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油化工企业对人有哪些危害
职业病危害隐患,是指工作场所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可能造成员工急、慢性职业病或引起其他职业伤害的不安全因素。石油化工企业近20年的职业病发病情况表明,产生职业病的主要原因是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调查、研究、分析、评估不够,没有明确隐患的存在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而造成的。
② 经常接触石油,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石油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进入了食物链,从低等的藻类、到高等哺乳动物,无一能幸免。
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有研究报告表明,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体内苯生成了苯酚。
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死亡。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便会有致命危险。
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年。
妇女吸入过量苯后,会导致月经不调达数月,卵巢会缩小。对胎儿发育和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尚未明了。孕期动物吸入苯后,会导致幼体的重量不足、骨骼延迟发育、骨髓损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经确认为致癌物。
③ 石油开采中对人体有毒害物质最多的是什么
要开采石油,首先要找到哪儿蕴藏着石油。经过上百年的探索,人们创造出各种找油气的方法,但绝大多数油气是在沉积盆地中进行的,可以说,各种各样的沉积盆地(如我国着名的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是找油、找气的首选目的地。
在盆地内找油,首先要了解盆地的性质,从搞清盆地的基本情况入手,认识盆地的基底起伏、基底岩性、基底形成时代及发展历史等,经过一系列的地址调查等,初步确定盆地的性质。第二步就要了解盆地内的情况,认识盆地的内部构造。石油地质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利用一切高技术的手段,确定可能的生油地层、储油地层。第三步就要研究石油的地质特征,确定含油气的构造、层位,最后确定打钻井的位置。经过地质勘探和开发人员的艰苦劳动和研究,确定了打井的位置、数量和深度,钻井工人就要在定好的井位上钻井。钻井结束后,还要在井口安装一套井口设备,有很多的阀门和仪表,看上去就像一棵树,所以被人们称为“采油树”。是否能将原油从地下采到地面来,还取决于地下油层压力的大小。我国很多油田,如大庆、胜利等,很多油层的压力都很大,只要一打开采油树的阀门,地下的油气就会不停的往外喷,这就是“自喷井”。现在世界上60%—70% 的石油是靠自喷井开采出来的。
④ 石油对皮肤有什么伤害
石油产品所含有的石油气、苯和芳香烃、硫化氢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当达到人体中毒极限,被人体所吸入后,将会导致人员中毒。
①石油气体对人的危害:石油气体在不存在苯和硫化氢的情况下,导致人员中毒的临界值(TLV)在300×10—6,相当于可燃下限(LFL)的2%,具体现象见表6—3。
②硫化氢对人的危害:硫化氢的中毒临界值(TLV)为10×10—6,超过此临界值浓度的气体对人员产生的反应见表6—4。
③苯和其他芳香烃的危害:芳香烃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芳香烃的中毒临界值一般小于其他石油烃类物质的中毒临界值,尤其是苯,其中毒临界值为10×10—6。吸入较高浓度苯气的人员临床表现为血液和骨髓发生病变。
④惰性气体中有毒气体:向储油装置中充加惰性气体是防火防爆的有效手段,但在惰性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一旦被人体所吸入将会造成严重危害。其有害物质如下。氧化氮: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中毒临界值为25×10—6。二氧化氮的中毒临界值为3×10—6。二氧化硫:在惰性气体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2×10—6~50×10—6,二氧化硫对人的眼睛、鼻、喉等器官有刺激作用,使人感到呼吸困难。一氧化碳:当燃烧不完全和燃烧缓慢时会产生200×10—6以上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中毒临界值为50×10—6,其中毒机理为阻止血液吸收氧气,引起化学性窒息。
通过上述的介绍,知道了石油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这也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现象,从事石油工作的朋友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预防性的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身体的护理,在出现了中毒或是任何不正常的情况后,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⑤ 石油和石油制品怎样污染环境,有哪些危害
