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石油树的事例
早在1928年,美国科学家艾迪逊在研究橡胶树时,就发现好几种植物的液汁中含有碳氢化合物。从这些植物的树皮、树干、树根、树叶和果实中流出的液体,都可以燃烧。有些植物的液汁,在科学家来研究它们之前,当地的老百姓就将它们用来当燃料了。
可惜的是,当时还未发生能源危机,人们对用植物生产燃油的兴趣并不大,所以没有引起重视。
Ⅱ 石油树和石油草是什么
前面谈到绿色植物中还有一种被称为“石油类”的生物质。早在1977年,美国科学家就已经发现,某些绿色植物能把太阳能迅速地转变成烃类,而烃类是石油的主要成分。就在那一年,美国科学家果然从一种叫“霍霍巴”的野生常绿灌木植物的乳叶中首次成功地提取出了一种宛如汽油的液体燃料。经试用表明,它完全可以作为石油的代用品。说来凑巧,在巴西也发现了一棵稀奇古怪的树,高30多米,树龄有100多岁了。只要在树干上挖上一个洞,一个小时内就能流出5~10升“柴油”;半年后又可进行第二次“开采”,每公顷可产“油”50桶。而更令人不解的是这种“柴油”勿需加工提炼,就能直接在柴油汽车上使用。实际上这种特殊的石油树叫三叶橡胶树,在其胶浆中有1/3是石油烃,而烃类的热值每公斤竟有10500千卡。在马来西亚橡胶园中,也有这种三叶橡胶树,从其切口中流出的胶浆去掉水分后,最终物质就是一种油液。另外,在80年代初,美国一位植物科学家从藤本植物和灌木的树汁中提取“汽油”,也获得成功。科学家们裁种了大片美洲香槐,这种植物的白色汁液中含有油质,在它的其他部位也含有油质。为了获取大量石油,他们就先把整株美洲香槐研碎,然后用一种有机溶剂提纯。这些科学家认为,美洲香槐将是一种潜在的石油来源。在澳大利亚也发现了阔叶棉木,其枝、叶都可提炼油类,是目前世界上产油率最高的植物。
据调查,全球已发现有上千种可生产“绿色石油”的植物。加拿大正实验两年轮伐的杨树能源林,美国能源部建立了5个由三角叶杨、桤木、黑槐、糖槭树、桉树、牧豆等组成的能源试验林场,菲律宾种植了1.2万公顷银合欢,瑞士也制订了种植10万公顷“能源林”计划,可解决每年石油需求量的50%。
据专家推测,全球绿色植物贮存的总能量大约相当于8万亿吨标准煤,其中有90%贮存于森林中。
在自然界生长的这类植物,能够生出“石油”,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这种“石油”实际上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它的汁液含有的分子量在1000~5000之间,与矿物石油性质相近,科学家们把这类能产低分子量的植物美誉为“石油类”植物。近几年还发现了一年生的“千金子”以及“绿玉树”,它们也都含有类似的烃类混合物的油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位化学家卡尔文根据这些植物的特性,1978年专门研究了几种富含碳氢类化合物的大戟科属“石油植物”,在加利福尼亚州种植。这些“石油植物”的茎杆内含有一种碳氢化合物的白色乳状液,割开它们的表皮,白色乳状液就会流出来,经提炼,每公顷竟能生产14~16立方米的“石油”。这种植物耐旱性强,成活率高,在贫瘠的干旱地区也能生长。而且,这些“石油”在燃料时,不会产生一氧化碳和氧化硫等有害成分,因此,不会污染环境,确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的植物燃料。人们把这类植物称为“石油草”。由于卡尔文培育出的“石油草”为人类开辟了一个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的新天地,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科学家们近年特别强调应大力开发和利用“高光效植物”。所谓“高光效植物”,就是指那些光合作用效率高于5‰的植物,例如甘蔗、玉米、甜菜、甘薯等,它们具有更高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选育和大面积种植高光效植物,已成为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在林业方面研究和培育光合作用效率高、成长快、繁殖力强的树种,十分重要。新西兰用“无土栽培法”快速繁殖杨树,一个树芽在一年内就可繁殖出100万棵树苗,这种小树苗,3个月内便可长成1.5米高的幼树。
为了快速、增量获得生物质能的原料,许多科学家在研究林木培育技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培育出一种杂交白杨。这种白杨能使6‰的太阳能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生长得特别快,且可密植,每平方米平均可栽培2~3棵。成材砍伐后,留下的树桩还会长出新树。种植这种杂交白杨,生产、砍伐、管理都很简便。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还成功地用“无土栽培法”无性繁殖了一种红杉。采用这种方法,能使同一良种木材产量增加50%。
Ⅲ 科学家发现多种“石油树”,真的能够解决石油危机吗
