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最神奇的石油是什么
扩展阅读
香蒲兰产品多少钱 2025-05-14 01:46:26

最神奇的石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8-04 03:52:13

㈠ 神奇的渤海漂浮油苗

华北陆上发现油气田后,也解了渤海漂浮油苗之谜。那是早在1958年从民间报矿传来的消息,在当时看作是神奇玄妙的故事。

渤海,位于北纬37°07′~41°00′,东经117°35′~121°10′,是由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半封闭内海,面积约7.3万平方公里。东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以山东半岛北端的蓬莱角经庙岛群岛至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岬的连线为渤海与黄海的分界。周边有3000公里的海岸,城镇遍布,交通方便,为海上运输通向世界各地港口,环渤海有天津、大连、秦皇岛等各大城市和海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区。

渤海有许多神话故事,其中尤以渤海南端的蓬莱阁更是神乎其神。宋朝嘉祐年间始建蓬莱阁,面积约32000平方米,由蓬莱阁、三清殿、天后宫、弥陀寺等六部分组成。主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木结构建筑物,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阁西侧有避风亭,东侧有卧碑亭、观澜亭、宾日楼等。阁上亭殿廊壁之间,楹联碑刻琳琅满目。仙阁凌空、神仙显市、狮洞烟云等蓬莱十大景,奇趣盎然、各有千秋。

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八位神仙:钟离汉、张果老、吕洞宾、李铁拐、韩湘子、曹国舅、栾采和、荷仙姑等惩恶扬善、抑富济贫,受到人民的普遍喜爱。家喻户晓的八仙过海的故事,据说就是发生在蓬莱阁,阁下有仙人桥,相传就是八仙过海的地方。

山东区队分队长贾润胥,这位温州老乡,高中和南大的老同学告诉我:渤海也有现代的神奇故事,那就是在渤海上出现漂浮的“油苗”。我想那有什么奇怪,无非是油轮排出的废油而已,回答是非也!此乃是真正油苗唉!

1958年前后,获知渤海海上漂浮油苗报矿信息,以地质部华北石油普查大队为主,同石油工业部华东石油勘探局联合组成渤海油苗调查组,由贾润胥、李瑞生等7人从北起大连,南至蓬莱、芝罘、烟台、威海至胶东半岛成山角、间夹庙岛群岛、长山列岛、坨矶岛、城隍岛、黑岛大钦岛、小钦岛和刘公岛等。由于当时华北除唐山奥陶系灰岩晶洞裂隙见油苗外,平原内覆盖区是从未发现过,故对海上“油苗”的出现更是半信半疑,猜测十之八、九是轮船或沿海炼油厂、修船厂排出的废油。但是通过细致周密的调查访问,并采集大量油样化验和分析对比,终于调查清楚海上漂浮油苗的真相。所得的调查结论是:“首先排除油苗来自轮船或炼油厂排出废油的可能性,这是有化验结果作依据的。一致认为油苗系来自渤海海底,判别油苗与古生代地层无关,而与中新生代地层有密切关系,可能是通过断层溢散到海面。”

从油气地质观点分析,神奇油苗的来历是基于特殊的地质条件,推测可能性如下:

(1)渤海是渤海湾盆地沉积中心,又是盆地油气聚集中心,油气运移会更加活跃。

(2)新第三系馆陶组及以上地层,具备有浅层的油气储集条件,并可向第四系松散层运移,这已被钻探所揭示。

(3)晚期新构造运动频繁,一些“通天断层”直接穿透第四系。据河口地区水上浅层地震剖面显示断层发育,为油气提供运移扩散条件。

早在1959年对黄骅坳陷进行油气勘查时,我曾指出:“渤海是一个巨大的沉积盆地,其中有巨厚的沉积层,黄骅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西南端,被认为是(济阳坳陷也一样)华北盆地(暂不与渤海凹陷比)最有希望、同时也是最现实的含油地区。”

就在这一年,地质部就决定在渤海开展航空磁测,并于1960年成立了第五物探大队,完成渤海海底重力面积测量和地震反射法大剖面调查,初步圈定约3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凹陷,同时查明了第三系沉积厚度达9000米,找到了两个构造带,搞清了渤海与陆地连接同属于渤海湾盆地,扩大了含油气区普查范围,提高了找油更大信心。

