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怎么判断石头能不能生成石油
扩展阅读
石油br是什么意思 2025-08-05 07:17:13
火麒麟VIP4多少钻石必出 2025-08-05 06:57:05
早泄看多少费用 2025-08-05 06:57:03

怎么判断石头能不能生成石油

发布时间: 2023-01-02 13:02:30

⑴ 石头能变石油吗

目前不可以,就算以后可以的话,就能量守恒定律来说,要把石头变成石油需要耗费很大的能量。

⑵ 石油生成所需的各个条件是什么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油气田可以在全球各地的地下找到。但是尽管如此,石油与天然气的聚集和进一步形成油气田是需要一些必要条件的。石油的形成必须具备7个基本条件,每一个条件都是下一步发展的基础,且所有这些进程都发展得十分缓慢。

第一,需要能够转化为石油的足够量的有机质,这就是烃源岩。第二,存在适合这种转化的所有适宜条件,即必须存在这些有可能使石油和天然气成熟的地质条件。第三,新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始向地表运移。第四,在这种运移过程中,烃类物质遇到能够将它们大量聚集的岩石层,即储集层。第五,这种储集层必须是非渗透性的,因此就需要一种屏障(封闭或盖层),即一套非渗透性岩石,把石油和天然气向上逃逸的路径阻断,这种岩石就是封闭或盖层岩石。第六,能够聚集起可供勘探的足够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必须有范围足够大且具备了封闭地质条件的地层——这就是聚集了足够量的含油圈闭。第七,内部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平衡状态必须不能受到外来的干扰,即必须存在烃类良好的保存条件。当石油科技人员在研究一套地层时,他们主要的目标之一就是确定上述7个条件是否真的存在,是否具备各自发育的机会。这种具备了7个条件的石油系统称为一套石油生成体系。

油气田示意图

⑶ 石油形成的原因生物的尸体能形成石油吗

关于石油的形成有两种说法,生物的尸体能形成石油。第一种说法是动植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质经过一系列分解沉淀,再与沉积物等物质混合形成沉积层,再通过沉积层的不断堆积逐渐增厚压缩。随着这一过程的继续,导致压力和温度升高,形成沉积盆地,为油气的形成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大多数地质学家也认为,石油是由古有机质经过长时间的压缩和加热逐渐形成的。根据这一理论,我们使用的石油是由史前海洋动物和藻类的身体变化形成的。

如果你放大看这些石头,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多孔结构,在空隙中有一些非常复杂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动植物残骸被细菌分解后形成的聚合物。根据科学研究,这种材料只要置于高压高温状态,就能慢慢形成沥青。所以动植物遗骸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过程,最终转化为石油。

⑷ 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出该处是否有石油的

石油以及其他矿产的发现的办法相同,首先是经过地质工作者进行小比例尺踏勘,划分出地层,这种工作比较粗糙,只是对整个地区的大致了解,然后在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做出地质图来(通常是用1:5万的地形图作为底图),全国各省都做这样的工作,然后在把各省的地质图合并到一起,成为中国构造地质图。
这是最初步的全国性的普查工作。在普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了许多矿产。分析各种矿产赋存的形式和各个地层主要赋存的矿产。做了这些工作后,奠定以后寻找各种矿产的基础,便于指挥和安排野外地质人员的去向。
从地质的普查资料中可以得知,石油的生成赋存形式主要在古老地层中的岩石——油页岩,凡是找到这种岩石,都会有石油的沉积,经过地表揭露后,把资料收集汇总,然后根据这些资料设计勘探钻孔(根据地层的倾角,利用三角函数算出钻孔的孔深)。
根据勘探的精度布置钻孔,收集钻探资料,测孔等工作,勘探的过程大楷就是如此。
至于有些地区石油赋存多,有些地区赋存少,这主要决定于石油成矿后的后期构造的作用和含油地层的出露。
从整个中国地质图上可以分析含油构造,含油盆地等地质特征。
做这些工作都需要专业学校毕业的人才能胜任。如地质专业,物探、水文地质、化探、勘探等。

⑸ 石油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会被开采完吗答案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样

导语:石油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会被开采完吗?答案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样

我们知道石油一直以来都在我们的生活许多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了一种在世界上都非常珍惜的重要资源,而石油的来历一直以来都是有许多不同的说法的,根据科学家不断的钻研和发现,证明是有可能是从一些生物的残骸化石中演变而来,而在地球长期不断的进行地壳运动的时候,这些化石就会受到地壳挤压的影响而成为沉积岩,在成为化石和沉积岩之后,这些残骸又受到地下热量的影响,从而进行着不断的演化,这些石头也就成为了石油的前身。

