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拉开波湖是不是内陆湖
内陆湖,是指处于河流的尾闾或独自形成独立的集水区域,湖水均不外泄入海的湖泊。
马拉开波湖不是内陆湖,它与海相通。
马拉开波湖(人称“石油”湖) 南美洲最大的湖泊。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沿海马拉开波低地的中心,湖北端经长35千米、宽 3~12千米的水道与委内瑞拉湾相通。系安第斯山北段一断层陷落的构造湖。口窄内宽,南北长190千米,东西宽115千米,湖岸线长约1000千米。面积1.43万平方千米。北浅南深,最深达34米,容积2800亿立方米。含盐度15‰~38‰。
2. 南美享有石油湖之称的马拉开波湖在哪个国家
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的西北部,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也是唯一与海相通的 湖。
3. 为什么说马拉开波湖是“用不完的‘石油湖’”
马拉开波湖是世界上产量最高、开采最悠久的“石油湖”。由于储量大,原油源源不断地从湖畔的裂缝中溢出,浮在水面上。从湖的一岸眺望湖面,只见井架林立、油管密布、油塔成群,景色十分壮观。
4. 中东有“石油湖”之称的是
马拉开波湖(人称“石油”湖)
南美洲最大的湖泊。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沿海马拉开波低地的中心,湖北端经长35千米、宽
3~12千米的水道与委内瑞拉湾相通。系安第斯山北段一断层陷落的构造湖。口窄内宽,南北长190千米,东西宽115千米,湖岸线长约1000千米。面积1.34万平方千米。北浅南深,最深达
34
米,容积2800亿立方米。含盐度
15~38。
5. 有石油湖之称的海湾是哪个海湾
波斯湾。波斯湾海底和周围陆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约占世界石油储藏量的53%-58%。石油输出量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60%,主要供给世界上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西欧一些国家。沿岸国家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
波斯湾,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亚洲大陆的一个海湾,位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之间,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东南至霍尔木兹海峡,长970多千米,宽56-338千米,面积24.1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40米,最大深度104米。
阿拉伯人称作这一地区为阿拉伯湾,但按亚洲地理学的国际性外海命名规则,已用阿拉伯命名了一个巨大海域(阿拉伯海其实是个大湾),因此采用波斯(伊朗古称)之名命名该海湾,更好标识、区别、记忆。
6. 什么是“五层”湖
巴伦支海的基里奇岛上有个名叫麦其里的湖,它由浅到深有5层水,水质各不相同。最下面的一层水饱含硫化氢,里面除了能在严重缺氧的条件下生存的某些细菌外,没有其他的任何生物。倒数第二层水呈深红色,这种颜色是由湖底漂升起来的细菌造成的。第三层是透明的咸水,里面生活着大量的海藻、海葵、海星、海鲈鱼和鳕鱼,但它们不能游到下面的水层中去,因为那里有足以使它们致命的硫化氢。而第四层水微咸偏淡,同样不适合上述海洋生物的生存。在这层水中生活着海蜇、某些淡水鱼类以及一些能在淡水中生活的海洋生物。最上面的一层则是标准的淡水,水中生息和繁衍着各种淡水鱼和其他淡水生物。
号称“石油王国”的委内瑞拉有个着名的石油湖——马拉开波湖。该湖面积达14000多平方千米,深1500多米,蕴藏着50多亿桶原油,占全国石油储量的25%。“石油”湖湖区石油日产量高达200万桶,占全国石油产量的80%,真是名不虚传的“地下油库”。从烟波浩渺的湖面望去,但见井架林立,油塔成群,湖中的注气站屹立在万顷碧波之中,那三层高的钢筋水泥建筑物不断从地下抽取天然气,再注回地下,提高油层,保障稳产高产。马拉开波湖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石油湖。
7. 世界上奇特的的河流和湖泊有"香"河,"甜'河"酸"河,"酸"湖,"咸"湖,"火"湖,请你试着介绍某一类奇特的湖.
