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印度为什么消耗石油量多
扩展阅读
怎么当上人力资源总监 2025-05-14 04:56:19
有什么好的资源转发 2025-05-14 04:55:35

印度为什么消耗石油量多

发布时间: 2022-08-03 21:56:10

❶ 该地蕴藏35亿吨石油,够人类使用百年,为什么无人开采

因为开采成本非常高昂,不值得为开采石油耗费如此庞大的资金。

另外,新疆的石油开采工程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中东地区的石油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基本都隐藏在表层,开采起来不会很困难。而我国新疆地区,由于地表下层,石油基本都隐藏在地下很深的位置。开采出来需要很高超的技术,数量庞大的人员和无法计量的金钱。

❷ 印度是石油大国吗

是。

印度国土面积很大,但是是石油进口大国。在双边贸易中,印度购买价格高的美国工业产品,估计发展前景有限,农产品价格低,美国也扭转不了多少逆差,况且印度也是个农产品出口大国,进口幅度有限。

印度人口多,经济发展也迅猛,它现在是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2020年,虽然疫情严重,各种封锁隔离,影响石油消耗,印度石油消费总量下降了10%以上,最终达到1.934亿吨。

美国现在是石油净出口国,2020年净出口量为平均75.1万桶/日。如果按照9月22日美国纽约原油交易所价格72.23美元/桶算,一年出口额刚好平抑逆差。

石油消费伴随印度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美国能说服乌克兰,波兰进口自己的液化天然气,而减少进口旁边俄罗斯廉价油气,如今印美贸易逆差过大,这将是美国减少逆差很重要的一个办法。

❸ 印度有石油资源吗

有石油资源,印度矿产资源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463.89亿吨(不含焦煤),铁矿石97.54亿吨,铝土22.53亿吨,黄金86吨,石油8.96亿吨。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也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

(3)印度为什么消耗石油量多扩展阅读

气候特征:

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时有较明显的季风,冬天则较无明显的季风。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如下五种:

1、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有航空汽油、车用汽油等。

2、喷气式发动机燃料(喷气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压燃式发动机燃料(柴油机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气燃料即液态烃。

5、锅炉燃料有炉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❹ 印度大量车主因油价飙升放弃自驾,目前全球的石油资源处于什么状态

受多国能源危机的影响,印度部分地区的燃料价格正在上涨。许多当地车主表示,随着油价的上涨,他们很难负担自驾的费用。受全球能源危机的影响,全球原油价格近期大幅上涨。印度80%以上的石油需求是通过进口来满足的。不断上涨的油价令当地政府和人民担忧。除了燃料,印度的煤炭和电力也处于危机之中。

下周油价可能会大幅上涨,所有驾车者的油价可能会继续上涨。只有当油价高于成本,即石油交易商有利可图时,他们才会大力开采原油。低油价将大大削弱石油交易商勘探和开采原油的能力,并刺激原油进口。因此,对外国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将上升。未来,石油价格将再次飙升,这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

❺ 世界石油供需现状与趋势

1、全球石油储量充足

石油作为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十分有限。当前,全球石油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根据BP公司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数据,2012-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储量变化并不明显。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7324亿桶,与2012年相比仅上升了2.81%,但总体来说储量较为充足。

综合来看,全球石油储量充足,2020年受疫情影响产量、消费量均有下降。预计未来随着全球疫情好转,全球石油产销量将恢复增长。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❻ 世界油气消费主要地区和国家

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世界石油消费量的迅速增长,全球石油消费从1970年的22.5亿吨提高到2004年的37.7亿吨,增长了67.6%,但各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并不平衡。

从总量来看,北美地区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2004年消费量达11.22亿吨,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29.8%,接近1/3的水平。第二大消费地区是亚太地区,占世界石油消费量的28.9%,其中中国和日本都是该地区的消费大户。石油消费第三大地区是欧洲及欧亚地区,这一地区的西欧是世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占世界石油消费量的1/4多。而世界第一大产油区——中东的消费量只有6.7%。

2004年世界十大石油消费国消费份额

在2004年世界十大石油消费国中,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消费了世界石油的1/4。中国从2002年起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当年的消费量占到世界的7%。日本在过去10年的石油消费量基本维持在一个水平,一方面与日本经济增长缓慢有关,但同时与日本注重节能技术,并大力发展新型替代能源有关。其他石油消费大国还包括俄罗斯、德国、印度、韩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

