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庆石油学院(东北石油大学)二本 分几个校区 都在大庆
本科除了艺术学院外,都在一个校区。
石油工程、勘探、勘资最好,就业率100%,其次是电气自动化、机械自动化,这几个专业男生的话就业率基本在100%,女生的话前三个专业也基本在100%(前提条件:英语过四级),其他专业女生都不太好找工作,但年份不同也有例外。
以上就业情况是指在校内的招聘会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旗下大小公司的招聘。自己到各大城市的大型招聘会上到找的话就大不相同了,计算机、电子、营销等在南方比较好找工作。
如果你说的二本是专招东三省考生的合作办学(学费:16000/年)的话,就没几个专业了,有以下几个专业:
工商管理、油气储运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这几个专业女生的话就业情况都差不多,都属于在校内不好招工作的专业。
⑵ 东北石油大学二本专业有哪些
东北石油大学二本专业有:
国际经济与贸易
旅游管理
俄语
社会工作
金属材料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城乡规划
东北石油大,坐落于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黑龙江省大庆市,是伴随中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四部共同建设的石油院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还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东北石油大学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
国家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涵盖二级学科: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学科群:
石油与化学工程技术
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涵盖二级学科: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涵盖二级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涵盖二级学科: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
化学工程与技术(涵盖二级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
控制科学与工程(涵盖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
工商管理(涵盖二级学科: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
石油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自动化专业
油气储运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地球化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
石油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重点专业:
地球化学
勘查技术与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石油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金属材料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商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
⑶ 东北石油大学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哪些
1、东北石油大学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石油工程。主要到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2、石油工程是一门专业课的名字,工学地矿类课程。主要课程:技术经济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工程力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材料力学、流体力学、渗流力学、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化学、钻采新技术等。
3、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地质学、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和与石油工程有关的基本知识,受到石油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田钻井、采油及油气开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初步的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⑷ 大庆石油学院(东北石油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怎么样
东北石油大学的好专业都是和石油沾边的,管理类的都不咋地,不管学校怎么吹,事实摆在这里的,小心被忽悠。生活条件方面还可以,除了冬天冷,夏天蚊子多,其他的大体上我都能适应。
⑸ 位于大庆的东北石油大学在黑龙江省排位如何,水平怎么样
东北石油大学位于黑龙江地级市大庆市,是伴随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大学,前身东北石油学院创建于1960年5月,1975年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被誉为石油界的“黄博军校”。 东北石油大学是中国石油天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黑龙江省共建石油院校,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高校,国家重点特色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排位参考:在校友会2017至2018年黑龙江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东北石油大学排在全国第217位,黑龙江省高校第8位,办学层次为中国知名,区域一流大学。 