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
世界海洋面积3.6亿平方千米,约为陆地的2.4倍。大陆架和大陆坡约55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的总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资源的1/4和最终可采储量的45%,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蕴藏重心,将有可能由陆地移向海洋。
在近代石油史上,西半球作为世界石油资源的主要蕴藏地,达百年之久。二次大战后,东半球取代西半球成了世界石油资源的主要蕴藏地。东半球现有储量为960亿吨,是西半球的5倍,潜在储量1050亿吨,是西半球的2.9倍,最终可采储量2250亿吨,是西半球的2.8倍,约占世界石油最终可采储量的74%。其中,仅中东地区的储量和最终可采储量,就分别是西半球的3.6倍和1.3倍。
在世界的各个地区,原油品种有很大差别。按重度分,有轻、中、重3种;按含硫量分,有低硫、含硫、高硫3种。原油品种可分为低硫轻油、含硫轻油、含硫中油和重油、高硫中油和重油等。低硫轻油经济价值最高,是原油中的佼佼者,主要集中在非洲、北海和东南亚。含硫轻油为数较多,主要分布在中东和俄罗斯。含硫中油、重油和高硫中油、重油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中东和拉美。
B. 中东地区最富有的资源就是油田,那为什么这个地区会有大量的石油储存呢
石油可以说是我们现在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原料,而中东地区的油田是非常多的,很多大国都盯着这块“肥肉”,中东地区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丰富的油田,其实和它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想要形成石油,那首先必须要处于低纬度才可以,而本身中东就属于低纬度,还有就是中东地区的地形正好也是处于倾斜型的,这样特别适合储存石油。
从那以后,很多的资本主义国家通通都来到了中东地区进行勘察,现在中东地区这边的石油也是不断的被挖掘出来。
C. 迪拜的石油与迪拜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
迪拜酋长国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第二大酋长国,位于出入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内湾的咽喉地带。同时迪拜市也是阿联酋第二大城市,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是海湾地区中心,被誉为海湾的明珠。
他①迪拜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面积3885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人口 140 万(2004年),约占总人口的30%。除首府迪拜市外,还有杰拜勒·阿里自由区和哈塔镇等。迪拜的经济实力在阿联酋也排第二位,阿联酋70%左右的非石油贸易集中在迪拜,所以习惯上迪拜被称为阿联酋的“贸易之都”,它也是整个中东地区的转口贸易中心。
在迪拜的外来人口来自202 个国家和地区。1960年前,采珠业、渔业和贸易是迪拜的传统支柱产业。1969年,迪拜开始产油,估计石油储量20年内将枯竭,现月产量为240万桶。酋长期奉行自由经济政策,近20多年来,迪拜利用“石油美元”建成了一系列现代化配套基础设施。凭借这些设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传统的转口贸易优势,迪拜大力发展非石油产业,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本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交通运输、旅游和购物中心。
阿联酋第一大城市,海湾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重要港口和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迪拜酋长国首府。位于阿拉伯国家间世界各地进行贸易的交叉点,与海湾石油富国相邻,与南亚次大陆隔阿拉伯海相望,离欧洲距离不远,与东非和南部非洲的交通便利。
10公里长、名为胡尔的海湾穿过市中心,将市区一分为二,交通方便,经济繁荣,进出口贸易十分发达,有"中东的香港"之称。数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商人瞩目的良港。近30年,凭着大量的石油美元收入,迪拜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一座拥有20余万人的着名现代化美丽城市。
市区西半部上有汽车天桥联系,下有水底车道相通,海湾上造型美观、富有阿拉伯色彩的单桅帆船穿梭于两岸运送搭客。市区为纪念阿联酋第一口油井建成出油、建于60年代的石油纪念碑上托着的一把火炬,十分引人注目。距纪念碑不远,是迪拜钟楼和喷水池,钟楼4根支柱呈放射状,建筑造型新颖。市内没有河流,但拥有颇具规模的自来水厂。
城市绿化甚佳街道两旁棕榈成行,路中安全岛上鲜花茂盛,一派热带岛国景象。80年代建成的35层迪拜世界贸易中心,是中东地区最高的建筑。在欧美人集中的地区,除有漂亮的超现代化建筑,还建有豪华的超级市场;名牌珠宝店、黄金店和钟表店鳞次栉比,各种首饰和商品应有尽有,高雅的服装争奇斗艳。
港口是迪拜的窗口;1972年竣工投入使用的拉希德港,建有中东规模最大的千货码头,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御港口,年吞吐量达1000多万吨。这里装配了先进的航标灯和许多现代辅助设备。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往返于东南亚和欧洲的货物经过该港中转,可节省近一半时间,降低40%的费用。80年代末就有100多家远洋公司的船只出入该港。1975年7月建成的迪拜另一大港杰贝尔·阿里港,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港口。1980年,阿里山地区成为自由区后,该港拥有67个深水泊位,有许多现代化的集装箱集散场及仓库等。