而很多朋友都怀疑这种简单的沉积岩为什么就可以演变为石油石油的价格和石头的价格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而石油通常来说都是呈现液态的,和石头的形状和质地来说都相去甚远,又究竟经过了怎样的演化过程呢?实际上这些石头神奇的转变,主要是由于在地下也有不少生物的残骸,而通过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和高压,从而让这些物质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化学反应。而之所以在海面上也可以开采到石油,主要是由于海洋中的生物残骸也同样可以形成沉积岩,就为创造石油造成了条件。

不过这种说法也是众多说法中被认为比较具有可信度的一种,不过这种说法也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因为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证明这种理论的真实性,还有一种就是关于由碳元素直接变成石油的这种说法因为经过许多年的勘测,我们发现在地下确实含有许多的化石以及丰富的碳元素,并且我们知道地壳下面的温度非常高,同时也有巨大的压强,而在这样的环境下,石油正是由这些碳元素经过压缩而来的。

石油在目前世界上需求量还是很大,它不仅可以制造我们生活中许多的日用品,同时也在军事和 科技 上体现着重要的作用,而石油的总量毕竟是有限的,每开采一部分就会少一些,所以目前人们也还在寻找如何能够替代石油这种重要资源的方法。毕竟石油都是需要从很深的地下去进行开采,在开采的过程中必然也会对我们的地壳造成破坏,久而久之也会造成地壳本身的不稳定,甚至影响到陆地表面的人们日常的生活,可能会造成地震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危险。

⑹ 什么样的岩石能生油气

前面讲过沉积盆地里有坳陷,坳陷里有含干酪根多的细粒沉积岩。干酪根在地下温度不断上升,经过“煮、蒸、烤”连续进行就生成了石油和天然气。这是对油气怎样生成的这个原本可以和大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相提并论的科学问题最通俗的回答。知道了油气生成的道理,再来理解生油岩,便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生油岩是能生油气的岩石的总称。从石油工业的角度来认识,生油岩是指能生成有工业价值油气的岩石。这样一来,生油岩便有了两层含意:一是具生油气的性质;二是必须生成足够多的油气。所以,生油岩(或生油层)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生油岩必须是在还原条件下形成的细粒沉积岩——泥质岩和碳酸盐岩。如果这样的岩石在坳陷里分布广、厚度大,那么它的生油气数量就会多。这就好比:“工厂要多出产品,就必须原料充足。”所以,生油岩干酪根含量高,是必备条件。其次,在地下埋藏要超过1500米(或2000米),温度超过60℃,干酪根被“煮熟”也好、“蒸熟”也罢,总而言之要达到成熟,因为只有成熟的干酪根才能大量生油气。

世界上的生油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泥质岩,包括泥岩、页岩和泥质粉砂岩;另一类是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和白云岩。我国准噶尔盆地的生油岩,主要是陆地湖泊沉积的泥质岩类。

⑺ 为什么叫石油石油跟石头有什么关系

我国人民发现和使用石油的时间为世界最早。始于何时,据稽考,至迟在三千多年前就已开始。
最早发现石油的记录源于《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石油蒸气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此书在西周时(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771年)已编成,距今三千多年。
最早认识性能和记载石油产地的古籍,是一千九百年以前东汉文学家、历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着的《汉书·地理志》。书中写道:“高奴县有洧水可燃”。高奴县指现在的陕西延安一带,洧水是延河的一条支流。这 里明确记载了石油的产地,并说明石油是水一般的液体,可以燃烧。
最早采集和利用石油的记载,是南朝(公元420-589年)范晔所着的《后汉书·郡国志》。此书在延寿县(指当时的酒泉郡延寿县,即今甘肃省玉门一带)下载有:“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石漆”,当时即指石油。晋代(公元265-420年)张华所着的《博物志》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着的《水经往》也有类似的记载。《博物志》一书既提到了甘肃玉门一带有“石漆”,又指出这种石漆可以作为润滑油“膏车”(润滑车轴)。这些记载表明,我国古代人民不仅对石油的性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开始进行采集和利用了。
我国古代人民,除了把石油用于机械润滑外,还用于照明和燃料。唐朝(公元618一907年)段成武所着的《酉阳杂俎》一书,称石油为“石脂水”:“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可见,当时我国已应用石油作为照明灯油了。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我国古代人民对石油的认识逐步加深,对石油的利用日益广泛。到了宋代,石油能被加工成固态制成品-石烛,且石烛点燃时间较长,一支石烛可顶蜡烛三支。宋朝着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公元1125-1209年)在《老学庵笔记》中,就有用“石烛”照明的记叙。
石油还是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药物之一。明朝李时珍(1522-1596年)的《本草纲目》曾经记载,石油可以“主治小儿惊风, 可与他药混合作丸散,涂疮癣虫癞,治铁箭人肉”。
早在一千四百年以前,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看到石油在军事方面的重要性,并开始把石油用于战争。《元和郡县志》中有这样一段史实:唐朝年间(公元578年),突厥统治者派兵包围攻打甘肃酒泉,当地军民把“火油”点燃,烧毁敌人的攻城工具,打退了敌人,保卫了酒泉城。石油用于战争,大大改变了战争进程。因此,到了五代(公元907~960年),石油在军事上的应用渐广。后梁(公元919年)时,就有把“火油”装在铁罐里,发射出去烧毁敌船的战例。我国古代许多文献,如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对如何以石油为原料制成颇具威力的进攻武器——“猛火油”,有相当具体的记载。北宋神宗年间,还在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设立了军器监,掌管军事装备的制造,其中包括专门加工“猛火油”的工场。据康誉之所着的《昨梦录》记载,北宋时期,西北边域“皆掘地做大池,纵横丈余,以蓄猛火油”,用来防御外族统治者的侵扰。
此外,我国古代在火药配方中,开始使用石油产品沥青,以控制火药的燃烧速度。这一技术,比外国早了近一千年。
最早给石油以科学命名的是我国宋代着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浙江钱塘人)。他在网络全书《梦溪笔谈》中,把历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称统一命名为石油,并对石油作了极为详细的论述。“ 延境内有石油……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石油”一词,首用于此,沿用至今。沈括曾于1080-1082年任延路经略使,对延安、延长、 县一带的石油资源亲自作了考察,还第一次用石油制成石油炭黑(黑色颜料),并建议用石油炭黑取代过去用松木、桐木炭黑制墨,以节省林业资源。他首创的用石油炭黑制作的墨,久负盛名,被誉为“延州石液”。事实证明,我国有大量的石油蕴藏,石油和石油产品不仅自给有余,还出口国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确实“生于地中无穷”,并“大行于世”。九百年前,我国人民对石油就有了这样的评价,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尤其是对未来石油潜力的预言。更是难能可贵的。