近30多年来,世界天然气消费量持续稳定增长,从1970年的10265亿立方米增至2004年的26893亿立方米,增长了162%。今后对其需求仍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天然气在世界能源平衡中所占的份额将由目前的23.5%增长到2010年的25%。实际上,环保要求和生态意识的增强将促进天然气工业发展。与其他矿物燃料相比,天然气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因而被看作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清洁燃料的代表。

世界各地区天然气消费变化(据BP能源统计,2005)

世界天然气消费非常集中。从世界各地区天然气消费分布中可以看出,欧洲、北美洲和亚太成为世界天然气消费的三大地区。2004年这三大地区的天然气消费量分别为11085亿立方米、7843亿立方米和3677亿立方米,占当年世界总消费量的41.2%、29.1%和13.7%。

其中,美国、欧盟和俄罗斯为世界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区),2004年的消费量占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的56.4%。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亚洲,天然气需求增长较其他传统市场更为显着,2004年亚太地区的天然气消费量平均增长高达6%。

❼ 印度石油工业概况是什么

1990—2003年,世界初级能源消费从81.17亿吨当量增长为97.41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1.4%,同期印度初级能源消费从1.93亿吨增长为3.45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4.6%。印度在世界初级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从1990年的2.38%跃升至3.54%,从而成为仅次于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之后的第五大消费国。
2003年印度初级能源消费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和核电的比例分别为53.4%、32.8%、7.8%、4.5%、1.2%。印度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基本能够实现自给,但石油资源较为短缺,必须依赖进口。2003年印度原油消费1.13亿吨,国内生产3670万吨,进口8200万吨,进口石油所占的比例超过70%。
20世纪80年代初石油产量年平均达600万吨,1992年达1500万吨,1985年印度石油需求量为5000万吨,国内产量2000万吨,进口石油约占60%,1985年后,加大了海上石油开采力度,进口总量逐年减少,目前已减少到20%左右。
印度政府对海上油田开发总投资约200亿卢比,油气开采累计为印度政府增加了8000亿卢比以上的财政收入。在1985—1990年第七个5年计划期间,印度政府给石油工业投资300亿美元,将年炼油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
海上油气开采促进了印度海洋技术的发展,在近海油气服务方面,一段时间印度在采油平台、供应船、动力定位船、检修平台的潜器等全部从国外引进,现除动力定位船、潜器之外,印度已能制造供应船、货驳船、吊驳船等设施设备。
印度大部分的石油勘探和生产由石油与天然气委员会承担,印度石油公司也负责印度东北部的石油勘探和生产,该公司以前是缅甸石油公司的伙伴。印度原先不允许国际石油公司在印度石油勘探和生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现在情况已经有所变化。印度政府已开放陆上和近海地区,以便让国际石油大公司投标。
外国石油公司参与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印度邀请一些海外石油公司帮助其寻找石油。1979年,在孟买高地附近的区域,同雪佛龙国际公司签订了一项勘探合同。但是此合同未取得结果,该公司蒙受了约3000万美元的损失。第二和第三轮投标也令人失望,没有发现碳氢化合物,据说损失约1亿美元。在第四轮投标中,得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响应。于是印度政府同美国、荷兰及印度国内的一些集团公司签订了5项合同。1993年又先后进行了第五轮和第六轮投标,接着于1994年进行了第七轮投标。但投标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充分的地震数据。为此,印度政府邀请了一些私营公司进行地理测量。印度政府还提供一些中小型油田和天然气供私营公司开发。国际金融公司已经同意为这些计划中的一些项目提供35%的开发费用。
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1990年,印度的石油产量不断上升。1971—1993年的平均产量为每年1900万吨。1990年之后,产量开始下降。1994年产量为1540万吨,这是连续第3年下降,1992年和1993年分别下降11%和16%,但孟买高地的产量仍占原油总产量的近60%。
1975年孟买高地油田的发现,以及近海石油生产的开始,使印度当时在石油方面可以达到自给。但是过度开采导致一些油田的严重损坏,最终使大量油井关闭,产量下降。1993年,原油总产量下降了11%,这主要是由于阿鲁纳恰尔邦的产量减少。但在1990—1993年连续4年产量下降后,1994年石油生产稍有改善。在印度的南部沿海地区,人们也认为具有近海石油生产的美好前景。1994年,在克里希纳—戈达瓦里地带内,在拉瓦油田的两口油井开始产油。这些油井的目标是每年生产40万吨原油。也是在1994年,在孟买高地的两口近海油井开始启动,目标是每年生产797万吨原油。在同一地区的尼拉姆油田,那里有多达6300万吨的石油储量。
