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庆油田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处在贫油的警戒线上,1955年天然石油年产量不足50万吨,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世界先进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中国还没有掌握,极为短缺的石油供给艰难地支撑着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国防储备等方方面面都干瘪着血管焦急地等待石油,严重的“缺血症”已经危机到了共和国的前程。
就在这个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批地质和石油勘探者在松嫩草原上发现了特大型油田。1958年,地质部和石油部在李四光的地质理论指导下,把石油勘探重点转移到被外国专家判定为“无原油”的东部地区,在东北、华北等几个大盆地展开了区域勘探。1959年9月6日,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岩中发现工业性油流,这是中国石油地质工作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时值国庆10周年,这块油田因此命名为“大庆”。1959年的9月26日,松基三井喷涌出的第一股黑色的油流,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贫油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面貌,1965年我国结束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实现了自给。在60—70年代,胜利、辽河、长庆、华北等油气田的相继发现和开发使全国原油产量迅速增长,1978年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从此我国跨人了世界产油大国的行列。
❷ 大庆油田试喷成功是在什么时期
大庆油田试喷成功是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一穷二白的时期,充斥着“中国贫油论"的时期。
大庆油田1959年发现、1960年开发,是我国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陆相砂岩油田之一。油田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北部,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海拉尔等油气田组成。
大庆油田为国家贡献了23.9亿吨的石油。去年大庆油田油气当量仍然在4000万吨以上。其中国内的原油产量3200万吨,仍然占中石油产量的30%。同时大庆60周年还配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代一代在这里传承着这种精神。
(2)大庆什么时候出现石油扩展阅读:
大庆油田于1959年发现、1960年开发,至今已走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石油会战阶段。1959年9月26日,以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为标志,勘探发现了大庆油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用三年时间就拿下大油田,一举甩掉了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
2、快速上产阶段。1963年底,大庆油田结束试验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先后开发了萨尔图、杏树岗和喇嘛甸三大主力油田,以平均每年增产300万吨的速度快速上产,并勘探准备了一批可开发的新油田,为1976年原油产量跨上5000万吨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3、高产稳产阶段。“文革”结束后,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大庆油田也从此迈入“年产5000万”的高产稳产阶段。从1976年到2002年,实现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
4、可持续发展阶段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油田可持续发展出现的诸多矛盾,为确保向国家持续做出高水平贡献,大庆油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维护国家石油供给安全、谋求企业可持续发展、承担国有企业三大责任出发,制定了《二次创业指导纲要》,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工程技术服务和石油装备制造基地。
大庆油田自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7亿吨,累计生产原油18.21亿吨,占同期全国陆上石油总产量的47%;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48.2亿立方米,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1万多亿元,特别是原油5000万吨连续27年高产稳产,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2018年7月,大庆油田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云计算、移动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运维服务、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大庆油田实现信息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提供技术支持,助推双方共同发展。
❸ 大庆油田是哪一年发现的
发现时间1959年9月26日16时
PS大庆油田的发现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石油生产的大国,年产石油达1 亿多吨,不仅可以自给,还有部分出口。可是在1949年,我国年产石油仅12万吨,靠西方的“洋油”过日子。
50年代以前,一种“权威”的地质理论断定:由于油、气是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尸体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化学变化而生成的,所以大型油气田只能在远古时代曾是海洋的海相地层中找到,陆相地层则无油或贫油。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广大地区恰恰属于陆相地层,所以绝大多数外国学者对我国油气储量抱悲观的看法。
但是,中国的地质学家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从40年代开始,根据西北、四川存在油气流的事实,反复论证了东北松辽平原具有油气储藏的预测。1953年,着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基于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和对中国地质的深入考察,指出我国是有丰富油气资源的国家,建议从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开始寻找油田。 经过3年的普查,首先发现了许多有利于证明松辽盆地蕴藏油气的证据。 终于在1959年9月26日上午,在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附近,“松基三井”钻出了工业油源。这时正是新中国建立10周年前夕,为了纪念这个在祖国工业史上值得大庆的日子,大同镇被改名为“大庆”,整个待开发的储油构造带圈定的油田被命名为“大庆油田”。油田为1 亿年前湖泊沉积形成的,油气数量多,质量好。这是我国最大的油田。
