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会战全国有多少人
扩展阅读
什么石油排第一 2025-08-05 14:48:30

石油会战全国有多少人

发布时间: 2022-12-31 00:51:58

‘壹’ 大庆石油会战的成果意义

持续3年多的石油会战,共探明面积达86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油田,建成年产原油500万吨的生产能力,累计生产原油1166.2万吨,占全国同期原油产量的51.3%,共完成财政上缴10.6亿元,除回收投资外,为国家积累资金3.5亿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面貌。
1963年12月3日,全国人大二届四次会议闭幕,周恩来总理向世人宣布:“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1963年12月4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新闻公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绝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
大庆石油会战不仅为我国的石油工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涌现出王进喜等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劳动模范,他们发扬和创建了“铁人精神”、“八三传统”。
目前,大庆油田仍然是我国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田之一。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等52个油气田组成,含油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

‘贰’ 东北石油大会战哪年头

朋友您好:
1959年底,为纪念国庆10周年大庆和松基3井喜喷原油,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将大同镇改名,从此,中国大地出现了一个和石油工业紧密相连的闪亮的名字:大庆。
1960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石油工业部关于在大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大会战的报告。

大庆石油会战的报告经中共中央批准后,3万名退伍军人,和全国37个石油厂矿、院校的4万人在萨尔图誓师,拉开了石油大会战的序幕。早春的东北,天寒地冻,石油职工一无房屋,二无床铺,更缺乏必要的机械设备。工人们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千军万马,人拉肩扛,硬是在荒凉的松嫩平原上干出了一个大庆油田。
靠着这种精神,到1960年底,基本探明全部油田的面积和储量;1963年,中国终于甩掉了“贫油”的帽子,基本实现了石油自给。
希望帮到您,满意请采纳!

‘叁’ 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石油会战的英雄事迹

王进喜 ,甘肃玉门人,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着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王进喜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着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在重重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王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
王进喜干工作处处从国家利益着想,他重视调查研究,依靠群众加速油田建设,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建立责任制,认真负责,严把油田质量关。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肆’ 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包括

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主要包括:

1、“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 就是通过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解决油田开发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两分法,形势好的时候要看到不足,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形势严峻的时候更要一分为二,看到希望,增强发展的信心。

2、“三老四严”、“四个一样” 就是对待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干工作要做到黑夜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现场和领导在现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

3、“五条要求” 就是人人出手过得硬,事事做到规格化,项项工程质量全优,台台在用设备完好,处处注意勤俭节约。

4、“三个面向五到现场” 就是领导干部和机关要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做到生产指挥到现场、政治思想工作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科研设计到现场、生活服务到现场。

5、“三基”工作 就是加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加强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加强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

6、岗位责任制 就是把全部生产任务和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身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包括岗位专责制、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设备维修保养制、质量负责制、班组经济核算制、岗位练兵制和安全生产制八大制度。

7、思想政治工作“两抓” 就是“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

8、艰苦奋斗的五个传家宝 就是人拉肩扛精神、干打垒精神、缝补厂精神、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回收队精神。

(4)石油会战全国有多少人扩展阅读

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次年,石油会战开始。由于石油工业是唯一没有完成“一五”计划的工业部门,大庆油田的发现振奋人心。全国石油系统组织精兵强将,参加会战者5万多人。

建设大庆油田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庆精神,涌现了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的“铁人”王进喜,其口号“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传遍全国。

持续3年多的石油会战,共探明面积达86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油田,建成年产原油500万吨的生产能力,累计生产原油1166.2万吨,占全国同期原油产量的51.3%,共完成财政上缴10.6亿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面貌。

‘伍’ 大庆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大庆市常住人口为2781562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庆市常住人口为2781562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04532人相比,减少122970人,下降4.23%,年平均增长率为-0.43%。

简况:

大庆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辽盆地北部,是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1959年发现油田,1960年开展石油会战,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市。

现辖5区4县、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驻有大庆油田公司、大庆石化公司、大庆炼化公司、大庆中蓝石化公司4家中直石油石化企业。幅员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市区5105平方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大庆、大庆市人民政府——大庆市情

‘陆’ 历次石油大会战是哪些

1958年川中石油大会战,
1961年松辽石油大会战,大庆、王进喜

‘柒’ 大庆石油会战是什么时期

20世纪50年代末,在东北松辽平原发现了石油,面积多大,储量多少,都还是个未知数。国家组织了石油大会战,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采取了边勘探、边开发、边建设的“三边”方针,在这片古老的黑土地上吹响了石油会战的号角。

大庆石油会战是在比较困难的时期、比较困难的地区、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开始的,并在战胜各种困难中取得了胜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很明显,依靠外援这条路走不通。当时国家由于实行“大跃进”经济政策造成的失误,以及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使国民经济陷入困境,拿不出足够的资金开发大庆油田。而且大庆油田地处东北,冬季严寒,夏季沼泽,吃住都成问题,自然环境恶劣。为此,石油工业部决定集中优势兵力,以打“歼灭战”的形式,组织石油会战。这一重大举措,立即得到党中央的批准和支持。1960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石油工业部《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问题的报告》。2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了“从当年退伍兵中动员3万人交给石油工业部参加开发大庆地区新油田工作”的决定。不久,中央军委又决定给大庆分配3000名转业军官。1960年3月,1万多名由新疆、玉门、四川、青海等老油田来的石油职工和3万多名解放军转业官兵及大专院校学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大庆。国务院各部门和黑龙江省支援石油会战的干部工人,也陆续到达大庆地区,揭开了气壮山河的大庆石油会战的篇章。

