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油是如何开采出来的
要开采石油,首先要找到哪儿蕴藏着石油。经过上百年的探索,人们创造出各种找油气的方法,但绝大多数油气是在沉积盆地中进行的,可以说,各种各样的沉积盆地(如我国着名的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是找油、找气的首选目的地。
在盆地内找油,首先要了解盆地的性质,从搞清盆地的基本情况入手,认识盆地的基底起伏、基底岩性、基底形成时代及发展历史等,经过一系列的地址调查等,初步确定盆地的性质。第二步就要了解盆地内的情况,认识盆地的内部构造。石油地质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利用一切高技术的手段,确定可能的生油地层、储油地层。第三步就要研究石油的地质特征,确定含油气的构造、层位,最后确定打钻井的位置。
经过地质勘探和开发人员的艰苦劳动和研究,确定了打井的位置、数量和深度,钻井工人就要在定好的井位上钻井。钻井结束后,还要在井口安装一套井口设备,有很多的阀门和仪表,看上去就像一棵树,所以被人们称为“采油树”。是否能将原油从地下采到地面来,还取决于地下油层压力的大小。我国很多油田,如大庆、胜利等,很多油层的压力都很大,只要一打开采油树的阀门,地下的油气就会不停的往外喷,这就是“自喷井”。现在世界上60%—70%
的石油是靠自喷井开采出来的。有的自喷井日产量可达万吨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喷以后,由于地层压力降低,油井的自喷压力慢慢降下来,就无法自喷了,这就需要采取措施保持地层压力,以保持长期采油。到了油田开发的后期,当地下的原油所剩不多的时候,为了采出残留在油层中的石油,还要采用二次采油法甚至三次采油法,比如往油层中注入加热的二氧化碳或用火烧油层,以提高石油的采出量。
石油的勘探开采,是一个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行业,中国的石油行业是全国最大的计算机用户之一,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各种新材料使用最广泛的高新技术密集行业,是应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新兴行业。
❷ 抽油机是如何将地下油抽到地面的
在井的最下面(油层处)装有柱塞泵,与抽油杆联接,抽油杆由抽油机带动,从而,将油抽到地面。
❸ 石油怎么弄出来的
油井分两类,一类是自喷的,油井安一个采油树就行了,采油树由若干管道和仪表组成,这些管道象树一样,有干,有枝,因此叫采油树。
我国自喷井很少。
另一类,不能自喷,就得靠机械泵来抽油,这在我国占绝大部分,泵分有杆和无杆两大类,有杆的,通常是叩头式抽油机,因此抽油机是油田标志,坐火车、汽车路过油区,会看到田野上那些抽油机日夜工作。抽油机工作有噪音,占一块地皮,但维修简单。无杆泵一般是潜油泵,放到油井底部,通上电,把油向上抽,这种方式没有噪音,但是维修麻烦。
油井经常要修理,负责修理的是修井队,小修由采油厂负责,大修由专门的队伍负责,叫做“井下作业”,油田有井下作业公司。
采油是高科技行当,有一些工程院院士。
技术含量就在于,怎么尽量多地把地底下的油采出来,这叫采收率。比如探明一个构造里有100万吨原油储量,百分百得到100万吨不可能,通常只能四分之一,25%,得到25万吨就不错了。考虑到原油价格,每提升1%,就多得到一万吨原油,一万吨原油就是一大笔财富,几千万元,因此,每一项技术进步,都能产生很大的效益。我国在好几个方面,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整体上科技不发达,但不是所有方面都不发达,比如航天就不落后,采油技术方面也比较发达。
在地层自然条件下采油,叫一次采油,使用物理方法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用注水、压裂、蒸汽加压、火烧等等方法,这叫二次采油,其中最常用的是注水。用化学的方法,向井下注入活性剂等化学液,溶解原油,抽上来再还原,提取原油中的成分,这是三次采油。
这个很容易用一条毛巾来打比方,一条毛巾浸满了油,自然滴下来,得到油,这是一次采油,不再滴了,用手去扭那毛巾,又能拧出一些油来,这是物理方式,二次采油。再也拧不出来了,用肥皂、洗衣粉洗干净那毛巾,从洗下来的脏水中再还原出油,就是化学方式,这就是三次采油。当然,这只是比方,现实中,肥皂洗后的脏水中是还原不出油的,这就决定了研究出一种活性剂,又能弄干净毛巾,又能还原。
注水,是一个重要方法,也有很多学问,不是抽水压下去了事。一般情况下,是油井抽不出油来了,才注水,大庆油田发明了“早期注水”,就是一开始,能抽出很多油的时候,就向下注水,这是很有效的办法,是世界同行佩服的。
