功率的小汽车。底特律被迫去提升全部小汽车使用燃料的效率。日本制造的小汽车因为具有美国小汽车达不到的效率标准而越来越畅销,销售额迅速增加。这一时期的美国汽车工业被迫陷入了无奈的境地。
虽然这场噩梦持续的时间自1973年开始,前后不过一年,但是欧佩克国家已经成功地使西方市场的石油价格增加了4倍。这种石油禁运在国际关系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也带领着中东国家进入了新的时代。这无疑是中东国家的一项政治和经济重要成就。
第三世界国家第一次发现了它们的自然资源能在政治和经济环境下被当作武器使用。提高的油价不仅是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一次威胁,更是对整个世界经济的严正警告。
这个时期,很多必要的商品价格经历了首次迅速而戏剧性的上升。从此,西方世界的脆弱被毫无掩饰地扒开了。
"请允许我发动汽车"
几年后,刚刚从重创中苏醒的美国,在1979年伊朗总统霍梅尼上台的时候,又一次卷入了石油危机。伊朗人没有让美国人睡得安稳,霍梅尼很快就宣布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油价从每桶15美元上涨至35美元,在全球经济界重新刮起飓风。
二度受创的西方人如同惊弓之鸟,开始为第二天醒来是否能够有油发动汽车而失眠。“请允许我发动我的汽车”,这是当时美国报纸的一个头条标题,更是美国人当时最奢侈的心愿。
❽ 为何在石油危机的影响下20c70年代美国既有停滞也有通胀
二战后到七十年代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呈现繁荣快速发展局面,但在七十年代主要产油区中东各国组成欧佩克组织,提高国际油价,导致资本主义国家来赖以生存的石油涨价,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所以从美国开始,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告别黄金时代,迎来了经济“滞涨”,就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通货膨胀。 因为石油是重要的资源,所以它涨价,导致好多工业品生活品等必需品涨价,而经济又受原料涨价影响,放缓速度,所以导致社会财富增长慢,人们收入减少,而由于原料涨价带来的生活必需品和工业品涨价,导致通货膨胀。
❾ 石油危机为什么导致通货膨胀
随着目前油价的持续上涨我们很多老百姓也已经感到了一丝的压力,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作为世界石油消费大国,有将近40%左右的石油资源呢是依靠海外资源的进口,
一九九三年,中国就已经是石油纯进口国,而且以后每年都以百分之三点七的速度递增石油进口量。去年,中国进口原油达到了1.2亿吨,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据有关机构预计,中国2010年石油进口规模将达到1.8亿-2亿吨,进口依存度也将随之突破50%。
我国进口石油的比重越来越大呢,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们的资源供给不行,就说石油生产产量增长缓慢,而需求增长非常的快,这样呢所以我们对国外的进口石油依赖越来越大,那它的影响是两个方面的,正的方面就是说弥补了我国的资源不足的问题,解决了需求短缺,保证了供给,这是它正的方面,另一方面实际上就是石油大量进口的外部性的问题,就是引起了石油安全的问题,另外,目前中国进口的原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地区,占进口的50%以上,而来自中东的原油进口又主要依靠油轮输送,并通过马六甲海峡。
这么一个集中于中东地区的话,对我们国家的能源的这么一个供应是不利的,因为中东地区的话属于一个多事的地方,政局的不稳定,所以我们国家从这点来说的话,必须改变它的这种能源来源的结构
从这个短片中我们看到中国目前对海外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越来越深,而且还主要是集中在中东地区,那么对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会不会从另外一个方面,它蕴藏着一些我们的供给风险问题。
我觉得这个就是所谓我们谈到能源安全的问题了,就是说如果发生了某种突发事件,我们是不是能够按照一个合理的价格,能够从石油市场上,国际市场上能够买到,我们所需要的石油,这是第一个概念啊;第二个就是说,对中国来说确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是不是能够有一个比较安全的,一个运输的系统能够保证这份供给,这是第二个概念;第三个概念就是我们的应变能力,就涉及到我们的储备啊,我们有没有突然增产的能力,国内啊,包括突然来控制这个需求,我能够马上让你停止一些不是非常必要的那些需求。我觉得我们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石油战略要定义在维护我们的石油安全的这样一些定义的基础上,所以我们的石油,战略的设置,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石油的这个产品是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每一个行业都有,比如说你家里用的电冰箱,洗衣机啊那些塑料啊,这都是石油里面出来的产品,再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比如我买的飞机票、火车票啊也随着石油的涨价(而涨价),也再有些燃油附加税也加上去了,我们的农民呢,所用的你比如柴油啊,他用的农膜啊,化肥啊,随着石油涨价这些价格呢它也在调整,如果说我们这个油价能够平抑这个油价,能够这个油价低一些,那么我们就少开支点钱,我们的收入更高一些,我们的生活会更好一些。
所有的这个石油化工的产品啊,用它做石油原料的,全部都会受到它的成本价格的(影响)往上推,那么它会传导的,这个东西变成一个中间产品,然后变成了一个实际使用的产品的时候,马上就传导到那个消费里面去了,所以这个价格指数就会上升,这个通货膨胀一产生影响以后呢,这个影响就比较多了,那宏观政策上,它可能进行调整,比方说利率的上升,利率的调整还有等等一些问题,这样呢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那就是个全方位的。
最重要影响还是对我们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才能够渗透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当中去。我们用固定资产的投资来拉动这个GDP增长的,占到多少,去年是47%。固定资产的投资,占这个GDP的比重超过40%就是很危险的了,所以宏观模式的这个改变,是对我们是不是会产生这个安全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❿ 石油危机为什么导致通货膨胀
石油危机,会使国际石油价格暴涨。而许多国家必须依赖石油进口,石油价格的暴涨,会使这些国家在大量买入石油后其高涨的价格会导致国内使用者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不得不提高售价,而导致下游的购买者的实际购买力下降,这就叫所谓输入性通货膨胀。很无奈。一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许多国家对国际石油的高度依赖,所以,出现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情况就完全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