办学规模与实力:东北石油大学占地169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学生23000余人,研究生2350余人,教职工2100人,专任教师1240人,双聘院士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学校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博士学位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6个硕士学位点。 学科优势:东北石油大学的工程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在2017年东北石油专业录取分数前面的专业是会计学,石油工程,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财务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应用化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以上是东北石油大学的基本情况,图片源自官网,谢谢阅读。
大学的水平其实跟所在城市有很大关联,东油在黑龙江非省会城市的大学里,还算是数一数二的吧。当然主要是黑龙江其他城市也没什么好大学。。。
东油作为石油系统的大学,在大庆这个超级油田就业率还是蛮高的。当然我说的只是石油专业,不过作为一个晚期油田,好像系统内的人也不愿意呆在大庆,没什么发展。
不过东油其他的专业,就比较坑人了。尤其是这些年,东油开始了很多二本专业,像工商管理学院竟然有一千多学生,一个工科院校,开设这样的专业,估计也不会很好。
另外大庆的城市环境不错,大学校区也比较新,生活应该还满舒适的。这是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就是,大庆作为一座工业城市,也没啥工作机会和大型企业。想发展还得去哈尔滨。
不过话又说回来,黑龙江其他城市也没啥发展空间,所以相对来说,东油是省城哈尔滨以外的不错选择。
菜鸟了解了一下东北石油大学,发展还可以。在黑龙江省的排名中也是排名前十,菜鸟下面详细的说一下。
(东北石油大学的校园环境)
一、东北石油大学在黑龙江省的排名
这是菜鸟整理的黑龙江省排名前十的高校。大家也可以明确的看到, 东北石油大学 排名 第九位。 有时候也能冲到第八的位置,大概也就是这么个样子吧。
二、东北石油大学在石油类大学的排名
这是菜鸟整理的专业是石油类的大学, 留学生比例 的一个图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看看。
三、东北石油大学的其他榜单
1.校友会
2.最好大学
这两个 榜单 是菜鸟整体的关于东北石油大学的最新排名情况,大家可以看一看,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吧。
四、东北石油大学的专业优势
①国家级重点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石油工程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地球化学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③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石油工程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④省级重点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⑤省级重点专业:地球化学专业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石油工程专业、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东北石油大学是早期的重点大学,是石油行业的黄埔军校,石油石化专业特色突出,专业水平很好,为石油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由于地域影响,加上油气行业现状,招生受到一定影响,但实力仍在,是所不错的石油院校……
东北石油大学:公办、理工、省属重点大学、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学校素有石油行业的“黄埔军校”的美誉,行业地位可见一斑。
学校位于大庆,占地169.13万平方米,其中秦皇岛校区占地33.28万平方米。(秦皇岛校区基本上都是专科)
学校有教职工2188人,在编人数1915人。其中专任教师1313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371人,其中本科生16149人、专科生5158人、硕士研究生2640人、博士研究生424人。
至于说到学校在黑龙江省内的排位问题,不知道有没有注意过2021年,黑龙江高考的录取分数线。
这里老马为您列出,2021年黑龙江高考各批次分数线。
这个分数,最受瞩目的,就是黑龙江理科二本线,只有280分,可以说,很多省份的考生和家长,看了都酸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数?一方面在于,高考人数大幅下降,2021年黑龙江省高考人数为16.5万人,相比2020年约减少了4.60万人。另一方面,黑龙江的高等教育并不弱。截止2021年8月24日,黑龙江高校79所,其中本科院校39所,公办本科院校27所,民办高校(含独立院校12所)
这里老马为您列出黑龙江省27所公办本科院校。
实际上,在黑龙江,哈工大是独一档的高校,哈工程是211、双一流高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在独立发展的医药类高校中,实力也是非常强,黑龙江大学,作为以省命名的综合性大学,综合实力居第四位也没啥异议。而从第五位的东北林业大学到第九位的东北石油大学,几所高校各具特色,所处的行业性质也不同,实际上,你很难说得清楚,哪所高校的实力更强一些。
这么来看的话,东北石油大学在黑龙江省内,应该在第五到第九位之间。至于说具体的位次,这个实在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来衡量的。
但个人认为,如果是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的话,实际上,学校应该能够排在省内的第四、第五位。石油行业,尽管说没有前些年那么的牛气冲天,但依然是很令人羡慕的。最起码要比林业、农业、师范、实惠很多。提醒一下,别被两桶油年年亏损的假象给迷惑了。
至于说学校的水平问题,它是一所具备完整的本、硕、博培养体系的高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作为一所行业性高校,石油行业“黄埔军校”的称号,足以说明问题的。另一方面,留意一下,和学校共建的,都是哪几家公司。这个在学生就业时候,很实惠的。
2021年,学校本科招生4897人,其中黑龙江招生2261人。专科共招生1313人,其中黑龙江招生505人。
这里老马为您列出,学校2020年在河南、河北、黑龙江的院校录取分数和位次情况,供参考
东北石油大学2020年院校录取数据一览(河南、河北)
真是的,这学校本来是石油重点校,怎么连个211都没办下来?当初东北林业大学也是林业重点校,就变成211了,是因为学校不努力争取
实力还是很强的!