这要打掉一个误解,很多人认为原油在地底下是一个湖,这不对,原油是浸在含油岩石中的孔隙中,就如那块打狗的石头一样,因此要全部弄出来是不可能的,它总会粘附在岩石上一部分,明白这个,就明白电视剧中寻找油为什么要寻找含油的岩层,反复提到“含油层”,明白人类要尽量多得到原油的困难了。
❹ 石油是怎样采出来的
石油开采方法:
1、很早很早以前,人们用最简单的提捞方式开采石油,就像用吊桶在水井中提水一样,用绞车把石油从油井中提取上来。
2、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产量高、油层埋藏很深的油田被发现,原来那套人工提捞的方法无法在这些油井上使用,所以逐渐被淘汰,自喷采油和各种人工举升采油的方法应运而生。
3、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地层能量逐渐消耗,油井最终会停止自喷。由于地层的地质特点 ,有的油井一开始就不能自喷。对于上述不能自喷的油井,必须用人工举升的方法给油流补充能量,将井底的石油采出来。利用人工举升将石油从井底举升到地面的方法可分为气举法和抽油法两大类。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❺ 石油是怎么来的
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
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阿拉伯国家有如此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原因:阿拉伯在中东,中东地区是海洋生活着许多海洋生物,石油就是这些海洋生物和这些热带植物的尸体所组成的。
(5)石油怎么弄到地面的扩展阅读: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从寻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经过四个主要环节,即寻找、开采、输送和加工,这四个环节一般又分别称为“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石油勘探”有许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终要靠钻井来证实。一个国家在钻井技术上的进步程度,往往反映了这个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状况。
因此,有的国家竞相宣布本国钻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们在石油工业发展上迈出了最早的一步。“油田开发”指的是用钻井的办法证实了油气的分布范围,并且油井可以投入生产而形成一定生产规模。
❻ 石油是怎么采集到地面上来的
很早很早以前,人们用最简单的提捞方式开采原油,就像用吊桶在水井中提水一样,用绞车把原油从油井中提取上来。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油层非常浅、压力很小、产量很低的油井。如1907年中国延长油矿的延1井,井深81米,日产油1~1.5吨。1911年打的延2井,井深157米,日产油100千克。当时都是用转盘绞车把原油从油井中提捞上来的。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产量高、油层埋藏很深的油田被发现,原来那套人工提捞的方法无法在这些油井上使用,所以逐渐被淘汰,自喷采油和各种人工举升采油的方法应运而生。
一口油井用钻井的方法钻孔、下入钢管连通到油层后,原油就会像喷泉那样沿着油井的钢管自动向地面喷射出来。油层内的压力越大,喷出来的油就越快、越多。这种靠油层自身的能量将原油举升到地面的能力称为自喷,用这种办法采油称为自喷采油,它常发生在油井开发的初期。
那么油井为什么会自喷呢?石油和天然气深埋于地下封闭的岩石构造中,在上覆地层的重压下,它们与岩石一起受到压缩,从而集聚了大量的弹性能量,形成高温高压区。当油层通过油井与地面连通后,在弹性能量的驱动下,石油、天然气必然向处于低压区的井筒和井口流动。这就像一个充足气的汽车轮胎一样,当拔掉气门芯后,被压缩的空气将喷射而出。油层与油井的沟通一般情况下靠射孔完成。射孔是用特殊的枪和子弹把套管、水泥环、油层射开。一旦射孔完成,就像拔掉了封闭油层的气门芯,油气将通过油井喷射到地面。
自喷井的产量一般来说都是比较高的。例如:中东地区有些油井每口油井日产油量可高达1~2万吨。中国华北油田开发初期,很多油井日产千吨以上,大庆油田的高产井日产200~300吨。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50%~60%的原油都是靠自喷方法开采出来的,特别是在中东地区,大多数油井有旺盛的自喷能力。由于这种方法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油井管理比较方便,是一种高效益的采油方法。所以,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人们都设法尽可能地保持油井长期自喷。到了开发的中后期,油层的压力会逐渐减小,不足以将地层内的原油驱替到井底并举升到地面,这时就需要给油层补充能量,如注入水或注入天然气等,增加油层的压力,以延长油井的自喷期。
