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粘度计密度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扩展阅读
如何增加火山钻石的数量 2025-05-14 07:32:21
报税成本利润填什么 2025-05-14 07:30:06

石油粘度计密度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 2022-08-03 02:56:45

㈠ 石油对人体是否有辐射

原油有轻微的辐射.不过对人体无影响.
伊拉克主要是当初美国人的贫铀弹搞得辐射在一些地方超标.不过不长呆,应该问题不大.

㈡ 粘度计是不是干燥会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粘度计干燥会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㈢ 石油对人体有辐射吗辐射有多大会不会影响下一代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
基本上都是烃类,没辐射的

㈣ 什么是油品的粘度有何意义

当液体受外力而作层流动时,在液体分子间存在内摩擦阻力,因而产生一定的粘滞性,分子间的内摩擦阻力越大,则粘度也越大,油品的粘度是指油品在层流状态下反映油品流动性能的指标,常用表示方法有:
动力粘度μ一内磨擦系数,单位是达因•秒/厘米常称“泊”,但在实际应用中,常用1/100泊为单位,称“厘泊”。
运动粘度γ一为动力粘度与同温度压力的密度之比,单位是厘米2/秒,称“斯”,斯的1/100称为“厘斯”。
在石油商品规格中还采用各种条件粘度,如思氏粘度、赛氏粘度、雷氏粘度等。它们都是用特定仪器在规定条件下测定,油品在流动和输送过程中,粘度对流量和阻力降有很大的影响。粘度是一种随温度而变化的物理参数,温度升高则粘度变小。有的油品的粘度随速度变化小,有的则变化大,受温度变化小的油品我们就说它的粘温性能好。特别要说明的是,油品混合物的粘度是没有可加性的。

㈤ 影响石油的物理因素有哪些

影响石油的物理因素如下。

1)石油的颜色  颜色与原油中含有的胶质、沥青质数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深色原油密度大、粘度高。液性明显的原油多呈淡色,甚至无色;粘性感强的原油,大多色暗,从深棕、墨绿到黑色。
2) 石油的密度  指在地面标准条件下,脱气原油单位体积的质量。以吨每立方米(t/m3)或克每立方厘米(g/cm3)表示。石油相对密度(以往文献曾以比重表示)是15.5℃或20℃时原油密度与4℃时水的密度的比值。
3) 石油的粘度  指液体质点间移动的摩擦力,以m Pa·s表示。粘度大小决定着石油在地下、在管道中的流动性能。一般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有密切关系。通常原油中含烷烃多、颜色浅、温度高、气溶量大时,粘度变小。而压力增大粘度也随之变大。地下原油粘度比地面的原油粘度小。
4) 石油的荧光反应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受激发发光,并在照射后所发光立即消失的这种荧光反应特性,普遍被用于野外工作时作为判断岩石中是否含有石油显示的重要标志。按发光颜色的不同以及分布的情况,大体可推测所显示的石油组分及其百分含量。一般油质呈天蓝色,胶质呈黄绿色,沥青质呈棕褐色。
5) 石油的旋光性  石油在偏光下,具有把偏光面向右旋转的特性。偏转度一般小于1°。旋光性是有机质所特有的一种性质,而且当加温至300℃时即消失。因此,在研究石油生成时,常以这种旋光性和在石油中发现的素(由动植物色素如叶绿素或血红素变化而成,并在温度超过200℃时被破坏)的存在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依据。
6) 石油的凝固点与含蜡量  凝固点系指原油从流动的液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固态时的温度。这对不同温度尤其在低温地区考虑贮运条件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㈥ 为什么要测量石油运动粘度

石油运动粘度是对油品流动性的一种表征,反映了液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强弱,作用强,流动难,流体在流动时,相邻流体层间存在着相对运动,则该两流体层间会产生摩擦阻力,称为粘滞力。石油运动粘度是用来衡量粘滞力大小的一个物性数据,其大小由物质种类、温度、浓度等因素决定。

石油运动粘度对于各种油品都是一项重要参数,内燃机及喷气发动机燃料的汽化性能、锅炉用燃料雾化的好坏均直接与油品的运动粘度有关,而油品的输送性能也与运动粘度有密切关系。由于粘度在油品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重要性,因此不少油品。诸如重质燃料油、某些润滑油等一般以石油运动粘度作为其分级的依据。

如果重质燃料油粘度太大,泵送和喷嘴启动都会发生困难,并可能发生回火和操作波动。石油运动粘度也会影响喷嘴的雾化效果、喷油量和喷出角。如果重质燃料油到达喷嘴时粘度不适,则会造成雾化不良,而使喷嘴结焦、炉墙积炭,或发生其他情况而造成燃烧不良,重质燃料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降低,因此,可用加热方法使重质燃料油易于输送和雾化。

回复者:华天电力

㈦ 燃料油调配方法

玛连尼map系列沥青拌和楼燃烧系统对燃料油的最重要的要求是进入雾化片时的恩氏粘度应在1.8~2.0 oe之间,绝对不允许大于3.0~4.0 oe,这是油品能否供系统使用的前提条件。粘度在1.8~2.0 oe之间的燃油最适宜在本系统中使用。