石油通常是深褐色、黑色、深绿色的粘稠液体或胶状半固体,是由多种烃(烷烃、环烷烃等)和少量有机硫以及氧和氮的化合物组成的可燃性混合物。地下采出、没经过加工的石油叫原油,平均含碳量约80%~85%,含氢量约10%~15%,多数原油的密度为0.75~1.0克/立方厘米,但有些重质油(例如,委内瑞拉的重质油)的密度超过1克/立方厘米。原油经过蒸馏、裂解、加氢等加工,可产生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加工后剩下渣油、石蜡、沥青和经过压缩的液化石油气。
在石油的开采、储运、装卸和炼制加工过程中,在石油和油品的使用过程中,都可能有石油的泄漏和排放。泄漏和排放进入水体(江、河、湖、海)的石油和石油制品,会在水面上形成很薄的膜,这层膜会阻止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而且石油的降解也要消耗大量的氧,1千克石油在15℃的海水中降解,需要41万升海水中的氧(即直径1米、深410米的海水柱中的全部氧),被油污染的水域局部缺氧,使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阻断,水生动物则因缺氧而死亡。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最严重,海水中含石油污染物0.01~0.1毫升/升时,捕捞出的鱼有油味,其食用价值降低。在海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含量为0.1毫克/升时,孵出的鱼苗畸形或有缺陷,只能存活122天。海水中石油污染物含量为0.01毫克/升时,孵出的鱼苗畸形率仍高达23%~40%(正常海水中畸形鱼的比例仅7%~10%)。里海由于遭到石油污染,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数量减少,致使1969年鲟鱼的产量比1962年下降了2/3,梭子鱼则几乎灭绝。英国和荷兰海岸因石油污染,每年有10~30万只海鸟死亡。美国的马萨诸塞州附近海面的一次溢油污染,使三天后在这一海域捕到的鱼95%是死的。
石油类污染物被水生生物吸收,在食物链中不再分解并在某些水生生物(如鱼和贝类)中富集,就可能进入人体,石油污染物中长效的致癌物质在人体中聚集会危及健康。
被石油污染的水域,其沿岸污浊不堪,尤其是使疗养区和旅游区失去疗养和旅游价值。
水面上的油膜,甚至会引起火灾,影响水上交通。在原苏联的伊谢特河和伏尔加河的水面都曾由于河面漂流大量石油,有人不慎将未熄灭的烟头丢到水面而引起大火。在美国的凯霍加河,也曾因为河面上有很厚的油污和脏物,引起一场高达五层楼的大火,烧坏了河上的两座铁路桥。
用被石油污染过的水灌溉农田,会使土壤中的油类增加,附着在水稻和其他农作物的体内,影响其生长。油膜覆盖农田还会使水温和地温升高,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黄瓜、西葫芦等蔬菜类受石油污染后,叶片卷曲,植株萎缩,生长缓慢,污染严重时,地上茎部表皮腐烂,随后植株枯黄死亡。
石油及石油制品是低毒性物质,但人体大量吸入,也会引起头疼、恶心等症状。石油污染物在人体内长时间积蓄会引起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皮肤和粘膜的损伤。
⑥ 石油原油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有研究报告表明,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体内苯生成了苯酚。
原油和油品储存的主要方式有散装储存和整装储存,整装储存是指以标准桶的形式储存,散装储存是指以储油罐的形式储存,储油罐可分为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金属油罐又可分为立式圆筒形和卧式圆筒形。
烃分类:
烃含有大量的能量。来自原油的许多产品,例如汽油、柴油和石蜡等都是利用了这一能量。烃有多种存在形式。最简单的烃是甲烷,这是一种比空气轻的气体。含有5个及5个以上碳原子的长链都是液体。非常长的长链则是固体,例如蜡或焦油。
通过对烃链进行化学耦合,可以得到各种产品,从合成橡胶到尼龙再到特百惠家用塑料制品(Tupperware)所用的塑料都是这样生产出来的。烃链几乎无所不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原油
⑦ 石油生产区域对人体有伤害吗
石油生产区域可能对人体有害,这是由石油所挥发的气体导致的。
石油及其产品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少量的硫化氢以及某些油品中加入的四乙铅或乙基液等,对人体会有不同程度的毒害。石油的毒害性与其挥发性密切相关。挥发性大,毒害性也大。
碳氢化合物中的甲烷、乙烷等气体,虽基本无毒,但是,若空气中此类气体的含量较大时,就会因缺氧而引起窒息。例如空气中含有15%的碳氢化合物气体时,空气中的氧气就会从正常含量的21%减少至18%,而人体所需的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最低值为16%。
具体数据参见:http://www.portec.com.cn/ytshcyzs/dhx.htm
硫化氢(H2S)是无色,比空气重的气体,有特殊的腐蛋臭味。原油中含有硫化氢时,毒性急剧增大。当达到1000PPM以上是可致死。
具体数据参见:http://www.portec.com.cn/ytshcyzs/dhx.htm