自喷井示意图当通过注水、注气仍不能满足油井的自喷条件时,人们将采用特殊的机械装置将原油从井底抽吸出来,这就是人工举升采油方法。
❼ 地下石油是怎么样到地面的
分为两类。
一是自喷。也就是地层压力足够大,可以把石油顶出到地面,中东地区较为常见。
二是人工举升。也就是利用泵或者电潜泵把石油从地下抽到地面。
❽ 石油藏在那么深的地表之下,人们是如何发现的
自从人类进入高级文明以来,就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和科技,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发明出了各种各样的先进设备,例如飞机、坦克、汽车、轮船等等,虽然它们的用途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需要燃油来推进,如果没有了燃油,那么飞机就无法起飞,坦克、轮船也无法启动,汽车也无法行驶。而燃油主要又是由石油提炼而来,所以石油的开采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了,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也会因为争夺石油而发生战争。不过对石油稍微有所了解的小伙伴都知道,石油通常是深埋在地底下的,正常来讲人类不可能会发现石油,毕竟谁会闲着没事干一直往地底下挖呢,那么石油到底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最后校长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发展成现在这么高级的文明,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智慧,我们人类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应用自己的智慧来生存,最终才能主宰世界。就连石油的发现和利用也不例外,人类最开始发现了地表上的石油,后经发现石油的作用和价值,最终再地底下发现了大量的石油,看完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虽然现在石油资源日益减少,但是我相信在未来我们人类依然能依靠智慧来发明出更好的新能源。
❾ 地球上的石油是怎么来的
石油的形成,目前世界上有两种最流行的理论。前生物油理论是由美国科学家提出的,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一种古老的有机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它是由史前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的变化形成的,而陆地上的植物通常形成煤。但事实上,这一假设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因为即使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转化为石油,石油产量也与地球上已探明的储量相差甚远。
但是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现在人们除了石油能源以外还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以及地热能可以被利用,但是终归有一天这些能源也会被人类消耗殆尽,那么我们人类就只可以去寻找我们目前还没有完全发现的能源,来维持我们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所以我们现在不可以完完全全的依赖化石能源,要加紧去发现新的能源。
❿ 地球上的石油都是怎么来的它是开采不尽的吗
地球本身就是一台液压机,由于远古远古以来任何动植物都有尸体,千千万万堆积于地下,经过液压后油分成了石油,油不能溶于水所以单相储存在一起了。而不含油份的植物尸体经过液压时间长,榨干了水分经过氧化成了无烟煤或有烟煤。
反正不可能是生物体生成的。古生代二氧化碳多,遇水成碳酸,沉于海洋底部,随着地壳运动,沉入百千米深度,高温高压下,碳酸脱氧生成甲烷乙烷丙丁烷烃等,就是石油。页岩油就是石油量比较少。但凡石油产地,在古代都是海洋。你看新疆,延庆。大庆,现在的东营,大港,南海。都是证明。
所以说是会开采完的,但是就目前来说还是有很多存量,但终归会枯竭,我们需要保持可持续开采,不能没有计划直接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