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化产业链里的的上游,中游,下游分别指的是什么
上游,中游,下游这是早期称谓,传统意义上,早期的分工石油部(上游),化工部(中游),有地方政府(下游)。目前演变为:化工业务(中游),石油勘探和开发(上游),管销售渠道(下游)。
⑵ 油气行业的上游,中游,下游什么意思
上游指的是油气的勘探开采和储存及运输,中游指的是油气的加工和储存及深加工,下游指的是分类储存及运输销售……
⑶ 石油上、下游技术是什么
石油上游技术是国际上流行的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总称。石油作为矿业资源,从其发现、开采到加工利用,其相关技术,遵循源头—流向—发展的宏观顺序,既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又有区别。一般将油气勘探、开采、集输,称作“上游”领域,而将炼油、加工利用称作“下游”领域。也有的将油气管道运输、营销方面称作“中游”领域。不同领域的技术,则相应的称作“上游技术”、“下游技术”或“中游技术”。
⑷ 石油下游产品包括什么
石油下游产品包括汽油、喷气燃料、煤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石油蜡、石油沥青、石油焦和各种石油化工原料。
石油产品可分为: 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石油工业一向以生产汽油、煤油和工业锅炉用的燃料油为主。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更先进的炼油技术出现,以法国人荷德利发明的(催化裂化法)最为重要。所谓催化裂化就是利用热力、压力和催化剂把重油裂解为较轻油类,主要是汽油。另一种炼油法是聚合法,与裂化法刚好相反:把小分子合成大分子,将提炼所得的较轻气体聚合成汽油和其他液体。
(4)石油下游产业叫什么扩展阅读
精制方法
酸精制
是用硫酸处理油品,可除去某些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胶质。
碱精制
是用烧碱水溶液处理油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可除去含氧化合物和硫化物,并可除去酸精制时残留的硫酸。酸精制与碱精制常联合应用, 故称酸碱精制。
脱臭
是针对含硫高的原油制成的汽、煤、柴油,因含硫醇而产生恶臭,硫醇含量高时会引起油品生胶质,不易保存。可采用催化剂存在下,先用碱液处理,再用空气氧化。
加氢
是在催化剂存在下于300~425℃,1.5兆帕压力下加氢,可除去含硫、氮、氧的化合物和金属杂质,改进油品的 储存性能和腐蚀性、燃烧性,可用于各种油品。
脱蜡
主要用于精制航空煤油、柴油等。油中含蜡,在低温下形成蜡的结晶,影响流动性能,并易于堵塞管道。脱蜡对航空用油十分重要。脱蜡可用分子筛吸附。润滑油的 精制常采用溶剂精制脱除不理想成分,以改善组成和颜色。有时需要脱蜡。
白土精制
一般放在精制工序的最后,用白土(主要由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组成)吸附有害的物质。
润滑油
原料主要来自原油的蒸馏,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安定性和润滑性。生产润滑油的基本过程实质上是除去原料油中的不理想组分,主要是胶质、沥青质和含硫、氮、氧的化合物以及蜡、多环芳香烃,这些组分主要影响粘度、安定性、色泽。
溶剂精制
是利用溶剂对不同组分的溶解度不同达到精制的目的,为绝大多数的润滑油生产过程所采用。常用溶剂有糠醛和苯酚。生产过程与重整装置的芳香烃抽提相似。
溶剂脱蜡
是除去润滑油原料中易在低温下产生结晶的组分,主要指石蜡,脱蜡采用冷结晶法,为克服低温下粘度过大,石蜡结晶太小不便过滤,常加入对蜡无溶解作用的混合溶剂,如甲苯- 甲基乙基酮,故脱蜡常称为酮苯脱蜡。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石油产品
⑸ 石油有关的下游产业都包括什么
化工产业几乎没有跟原油无关的,尤其是重化工,你提到的乙烯需要用到石脑油,是原油的半成品。我们现在用的油漆,颜料,着色剂,也都需要原油。只能说关系的紧密不同了,和原油关系最紧的就是乙烯化工,其他的也会用到原油,但是用量不多
⑹ 石油和天然气上下游业务指什么
上游指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下游指石油天然气的炼化加工与石化产品销售
⑺ 石油产业上下游分类
开采石油的过程中及其之前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设备生产、研发、技术支持等就是上游产业。
反之,石油开采出来之后的,深加工过程中的就是下游产业。
⑻ 石油石化行业的产业链
石油石化产业链的构成
