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中国石油什么时候有的
扩展阅读
mirror里面钻石是干什么的 2025-08-05 05:37:37
液态石油沥青用什么 2025-08-05 05:35:36
淘宝上怎么买网盘资源 2025-08-05 05:35:31

中国石油什么时候有的

发布时间: 2023-01-02 22:07:16

中石油股票什么时候上市

中石油已经上市,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中国石油上市时间是:2007年11月5号。公司控股股东中石油集团于2011年5月25日增持公司3108万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017%。

增持后中石油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数量为1579.45亿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86.30%。中石油集团拟在未来12个月内(自2011年5月25日起算)以自身名义或通过一致行动人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含本次已增持部分股份)。

(1)中国石油什么时候有的扩展阅读:

2015年11月25日晚间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批准公司子公司中油勘探对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中亚管道公司”)进行内部重组,并向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控制的曼松控股有限公司(“曼松控股”)出售完成内部重组后中亚管道公司50%股权,交易价格约为150-155亿元人民币的等额美元。

另外,公司拟以35.09亿元的资产评估价值为参考,减去评估基准日至交割日的权益变化为对价,向关联方中国石油集团所属石油管理局转让新疆呼图壁等6座天然气储气库剩余天然气储量资产。

㈡ 中国石油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

为了多元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我国于1982年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83年7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中国第三家国有石油公司---中国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也于1997年1月成立。至此,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形成了四家公司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㈢ 中国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是哪个朝代

最早给石油以科学命名的是我国宋代着名科学家沈括 (1031~1095年,浙江钱塘人)。他在网络全书《梦溪笔谈》中,把历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称统一命名为石油,并对石油作了极为详细的论述。“ 延境内有石油……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石油”一词,首用于此,沿用至今。 沈括曾于1080~1082年任延安路经略使,对延安、延长、 县一带的石油资源亲自作了考察,还第一次用石油制成石油炭黑(黑色颜料),并建议用石油炭黑取代过去用松木、桐木炭黑制墨,以节省林业资源。他首创的用石油炭黑制作的墨,久负盛名,被誉为“延州石液”。事实证明,我国有大量的石油蕴藏,石油和石油产品不仅自给有余,还出口国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确实“生于地中无穷”,并“大行于世”。九百年前,我国人民对石油就有了这样的评价,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尤其是对未来石油潜力的预言。更是难能可贵的。
采纳哦

㈣ 中国石油的发展史的简明历程是什么

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奋斗,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下面我们分三个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1.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比1949年提高6倍多。 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石油勘探首先在我国西北地区展开。1955年10月,克拉玛依第一口井--克1井喷油。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建设,有力地支援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质部发现冷湖构造带的基础上,在冷湖5号构造上打出了日产800吨的高产油井,并相继探明了冷湖5号,4号,3号油田。在四川,发现了东起重庆,西至自贡,南达叙水的天然气区。1958年石油部组织川中会战,发现南充,桂花等7个油田,结束了西南地区不产石油的历史。到50年代末,全国已初步形成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基地。1959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373.3万吨,四川天然气产量从1957年的6000多万立方米提高到2.5亿立方米。在人造油方面,经过扩建和改造,东北各人造油厂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59年人造油产量达到97万吨,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炼油工业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先后扩建,新建了上海,克拉玛依,冷湖,兰州,大连等8个年加工能力为10-100万吨的炼油厂。1959年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34.9万吨,主要石油产品自给率达到40.6%.

2.历史性转变

从1955年起,地质部和石油部分工配合,先后在华北平原与松辽盆地展开了全面综合地质调查。根据中央批示,1960年3月,一场关系石油工业命运的大规模的石油会战在大庆揭开了序幕,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1963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648万吨,同年12月,原油产量的急剧增长,需要炼油工业同步发展。在此期间,扩建和合并了一系列炼油厂,并大力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此外,还研究,设计,建设了加氢裂化等装置。到1965年止,共新建以上装置13套,大大缩小了同当时国外炼油技术水平的差距。1965年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617万吨,自给率达97.6%,提前实现了我国油品自给。