市内还有22个政府贸易中心,1.2万个工商企业,数不胜数的宾馆、饭店。为适应快节奏的时代步伐,建起了多层停车场、地下隧道,市郊建有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目前,飞经迪拜的国际航线已达50多条,通往世界各地100多个城市,每年运送旅客达500多万人次;货运通过半自动化的处理系统年处理能力达2.5万吨。目前,这里还设有数以千计的外国贸易公司办事机构,贸易中心的展厅已远远不够租用。迪拜已被视为中东地区最理想的贸易城。
阿联酋港口城市,迪拜是海湾和中东地区最大的商端口,素有“商业之都”美誉。
中东市场对中国出口商举足轻重,而迪拜是进入中东的门户。除了理想的贸易环境外,迪拜还可以为你提供世上难觅的安全生活环境及优雅的生活方式。
自古丝绸之路开辟之日起,中东就在欧洲和远东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今天,这种得天独厚的地位最终令许多总部设在海湾地区的中介机构获益匪浅。渣打银行的地区经济学家吉尔詹姆斯估计,这里今后的前景将会更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经济经过1999年更多的萎缩之后,预计在2000年会步入复苏。
波斯湾各国,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都是阿拉伯湾合作委员会(AGCC)的成员国。随着石油价格的回暖,它们正在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拥有巨大石油和天然气储备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其两类经济正比翼齐飞:石油工业集中在政治首府阿布扎比,而各种各样的服务业则集中在迪拜。
虽然这一地区许多国家的经济还不发达,但由于其石油财富和由此而产生的现代意识,海湾地区本身已成为一个开放、有钱赚以及多样化的市场。一位新闻记者最近写道:"在干旱的沙漠中透出一丝丝令人乐观的气氛,这个地方正变得热闹起来。"
D. 原油的世界分布都在哪里
包括美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北美洲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美国原油探明储量为309亿桶;¨欧洲及欧亚大陆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挪威、英国、丹麦等;¨非洲是近几年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主要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湾地区和北非地区,集中分布在利比亚、尼日尔爾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苏丹、埃及等国家;¨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委内瑞拉、巴西和厄瓜多爾尔尔是该地区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
E. 地球上有那么多石油,到底哪里储量最多呢
说到石油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们的生活中虽然不经常看到石油,但是石油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现在大部分的机械设备、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其燃油就是经过石油提炼而成的,如果没有了石油,那么我们的生产效率以及各种机械设备都将会停运,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目前我们也没能发现能够取代石油的资源,只能是利用多种能源一起消耗来减少石油的消耗量。如果要问大家世界上哪里的石油最多,相信小伙伴们可能会说是中东地区或者是一些阿拉伯国家,但答案其实都不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不是中东也不是美国。
最后校长认为: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多的地方是委内瑞拉,比沙特阿拉伯、伊朗等中东国家的石油储量还要多。
F. 石油的探明储量和消耗量有什么关系啊
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着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1.1中东波斯湾沿岸
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位置,原油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油库”。据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最新的数据显示,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804.9亿吨。其中,中东地区的原油探明储量为1012.7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其中,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储量为355.9亿吨,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186.7亿吨,居世界第三位。
1.2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储量为24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原油探明储量为29.8亿吨,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以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最为着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区。美国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但因消耗量过大,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储量为16.9亿吨,是西半球第三大传统原油战略储备国,也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