石油化工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的整个加工工业,包括原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行业和油品的销售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通常可以将石油石化产业分为:石油开采业、石油炼制业、石油化工、化工制品和化肥行业等。
“石油开采”指的是将原油和天然气从地下采出的过程,并将原油和天然气分离。“石油炼制”指的是将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石脑油、重油等油品的过程。“石油化工”指的是,将石油产品和石化中间品加工成石化中间品的过程。
而“化工制品”指的是将石化中间品加工成制品的过程。“化肥行业”指的是将石油产品合成为化肥的过程。每个过程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具体分类和特点如下:
石油工业包括全球的勘探、开采、炼制、运输(通常利用油轮和管道运输)和油品销售等。石油也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包括医药品、熔剂、化肥和塑料等。该行业通常被分为三个主要部份:上游、中游、下游。通常将中游纳入下游之内。
(8)石油下游产业叫什么扩展阅读
石化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1、价格传导的过程
鉴于化工领域广泛存在着“中间体”,而国内又缺少交易“中间体”的现货市场。因而我国石化终端产品的价格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往往受到上游价格垄断的影响。
产业链图显示了石化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其产业链末端产品的价格经由各自产业链的加工环节传导形成。
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可制取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等。
三烯三烃经与无机产品反应可获得“中间体”,包括PE、EG、聚乙烯醇、丙烯晴、已内酰胺、对二甲苯等,也就是产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产品的原料。
通常价格的形成主要受两种因素主导:一是消费拉动,二是成本推动。在这两种类型之间,价格传导的过程和效果也大不相同。
(A)消费拉动型
在消费拉动的情况下,受下游需求增长的影响,价格开始上涨。此时,该加工环节的边际利润也随之增长,进而拉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这一过程在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环节中重复,至传导至产业链的源头石脑油)。某一环节受到阻碍,特别是在产能远远大于产量或者需求的环节。
(B)成本推动型
在成本推动的情况下,产业链源头原材料价格首先上涨,其结果要求将增加的原材料成本转嫁到该加工环节的产品价格之中。这一过程在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环节重复,直至传导至产业链末端的终端产品。不同的是,成本的推动不如需求的拉动那么顺利。
(C)消费萎缩
与上述两种情况相反的是,消费萎缩和成本下降时的传导过程。当消费萎缩时产品开始积压,企业开始减产,导致该加工环节的原材料价格下降。这一过程逐渐向上游传导,最终迫使产业链源头产品价格回落。该上游产品有可能是其他产业链的上游。
(D)成本下降
对于下游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的下降是件好事。不但可以提高加工利润,还可以降低产品价格,扩大市场。然而,在成本下降的整个传导过程中,加工企业却很难应对。面对不断降价的原材料,无论以何种价格买入,企业都要面临亏损。
⑼ 石油所带动的产业
石油业及其下游产业链主要有三条:
一是相关能源业(煤、电)和一些高耗能业。具体包括以油为主要能源的行业,即航空业、汽车业和汽车交通运输业等;高耗能产业,如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业和钢铁等,与油价间接相关。
二是炼油业。对原油进行加工的产业。
三是石油化工、大宗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化工及化工制品业。这些行业包括塑料行业、化纤行业、橡胶行业、化肥、农药等。
⑽ 中石油上。中。下游是做些什么的
上游主要是以油气开采,炼化为主,中游主要是天然气和管道以及勘探开发(包括技术服务,钻探,销售及装备制造 ),鄙人补充以下,下游则是以工程建设为主,如中油一、六、七所从事的中油所在的附属建设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