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是怎么看待中国石油上市以来的表现
中国石油的上市散户心中的痛苦,对于这种股票最大的看法就是用脚投票,股价一落千丈,成为过街老鼠。
中石油当时上市的时候以48.60元开盘,十几年过去了股价一路阴跌状态,至今中石油股价只有4元多,连中石油最高价的零头都没有,真是悲剧。
其实中石油上市后的表现就像散户的炒股资产,逐步的被股市收割了,资产一点一点的被蒸发了的;把散户们都弄得精疲力尽的,资产慢慢地缩水。
总而言之,对中国石油上市后的表现根本没有什么看法,最大的看法就是什么时候买入中石油都是错误的,远离一只常年阴跌,不给投资者带来投资回报的垃圾股票。
⑵ 中国海油首季大赚343亿首超中国石化,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海油市值10.8元,开盘后一度上涨至15.55元。 也就是说,涨幅达到44%,直接导致了涨停机制。 随后股价下跌,但这并不影响该股实际上相当牛。 目前市场相对低迷,很多公司股票上市后都有破发的待遇,但在中国海域不仅没有破发,而且首日上市受到市场涨停的欢迎,可见投资者对该公司的信心。 中国海油未来发展前景不错:石油开采未来可期中国海油未来发展前景不错。
产业链完善的综合型企业集团,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基地服务、化肥炼化、天然气与发电、金融服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是国家于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化总公司基础上改制成立的特大型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成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批准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⑶ 新股申购价,和上市开盘价会是一样吗
新股申购价,和上市开盘价不会是一样,因为上市的股票一般都会有涨幅。目前新股申购需要2个要求: 首先是足额的可用资金、其次是准备好相应的市值。 就是说假如要买上海新股,设申购日为T日,T-2日及之前20个交易日账户中, 沪市A股平均市值需大于等于1万元人民币,每1万元市值可获得1个申购单位, 1个申购单位可申购1000股上海新股。深圳的话和上海其他规则一样, 只有一个区别:5000市值深圳股票可获得1个申购单位, 1个申购单位可申购500股深圳新股。深圳市值也需10000以上才可以申购。
一、当企业把上市提到日程上,就会面向市场发行一定数量的股票,其中一部分股票会在证券账户上发售,可以通过申购的方式买到,另外申购的价格往往低于上市第一天的价格。申购新股需要的条件: 准备好来参加新股申购需要在T-2日(T日为网上申购日)前20个交易日内,日均手持最少1万元以上市值的股票,才能达到申购摇号的标准。倘若我想参与8月23日的打新,计算的第一日就从8月19日开始算,往回算20个交易日,也就是从7月22日算起,自己的账户里股票要维持在1万元以上的市值,才有得到配号的可能,所拥有的市值也会陆续修建越来越高,可以获得配号的数量随之增多。自己唯有取得中签区段内的分配号,才能对中签的那部分新股进行申购。
二、提高打新股的中签几率的方法
要是从时间久远来看,打新中签和申购时间是没有相互的干系的,要是想要提升新股的中签几率,有以下几种做法供大家参考: (1)提高申购额度:假设前期拥有的股票市值越多,可以获得的配号数量越多,自然中签的可能性就会越高。 (2)尽量开通所有申购权限:假若手头上的资金充裕,建议均匀持仓,一次性开通主板和科创板的申购权限。这样的话,无论什么样的新股都可以接受申购,还能够增大中签的机会。 (3)坚持打新:可别错过每次打新股的机会呀,还因为中新股的概率相对来说是不大的,因此更应该做的是坚持摇号,大家要相信机会肯定是能轮到自己的。
⑷ 中石油a股和美股中石油为何股价相差悬殊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a股对h股的溢价,香港是成熟市场,有做空机制,并且受外围股市特别是美国日本等大的经济体的影响比内地大,成熟市场一般不会对中石油这样的传统行业估值太高,估值就是市盈率、市净率,看盘软件里有写的,加之受外围股市影响深远,也就会和内地不同步,表现出来就是对a股的折价。07年股票好的时候中石化a股30多快,h股才10多块就他一半,中石油回归a股堪称经典,发行价就对h股溢价100%左右,好像是28块,开盘那天是44块。。。但他从此以后一路下跌,再没触及到哪怕是发行价过,让无数传说中的机构和基金都套在里面了。。中石油的回归a股也正式拉开了后来08年整一年股票深幅调整的帷帷大幕。。。参考价值不大,我们这的股市是讲政策的,而不在乎估值的,但为和国际接轨,和谐宇宙,参考价值会慢慢增大的……不过要区别中国联通和中国银行这类的,中国联通,他的a股和h股不是同一家公司,a股是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h股是中国联通〔香港〕股份有限公司,也是联通集团的子公司,就是以前说的红筹股,中国银行也类似,a股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h股是中银国际,就是那个香港地标中银大厦。平安差价不大说明啥?和谐了呗,也有发行顺序的关系,同
⑸ 中国石化股价4元可以抄底吗
现在个人认为可以抄底,因为中国石油这种超级大盘股,垄断行业,在上市之前被吹捧的不知有多牛,带了各种光环,就是在这些吹捧的光环下,中国石油上市了,远远超出预料的惊人价格48.6元开盘了,较发行价涨了超过100%,在中国石油开盘价出来之后,大家疯狂了,然而没想到的是,没有多久,上海综合指数彻底走入了熊市,开始了从6100点到1600点的通杀式走势。中国石油一路杀跌,跌到了惨不忍睹的8元,可想当时多少股民心如刀绞。很多股民被深深的套住了,当然想着看能否涨回去解套,可惜的是08年的低点是8元,到现在才4块左右,又创新低了。
拓展资料:
中国石化股票目前的状态是否还值得投资?