“香”河
在非洲的安哥拉,有一条全长仅 六公里 的河,名叫勒尼达河,河流虽短,却以香气扑鼻而闻名遐迩。当人们来到远离河水一百多米的地方,就可以闻到扑鼻而来的奇异香味,距河水越近,香味就越浓郁。有人说,勒尼达河的河底长着无数水下植物,它们能在水中开出芬芳的花朵,花香溶解在水中,又蒸发到空气里。也有人说,这条河河底的土质很特殊,泥沙本身就含有浓烈的芳香物质,它们不停地向周围散发着香味。
“甜”河
在意大利,有一条不出名的河竟然是甜的,像是被谁放进了无数的砂糖。两岸农民用这种甜水来灌溉庄稼。地质学家说:河水甜味的形成与河床的封有关,他们认为这条甜河的河床中含有纯度较高的原糖结晶体。
“酸”河
流经南美哥伦比亚浦斯火山区的雷欧维拉利河是一条罕见的着名酸河。在这条河里,看不到当地河流中常有的鱼虾、河草等动、植物,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之河”。原来,这条全长 580 多公里的雷欧维拉利河,水中含有百分之八的硫酸和百分之五的盐酸。地质学家经探测表明,浦莱斯火山不断爆发,它所产生的大量盐酸和硫酸通过无数深长的穴道注入了该河,使该河成了一条酸河。
“酸”湖
欧洲意大利西西里岛有一个足以和酸河媲美的酸湖。该湖湖底有两个神秘的喷泉,源源不断地向湖中喷吐出腐蚀性极强的酸性泉水。在这个湖里,不仅普通的微生物难以生存,就连失足掉进湖中的动物也会很快被这酸性湖水腐蚀致死,绝难幸免。
“咸”湖
即“死海”,位于约旦和以色列边界上,是世界上最咸的湖泊。其面积约一千平方公里,含盐量高达百分之二十七点二,比平常的海水要咸八到九倍。咸湖最大的好处是,人掉下去后不会被淹死,因为它的比重大,多重的人都会被浮在水面。据说,公元 70 年,罗马统帅狄杜攻破了耶路撒冷,把俘虏抛进死海处死,奇怪的是俘虏们一个也没有沉下去,一连几次都是如此。狄杜大为惊异,以为有神灵护佑,便下令赦免了全部俘虏。
“火”湖
拉丁美洲的西印度群岛的大巴哈马岛上有一个水光潋滟的湖泊。每当静静的夜晚,人们泛舟湖上,就会看到起落的船桨溅起万点火光,船的四周也闪烁着美丽的火花。倘若你用船桨用力拍打湖面,就会激起更多的火星,间或有一条浑身闪耀着火花的鱼儿跨出湖面,随即又溅落在水中,金花飞舞,融汇成一幅神秘诱人的奇观。原来,湖水中生长着无数的“甲藻”,“甲藻”含有荧光素,湖水一被搅动,荧光素就会与空气结合,产生氧化作用,发出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火花。
“五层”湖
巴伦支海的基里奇岛上有个名叫麦其里的湖,它由浅到深有五层水,水质各不相同。最下面的一层水饱含硫化氢,里面除了能在严重缺氧的条件下生存的某些细菌外,没有其它的任何生物。倒数第二层水呈深红色,这种颜色是由湖底漂升起来的细菌造成的。第三层是透明的咸水,里面生活着大量的海藻、海葵、海星、海鲈鱼和鳕鱼,但它们不能游到下面的水层中去,因为那里有足以使它们致使的硫化氢。而第四层水微咸偏淡,同样不适合上述海洋生物的生存。在这层水中生活着海蜇、某些淡水鱼类以及一些能在淡水中生活的海洋生物。最上面的一层则是标准的淡水,水中生息和繁衍着各种淡水鱼和其它淡水生物。
“石油”湖
号称“石油王国”的委内瑞拉有个着名的石油湖——马拉开波湖。该湖面积达 14,000 多平方公里,深 1,5000 多米,蕴藏着 50 多亿原油,占全国石油储量的百分之二十五。每天,原油源源不断地从湖底沥青裂缝中喷涌出来,日产量高达二百万桶,占全国石油产量的百分之八十,真是名不虚传的“地下油库”。
“汤青”湖
在拉丁美洲的特立尼达岛西南部,有一个天然的沥青湖。这个湖约有 0.44 平方公里,湖面呈暗灰色,里面全是优质沥青。有人曾在湖心向下钻探了 390 多米,取出来的还是沥青。一百多年来,人们每天从湖中采出三、四十吨沥青,但新的沥青仍不断地从湖底涌上来,因而湖面一点儿也没有下降。这里的沥青质地优良,用它铺设的马路被人们誉为“灰色闪光马路”,特别适合车辆在夜间行驶。英国首都伦敦到伯明翰的一号公路,就是用这个湖的天然沥青铺成的。有趣的是,这个奇妙的沥青湖还是一个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在开采中,人们挖掘到很多史前动物的骨骼和牙齿、古代印第安人使用的武器和各种用具,以及多种鸟类化石。