在大庆石油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石油勘探队伍开始进入渤海湾地区。1964年,经中央批准在天津以南,山东东营以北的沿海地带,开展了华北石油会战。到1965年,在山东探明了胜利油田,拿下了83.8万吨的原油年产量,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355万吨。 1970年4月,大庆开始了油田开发调整工作。到1973年,底下形势恶化的情况得到扭转,全油田原油产量比1970年增长了50%以上。1976年,大庆油田年产量突破5000万吨,为全国原油年产上1亿吨打下了基础。 同时石油三厂,六厂经过扩建,改造成为加工天然原油的炼油厂。为发挥中央和两个积极性,以石油部为主,陆续兴建了七个大型炼油厂和一大批中型炼油厂。到1978年,全国原油年加工能力已达9291万吨,基本上与我国原油生产规模相适应,从1966年到1978年的13年中,原油产量以每年递增18.6%的速度增长,年产量突破了1亿吨,保证了国家的需要,缓和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从1973年起,我国还开始对日本等国出口原油,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

3、石油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至今)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各条战线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石油战线的广大职工经过艰苦努力,战胜了十年动乱带来的严重困难,石油工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到1978年突破了1亿吨。此后,原由产量一度下滑。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解决石油勘探,开发资金不足的困难,中央决定首先在石油全行业实行1亿吨原由产量包干的重大决策,以及开放搞活的措施。这一决策迅速受到效果,全国原油产量从1982年起,逐年增长,到1985年达到1.25亿吨,为世界第六位。
为了多元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我国于1982年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83年7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中国第三家国有石油公司---中国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也于1997年1月成立。至此,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形成了四家公司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目前我国石油工业目前有三大石油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2001年,石油集团销售收入3401亿元,利润总额530亿元;石化集团销售收入3600亿元,利润总额128.1亿元;中海油销售收入303.8亿元,利润总额96亿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石油公司“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各公司的资产规模,海外影响力,利润总额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国际知名石油公司相比,我国石油公司在运营的主要指标上均有一定差距。

㈤ 中国什么时候有石油

根据已经发现的史料,中国是世界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和石油的国家之一。关于中国石油的最早记载,首先见于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着的《汉书•地理志》中有“高奴有洧水可”。高奴,秦置县名,在今陕西延长一带,洧水是延河的一条支流。北魏郦道元(?-公元527年)在其《水经注》中作了更为详细的记述:“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这里所说“肥”即石油。

据不完全统计,记载中国古代石油的史书有几十部之多,在中国古代,已发现的石油产地,有陕西、甘肃、新疆、四川、广东、台湾等八、九个省区。

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给“石油”定名,最早对石油进行科学观察记录,对石油性能、用途作详细研究的是宋代的沈括(公元1031-1095年)。在被英国着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的座标”的着作《梦溪笔谈》中,有许多关于石油的远见卓识。沈括不但提出“石油”这一名称,而且认为石油“生于北际沙石之中”,“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并作出“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 “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的预言。

㈥ 中国在什么时候有石油的最早记载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石油最早的国家。有关石油最早的记载,见于我国周代的《易经.革卦》“象日,泽中有火”。有关石油使用的最早记载,见于我国东汉《汉书.地理志》:“高奴(延长一代),有洧水可燃”。 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 中第一次使用“石油”这一科学名称~

㈦ 中国石油什么时候发现的

中国石油在1900多年前发现的,最早的记载在我国周代的《易经·革卦》。有关石油使用的记载是在我国东汉《汉书·地理志》中,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第一次使用“石油”这一科学名称。

㈧ 中国实现石油自给是哪一年

1963年12月中国实现石油自给。
1959年全国石油产品销售量为504.9万吨,其中自产205万吨,自给率仅40.6%。为解决国内需要,国家不得不耗用大量外汇进口原油和成品油,直到1963年12月中国终于实现石油自给。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石油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仅有甘肃玉门老君庙、陕西延长等几个小规模油田,年产不足12万吨,国内消费的石油基本上依靠进口。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开发建设了克拉玛依油田和青海冷湖油田及四川油、气田,扩大了玉门油田,初步形成了玉门、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几个大盆地进行的区域勘探取得新的进展。

㈨ 中国什么时候有石油(写详细一点)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论中国石油史就首先提及四川自贡制盐采气历史,2000多年来从钻井、采卤、天然气开采、制盐等方面再现了井盐生产技术的演进和发展,提示了世界油气钻采技术起源于中国这样一个事实,并表现了以深井钻凿技术为中心的古代井盐生产工艺,体现了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当地博物馆陈列了清代凿井机械碓架,靠人力踩动,以铁制钻头冲击井底岩石,可将盐井钻凿达千米以上深度。陈列中还有用以钻进各种岩层的钻头、修治井及打捞井下落物的盐业文物几十种,它们是世界钻井史上的重要文物。 开凿于1772年的小桥井,1835年凿达1001.42米,在世界上率先突破千米深度的燊海井。

㈩ 中国石油的历史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我们分五个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