1.3欧洲及欧亚大陆
欧洲及欧亚大陆原油探明储量为157.1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其中,俄罗斯原油探明储量为82.2亿吨,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2006年的石油产量为4.7亿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该地区原油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的储量为41.1亿吨。挪威、英国、丹麦是西欧已探明原油储量最丰富的三个国家,分别为10.7亿吨、5.3亿吨和1.7亿吨,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产油国。
1.4非洲
非洲是近几年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被誉为“第二个海湾地区”。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总储量为156.2亿吨,主要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湾地区和北非地区。专家预测,到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利比亚、尼日尔爾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苏丹排名非洲原油储量前五位。尼日尔爾利亚是非洲地区第一大产油国。目前,尼日尔爾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埃及等5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占非洲总产量的85%。
1.5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委内瑞拉、巴西和厄瓜多爾尔尔是该地区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2006年,委内瑞拉原油探明储量为109.6亿吨,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储量为16.1亿吨,仅次于委内瑞拉。巴西东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资源,是巴西原油储量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厄瓜多爾尔尔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产油国,境内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东部亚马孙盆地,另外,在瓜亚斯省西部半岛地区和瓜亚基尔湾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1.6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原油探明储量约为45.7亿吨,也是目前世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原油探明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分别为21.9亿吨、7.7亿吨、5.8亿吨和4.1亿吨。中国和印度虽原油储量丰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进口。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新兴的石油生产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产油国,越南也于2006年取代文莱成为东南亚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近海的马来盆地、沙捞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区。
地下储藏量和各国的备用储藏
各个不同的来源对世界上的石油储藏量的估计各不相同。2004年艾克森美孚估计世界的总储藏量为1.26兆(万亿)桶(1717亿吨),同年英国石油公司的估计为1.148兆桶(1566亿吨)。《科学》甚至估计世界总储藏量为3兆桶。今天已经确定的和使用目前的技术能够经济地开采的储藏量近年来甚至有所上涨,2004年的数据是目前最高的。由于每年的开采和勘探工作的不足,中东、东亚和南美洲的储藏量有所下降,同时非洲和欧洲的储藏量有所上升。有人预言今天的世界储藏量还仅够用50年。但由于过去就已经有过类似的预言,而且这个预言从未实现,这个数据也被人戏称为“石油常数”。2003年最大的石油储藏位于沙乌地阿拉伯(2627亿桶)、伊朗(1307亿桶)和伊拉克(1150亿桶),其后为阿联、科威特和委内瑞拉。
批评者怀疑这些数据,他们指出出于政治原因许多国家篡改它们的数据,此外许多国家虽然每年开采大量原油,但其数据始终不变,这说明这些数据已经陈旧了。有些专家认为21世纪初人类将到达哈伯特顶点,这时开采量将达到顶峰,此后开采量无法继续提高,由于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油价将高涨。
因此许多国家备有短期的储藏来防止短期供不应求导致的危机。欧洲联盟的国家必须拥有足够90天的备用储藏。
2、世界石油消费
2.1石油进口国家
目前全球石油平均日消耗量为约8400万桶。2003年最大的石油消耗国为美国(2060万桶每日)、中国(727万桶每日)、日本(550万桶每日)和德国(270万桶每日)。每年石油消耗量增长率为2%。
2007年的统计资料
●消费国(以下均为每日消费量)
· 美国:2068万桶
· 中国:757万桶
· 日本:501万桶
· 俄罗斯:282万桶
· 印度:280万桶
· 德国:246万桶
· 巴西:240万桶
· 加拿大:237万桶
· 韩国:221万桶
· 沙乌地阿拉伯:221万桶
· 墨西哥:211万桶
· 法国:195万桶
· 英国:174万桶
· 伊朗:171万桶
· 义大利:170万桶
工业国家的人均石油消耗量比发展中国家的人平均石油消耗量要高得多。2003年美国每年人平均石油消耗量为26桶,德国为11.7桶,中国为1.7桶,印度为0.8桶,孟加拉国只有0.2桶。
2.2世界石油消费现状