自1986年以来,印度的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从1986年的1400万吨增加到1994年的3050万吨,每年平均增长率为21%。进口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国内石油生产量下降所致。1990—1993年的进口量每年增加19%,而国内生产则下降10%,据印度一份官方报告称,1994—1995年,原油进口量估计为2400万吨,其中1600万吨是根据定期合同进口的,800万吨则从现货市场上取得。印度分别同沙特阿拉伯签订了进口600万吨原油的定期合同,同科威特签订了进口450万吨原油的合同,同伊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分别签订了进口300万吨和200万吨原油的合同。
在70—90年代中,印度石油产品的生产和消耗不断上升,1971年生产约1700万吨,1994年上升到约5100万吨。这种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印度比较先进的炼油能力。1993年石油产品的产量为5040万吨,比1992年增长了4.2%,这种增长,主要归因于生产结构的调整,从而导致了生产能力最大限度的利用。
在印度的石油产品中,柴油占总产量的53%以上,而轻油和重油的比例分别为20% 和27%,随着对柴油需求量的增加,炼油厂已调整了它们的产品结构,以获得更多的柴油。1993年,柴油、轻油、重油的产量分别为2700万吨、1000万吨、134万吨。1991—1993年,这3种油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2%、-0.16%和4.33%。
在70年代和80年代,石油产品的消耗平均年增长率约6%,但1991—1994年下降到3%。石油产品的消耗量,1971年为1910万吨、1981年3230万吨,1991年5770万吨,1994年达到6330万吨。柴油的消耗量,1986年约2400万吨,1994年达到3800万吨。高速柴油和煤油是两种最重要的柴油产品,它们保持最高的消耗量。1994年高速柴油和煤油的总消耗量为3450万吨,其中仅高速柴油的消耗量为2580万吨。轻油的消耗量从1986年的680万吨增加到1994年的1050万吨。车用汽油、液化石油气、石脑油是轻油中最重要的产品。1993年,液化石油气和车用汽油的消耗量分别增加了8%和6%。国内部门消耗的液化石油气占总消耗量的85%,而且这方面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重油的消耗量,1986年达1020万吨,1994年为1200万吨。但在90年代,其消耗量略有下降。这种下降是由于燃料油的消耗量较低导致的。肥料和化学工业是燃料油的主要消耗者。1992—1993年,含磷化肥的产量下降了22%。在第八个经济计划期间,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估计每年增加6.8%,1996—1997年每年8000万吨左右。有人建议本国供应其中大部分需求,另外的进口弥补。印度石油产品的国内销售由4家公司进行,它们是:印度石油公司、伯哈拉特石油公司、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印缅石油公司。国营石油公司占润滑油市场的85%。许多跨国公司,如ELF公司、卡尔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莫比尔公司等,已同一些国营石油公司合资,利用已有的市场网络。私营部门也可以在炼油工业投资。
天然气在印度一次能源(指商品能源)消费量中所占比重很小,1991年仅为2%(世界平均水平为20%)。如果把木柴、农业废料和畜力等传统能源(传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量的35%)也加入计算,天然气所占比重就更小。和大多数国家一样,印度的天然气工业是由国家控制的公司经营的,大约90%的天然气为印度石油公司(Oil India Ltd)和石油天然气委员会(Oil and Natural Gas Commission)所生产,是印度最大的公司之一。印度石油公司是印度第一家生产和供应天然气的公司,但其作业仅集中在一个地区生产。
1987/1988财政年度以前,印度生产的天然气主要是伴生气,从1988/1989年度起才有大量非伴生气,即游离气投入生产。各产区生产的天然气组分不同,但甲烷均在80%以上。各产区的天然气,不仅探明储量、生产水平、利用状况和政府政策有显着不同,而且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类型消费者的价格亦有巨大差异。
印度的天然气用户可分两类:约定用户和临时用户。天然气生产者通常与前者签订有中期合同,保证最低供应量。有多余的天然气则供应后者。由于各地区天然气储量、伴生气在产量中所占的比例、需求量、用户数量、基础设施等的不同,因而天然气产量和利用率也不同。
印度的天然气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甚小。1988年的产量大约为1100万吨油当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0.7%。但印度的天然气产量增长幅度比其他能源大。20世纪80年代,天然气产量的年增长率约为19%,而原油仅为10%。不过,天然气是在80年代末才开始加速生产的,而在70年代,其年增长率只有5%。1987年以前,印度生产的天然气大部分为伴生气。70年代初,天然气利用量大约仅占天然气总量的50%。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有所改善,利用率提高到60%。自1986年起,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到70%,相当于大多数欧佩克国家的水平。