⑻ 石油是什么石头炼成的为什么岩石会有油

石油不是由石头炼成的

对于石油,你可以将其和普通的矿物当成一样的东西就好,只不过多数矿物是固体,石油是液体【准确说,液体为主】罢了(当然也有气体,譬如天然气)

他原本是古生物,未被分解者直接分解完全的遗骸,其中的有机物,被掩埋到地层深处,上面沉积了层层沉积岩,随着深度增加,埋藏这些遗骸的地方温度和压力都会升高,一些复杂高分子有机物就会开始裂解,形成较低分子的有机物,这就是石油(以及天然气)的由来。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石油生成还要恰好有合适的储藏条件,甚至中途还会发生移动,后来一些储藏石油的岩层甚至因地壳运动还能来到非常浅表的地方,让我们勘探发现。这时才算结束。

当然,更为具体石油生成,储存,转移,中间其他附加的物化的过程,需要大学特定专业的知识做准备,这里就不展开了。

⑼ 为什么石头能变成石油呢

不是所有石头都能变石油
只有橄榄岩在实验室才可以
也是石油唯一的无机成因学说成因
一般都是有机成因
石油是藏在石头孔隙里的
不是石头变得

⑽ 石油形成的原理是什麽

油页岩是一种可燃矿物,外表呈褐色,这种石头里含有石油的成分,可以燃烧,但发热量比煤低,每千克油页岩燃烧时只能发出几百到几千千焦热量,灰分含量较高,油页岩一般比煤重。

油页岩的成因,与煤和石油的形成有类同情况。近海和沼泽盆地里的动植物,在地壳变动中随着泥沙一起埋入地层深处,经过几千万年的演变,才成为今天发掘出来的油页岩。现代开采出来的油页岩矿中,常常发现乌龟、古树等动植物化石就是它身世的佐证。

通常的石头,人们无论如何也无法熬出油来的,但油页岩却可以通过加热干馏等办法,熬出油来。从油页岩身上熬出来的油呈黑褐色,略带绿色荧光,成分与石油相似,这便是页岩油。不过人们习惯称它为人造石油。

油页岩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有人估计,如果把世界油页岩的已知可采储量折算成页岩油的话,则其总量要超过世界石油的总可采储量。

然而,油页岩的开采和利用曾一度被人们所遗忘,有人称它为被遗忘的能源。这是什么缘故呢?这要从世界能源开发历史中寻找答案。尽管油页岩开采利用的历史悠久,但由于世界性大规模开采廉价石油,油页岩就被渐渐地遗忘掉了。

我国油页岩资源十分丰富,远景储量达二万亿吨,相当800亿吨页岩油。仅广东茂名矿田可采储量就有50亿吨,相当于3~3.5亿吨页岩油。

从事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的专家预计,随着石油的世界性大量消耗,不久将会遇到资源短缺的问题,人造石油的地位将会越来越显得重要。美国、前苏联、巴西、澳大利亚都蕴藏着大量的油页岩,这些国家都制定了本国加快发展页岩油工业的计划。美国计划到本世纪90年代,页岩油的产量最高达每天30万桶。从世界范围看,页岩油工业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将会有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