2.2.1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处于平衡,但区域性供需失衡
2006年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处于平衡状态,石油产量85.3百万桶/日,消费量84.38百万桶/日,产量略大于消费量,但区域性供需严重失衡。世界上52%的石油产量来自中东、独联体和非洲地区,但这3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却只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5%。相反,亚太、北美和欧洲的石油产量只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3%,而消费量却占世界消费总量的80%;其中,2006年亚太地区石油需求量24.3万桶/日,占世界总需求量的28.8%,而石油产量7.8万桶/日,占世界总产量的9.2%,供需严重失衡;北美地区2006年石油需求量25.4万桶/日,占世界总需求量的31%,而石油产量14.3万捅/日,占世界总产量的16.8%,供需失衡也较严重。石油产地与消费地的明显分离,导致世界石油贸易量的不断增加。
2.2.2世界石油消费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据IEA的OMR(2007年1月)统计,2006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84.38百万桶/日,比2005年增长0.95%。石油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占世界消费总量的30.11%)、亚太(占28.78%)和欧洲(占18.31%)地区,这3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消费总量的近80%。
2006年世界前三大石油消费国为美国(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4.1%)、中国(占9.0%)和日本(占6.0%)。其中,美国和日本消费量较为稳定,而中国正处于需求上升期。
2.3世界石油供需趋势
2.3.1世界石油产量将保持增长趋势
据IEA预测,2007-2011年世界石油产量将保持增长趋势,2007年将达到约8000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约9300万桶/日,2006-2011年年均增长率为1.6%。 2007年OPEC国家石油产量将达到3373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3631万桶/日,年均增加52万桶/日(表14)。OPEC国家石油产量增长将主要来自中东地区,中东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将逐年提高,世界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将更大。 2007年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将达到5301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5668万桶/日,年均增加73万桶/日。石油产量增长将主要来自独联体、中南美和非洲地区。
2.3.2未来石油消费量增速将略快于产量增速,供应将趋紧
据IEA预测,2007-2011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将保持上升趋势,2007年将达到8620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9380万桶/日,2006-2011年年均增长率为1.8%。
从世界各地区未来石油消费情况来看,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将强劲增长,2007年石油消费量将达到2450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2890万桶/日,年均增加700万桶/日,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北美地区的消费量将继续保持增长,2007年石油消费将达到2560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2740万桶/日;欧洲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将略有增加,2007年石油消费将达到2000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2060万桶/日。
3、世界石油贸易
据统计,全球原油的日交易量可达4 300万桶,略多于日产量的一半。石油贸易何以能够得以实现?由于油轮运送石油的低成本、高效率,特别是其灵活性,国际石油贸易成为可能。全球石油(包括原油与成品油)贸易量的三分之二依赖于油轮在世界各地“流动”着。
石油运送所经由的海路一般都取道于固定的航运航线,由此,油轮航行必然要通过全球数个地理位置上的“咽喉要道”——即连接各个大洋或大水体的通道,如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唯一的水上出口,马六甲海峡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其它的“咽喉要道”还包括由阿拉伯海至红海的曼德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与巴拿马管线、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与苏伊士一地中海管线(Sumed)、使地中海与黑海互通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这些“咽喉要道”,共同构成了世界石油贸易的“节点”。由于航运石油的贸易量如此巨大,而“咽喉要道”又如此之狭窄,又极易遭受到劫掠者的攻击以及发生各种航运事故,理论上其在短时期内很有可能被封锁住,确保这些“咽喉要道”的通畅无阻,是世界石油贸易能够正常进行的根本保障。
在石油船运贸易中,并不是所有的航线都采用相同规模的油轮,基于航程的长短、港口的规模、油轮所必经地理上“咽喉要道”的各种限制等客观因素,一般每条航运路线都有其综合经济效益最佳的石油运送量。如从中东出口的原油,运送量巨大、航程遥远,每个航程主要都是通过大型油轮(VLCC)(运量160 000—319 999万吨)运送200万桶以上。