三个主要天然气产区,即阿萨姆邦、古吉拉特邦、孟买高地(海上),1988/1989财政年度的产量在印度天然气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7%、10%、73%。
印度的天然气价格一直很低。60年代初印度石油公司开始生产天然气时,几乎找不到天然气买主。因此当时仅以每千立方米8.83卢比(约合1美元)的低价向一家国营电力局和另外几家用户供气。后来又以每千立方米42.38卢比的价格向一家化肥公司供气。这种价格一直延续到70年代中期原油价格暴涨时。1974年1月,出售给电厂的天然气价格升至每千立方米35.31卢比,1976年1月又提高到70.63卢比。出售给化肥公司的天然气从1975年1月起上升至每千立方米150.06卢比。油气委员会在古吉拉特邦销售的天然气的价格则高一些。
历史上,印度的天然气价格,在不同的地区有很大区别,对不同用户也相差甚远。由于没有统一的价格体系,天然气生产者不得不与消费者逐个谈判,以确定价格。而这样,往往引起纠纷。鉴于这个原因,印度政府制定了统一的天然气价格体系,并从1987年开始执行。统一价格体系的基价以南部地区天然气的生产成本为基础。南部地区是一个新开发的天然气产区,因此其成本可被视为长期边际成本。此外南部地区生产的天然气为非伴生气,因此价格中可包含全部勘探、开发和设备成本。根据这个原则,在登陆点的海上天然气价格和陆上天然气价格定为每千立方米1400卢比,其中不包括运输费用。加上运输费用,HBJ管道沿线的天然气价格为2250卢比。这一基价适用于热值为每千立方米8500~10000千卡的天然气。价格中不包括各项税收。
2001年3月印度政府制定了《2025年印度油气发展规划》。这一远景规划制定了未来25年印度在油气领域政策的基本框架。文件中也明确指出了为实现远景目标而采取的中长期措施。
规划指出,油气勘探开发部门在以下方面负有重大责任:加强已勘探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加强对未勘探各地质盆地的勘探力度,提高已探明储量的开发效率,努力进行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过去,印度的石油勘探工作主要由上游国家石油公司,如印度国家石油公司、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印度石油有限公司在政府授权控制的各自区域内进行。从1993年开始,为使私营企业、印度与外商合资企业以及国家石油公司进行有效勘探,印度政府开放了石油勘探区。到2005年印度25%以上的沉积盆地可望得到勘探。
印度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计划投资3亿美元来提高大型老油田的采收率。在优先实施该计划的油田中包括位于西海岸的巨大的孟买高地油田,已于2001年1月开始实施。印度的上游石油公司为那些愿意与印度携手康德油气勘探、提高印度本国油气产量的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多种机会和广阔空间。不过,国营石油公司在印度油气工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印度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尤其油气供应与安全方面,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起着关键性作用。
不仅招商引资,而且印度政府还要扩大在海外的石油权益,印度政府一贯鼓励国营和私有石油公司参与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印度曾与俄国M/s Roseneft签订了一个长期协议,涉足库页岛和越南一个海上气田。
这些年来,印度的石油天然气及石油产品市场逐步开放,以便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量,解决能源问题。同时印度的能源企业也会积极向海外扩张,在国际市场中谋求一席之地。

❽ 印度狂买俄罗斯石油,这一数值暴增50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印度这个国家在大量的购买俄罗斯石油,对于印度的这个行为其实也是非常正常的,毕竟石油是一个不可再生资源的矿产资源,而且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数量暴增10倍,而这背后的原因有两点,第1点原因就是印度本身工业并不是很发达,所以在开采石油这一块技术相对落后,所以他们才会大量的购入俄罗斯石油;第2点原因就是为了应付紧张的国际形势,印度要加大石油的战备储备量,以防止不必要的争端。
一、印度的工业并不是很发达
只要是去过印度游玩的朋友都知道,印度这个国家虽然人口很多,但是人均收入是很低的,同时这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也相对较低,也算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正是因为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在工业这一块并没有发达国家这么先进,自然在采石油这一块是很落后的,本身印度的石油矿产就没有很多,所以这时候印度就购买了俄罗斯石油,而且数量还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