“硼砂”湖
特亚斯柯敦湖在南美的智利共和国,是个名闻遐迩的硼砂湖。该湖湖面宽约 40 公里 ,远远望去,白茫茫一片。湖面上结着厚厚的一层硬壳,状似巨大的浮冰,原来,那是纯度极高的硼砂。硼砂湖给智利提供了除铜和硝石之外的又一丰富的矿产资源
8. 马拉开波湖的油气状况怎么样
马拉开波湖为世界上最富饶、最集中的产油区之一,有“石油湖”之称。油田集中于东北岸,并向湖底延伸,含油气面积达1300平方千米,多为高产大油田;其次是西北岸。产油层主要是古近—新近纪砂岩和白垩纪石灰岩。使盆地的油气系统发生多期演化的主要构造变形如下。
阶段1——古近纪时期斜向碰撞:马拉开波被动陆缘形成了一种理想的机制,以利于盆地东北部La Luna组烃源岩的快速埋藏和熟化。古近纪前陆盆地和右行冲断层——Burro Negro断层控制了盆地烃类的生成和运移。烃源岩在盆地东北部靠近Burro Negro断层的地方进入油窗。油气以走滑断层和正断层为通道向上、向南运移到台地内,并圈闭在不同构造高地的储层内。
阶段2——均衡回弹期:均衡回弹与会聚应力的释放有关。这一时期圈闭于近地表环境的油气可能已遭受生物降解作用。
阶段3——佩里哈山脉—梅里达安第斯山脉的隆升:区域隆升造成盆地沉积中心倒转,整个盆地La Luna组烃源岩进入油窗。东西向的会聚导致形成了马拉开波向斜,使走滑断层活化,成为逆断层,并突破始新世的不整合面。烃类利用始新世的不整合面内的突破口沿盆地侧翼从始新世—中新世储层向上运移。盆地中南部的La Luna组烃源岩仍处于成熟期—成熟早期,因而生油潜力较大。
马拉开波湖1917年打出第一口生产井,1922年起大规模开采,使委内瑞拉一跃成为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使马拉开波地区的面貌发生变化,到处井架林立、油管纵横。西北岸的马拉开波城成为全国第二大城和世界重要的石油输出港,并有卡维马斯、阿尔塔格拉西亚、拉康塞普西翁、拉古尼亚斯等重要石油城镇。1975年实现国有化。采油的同时可获得天然气。
委内瑞拉国家油气公司(PDVSA)是委内瑞拉最大的国有企业。PDVSA在2004— 2009年投入260亿美元扩大油气储量和产量,目标是石油日产量至少到500万桶。业内分析师估计PDVSA每年必须投入30亿美元才能刚刚维持现有油田的产量水平,因为这些油田中的大多数正在面临年均25%的减产。要确切估计PDVSA的石油产量很困难。据业内独立分析师估计,PDVSA的日产量约为160万桶。马拉开波湖的石油产量占PDVSA的一半,该盆地的油田均趋老化,需要大量资金才能维持当前的产量。
委内瑞拉确切的原油产量水平很难确定,因为政府和独立业内分析师经常提供不同的估计数据。据委内瑞拉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该国的石油日产量为330万桶。此外,大多数业内分析师和美国能源情报署(EIA)估计,当前委内瑞拉的石油日产量为280万~290万桶。据EIA估计,当前委内瑞拉280万桶的日产量中,包括原油日产量250万桶,凝析油、天然气液体和奥里乳化油日产量30万桶。