当年,河北石油队曾设想在渤海的沙垒田岛上进行钻探,但由于缺乏钻探和运输能力而没有实现,说明指导思想对渤海的油气勘查已有较强的信念。

今日渤海,以渤中凹陷为中心包括渤海湾、辽东湾,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大好、喜讯频传。

1992年8月,渤海辽东湾锦州20—2凝析气田建成投产,日产天然气150万立方米,轻质油413.5吨,该气田距辽宁省兴城市约50公里,气田分布面积约50平方公里,提供锦西市化肥厂年产32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

1995年,在渤海中部新发现秦皇岛32—6油田,已有数口井钻获高产油气流,探明含油面积67平方公里,测算石油地质储量近2亿吨,已成为我国所发现的第三大海上油田。

1996年7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美国阿莫科公司签订合同、对渤海湾浅海地区油气蕴藏富集区带进行合作勘探开发,合同区位于埕北凹陷东部,面积149平方公里。渤海地区的曹妃甸气田,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为100亿立方米,距天津99公里,每年可向天津供气3亿立方米,供应期为20年。曹妃甸气田和秦皇岛32—6油田的重大发现,大大提高了渤海油气资源评价。

在黄河口北岸浅海还发现埕岛油田,构造面积达82平方公里,埕北—11、12、20等3口探井中,分别在中生界、老第三系东营组、新第三系馆陶组、明化镇组见油层厚度大,平均共达78.9米试获日产原油144.6~184吨,控制含油面积3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达1.2亿吨。

我在《渤海地区油气普查的成果及展望》(《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10卷第3期)文中,曾将渤海与世界上着名的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油田作对比:“该油田从1917年采出第一桶石油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湖面面积为14000多平方公里,仅是渤海的五分之一,但油井已发展到16000多口,而渤海至今钻井仅数百口,相比之下勘探程度仍然较低,勘探潜力还很大,仍有大量的石油地质储量未被发现。”

据《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六)记载:80年代曾用圈闭法计算渤海油气资源量(海域345个局部圈闭中择其层次可靠的149个,圈闭面积大于5平方公里的构造,按资源量50%的概率值),计算结果为35.6亿吨。

时至今日,昔日的“神奇油苗”就不足为奇了。

华北通过前5年的区域普查,后5年的区域勘探对盆地油气地质有了深刻的认识。

根据华北大量的地震勘探资料表明:在所有地震剖面上记录下来的断裂信息绝大部分都属于正断层。华北盆地内大约有130条主干断裂,所表现的性质均为张性或张扭性。例如聊兰断裂下古生界顶面的断距最大落差达3500米。曲周断裂相对落差达7000~8500米,断裂宽度近10公里(拉张强度),断面倾角小于45度,断面产状呈弧形,向北和向南两盘落差逐渐减少到300~500米,断裂宽度缩小到1~2公里,而断面倾角增大到45度以上,该断裂长度大于160公里。据有关统计资料,华北新生代扩张速率,北部为v=0.17毫米/年,中部为v=0.83毫米/年,南部为v=0.25毫米/年。又据对现代地震震源的研究认为,有10%震源深度超过330公里。

上述成果表明:华北属于拉张断陷盆地,也称陆内裂谷盆地。从晚中生代开始,自始新世以来大约持续了3500万年,在盆地内形成两套沉积系统,一套以北北东向为主的渤海湾沉积系统包括孔店组、沙河街组和东营组,总厚达6000~10000米,以陆相为主。另一套以北西西向为主的周口沉积系统,以红层居多。因此,以沙河街组深水或半深水湖相沉积主要限于北华北,包括从开封坳陷东洑凹陷以北统称渤海湾盆地。

在所有反射地震剖面上,很容易划分出第一波组与第二波组。前者反射特点:产状平稳密集且连续,经钻探证实为新第三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后者层速度为3400~3500米/秒,相当老第三系东营组。两组之间形成区域不整合,之上盆地即由断陷转向坳陷沉积,此乃华北盆地结构最主要特点。据此普遍认为华北主要生油期是晚始新世—渐新世,喜马拉雅运动后期的挤压褶皱和断裂为华北油气的运移、分配直至形成油气藏是一个重要因素。

曾有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沉积盆地进行了分类和评价。朱夏(1965、1978)强调我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是新阶段、新层次、新体制下的产物,划分出断陷型和坳陷型盆地,并指出两种类型盆地必然是多旋回的转化。华北盆地应是断陷型盆地。