石油输送管线,一般被用以在大陆内部输送石油。就内陆地区的原油供应而言,当某些敏感性的区域面对供应受阻甚至处于中断状况时,与油轮输送相互补充,输油管线的作用和意义更是至关重要的。管线输送石油,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区域性贸易。与铁路、驳船和公路运送石油相比,管线输送的成本至少较前者低一个数量级。在诸如美国与加拿大这样的两国之间,相互在政治上的冲突对立很小甚至几乎就不存在,管线输送更是成为两国相互间石油供应方式的首选。尽管供应系统以及输送的距离都相对较小,管线输送已成为欧洲国家石油供应的重要构成部分。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随着世界主要地区间石油需求和石油生产缺口的不断拉大,1997~2020年世界石油贸易量将大幅上升,从2800万桶/日增加到6000万桶/日.OECD三个地区和非OECD亚洲国家,无论从进口绝对量还是从进口依赖度上来说都将增大.石油需求的增长,大部分来自运输部门,而石油需求增长量大都由欧佩克来满足.与1997年相比,到2020年OECD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将从54.3%上升到70%,中国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将从22%上升到76%,俄罗斯的石油净出口量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升后将回落至1997年350万桶/日的水平,而巴西有可能从石油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
世界各大产油区,由于区内石油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石油出口和进口往往并存,有的是出口大于进口的净出口区,有的是进口大于出口的净进口区
从上述概念出发,根据世界石油贸易的进出口的情况,可以看出,世界有四大石油出口区:
中东、前苏联、非洲、拉美依次为世界四大石油净出口区。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01年石油进口量5.64亿吨,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6.1%,美国的净进口量5.24亿吨,占美国石油消费量8.97亿吨的58.4%;欧洲5.70亿吨,占26.4%;日本2.57亿吨,占11.9%,中国8830万吨。
G. 为何石油在北极的储量如此之多
北冰洋有大量的有机物质、丰富的沉积物、理想的潜在地质,使得该区域拥有如此异常的石油储备量。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广大陆地和海域地区。北极地区已探明的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季曼—伯朝拉盆地和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斜坡盆地。北极石油能源潜力巨大,据美国地质局2008年评估,北极石油储量约为900亿桶,多数资源分布在海域。目前,北极地区仍有近半数盆地未进行油气勘探,已发现的油气田由于气候、基础设施以及技术等原因尚未投入开发,是地球上拥有大量剩余资源且勘探开发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 截至2011年,北极地区总计发现各类油气田463个。其中,俄罗斯油气勘探共发现266个油气田,其次是加拿大、美国、挪威、格陵兰。俄罗斯已探明石油(含凝析油)储量358.43亿桶,占北极地区已探明油储量的58%。截止到2011年6月,北极地区石油累计产量约200亿桶。 2012年5月,俄罗斯石油公司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宣布共同对位于邻近北极地区的俄巴伦支海和猎户海大陆架地区的四个区块进行油气勘探与开发。这表明北极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正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未来这个地区的油气开发有可能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新增长点。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
H. 石油是一种很重要的矿产资源,它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石油
而不含油份的植物尸体经过液压时间长,榨干了水分经过氧化成了无烟煤或有烟煤。人类至今所了解的天文知识中得知;整个太阳系里的每一个行星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甲烷,有以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各种形式存在于每一个行星中。尽管寻找石油的方法多数都是从‘海相沉积’入手,但是这些有油的地方同时也是储存条件极好的‘储存罐’,不排除这些石油是从地壳里蔓延出来然后储存在储存罐里的可能性。同时,‘石油源于生物’的理论不能严谨地解释天然气和页岩油的生成。
I. 为什么我国石油探明地质储量主要分布在储量超过10亿t的盆地
年轻油气的分布和沉积盆地的分布有关,这是年轻构造活动的结果,当然也存在破坏,只是受破坏程度有限。
对于全球103个产油国来说,我国的油气资源总量还是“比较丰富”的,可以说蕴藏的油气田还真不少,但是我国的油气资源在地理分布呈现出不均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大盆地或近海(目前已探明的主要在渤海海域)。
据了解,早在2019年“找油”团队就在甘肃陇东地区发现了庆城页岩油大油田,而经过短短不到两年时间的努力攻关,在今年前5个月就完成了新增5.5亿吨探明地质储量的“喜人”成绩,累计探明储量更是高达10.5亿吨,一跃成为我国有一个10亿吨级的油田。并且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富满油田,也实现了累计探明油气储量超10亿吨,目前富满油田已发现并落实石油地质储量4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