石化利好不断,题材也很多,最近却一直震荡不涨,为什么呢?
个人觉得2个方面的原因。
1.企业的基本面目前来说不支持大涨,其实年涨幅已经达到了30%,虽然二季度环比增长了,但是同比还是下滑。
2.国家,证监会救市政策造成的。因为老拿两桶油护盘,护盘也不整体护盘,造成的就是只要两油一涨,千股跌停。造成股市信心失衡,很多股民都认为大盘要大跌了,都不停得清仓小盘股,成了多杀多,股市随之跌的更猛。盘也没护住,这样的护盘方式,还时不时的拿出来用。其实股民根本就不买账,现在在股市回升的情况下,就只能牺牲石化了。
这波反弹,其实给了很多大户和机构换仓的机会,其实很多机构和大户在这波大跌中不断补仓,真实成本也不是很高,大部分已经开始获利了。
如果作为价值投资个人觉得还是值得的。
中国石化长线投资,目前来说利润应该还是有的,可能在今年不断补仓中,抬高了成本。但总体来说应该还是收益。
对石化的长期投资者来说,目前只能说是错过了大牛市,价值投资还算是有的。长期来看,从现在到下次牛市,每年10%-15%的收益应该还是能保证的。
⑹ 中石油为什么会一路下跌
中国石油:根据2008年1月12日的报告显示,该股主力在流通股中持仓比例仅仅6%不到主力实力太弱,炒股的实质就是炒庄家,庄家的实力强股价才能走得更远!(不要去看限受股的主力,他们对股价不会形成直接的影响),剩下的全是散户,这仅有的主力资金要解救94%的散户是很难的,如果一只股票主力获利了结了,那后期的势头就不是太乐观,这种超级大盘股对大盘造成影响是正常的!如果主力资金仍然不大规模进场,那今年该股都很难再回到48的高位,请密切留意主力动作,如果到了今年2、3月主力仍然没进场,那建议朋友们调整股票,牛市!时间就是金钱!!!!没必要由散户来给主力揩屁股!而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做波段降低成本,为换股做准备了!!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操作!!如果主力在2月开始逐渐入场,并加速吃筹码,那我上面说的请忘掉!!!(散户最近又有继续增加的迹象,主力资金继续出货在流通股中只剩4%了,后市如果主力资金不进场,后市不容乐观)
2008年2月12日
主力都在跑路了,证明该公司确实应该算赔钱公司,很多主力都是价值投资,他们都认为没价值了,这个公司真的就完了,而且说不定从上市一开始该股票就是个主力机构的阳谋,上市前所有的机构都大唱高调,把散户吹得晕呼呼的,都对该股上80、100希望无限,而开盘当天开始就开到了比预期的上限还高的地方,里面的主力获利丰厚,就在高位出货了反正散户是充满信心的在继续接盘,到这里我们应该很清楚到底中国石油为什么会跌了吧,上市前所有机构都说要重仓配置,开盘后却全部撤退了 ,这是早就有预谋的。只是散户不愿意承认而已。如果朋友实在要介入该股(也只能短线),请注意风险了,后市该股的拉高不排除是主力资金再次拉高出货。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操作!祝你好运!
近期发现有一些股友随意转贴我以前的股票评论,由于单支股票的评论存在时效性几天之内该股的形势就存在很大的变化,具体的操作策略也得进行调整,不希望喜欢该贴的股友原封不动的任意复制转贴,这容易使采用该条评论的股友的资金存在短线风险!都是散户钱来得不容易,请多为他人着想!谢谢支持哟!
⑺ 请问大家中石油能长到多少我48买的。。。。
很明显这位兄弟是开盘买的,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基金公司以及各地分析师的股价范围是23-44元,如果要想解套,你需要慢慢的等候,但是我们相信中石油的价位绝对会越走越好的,到达60元,70元也是有可能的..
⑻ 中石油为什么一路下跌
中石油的下跌因素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估值过高,07年的每股收益当时机构预计为0.75~0.80元,08的每股收益大概0.9元左右,对应的开盘价48.6元,08年动态市盈率过50倍,但以中石油那么巨型的公司,每年增长15%都很了不起啦,所以当时的市盈率严重偏高导致股价下跌是其中之一
2.当时美国次债的爆发,贝尔斯登第一家投行爆出出现严重的问题,导致市场气氛出现拐点
3.当时48.6元机构的持流通股不超过1%,绝大部分为散户持仓,筹码完全分散
虽然中石油的含金量高,但在多种因素结合起来,导致中石油跌到发行价边缘
⑼ 中石油在2007年上市当天的走势图
中石油48.60开盘,一路走低,成为世纪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