许靖华教授对渤海湾有过论述:“渤海湾盆地是张性盆地,它的成因与活动板块边缘岩浆弧后的拉张有关。西太平洋俯冲边缘后侧上地幔上升导致了盆地下陆壳的裂谷。在第三纪时岩石圈拉伸轴向东移到黄海和东中国海,由琉球弧后海底扩张形成了弧后盆地。

渤海湾盆地下的莫霍面最小埋深为33公里,那里新生代地层厚8~10公里,地壳最薄为23公里。老第三纪的初始沉降是均衡的,反映了岩石圈被拉伸的陆壳减薄,沉降速度在新第三纪均衡补偿达到极限时减慢。

断裂是本区的主要构造:盆地以断层为界,沉积物也被断层切割,有许多半地堑或地垒,几个主要的坳陷被地垒或基岩山所分割。沉积时的断裂就停止,在断层下降盘沉积最厚。在新第三纪走滑断层活动为主时,地堑式断裂就停止,在郯一庐和伊兰—伊通断裂带形成狭长的拉张盆地。”

华北经过35年油气勘查,据计算:石油资源总量为130~175亿吨,天然气资源总量约5.5万亿立方米(不含煤层甲烷)。其中老第三系油约110~140亿吨,气约2.77万亿立方米;上古生界次之,油约5~10亿吨,气约2.07万亿立方米,中生界和下古生界较少。估计上古生界2000米以上煤层甲烷资源总量约4.5万亿立方米。

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或称中国东部克拉通裂谷带,从松辽、华北都找到了大型油气田。再往南追踪,跨过东帮岭—大别褶皱带便是“江汉盆地”了。

油踪纪程:油气勘查50年随想

㈡ 石油是什么样的油

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可称为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的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都是从石油中提炼或合成出来的。

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有四分之三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

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是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如大庆原油)。

从寻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经过四个主要环节,即寻找、开采、输送和加工,这四个环节一般又分别称为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经过加工提炼,可以得到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固体石蜡及沥青等产品;石油化工产品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及溶剂等。

㈢ 堪称是石油“巨无霸”的沙特阿美公司, 如今它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大

沙特阿美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和世界第六大石油炼制商家,根据财富杂志的数据表明,在世界500强当中排序第6位,2019年,营业收入为3560亿美元,年增长率为35.3%,利润为1109亿美元,增长率为46.9%,换算下来平均每天的利润达到惊人的3.04亿美元,相当于每秒3519美元,只需要4.7分钟就能赚到100万美元。

一、公司由来,

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的影响,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大跌,许多石油公司或是出口国家都已经停止生产或是减少生产,沙特阿美的运营仍在正常生产,大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感觉,同时根据该公司新闻发言人表述,公司会采用一切所有措施来保证员工的安全以及正常的运营,当记者提及市场原油大跌公司有什么表述和措施时?该发言人很霸气的表述,不予评论,不会采取相关措施,

㈣ 据说沙漠内发现35亿吨石油,至今无人敢开采,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这个有三十五亿吨石油的沙漠就是在中非地区的卡拉库姆沙漠里,这是被称为“地狱之门”的一个巨洞。原先因为这个巨洞有散发出有害气体,于是有科学家直接点燃了这些气体,想着等有毒气体全都被烧尽了再进去里面勘察,没想到的是这一把火点燃之后就足足烧了现在都还没有灭,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有灭的迹象。现在发现这个巨洞大概是存有了三十五亿吨的石油,但一直都没有人去开采,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这个洞已经燃烧那么久了,早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个风景了。很多人都会为了来见证这个神奇的洞而来打卡,也间接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㈤ 我国和世界上油质最好的油田分别是哪个

据中石化胜利分公司副经理兼总地质师张善文介绍,排2区块位于北距克拉玛依油田80公里的奎屯市,含油面积13.5平方千米,控制储量700万吨。但让人欣慰的是,这个区块的原油品质特别好,这种品质的原油在国际市场上可以卖到最高价值。

据近期美国《油气杂志》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沙特拥有探明石油储量2619亿桶(包括在沙特—科威特分界中立区的25亿桶石油储量),占全球探明常规石油储量的近1/4。沙特石油储量的约2/3是轻质或超轻质石油,剩余的是中质或重质石油。

布伦特原油是一种低硫轻质的北海原油,主要产自北海、西非和地中海。布伦特原油大部分在西北欧炼制。

美国的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是低硫轻质原油,是炼油业者的首选,它的高价值产品如汽油、柴油、民用燃料油和航空燃油的收益高。