从工业化开始,人类的发展就对石油资源产生了巨大依赖,可以说现在人类很多机器或者交通工具的运行都需要石油进行支撑,甚至有的国家为了抢夺石油资源而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所以在世界上,石油又被称为“工业之血”。
现如今我国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痳疯树,可以说未来植物石油这种资源必然是资源发展的趋势,毕竟减少对环境的波坏,还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这无疑是一种不错的答案。不过人类的发展只会加大对各类资源的需求,所以石油问题依旧很严重。
除了石油之外,矿石资源、水资源等都是人类需要的,所以人类面临的问题在逐渐加重,各方面都需要有新的突破,新的资源代替。除了寻找和发展资源,保护环境也是人类必须要进行的,因为这关系到人类文明是否能延续的重大问题。
Ⅳ 科学家发现的可生产燃料的“石油树”,它们可以解决危机问题吗
近些年,伴随着能源科技公司水准和生物科技的发展趋势,大家愈来愈意识到,大家从生物质中获取合成化学商品和动能将会出现宽阔的发展前途,由于每一年地球上的植物所生成的生物质,换算出来可能可以做到2000亿多吨之上,自然,绝大多数的植物靠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是糖类与碳水化合物,不可以立即生成由氮氧化合物组成的石油。但是,专家通过深层次的调研试验科学研究,相继发觉了许多能够根据呼吸作用生成氮氧化合物的植物,这种植物的植物光合作用十分完全,他们流出去的油有一些还可以立即用以柴油车,有一些通过一丝加工工艺也可以生产制造出柴油机来。因此这种植物被生物学家取名为“石油树”或是“柴油树”,现阶段已经发觉可以用于获取车用汽油的植物。
我坚信,伴随着世界各国的持续高度重视和不断提升资金投入,大家可能发展趋势.自主创新大量的生物质高新科技,生物质行业的行业发展前途会愈来愈宽阔,加上愈来愈发展趋势完善的核能发电.太阳能.地热能源等新能源技术运用,地球上的能源问题会慢慢减轻的。
Ⅳ 科学家发现的可生产燃料的“石油树”,是否有望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生长着一种银合欢树,被誉为“石油树”,这种树分泌的液汁含有很高的石油成分。美国加州境内广泛生长着一种野草,它也含有类似“石油”的成分,黄鼠等啮齿目动物都害怕它的气味,因此当地人称为“鼠忧草”。
它们是多用于薪炭的能源植物。薪炭林是一种见效快的再生能源,木材可作为燃料。此外,细菌和藻类经过加工和提取,也能作为供能来源。据估计,地球上富含“石油”的植物大约有1000种以上,它们大部分不与粮食和经济作物争夺土地资源,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Ⅵ 科学家发现的可生产燃料的“石油树”,真的有希望解决能源危机问题吗
近年来,随着能源科技水平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我们从生物质中提取合成化学产品和能量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每年地球上的植物所合成的生物质,折算下来估计能够达到2000亿吨以上,当然,大部分的植物靠光合作用形成的生物质是碳水化合物,不能直接合成由碳氢化合物构成的石油。不过,科学家们经过深入的调查实验研究,陆续发现了不少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碳氢化合物的植物,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非常彻底,它们流出来的油有些可以直接用于柴油汽车,有些经过些许工艺也能制造出柴油来。所以这些植物被科学家命名为“石油树”或者“柴油树”,目前还没有发现可以用来提取汽油的植物。
下面举几个“石油树”的例子。
我相信,随着各国的不断重视和不断地增加投入,我们将会发展、创新更多的生物质高新技术,生物质领域的产业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阔,加之越来越发展成熟的核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利用,地球上的能源危机会逐渐缓解的。
Ⅶ 关于石油树
关于石油树
我们知道,汽油和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石油在地球上的蕴藏量虽然很大,但毕竟也是有限的。随着石油的不断开采和利用,在未来的一二百年内,石油资源将会枯竭,全世界将面临能源危机。太阳辐射、地热、原子核裂变、微生物发酵和能源植物,都已成了当前开发利用的对象。
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为27%,地球陆地上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有2000亿吨,有2/3存在于森林之中,森林植物的生物质是化学产品和能量的重要源泉之一,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能源。自1973年以来,科学家不断发现柴油树,这些柴油树,有的能直接利用它流出的油来发动汽车,有些稍为简单加工提炼之后,就可以作为燃料油。