石油赚钱,为什么大庆都进不了全国100强。
⑹ 东北石油大学的专科
就是原来的大庆石油学院,离哈尔滨一个小时的火车。也是专业类的学校,像经管、计算机什么的,估计实力就一般了。哈尔滨金融学院的专科可以的啊,就是原来的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⑺ 东北石油大学的专科专业有哪些
东北石油大学的专科专业有油田化学应用技术、石油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物业管理、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系统管理、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网络与设备等。
油田化学应用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能从事油田化学剂的配制及在钻井和采油方面化学技术的应用、工艺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基础化学、高分子化学及工艺、表面活性剂的生产与应用、钻采概论、石油地质基础、钻井液的使用与维护、提高采收率生产技术、油田化学品生产与应用等。
⑻ 东北石油大学大庆校区有专科吗
东北石油大学大庆校区有专科,因为登录东北石油大学大庆校区的官网,点击教育教学,点击招生简章显示,东北石油大学大庆校区招生目录里有专科这一项,所以东北石油大学大庆校区有专科,东北石油大学简称东油。坐落于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黑龙江省大庆市,是伴随中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
⑼ 东北石油大学顶尖专业有哪些附东北石油大学最牛专业名单
东北石油大学是伴随中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四部共同建设的石油院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本期,我将给同学们介绍东北石油大学本科专业中最牛的顶尖专业有哪些,并为大家奉上具体的名单。
二、东北石油大学顶尖专业
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北石油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被评为B,是学校所有上榜学科中评选结果最好的学科。
综合第四轮学科评估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两个因素,可以得出: 东北石油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也可以称得上是东北石油大学的顶尖专业 ,非常值得同学们在报考东北石油大学时优先考虑此专业。
⑽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学校隶属关系:黑龙江省电话:0459-6503759
学校所在地:黑龙江省大庆市传真:0459-6503759
邮政编码:163318网址:http://www.dqpi.net
大庆石油学院(原名东北石油学院)创建于1961年,是一所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归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所属,2000年划归黑龙江省所属。校址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松嫩平原,已于2002年由安达搬迁到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校区占地152万平方米,毗邻大庆油田。学院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现设有13个二级教学院系(部),设有研究生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开办33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有1个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点,18个硕士学位点;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研究室。年招生量7000多人。现有在校博士、硕士、本专科生15000余人,函授生4000余人。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研究生、本专科生、各级各类工程技术人员50000多人。
大庆石油学院建校之初创建了石油勘探系,2002年更名为地球科学学院。已累计培养本科生3454人,专科生1116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建院之初(1961~1965)只设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同年招收学生,学制五年,专业培养方向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与油气田开发地质。1966~1976年停止统考招生,此间曾招收三期三年制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学员,两期一年制或一年半制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矿场地球物理测井专业学员,一期一年制磁带地震仪培训班和一期半年制气相色谱分析培训班。1977年恢复高考,招收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本科生。1979年新建矿场地球物理测井专业,同年招收本科生。1980年新建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同年招生。由于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上述三个专业在1983年至1994年同时招收了二年制、三年制专科生。1994年矿场地球物理测井专业与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合并为应用地球物理专业。1994年新建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专业,当年招收专科生,199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2年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专业划归大庆石油学院的电气信息工程学院。1998年按照教育部颁布的249个本科专业目录,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更名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更名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00年新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2年新建地球物理学专业,同年招收本科生。2002年新建地球化学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
一、院系和专业设置
1.教研机构设置
地球科学学院下设有2个系,6个教研室,1个研究室,2个实验室(表1)。
表1 教研机构设置
二、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
地球科学学院现有教师71人(表4),其中博士7人,占10%;硕士44人,占62%。教授13人,占18%;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9人,占41%;讲师、工程师15人,占21%;助教、助工14人,占20%人。全院教师平均年龄39.46岁。博士生导师2人,研究生导师42人。
表4 全院教师情况表
卢双舫博士,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矿产普查与勘探”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和知名度。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规划研究(973)项目1项、国家攻关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3项。先后在《中国科学》、《石油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撰写和参编专着7部,教材2部。
吕延防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大庆石油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天然气运移、聚集机制及分布规律;天然气封盖及保存条件;天然气成藏机制及圈闭有效性评价等。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攻关项目6项,部、局级项目多项。在《沉积学报》、《石油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着3部,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是国内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有关研究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另有院级A类学科带头人两名,分别是:
付广教授,长期从事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评价及油气藏形成与保存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局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获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出版专着1部,参编2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选录5篇。