杜里原油是亚洲一种典型的高含蜡量、低硫重质原油。

埃及原油是重质高硫原油,含有较多金属杂质。

委内瑞拉奥里原油是以环烷基超重质原油(沥青)为原料,加乳化剂乳化而成。奥里乳化油是含水约30%的高黏度重质原油,可替代燃料油直接用于锅炉燃烧,也是生产沥青的好原料。

㈥ 为何说朝鲜的油田是全世界最神秘的油田

朝鲜,是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北部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是朝鲜劳动党,首都平壤。南部与韩国以三八线朝韩非军事区分隔,北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接壤。西临黄海,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东临日本海。

而外界对朝鲜不具备钻井设备的印象是错误的,事实上朝鲜在1991年之前从前苏联和罗马尼亚获得了不少钻井设备。这些设备足以钻4000到4500米深的油井。

朝鲜政府对石油生产的注意力可能并不比制造新导弹的注意力更小。就2004年蒙古公司HBOil的那22个油井,每个能生产75桶/天,就意味着超过2.7万桶/年的产量,哪怕只有10口油井生产,那么也意味着每年27万桶的产量。

在禁令之下,许多国家已经停止向朝鲜运输石油。但仍有商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此前,就有报道称,有台商偷偷卖石油给朝鲜。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制裁,朝鲜也是非常强硬,背后恐怕是大力提高本国石油开采量。

㈦ 为何说人类的一生会吃掉500多千克的石油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大面积油田的开发促进了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这一切都得益于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石油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即便地球历史上曾经有无数生物都在漫长岁月里被转化成独特的资源,但是人类无休止的开发终究不是最合理的方法,寻找新的可代替能源才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㈧ 为什么科学家说石油是可再生资源有什么依据

受全球疫情的影响,美股几天之内连发多次熔断,连“股神”巴菲特都说,他活了89岁,这种现象也是第一次见。不仅是美股,石油市场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一直处于高昂价格的原油也开始下跌,一些石油公司甚至面临破产威胁。之所以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很大一部分源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未来将会面临枯竭的说法。


作为各国发展的重要工业原料,制造石油来源的紧张感,以获得高昂的价格也不是没有可能。石油来源到底是科学还是骗局,还需要我们日后继续研究。但是,不管石油能否再生,珍惜地球资源永远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即使这些资源用不完,过度的开采也会产生其他的自然灾害。

㈨ 在我国古代,石油除了能照明,还有哪些奇特功用呢

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的来源。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认识了油、气的性能,并将它们应用到生活和生产上。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石油最早的几个国家之一。在我国古代,石油及其制品,主要用于民用照明、工业上作燃能等、医药上杀虫治病、战争上制“火球”作为火攻的武器等多种奇特功用。


北宋时期,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设有军器监,这个军器监设置相当完备,而且规模甚大,“其役兵有万、全军匠三千七百人。东西作坊工匠五千人。”监之下,又分设十一个作坊(相当于今天的车间),即“其作凡十一目。所谓火药、青窑、猛火油、金火、大小木、大小炉、皮作、麻作、窟子作是也”。

由此可见,“猛火油作”是当时宋都(开封)的中央军器监十一个作坊之一,即独立的一个炼油车间。用原油炼制石油产品——“猛火油”。

使用时,可将猛火油用“筒柜”“猛火油柜”(即喷火油的机械装置)喷出,火油攻敌,威力很大。《武经总要》前集卷云:“于踏空板内放猛火油,中人皆糜烂,水不能灭火;若水战,则可烧浮桥、战舰。”宋人康与之着《昨梦录》又说:宋朝时,为了保卫西北边防,将大量“猛火油”运到边陲,作为守防武器,并懂得修池储存油了,“西北边城防城库,皆掘地作大池,纵横丈余,以蓄猛火油。”足见“猛火油”在宋代军事上有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喷发机械技术,亦相当先进了。

㈩ 《长安十二时辰》中神秘武器"石脂"为何物

《长安十二时辰》13集提到的神秘武器石脂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石油。这个武器主要的功能是可以燃烧而且不溶于水不会被水浇灭,能持续地燃烧。

而现在的生活石油的需求量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就拿我们平时的交通工具需要使用的石油量就可以知道石油该是以怎么样的速度减少的。不过我们伟大的科学家也一直在研究替代能源的方式,以后一定会研究出对环境没有影响的新型原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