麻疯树: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介绍,我国南海沿岸的沙滩上,生长着一种麻疯树,因其树干身上起疙瘩,而被人号了一个不雅之名。它的果实如桐油子,含油率高达50%~80%,通过改造麻疯树基因中的“碳链”,就可生产出各类不同粘性的工业用油。一般每亩可提炼500公斤柴油。目前柴油每吨为4000元左右,若利用麻疯树生产柴油,每吨成本可降低到3000元以下。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已种植10万亩左右,有关部门计划至2010年发展到1000万亩。
桉叶油:近年来,美国与日本合作,进行“燃油树”的研究,发现桉树是一种很好的“石油树”。1公顷桉树一年能产“石油”90.92升。世界上现有600多种桉树中,含油率高的有50种左右,其中以辐射桉的含油率最高,为4.2%。日本三重大学竹田教授的研究组,用7份桉叶油,3份汽油合成新燃料,用于普通小汽车,每小时行程40公里,而且排出的废气少。试验证明,桉油不仅是石油的代用燃料,而且是一种优质“绿色石油”。我国自1890年开始从意大利引进桉树到广州、香港、澳门等地,至今南方已发展了170万公顷,四旁植树15亿株,仅次于巴西而跃居世界第二位,资源丰富。
椰子油:盛产在热带地区的椰子树,其椰油是一种很好的燃料,但由于椰油比其它燃油较粘稠和含有杂质及水分较高,所以要在发动机上装上一个小巧的预热器和过滤器,使椰油进入发动机前降低油的粘性和杂质。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的首都维拉港,有一位叫托尼·狄墨的机械师,他将汽车的柴油发动机稍为改装,利用椰油代替柴油驾车行驶在郊外崎岖的山路上,非常之顺畅。因此,去年底该岛有大约200辆小公共汽车将椰油和柴油混合作燃油使用。
油楠:是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在我国海南省发现的一种柴油树。这种树生长在海南岛尖峰岭、吊罗山、霸王岭三大林区,树高30余米,树干直径有的能达1米以上。油楠的心材部分,能形成棕-的油状液体,颇似柴油,林区工人常用来点灯照明。一般情况下,当油楠长到12至15米高时,就能产“油”。若在树干上钻个洞,洞口即可流“油”,一棵大树每采集一次,能得到“柴油”3公斤至4公斤。
光棍树:树高可长到4米至9米高,但整个树身见不到一片叶子,满树尽是光溜溜的绿玉般的枝条。因此,有人叫它神仙棒或绿玉树,日本人叫它青珊瑚。光棍树原产非洲的荒漠地区,我国广东、福建一带也有分布。光棍树属大戟科植物,全株含有剧毒的白色乳汁,千万不能让乳汁进入口、眼或伤口中。但这种有毒的乳汁中含有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因此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特别是日本和美国,都对它进行过提取石油的试验,证明这种乳汁碳氢化合物的含量很高,是很有希望的石油植物。
现在看来,从植物中获取石油,既经济又省事,如能大面积地栽培这些石油树,那么人们就可以从这些“活油井”中源源不断地获得能源。开发利用石油植物,实际上是开发、利用太阳能。因为这些石油植物生产的石油,都是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把简单的无机物变成了人类有用的石油,每棵树就是“禁锢”太阳能的“油井”。
利用植物提供能源的做法,国际上称为“生物质能”。巴西80%以上的车辆使用从植物中提取的酒精汽油,泰国的加油站也有植物柴油。我国江苏、山东、四川已建起了植物柴油生产线,前途无量。
Ⅷ 石油树真的能生产石油吗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物质,化工行业离不开石油,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用到石油的地方也有不少,比如我们的交通工具汽车。
但是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用完了就没有了,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消耗品。它不像太阳能一样可以再生出来,也不像风能和水能一样只要有风就能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现在的人类正在寻找可以替代石油可以作为能源的物质,在坚持不懈的追寻下找到了海底下的可燃冰,但是可燃冰的储量也是有限的,就在人们为找不到可替代能源而烦恼时,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植物可以产油。
虽然用植物产石油的方法可以节能,但是现在对石油的需求实在是太大了,只依靠石油树来产油已经是杯水车薪,但是相信在将来,我们一定会找到可再生能源代替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