会战伊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参战队伍,陆续到达指定的区域,自己动手搭起了帐篷,有一字形的,有院落式的,还有重叠式的,在这个大草原上安营扎寨,投入到了会战的洪流之中。路在何方?茫茫大草原一望无际,人烟稀少,几乎没有现成的路可走。由于会战人员、车辆的来来往往,逐渐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小道和大路,给草原勾画出了新的交通线。

大庆石油会战初期,遇到了生产不配套、生活条件差的矛盾和困难。面对这些矛盾和困难,是迎着困难前进,还是畏难不前?4月29日,大庆石油会战万人誓师大会在萨尔图草原上召开(图2.6)。“铁人”王进喜代表5万多名石油会战职工吼出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一场千军万马战大庆的艰苦创业历史,从这一天开始谱写。石油会战职工夏季站在没膝深的雨水中施工,冬季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野外坚持生产。水,在会战中是多么重要。没有现成的水井,多是就地挖井,或是在附近的水泡内取水。虽然水质不好,但还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开钻打井要用水就从临近的水泡内取水,有时候是由人排成长蛇队形,用脸盆、水桶从水源向井场传递,以保证钻井用水。

图2.61960年4月召开大庆石油会战万人誓师大会

从全国各地调运来的设备、物资器材,都要在萨尔图车站集散,使这个区区弹丸之地,只有三股道岔的末等车站,不堪重负。站内站外,凡是能卸货的地方几乎都堆满了物资器材。为了减轻车站的压力,昼夜有人员值班,货车随到随卸,并把卸货地点从萨尔图车站向东西延伸到让胡路、龙凤、安达等车站。同时还组织人员采取了蚂蚁搬家式的战术,凡是人能扛得起、搬得动的货物,都由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靠人力去完成。那些笨重的机械设备则由少数的吊车、卡车吊装外运,尽量减少在车站积压的时间。在会战中已经没有休息日和工作日的区分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还有近2小时的班务会,总结当日工作布置次日工作。在那会战的日日夜夜,严寒酷暑,都不曾阻止会战的脚步。为石油拼搏,为国家作贡献,虽苦犹荣,累而无怨,这是会战队伍的心声。

“干打垒万岁!”在一次万人大会上,是石油工业部康世恩副部长喊出的铿锵有力而又充满激情的一个口号。也正是那数以万计的干打垒房屋,使会战职工家属在这茫茫大草原度过了第一个严冬,没有冻坏一个人、一台设备。干打垒施工进入高潮之时,也是雨季来临之际。一批房打起来了,一场大雨使它们顷刻间化为一摊泥土。大雨过后,清理了现场又继续打。就是这样打打塌塌,塌塌打打,经过几个月的拼搏,一幢幢干打垒房屋在战区拔地而起,为草原增色不少,为石油会战解决了后顾之忧。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天当房屋地当床,棉衣当被草当墙,五两三餐保会战,为国夺油心欢畅”。通过大规模的油田勘探,迅速探明了一个面积达860多平方千米、储量达22.6亿吨的特大油田,打破了陆相沉积贫油的观点。与国外同类油田相比,美国拿下东得克萨斯油田用了9年,苏联拿下罗马什金油田用了3年,而大庆油田从第一口井喷油到1960年底探明大庆长垣储油面积,只用了1年零3个月,“高速度、高水平”拿下了大庆油田。

按照“边勘探、边开发、边建设”的方针,在全面勘探的同时,又开展了油田开发试验工作。油田规模不断扩大,原油产量不断上升。1960年6月1日,大庆油田首车原油外运。1960年底,生产原油97万吨,缓解了国家缺油的局面,解决了会战资金不足的困难。到1963年底,原油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生产原油439.3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67.8%,为中国石油自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3年12月3日,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由于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建成,中国需要的石油已经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依靠“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大庆油田的发现,打破了中国是“贫油国”的论调。大庆石油会战为改变中国石油工业面貌,做出了重大贡献。

气壮山河的大庆石油会战,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夺目的篇章,至今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它的历史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为过,人们将它概括为三大历史性贡献。

第一,大庆会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国民经济度过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严重经济困难。当时国家被迫中断“二五”计划,实行经济调整,大批工厂和项目“下马”,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就在这个时候,苏联当局又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从苏联进口石油产品锐减,全国成品油供应紧张,城市公共汽车背上煤气包,军队执勤、训练受到严重影响,国家安全遭遇空前威胁。也就在这个时候,大庆石油会战只用一年零三个月时间探明22.6亿吨石油地质储量,并在三年半时间里建成600万吨/年原油生产能力和100万吨/年炼油加工能力,生产原油1166.2万吨,上缴利润和折旧10.7亿元,实现了国内石油产品基本自给。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度过严重困难,顶住反华势力的压力,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坚定了全国人民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大庆石油会战创造的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会战模式,是在当时经济体制下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大庆石油会战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促进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高速发展。

第三,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作风,激励和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成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铁人”王进喜成为一代石油人的楷模,大庆精神成为一代石油人的共同价值观。石油职工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攻坚克难,越战越强,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