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中石油页岩气多少方
扩展阅读
石油卡挂失了怎么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体产品哪个好 2025-05-12 14:24:51

中石油页岩气多少方

发布时间: 2022-08-07 13:50:31

1. 中国页岩气的分布与储量

中国主要盆地和地区的页岩气资源量约为(21.5~45)×1012m3,中值为

30.7×1012m3。

•古生界页岩气资源量是中生界的2倍,平面分布以南方和西北地区为主,

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的古生界等是页岩气勘探的主要层系。

2. 中国的页岩气未来的发展会怎样

2018年,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加拿大之后的全球第三大页岩气生产国,页岩气产量为109亿方,累积完成页岩气钻井898口,提交探明储量1.05万亿立方米。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页岩气探明储量7254.92亿立方米,产量66.17亿立方米;中石油页岩气探明储量3200.75亿立方米,产量42.64亿立方米。
页岩气在全球分布广泛,资源量约45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的总和,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中国和拉美等地区。较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稳定地产气。页岩气田开采寿命一般可达30~50年,甚至更长。
中国在页岩气储量方面大幅领先其他各国,具有深厚的开采潜力。尽管目前在开采技术上处于领先的北美地区仍是全球页岩气的主要出产地区,但储量巨大的中国正在迅速赶上,经过多年勘探开发实践,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四川盆地及周缘的海相地层,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7643亿m3。其中,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008亿m3,成为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预计到2030年左右,北美和中国将共同贡献全球天然气产量的20%左右。2010年中国开始生产页岩气,并迅速形成规模产业。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攻关,我国已掌握页岩气地球物理、钻完井、压裂改造等技术,具备3500m以浅(部分地区已达4000m)水平井钻井及分段压裂能力,初步形成适合我国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

3. 中国页岩油储量是多少

中国已探明页岩气储量达到7643亿立方米,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

我国的页岩油资源丰富,技术可采资源量43.52亿吨(EIA .Sep 24, 2015),居世界第三位。由于勘查开发工作起步较晚,陆相盆地富有机质页岩粘土含量高,开采难度较大。

因此目前我国页岩油还处于勘查初期,尚未进入工业性开发,还没有应用到工业生产和老百姓生活中。我们比美国开展这个工作要晚,从2010年才开始,比美国大概晚30~40年。

目前开采的页岩油成分相当于轻质的石油,所以运用到生活中是跟石油的作用是一样的,可以作为:燃料、化工原料等。

页岩油是否可以取代石油成为人类新的主要能源:

页岩油可以作为常规石油的补充能源。美国2016年的页岩油产量已经突破了2.0亿吨,占到石油总产量的50%以上,对常规石油形成了有效补充,发挥了替代作用。

但在中国,受制于陆相页岩油资源类型以及相适应的开采技术水平,实现我国页岩油的工业化开采,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能源角度说,页岩油可以对常规石油形成有效的补充,但目前还不会完全取代石油。

以上内容参考:光明网-中国页岩油储量世界第三 未来5-8年将实现工业开发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中国页岩油储量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

4. 大国重器中国页岩气已探明储量高达多少亿立方米

截至目前,中国石化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9407.72亿立方米,助推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超2万亿立方米。

