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石油污染是海洋最普遍也是最严重的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来自:第一,陆地上的各种内燃机和车辆。它们排放的含油废气经由大气最终沉降入海,估计全世界仅汽车排出的废气每年就将180万吨石油带入海中。第二,港口、码头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泄漏。沿海城市的工厂,尤其是炼油厂,也将大量石油带入海中。近年来,储油设施有所发展,目前有的国家已建成高60米、直径82米、储油能力达7万吨的海底油库。一旦发生事故,将给海洋带来灾难性的污染。第三,海上石油勘探、开采。全球石油最终储量约2954亿吨,其中约有1/3在海底。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在海上进行石油勘探,其中约23个国家开采海上油田。海上的钻井、试油、井喷、事故性漏油,都会造成污染。据不完全统计,1955—1980年间,世界上共发生较大的海上钻井事故131起。平均1000口油井要发生1次少量溢油事故,平均10000口油井发生1次油井事故。第四,海上石油运输。现在世界每年石油产量约30多亿吨,其中约5亿吨来自海底油田,约10亿吨从产地到消费地是通过海上运输,并且运输量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目前,世界上共有油轮4000多艘,其中20万吨级以上的超级油轮约700艘。油轮在营运期间会排放出废油和舱底油污水、油泥、燃油舱的压舱水、油船的货油舱压舱水及洗舱水,输油管及连接部位也会漏油。据估计,每年因人类活动进入海洋的石油约达1000万吨。
在黑海,由于有5万多艘海轮航行,每年因事故在海上泄漏的石油达到11万吨,一些海域甚至漂浮着成片的油污,并形成油膜,对黑海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由于注入黑海的淡水较少,有专家警告,如再不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几十年后这里将可能变成死海。
海洋石油污染中危害最重的是溢油污染。溢油量有时可达几十万吨,大量的石油瞬间溢散入海洋,危害严重。溢油主要来自船舶作业和船舶事故,以及石油平台、储油和输油设施的偶发性事故。油船事故溢油每年约40万吨,占入海石油总量的10%~15%。其中约75%的事故发生于港口船舶正常作业,如装卸油。但这类事故溢油量较小,其中92%以上小于7吨,每年的总溢出量不到2万吨。而油轮碰撞与搁浅事故所造成的溢油,其中约有1/4都在700吨以上。1956—1980年,全世界发生100吨以上的重大溢油事故约101起。我国在1974—1984年期间发生的100吨以上的溢油事故为19起。
目前海洋石油污染最多的来源是油船海难事件。船舶,主要是油轮在航行途中因触礁、碰撞、搁浅和失火等意外情况而遇难,所载石油全部或一部分流入海洋。在一般情况下,一旦油船沉入海中,油舱或油槽里的油料便通过甲板上的漏洞或裂缝源源不断地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海岸警备队查明有61艘油船,总载油量84万吨沉没在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并不断冒出油来。另外,船舶沉没后,即使当时船舶油槽中的油品没有泄漏,但在甲板被海水腐蚀穿孔之后仍然会泄漏出来。如1940年4月,一艘德国巡洋舰在挪威奥斯陆峡湾沉没,到1969年才开始漏出油来。
② 海洋石油泄露为什么不能点燃
海洋石油泄露为什么不能点燃?至少有如下三个原因:
1、燃烧并不能将所有的原油都燃烧掉,部分的油和水混合以后是无法燃烧的;
2、原油并不仅仅是碳氢化合物,一般来说,原油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硫,然后后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回收后的原油(其品质和从地层开采出来的原油没有什么两样均为含水含盐的液体混合物)经过油田地面设施的处理还可以继续输送到化工厂去加工。
所以无论泄漏多少原油都不能用燃烧的办法来清楚。
扩展知识
海上石油泄漏问题的大多数解决方案都是:
1、物理处理:例如使用围油栏,吸油材料,“油扫帚”,涡旋式海面清洁器。
2、化学处理:如喷洒分散剂,去垢剂,洗涤剂和其他表面活性剂,将海面油分散成微小颗粒,将其乳化,分散,溶解或沉淀在海床中。
3、生物处理:如利用微生物去除油膜。
虽然有着上述这些方法,但是我觉得不管是哪种方法,对大自然和海洋生态体系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且这种破坏是连锁的,持续不断的,希望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了!
③ 海上石油泄漏为什么不直接用火烧
可以试用这种方法
但是前提是水面油层达到一定厚度
要是油已经稀释开了 就不好用火烧了
④ 海上漏油(如巨轮漏油)为什么不用火烧解决污染问题
我是船机专业的,学过原油的化学成分基本都忘光了!原油本身就比较复杂(从原油中可以分解出来:沥青、重油、柴油、汽油、滑油等),而且有很多的有害物质,对于海洋生物来说简直就是灾难,还有就是污染水域。火烧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不能根治!其中的重油、柴油、汽油可以燃烧,其他物质就不能了,可以采用油泵将油吸入船上,再进行油水分离可以很好的解决。由于原油的化学性质,原油不易燃烧,如果要让原油燃烧需要加入其他的化学原料使其易燃,其次水具有流动性,加入多少试剂怎么加这也是一个难题,另外加入其他的化学试剂对于水体又是再污染,会使水生物死亡,破坏生态平衡,加大了原油泄露都自然的影响,所以原油一般不采取燃烧的方法!
