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油天然气在地球的哪个圈层
石油天然气在地球的地壳里.
油气层形成的重要原材料就是古代的植物及动物经过地壳运动(比如造山运动)被埋到地下,经过长时间的高压环境,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形成了石油.由于是远古的地表植物及动物,几乎不可能被埋到地幔层.
⑵ 油田分布在哪个岩层
石油是储存在石灰岩中。
长期的地质发展过程,在西亚形成了良好的储油构造,广泛分布的石灰岩有裂缝,沙岩多孔隙,有利于分散的石油流动和集中,形成广泛的储油层。
上部覆盖了一层页岩、石膏、岩盐等不透水岩层,能防止石油的挥发,起了保护油层的作用;储油岩层下面,是坚硬的结晶岩基底。在强烈的地壳运动中,储油构造没有完全被破坏,所以这里的石油能很好地积聚和保存下来。
油田简介:
油田指原油生产的特定区域。有时为特定地域地下集聚的油层的总称。广义上把几个油区合在一起称为油田。例如大庆油田,英国的北海油田,俄罗斯的秋明油田等。油田是地下天然存在的碳化氢,地表条件下则呈液体。与之相反,在地表条件下仍为气体,则为天然气。
天然气生产的特定区域为天然气田。石油可采储量大小决定开采价值。要求精确地计算含油面积大小,油层数目和厚度以及单位面积石油储量等。
一般可采储量在5亿吨以上的为特大油田,7000万吨到1亿吨以上的为大型油田,7000万吨以下有为中小油田。要计算可能设的油井以及年产量,有的油田储量大,但产量不一定高,这主要受油田的驱动能力影响。从储量到产量经过精心计算,确有开采经济价值的,才能正式开采。
⑶ 石油通常存在于什么地层
钻井穿过地层后,井下地层会是什么样子呢?对于一些松软致密地层,如泥岩等,由于钻井液浸泡,井壁垮塌,井眼扩大(井径明显大于钻头直径),根据井径测井曲线,可划分出泥岩层。这类非渗透性地层,通常不会是油气层。但对一些孔隙性和渗透性地层,要进行仔细研究。所谓孔隙性岩石,是指岩石中有互相连通的孔隙空间,孔隙空间的大小用孔隙度表示。渗透性岩石是指在一定压差下流体能在孔隙中运动,渗透性愈好表示流动性愈好。如果孔隙中储存有油气,那么渗透性好的岩石中比较容易开采出石油。对于渗透性、孔隙性岩石,在钻井过程中,为了防止井喷,一般情况下井内钻井液柱的压力大于地层压力,具有一定的压差,钻井液中的水分(称为钻井液滤液)会侵入到地层中。钻井液滤液将地层中的原生流体驱走,在井壁附近的地层中钻井液滤液会将原生流体全部替换,孔隙中100%含有钻井液滤液,这一区域称为“冲洗带”。随着离井壁的距离增大,钻井液滤液含量逐渐减少,原生流体含量逐渐增大,直到钻井液滤液含量变为零,到达100%含有原生流体的地层的原始状态??原状地层。从钻井液滤液含量开始变化到其含量为零的区域叫作“过渡带”,冲洗带和过渡带统称侵入带。对于好的储集层,多形成侵入带,它是寻找油气层的重要标志,但同时给测井带来更复杂的问题。为了探测出冲洗带、过渡带和原状地层的电阻率,要用具有深、中、浅探测深度的组合测井和阵列测井
⑷ 石油一般在哪个岩层
石油一般在沉积岩中,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习惯上仍将“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用。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⑸ 煤、石油、天然气分别位于地下一般多少米,最深多少米。例如煤一般深度为米,最深米。
煤层可以是从地面的地下300到500米。我国地面煤层较少,俄罗斯泥炭地或者褐煤都是浅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在2000米以上甚至到10千米。
⑹ 石油通常存在于什么地层
钻井穿过地层后,井下地层会是什么样子呢?对于一些松软致密地层,如泥岩等,由于钻井液浸泡,井壁垮塌,井眼扩大(井径明显大于钻头直径),根据井径测井曲线,可划分出泥岩层.这类非渗透性地层,通常不会是油气层.但对一些孔隙性和渗透性地层,要进行仔细研究.所谓孔隙性岩石,是指岩石中有互相连通的孔隙空间,孔隙空间的大小用孔隙度表示.渗透性岩石是指在一定压差下流体能在孔隙中运动,渗透性愈好表示流动性愈好.如果孔隙中储存有油气,那么渗透性好的岩石中比较容易开采出石油.对于渗透性、孔隙性岩石,在钻井过程中,为了防止井喷,一般情况下井内钻井液柱的压力大于地层压力,具有一定的压差,钻井液中的水分(称为钻井液滤液)会侵入到地层中.钻井液滤液将地层中的原生流体驱走,在井壁附近的地层中钻井液滤液会将原生流体全部替换,孔隙中100%含有钻井液滤液,这一区域称为“冲洗带”.随着离井壁的距离增大,钻井液滤液含量逐渐减少,原生流体含量逐渐增大,直到钻井液滤液含量变为零,到达100%含有原生流体的地层的原始状态?原状地层.从钻井液滤液含量开始变化到其含量为零的区域叫作“过渡带”,冲洗带和过渡带统称侵入带.对于好的储集层,多形成侵入带,它是寻找油气层的重要标志,但同时给测井带来更复杂的问题.为了探测出冲洗带、过渡带和原状地层的电阻率,要用具有深、中、浅探测深度的组合测井和阵列测井
⑺ 储存石油在哪个地层 地层是什么岩石
石油是储存在石灰岩中。
长期的地质发展过程,在西亚形成了良好的储油构造。广泛分布的石灰岩有裂缝,沙岩多孔隙,有利于分散的石油流动和集中,形成广泛的储油层。上部覆盖了一层页岩、石膏、岩盐等不透水岩层,能防止石油的挥发,起了保护油层的作用;储油岩层下面,是坚硬的结晶岩基底。在强烈的地壳运动中,储油构造没有完全被破坏,所以这里的石油能很好地积聚和保存下来。
⑻ 石油处于地层的哪一层
一般常位于具有一定孔隙性和渗透性的岩层,如砂岩、孔缝发育的碳酸盐岩,其他岩性的地层也能储存油气。个人认识,仅供参考。望采纳。
⑼ 石油一般在地下多少米处
从资源深度分布看,石油有80%集中分布在浅层(<2000米)和中深层(2000米~35
00米),而深层(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层(<4500米)分布较少。
希望能帮助您!
⑽ 石油存在于地球中的什么位置
位置是不确定的!一般在岩石层之间的缝隙里.
地幔,地核处于高温状态,如果有石油就会呈现气态,逐步上升到地壳的缝隙里.
整个地壳层都有可能存在石油,地点和深度是不确定的.但是一般会存在于岩石圈的断裂带和凹陷处!也可能几百年前石油在某处,而现在随着地质变动跑到了几千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