5. 页岩气是什么涪陵页岩气田成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田有什么意义

中石化在天然气领域的步伐持续加快。位于四川省的涪陵页岩气田探明储量增至3806亿立方米,成为继北美之外的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田。
10月15日,中石化发布消息称,国土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对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焦页4-焦页5井区探明储量进行评审。经评审认定,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新增探明储量2739亿立方米。
涪陵页岩气田发现于2014年,是中国的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探明储量增加后,含气面积也由106.45平方千米扩大到383.54平方千米。
国土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主任吴国干表示,涪陵页岩气田储量规模的扩大,进一步证实了海相页岩气资源成为现实的增储上产领域,标志着中国页岩气进入规模化、工业化开发生产阶段。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虽然目前中国天然气市场供过于求,但是从长远来看,天然气发展前景广阔,“涪陵页岩气田储量的扩大,将为中国天然气未来的大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去年3月,中石化公布页岩气“三步走”战略:2015年底建成页岩气产量产能50亿立方米,2017年完成产量100亿立方米,并着手制定2017年之后的三期开发计划。
2014年底,中石化页岩气产量超过10亿立方米。
“为了打造上游长板,中石化需要在非常规资源开发领域不断寻求突破,实现油气增储上产,因为我们没有更多的选择。”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专家罗佐县对界面新闻表示。
2008年,在下游领域领先的中石化提出全力打造上游长板,努力实现天然气业务大发展。当年,中国天然气全年总产量761亿立方米。其中,中石油617亿立方米,占比80%;中国石化的天然气产量仅有81亿立方米,仅占总产量的10%。
2009年,得益于页岩气的规模化发展,美国以624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产量一举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天然气最大生产国。“页岩气革命”席卷全球。
这给中石化在天然气领域实现逆势增长带来了希望。
同年,中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成立非常规勘探处,统一组织实施上游页岩油气勘探,并与埃克森美孚、康菲等国际实力雄厚的公司开展页岩气勘探合作。
2011年8月,时任中石化董事长不久的傅成玉明确要求把资源获取放在公司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大力发展非常规,尤其是重点突破页岩气。”
随后,中石化收购美国戴文能源公司5个页岩油气资产权益。对此,林伯强评价说,中石化的目的是向外拓展资源,长远目标是获得技术,以开发国内更丰富的页岩气资源。除了国外并购学技术外,中国石化在国内基础研究也开展起来。
截至2014年,中石化在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和研究方面已投入数十亿元,在山东、河南、湖北、四川、贵州、重庆等地完成了40余口页岩油和页岩气井,最终在涪陵发现了中国第一个特大型页岩气田。
国土资源部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增长迅速,其中,页岩气产量同比增长5.5倍,达到13亿立方米,几乎全部来自中石化。
今年8月底,中石化董事长王玉普在2015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表示,下半年中石化将进一步提高天然气产量增长,产量主来自页岩气。
凭借多年努力,中石化天然气产量得到大力提升。2014年,中国天然气产量1329亿立方米。其中,中石化天然气产量占比占中国天然气总产量的比例从2008年的10%上升到15%。中石油天然气产量占比从2008年的80%下降到70%。
10月14日,中石化发布消息称,经过4年的筹备,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工程项目日前通过发改委审核。这个年设计输量300亿立方米的项目正式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中石化在煤制气领域只是起步,但是从突破传统能源发展思路这个角度看意义重大。”罗佐县认为,这将为增加中国天然气供应,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全国天然气干线输气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据了解,作为国家核准的大型能源项目,该煤制气管道项目总投资1300多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条干线和6条支干线,全长合计约8400公里。其中干线起自新疆昌吉州木垒县,终于广东韶关。
新气管道配套多个气源。主供气源为新疆准东综合示范区的煤制天然气,包括中国石化80亿方煤制气项目及新疆多个煤制气项目。远期气源为伊犁地区的煤制天然气、中石化西北地区的常规天然气等,以及煤层气和页岩气。
“目前,煤制气发展仍然面临高污染、高耗能的顽疾,更具现实发展价值的仍是页岩气。”林伯强表示。

6. 页岩气贮量

中国页岩气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初步评价表明,我国页岩气资源量高达100万亿立方米,约为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2倍,折合原油近1000亿吨,可采储量30万亿立方米左右,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江汉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地区。天然气需求缺口的增加,再加上有美国页岩气的发展先例做蓝本,近年来,页岩气也越来越 引起中国油气界广泛而密切的关注。各地关于页岩气的研讨会相继召开,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大学、中石油、中石化等也纷纷开展了页岩气的先期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专家称,当前,页岩气在中国已进入了快速起步阶段.

为梦想而生团队^_^祝你学习进步!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如还有新的问题,请不要追问的形式发送,另外发问题并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7. 中石油在四川盆地增加多少页岩气储量

中石油在四川盆地增加1600亿立方米页岩气储量.
经国土资源部审查和批准,中石油日前在四川盆地的威202井区、宁201井区和YS108井区内增加了207.87平方公里新的含页岩气探区。
这些新的含页岩气探区的地下增加了1635.3亿立方米探明页岩气储量,技术可采储量408.8亿立方米。这3个井区都位于四川盆地的国家页岩气示范区内。
截止到8月27日,在新探明的地区内,47口井已经投产,平均日产362万立方米页岩气。

8. 石油从哪里来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石油生成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到5亿年之久。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
石油
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生物成油理论
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地质学家将石油形成的温度范围称为“油窗”。温度太低石油无法形成,温度太高则会形成天然气。虽然石油形成的深度在世界各地不同,但是“典型”的深度为四至六千米。由于石油形成后还会渗透到其它岩层中去,因此实际的油田可能要浅得多。因此形成油田需要三个条件:丰富的源岩,渗透通道和一个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层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