燃油选择的总体要求,应该是粘度适中,燃烧性能好,热值高,雾化性能好,燃烧完全,产生的积炭和灰分少,对燃烧器机件的腐蚀性小,易于储存和输送、加压。重油一般是由裂化重油、减压重油、常压重油或腊油等按不同比例调制而成。

裂化重油相对于直馏(减压、常压)重油,其粘度与相对密度均较大,且含有较大的固体杂质,易于沉淀,堵塞管路及燃油预热器,不易燃烧,因而选择的重油中裂化重油比例越小越好。

(7)石油粘度计密度对人体有什么影响扩展阅读:

燃料油中的硫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的和环境污染。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低硫燃料油。在石油的组分中除碳、氢外,硫是第三个主要组分,虽然在含量上远低于前两者,但是其含量仍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按含硫量的多少,燃料油一般又有低硫(LSFO)与高硫(HSFO)之分,前者含硫在1%以下,后者通常高达3.5%甚至4.5%或以上。另外还有低蜡油(Low Sulfur Waxy Resial缩写LSWR),含蜡量高有高倾点(如40至50°C)。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是高硫燃料油(HSFO)。

㈧ 石油对皮肤有什么伤害

石油产品所含有的石油气、苯和芳香烃、硫化氢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当达到人体中毒极限,被人体所吸入后,将会导致人员中毒。
①石油气体对人的危害:石油气体在不存在苯和硫化氢的情况下,导致人员中毒的临界值(TLV)在300×10—6,相当于可燃下限(LFL)的2%,具体现象见表6—3。
②硫化氢对人的危害:硫化氢的中毒临界值(TLV)为10×10—6,超过此临界值浓度的气体对人员产生的反应见表6—4。
③苯和其他芳香烃的危害:芳香烃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芳香烃的中毒临界值一般小于其他石油烃类物质的中毒临界值,尤其是苯,其中毒临界值为10×10—6。吸入较高浓度苯气的人员临床表现为血液和骨髓发生病变。
④惰性气体中有毒气体:向储油装置中充加惰性气体是防火防爆的有效手段,但在惰性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一旦被人体所吸入将会造成严重危害。其有害物质如下。氧化氮: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中毒临界值为25×10—6。二氧化氮的中毒临界值为3×10—6。二氧化硫:在惰性气体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2×10—6~50×10—6,二氧化硫对人的眼睛、鼻、喉等器官有刺激作用,使人感到呼吸困难。一氧化碳:当燃烧不完全和燃烧缓慢时会产生200×10—6以上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中毒临界值为50×10—6,其中毒机理为阻止血液吸收氧气,引起化学性窒息。
通过上述的介绍,知道了石油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这也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现象,从事石油工作的朋友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预防性的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身体的护理,在出现了中毒或是任何不正常的情况后,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㈨ 润滑油粘度与什么有关系粘度大小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众所周知, 粘度是石油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在油品的生产输送和使用中有非常多的应用。 对于设计生产装置及输送管线来说,粘度是工艺计算的重要参数。流体在输送管线中的设计线速、生产的压降,都离不开粘度。粘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第一,粘度的大小通常与石油产品的镏程和结构特点有一定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油品的粘度随镏程的升高增加。镏程(是指油品在蒸馏的时候,从开始有油品馏出时的最低温度至最高气温这一温度范的围被称作油品的馏程)一样的镏份,化学组成不同时,它的粘度也不一样,好比链烷烃比较小,芳香烃和环烷烃就比较大。 除此之外,粘度也是润滑油一项非常重要的的质量指标。绝大多数的润滑油的牌号都是用某一温度下的粘度值来确定的。 粘度对于航煤,柴油等燃料油来说,其大小与燃料在发动机内的雾化(是指液体通过特殊的装置系统变成水滴状再程雾状喷射出去的形态)情况有一定关系,因此会直接影响到燃料的燃烧效率。NDJ-97型粘度计可适用于GB265标准所规定的,测定液态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的试验方法,也适用于GB1841标准所规定的塑料树脂等其它产品的运动粘度测定的试验方法。

㈩ 原油粘度对石油开采的影响

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6�1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溶解性:原油很难溶于水中,但却能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酒精、乙醚、四氯化碳等。虽然原油几乎完全不能和水相溶解,但仍有少量水分会“包溶”于原油中,一定条件下可自然析出。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胶量: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原油的含胶量一般在5%~20%之间。胶质是指原油中分子量较大(300~1000)的含有氧、氮、硫等元素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呈半固态分散状溶解于原油中。胶质易溶于石油醚、润滑油、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含盐量:原油从油井采出,其中含有大量的盐分,最高可达1000ppm(百万分之一千),它们多为钠、钙、镁和氯化物的混合物。通常原油含盐量在0.02%~0.055%之间。
其他:原油中沥青质的含量较少,一般小于1%。沥青质是一种高分子量(大于1000以上)具有多环结构的黑色固体物质,不溶于酒精和石油醚,易溶于苯、氯仿、二硫化碳。沥青质含量增高时,原油质量变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