⑤ 海上采石油为何要把天然气燃烧,不能收集使用吗
如果该油井不具备气体的搜集和输送设备,或气量太小,没有收集价值,这些气体就要放空。而这些气体都是可燃的,直接排到大气中,很不安全,一旦遇火会发生火灾,甚至爆炸。因此专门安装了燃烧嘴(也称火炬),在可控制的条件下将这些气体烧掉,确保安全。
⑥ 汽油在水上能不能烧着
油轮运送的多是原油,原油里面虽然含有可以燃烧的成分,大多还是不能燃烧的。而且,原油泄到海上之后,会迅速扩散,形成油膜,再加上海面的波动情况,一般是无法用燃烧来处理的,只有积聚得很多,回收困难或回收价值不大或可能造成的损失很重的时候才会点燃来烧。这样也只是能处理极少的一部分,燃烧的产物也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油轮泄露造成的污染是无法避免的,去补救只是设法使污染减小罢了。
⑦ 中国为什么不在中国南海开采石油
在南海采油具有技术问题
目前世界上在海上开采石油的
都是在近海开采
开采出来的油可通过管线输往岸上
目前我国在东海的油气田
据岸边只有百来公里
而且水浅
铺设管线很容易
南海除了岛屿
其他地方都是上千米的深水区
具备合适技术条件的
只有靠近岸边的部分
我国如果从海南岛拉管线过去
差不多近千公里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能从远海深水区开采石油的成功先例
而且南海诸岛绝大部分都落在其他国家手中
中国只占有区区几个小岛
⑧ 海上泄漏的石油为什么不能烧掉
第一是海面的温度太低,约20多度,而石油的着火点150度以上。
第二,石油并非易燃品。它里面可燃烧的成分只有4成,其余是沥青、重油等不易燃的物质。通常石化工业里用裂解的办法把不易燃的物质转化成燃料,可使汽油、煤油的产率达到7成。但是汽油是易燃的,因此通常石油通过油轮运到炼油厂,而炼油厂却要很靠近大城市等耗能地,这样能降低运输汽油的危险。
⑨ 为什么会引起海上石油污染
由于世界石油运输主要依靠海上运输,而油船在航行中搁浅、碰撞、触礁、起火爆炸以及船体本身结构破损等造成的溢油事故经常发生,在世界各地,每年大约溢出原油20万~40万吨。
1967年3月下旬,位于英国康沃尔海岸到锡利群岛之间的马温特海湾,到处都是一片死亡景象。螃蟹、海胆、鳌虾和各种鱼类陈尸海滩,海面上是一大片酱黑黏稠的原油。原来在这个月的18日,一艘美国的超级油轮“托里•卡尼”号不慎碰触在名叫“七块石”的暗礁上,8个油槽当即损坏6个,石油大量泄漏出来。为打通航道,最后用飞机炸沉了油船,所载70多万吨原油全部泻入大海。
1978年3月下旬,美国巨型油轮“阿莫柯•卡迪兹”号在法国布勒塔尼海岸线外触礁断裂为二。两个星期之内,它往海中漏出的原油达22万吨,造成历史上最大的漏油事件,浸污海滩达160千米长,不计其数的鱼类死亡。
1989年3月24日,美国9.5万吨级的“埃克林•瓦尔德兹”号油轮在阿拉斯加州的威廉王子湾触礁,船体破裂,2.32万桶的原油泄漏在海上。油膜覆盖了大约1600平方千米的海水。水上的浮油蔓延达4600平方千米。使1万只海獭,10万只海鸟受害。
1991年1月17日开始的海湾战争破坏了大批油井,使大量的原油流入海中,形成的原油带长96千米,宽16千米,漂流的原油估计多达1100万桶,这是海上石油污染事件中最严重的一起。海湾地区有700多口油井在燃烧,每小时喷出1900吨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其烟雾扩散到印度、俄罗斯和非洲部分地区,并造成地中海、整个海湾地区以及伊朗部分地区降黑雨。
墨西哥湾拥有282口海底油井,再加固态垃圾的倾倒,严重污染了200万平方千米海域,来自油井的油和其他燃料,在海的表面形成厚厚的凝聚层。由于油的污染,沿海的一些海鸟不再下蛋,即使下蛋,蛋壳也很容易破碎。有毒物质也影响到了像螈鱼和其他游入江河产卵的鱼类的正常回游规律,因为它们被受到污染物的海流所包围。墨西哥海军打捞出16.1万种浸在水中的含油物,以及来自墨西哥海滩与港口中的1202吨垃圾。
⑩ 用火不能烧去海上油污吗
首先,说他的燃烧:大家都知道,燃烧就产生热量,加大了海洋的蒸发量。那么多的油,产生很多的热量,也增加温室效应。 燃烧还会产生空气的对流,容易产生旋风,形成较大的破坏力。 石油里含有碳、氢、氧、氮、硫、灰分、水分等,它的燃烧产物里有有害气体,如:SO2,CO2 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二次破坏。二氧化碳会增加温室效应。 燃烧后的油渣会继续污染大海,它会随着潮流四处分布危及海洋生物,甚至人类。 石油里还含有汞,(水银) 水银是一种对环境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元素,水银及其化合物能够严重破坏人的神经系统。环境中的水银经过生物富集后,浓度可提高至数百倍乃至数万倍,能够通过生物链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水银主要以甲基水银的形式存在,多在神经组织积累,并且很难排出体外,而孕妇体内的过高的水银含量将导致胎儿中枢神经发育异常。还有就是面较大,无法控制。综上所述:不能把海水上的油用燃烧的办法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