马世忠教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教师。研究方向为储层沉积学及油气田开发地质。承担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沉积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参编专着4部。
院级B类学科带头人四名,分别是:
刘晓艳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地球化学和油气藏地球化学。
王进旗教授,研究方向为油田测量仪器、生产测井仪器及方法。
袁子龙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理论。
马凤荣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沉积相及沉积微相、开发地质。
三、人才培养
1.本科生情况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每年招收3个班,90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每年招收2个班,60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自2001年开始每年招收3个班,87人。地球物理学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收2个班,57人,地球化学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生,计划招收2个班,60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每年有三分之一考取硕士研究生。通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学生主要在全国各大油田从事油气田勘探、开发、管理等工作,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8%~100%,2002年出现供不应求情况。建校以来为国家和石油工业培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因综合素质高、工作作风硬、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强而受到社会好评,其中多数已经成为石油科技和石油教育骨干、专家,有些已经走上各级重要领导岗位,代表性的突出人才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副总经理苏树林,土哈油田总经理袁明生等。
2.本科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
本科生教学计划实行全院基础课平台,基础课、工程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为6∶3∶1。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全院选择选修课,开办了计算机、工商管理、英语双学位,法律、公共关系辅修专业供学生选修。
在研的国家级教改项目《油气资源勘查开发国际合作人才的培养研究与实践》,其研究内容是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和石油工程专业中选拔一部分优秀学生,加强英语和经贸培养,用英文做毕业设计,用英文撰写论文,英文答辩,培养懂专业、会英语的国际合作人才,学生成绩合格授予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
3.研究生情况
地球科学学院每年招收研究生20余人,毕业生流向一部分人直接到全国各大油田、研究院所工作,一部分人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还有一些人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工作。
四、办学优势与特色
在教学上,坚持质量为本、全面育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一体两翼”教学特色和“四三制”教学管理模式。在全国大学生外语统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黑龙江省高等数学及计算机统考中,我校成绩一直居于石油高校和省内高校前列。
1996年以来,先后承担并完成了教育部、总公司级教改项目“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其研究成果分别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多年来,地球科学学院的历任领导及全体教师非常重视教学工作,注重教育及教学规律总结,下大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先后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
“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原理”、“晶体光学”CAI课件的研制在集团公司立项,并已完成,分别获集团公司优秀CAI课件一、二等奖。已将《地球科学概论》、《沉积岩与沉积相》、《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原理》等7门课程建成优质课。这些课程的试题库也已全部完成。
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及学院领导支持下已建成“产学研”结合的秦皇岛野外地质实习基地,这一基地在教学生活设施、野外地质观察路线等方面在国内堪称一流。每年可接待30个班,完成25项野外实践教学内容。每年除完成本校学生实习任务外,也接纳兄弟院校学生实习。在大庆油田的支持下,在大庆建成了四个挂牌定点油田生产实习基地,该基地可完成15项油田生产教学实践内容,在教学内容和生活设施等方面在国内亦名列前茅。
五、学科建设
矿产普查与勘探是大庆石油学院从建院开始就作为重点培植的主干学科(原为“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专业”),并伴随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壮大。大庆石油学院划归黑龙江省管辖后,即被确立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六、实验室建设
学院的实验室面积2919 m2,万元以上仪器设备672 台件,仪器设备值1180.6 万元,可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有“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资源评价”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天然气保存条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
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始终贯穿于其中。实验室除开出教学计划中的全部实验外,还对《地球科学概论》、《晶体光学》课程开放了13个实验,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可自行组合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室的大部分重要分析仪器——表面吸附仪、压汞仪、水银压力孔隙测定仪、荧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粒度分析仪、网络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液相分析仪、烃分析仪、图像分析仪、有机元素分析仪、生油岩分析仪、付立叶红外光谱仪、多媒体投影仪、紫外检测仪、空压机四柱压力实验机、超声波破碎仪、界面张力仪等,在科研课题的带动和科研经费的资助下,运转良好,为我院承担的国家攻关、“973”、国家自然基金,以及省部级攻关、基金及横向协作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应用地球物理实验室是黑龙江省高校优秀实验室,可以完成自然电位、电阻率、放射性、声波测量等方面53项教学实验和科研任务。
在科研工作中还结合课题需要而设计自制的各类实验设备、装置如岩性圈闭聚油气机理模拟装置,为研究课题上层次、上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实验仪器设备还为大庆油田、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大港油田等单位提供了大量分析、测试服务。
七、“九五”以来科学研究简介
“九五”以来,承担国家级攻关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45项,局级及协作项目1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约800万元。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2项。目前,在油藏地球化学、盆地分析、资源评价、天然气地质学、油气勘探地球物理、储层地质与油藏描述等研究方向上已形成优势和特色。发表论文787篇,其中国际刊物31篇,国家级刊物93篇。出版学术专着50部,出版教材30部。
已完成的教学改革项目9项,其中国家级2项;集团公司2项。正在进行的12项,其中国家级1项;黑龙江省跨世纪教改项目2项。
八、国际合作与交流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从20世纪80年代初,地球科学学院先后有近58名教师和学生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挪威、韩国、日本等国家攻读学位、进行科研交流与合作、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都有外籍专家、学者来院参观、讲学。
(撰稿: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