美国是委内瑞拉石油出口的最大目的地。2006年上半年,委内瑞拉出口至美国的原油和成品油量为145万桶/日,比2005年同期减少8%。长期以来,委内瑞拉出口至美国的原油量在逐年增加,但其占美国总进口量的比例已从1960年的50%下降至2005年的11%。除美国外,委内瑞拉石油出口的主要目的地还包括南美、欧洲和加勒比海国家。委内瑞拉原油出口增长最快的目的地是中国。据美国FACTS咨询公司报告,2006上半年委内瑞拉出口至中国的原油量为69600桶/日,而2005年同期为27500桶/日。此外,委内瑞拉出口至中国的成品油量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燃料油和奥里乳化油。委内瑞拉石油出口地已实现多样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不远的将来美国市场仍将是委内瑞拉最为重要的石油出口市场。
委内瑞拉国内有一张非常广阔的石油管网,将油田生产的石油输送至炼油厂和沿海的出口终端。委内瑞拉还没有一条石油出口管线,但是建立一条沿太平洋海岸至哥伦比亚港口的石油管线项目已在讨论之中。这条管线的建设将极大地方便委内瑞拉将原油出口至亚洲,可以绕过巴拿马运河的瓶颈或通过合恩角的高成本。
9. 南美享有“石油湖”之称的马拉开波湖在哪个国家
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的苏利亚州境内,总面积1.4344万平方公里,是委内瑞拉和南美洲最大的湖泊。
马拉开波湖被誉为世界上最富饶的湖泊。放眼望去,湖上井架林立。整个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年产7000多万吨原油。
10. 马拉开波的马拉开波湖
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沿海马拉开波低地的中心,湖北端经长35公里、宽3~12公里的水道与委内瑞拉湾相通,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
马拉开波低地系安第斯山北段一断层陷落盆地,东科迪勒拉山脉向北支脉——佩里哈山脉和梅里达山脉分列低地两侧,其最低部分聚水成湖,属构造湖。
马拉开波湖口窄内宽,南北长190公里,东西宽120公里,湖岸线长约1000公里。面积13380平方公里。北浅南深,最深达34米,容积2.8亿立方米。含盐度15~38%,北部微咸,南部湖水被源自安第斯山脉的圣安娜、卡塔通博、查马、莫塔坦、埃斯卡兰蒂等数十条河流注入的水所冲淡。南岸多沼泽和泻湖。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热,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为南美洲最湿热地区之一。
马拉开波湖为世界上最富饶、最集中的产油区之一,有“石油湖”之称。油田集中于东北岸,并向湖底延伸,含油气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多为高产大油田;其次是西北岸。产油层主要是第三纪砂岩和白垩纪石灰岩。1917年打出第一口生产井,1922年起大规模开采,使委内瑞拉一跃成为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原油产量占委内瑞拉总产量的75%。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使马拉开波地区的面貌发生变化。到处井架林立,油管纵横。西北岸的马拉开波城成为全国第二大城和世界重要的石油输出港,并有卡维马斯、阿尔塔格拉西亚、拉康塞普西翁、拉古尼亚斯等重要石油城镇。1975年实现国有化。采油的同时可获得天然气。
马拉开波湖的南岸为委内瑞拉重要农业区之一,主要生产香蕉、花生、甘蔗等作物。湖畔农场生产可可、椰子,出口咖啡。西岸乳牛业发达。
马拉开波湖为邻近地区和哥伦比亚—委内瑞拉高原的运输大动脉。水道经过疏浚,现可通大型海轮和油轮,输出原油以及安第斯山区和湖南岸的农畜产品。沿岸陆上交通发达,湖口架有8公里长的拉斐尔—乌达内塔大桥,沟通了东西两岸的石油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