乙基液主要由具有剧毒成份的四乙铅和其他物质组成,四乙铅易挥发,比空气重,不易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油脂中,且易被多孔物质所吸收,很难把它排出。
具体数据参见:http://www.portec.com.cn/ytshcyzs/dhx.htm
防护方法请参考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网:
http://www.petrostd.com/dbview.asp?id=0701
⑧ 石油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石油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进入了食物链,从低等的藻类、到高等哺乳动物,无一能幸免。成批海鸟被困在油污中,它们的羽毛,一旦沾上油污,就可能中毒或死亡。此外油污将沾粘在其毛皮上,使其无法承受本身的重量,因而溺毙。已被油污污染的海豹,一次又一次跃出水面,试图把皮毛上的油污甩掉,但最后终于精疲力竭,挣扎着沉入海底。海象和鲸等大型海洋动物,也面临同样厄运。此外潜在的损害更进一步扩展到事件发生地的生态系统中,存活下来的生物在受到冲击后的数年中,受毒物的影响也将遗传至数种生物的后代。
石油产品所含有的石油气、苯和芳香烃、硫化氢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当达到人体中毒极限,被人体所吸入后,将会导致人员中毒。①石油气体对人的危害:石油气体在不存在苯和硫化氢的情况下,导致人员中毒的临界值(TLV)在300×10—6,相当于可燃下限(LFL)的2%,具体现象见表6—3。②硫化氢对人的危害:硫化氢的中毒临界值(TLV)为10×10—6,超过此临界值浓度的气体对人员产生的反应见表6—4。③苯和其他芳香烃的危害:芳香烃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芳香烃的中毒临界值一般小于其他石油烃类物质的中毒临界值,尤其是苯,其中毒临界值为10×10—6。吸入较高浓度苯气的人员临床表现为血液和骨髓发生病变。④惰性气体中有毒气体:向储油装置中充加惰性气体是防火防爆的有效手段,但在惰性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一旦被人体所吸入将会造成严重危害。其有害物质如下。氧化氮: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中毒临界值为25×10—6。二氧化氮的中毒临界值为3×10—6。二氧化硫:在惰性气体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2×10—6~50×10—6,二氧化硫对人的眼睛、鼻、喉等器官有刺激作用,使人感到呼吸困难。一氧化碳:当燃烧不完全和燃烧缓慢时会产生200×10—6以上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中毒临界值为50×10—6,其中毒机理为阻止血液吸收氧气,引起化学性窒息
⑨ 石油污染是怎么造成的石油污染对人类会产生什么危害
1978年3月16日,英国超级油轮“阿莫科·卡迪兹号”在荷兰布列塔尼抛锚,船里22万吨级石油倾流海洋,污染沙滩160余千米。那么,为何水上石油污染伤害极大呢?
石油,可提炼多种类型的然料,可作沥青、可建香皂等日用具,它是当代日常生活至关重要的化学物质,对人们奉献极大。可是,石油一旦泄露到地面或深海里它会给地理环境,尤其是深海产生极大污染。
海平面被石油污染,以上伤害会迅速产生。值得一提的是,它还会继续长期性危害污染水域,比较严重的可持续数十年。海平面大规模的漂油,将减少表面海面太阳的接纳量,进而浮游植物植物光合作用变弱、总数降低。那样,以之为食的浮游动物总数也相对应降低,全部深海生物的多样性被毁坏,比较严重危害水产业和养殖行业。此外,石油中的有害物会长期性储留于海洋小动物身体,如人吃完这种海鲜产品,将危害人们身心健康。
由此可见,石油污染的确伤害极大。但当今一些石油输出国因运送和存储屡出难题,导致注入深海的石油总数大、频次多,比如水上油气井石油泄漏、运油船只不幸遇难、船只和货轮洗舱的含油量废水、沿海地区化工厂和输油管线产生泄露安全事故等,都将产生大规模的深海石油污染。1991年1月产生的伊拉克战争,导致了迄今为止最比较严重的石油污染,其损害和伤害水平迄今难以估计。
⑩ 经常接触石油,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习惯上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原油。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是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
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别占83~87%和 11~14%;还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钾、钠、钙、镁、镍、铁、钒等元素。比重0.78~0.97,分子量280~300,凝固点-50~24℃。原油经炼制加工可以获得各种燃料油、溶剂油、润滑油、润滑脂、石 蜡、沥青以及液化气、芳烃等产品,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燃料、原料和化工产品。
因此,原油没有放射性或辐射性。现在油轮运输十分安全,在船的船员也没有放射性或辐射性危险,甚至连闻原油的气味的机会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