1960年初,党中央批准石油部调集数万职工和解放军转业官兵会师大庆,展开了石油大会战。经过3 年时间就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年产5 000 多万吨的大油田,1973年又建成了大庆至秦皇岛的输油管道,并在秦皇岛及大连鲶鱼湾兴建了油码头,为石油的运输开辟了道路。大庆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❹ 大庆油田是哪一年发现和开采的
大庆油田是1959年9月发现,于松辽盆地开采的。
1960年,国家组织大庆石油会战,投入试验性开发。1963年底,大庆油田结束试验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先后开发了萨尔图、杏树岗和喇嘛甸三大主力油田,并勘探准备了一批可开发的新油田。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截至2021年6月,大庆油田自主创新复合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复合驱成为大庆油田战略性接替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复合驱技术的国家。
大庆油田的资源量:
大庆的石油勘探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全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共72万平方千米的广大地区,占据中国陆地面积的1/13。其中松辽盆地面积26万平方千米,纵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在黑龙江境内约占12万平方千米。
在地质历史上,这里曾是一个大型内陆湖盆,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沉积了丰富的生油物质。盆地中心的沉积岩厚度达7000至9000多米。据记载,在这个地区,科学预测,至少蕴藏着100—150亿吨石油储量,可供开采的石油储量为80—100亿吨。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大庆油田
网络—大庆
❺ 大庆油田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1959
年
9
月
26
日,在我国成立十周年的大喜之日的前夕,黑龙江省的西南部一片黑油油的土地上石油工人钻探出石油,开始建设我国第一个特大油田,为了纪念
这个喜庆的日子,油田定名为
----
大庆油田。
❻ 大庆油田是哪年发现的
大庆油田是1959年9月26日16时发现的。
1958年2月石油部对松辽平原进行地质普查。同年11月,石油部批准大庆第一口油井钻探。1959年9月26日该井喜喷油流。
大庆第一口井喷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摘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结束了贫油国的历史。从1960年开始,展开了大庆石油会战,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油田。这口油井是大庆石油会战的历史见证,也是新中国石油工业成就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主要象征。
❼ 大庆石油最原始的储量是多少是1959年发现的吗
1959年3月22日,人们已经确定之前圈定的松基1井没有石油流出。,“7月初至7月20日,松基三井取芯,见到含砂油层,含油饱满,气味浓烈”,“9月26日,松基3井喷
出工业油流,发现大庆油田”。
195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而发现油田的日期也临近国庆,于是,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提议,将油田所在地大同镇改名为大庆镇,以出油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10周年。接下来,石油工业部将这个新发现的油田定名为“大庆油田”。
正是因为大庆等特大油田的发现,新华社在1963年12月4日播发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新闻公报》中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
经可以基本自给了。”
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80年代中国最大的油区,位于松辽平原中央部分。滨洲铁路横贯油田中部。大庆油田于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等48个规模不等的油气田组成,面积约6 000平方公里。勘探范围主要包括东北和西北两大探区,共计14个盆地,登记探矿权面积23万平方公里。油田自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连续25年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大庆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7亿吨,累计生产原油18.21亿吨,占同期全国陆上石油总产量的47%。出口原油3.55亿吨,创汇494.8亿美元,上缴各种资金3242.08亿元,承担原油价差4190亿元。
❽ 大庆油田建成时间
1959年9月。
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1959年9月,勘探发现松辽盆地第一个油田,并正式命名为大庆油田。1960年,国家组织大庆石油会战,投入试验性开发。1963年底,大庆油田结束试验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先后开发了萨尔图、杏树岗和喇嘛甸三大主力油田,
并勘探准备了一批可开发的新油田。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大庆油田的发展历史:
大庆油田开发伊始,大庆石油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用3年时间就拿下大油田,改变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由此开始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1976年至2002年,大庆油田产量曲线一路“高歌”,实现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而世界同类油田的稳产期一般只有3至5年,最多不超过12年,大庆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2003年至2014年,大庆油田实现了原油4000万吨连续12年持续稳产,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油气资源,维护了国家能源战略安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大庆油田
❾ 中国的第一个油田叫什么名字是在哪里发现的
中国第一个工业油田是1937年在甘肃酒泉发现的玉门油田。新中国成立后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是1955年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区东开始开采的克拉玛依油田。
玉门油田发展史:
1938底,孙健初、严爽、靳锡庚等爱国学者在抗日战争的隆隆炮声中来到石油河畔的老君庙旁,1939年,玉门油田正式投入勘探开发。
1939年3月,位于老君庙北15米处的1号井人工挖掘方井见油;8月11日,老一井探明K油层,由此揭开了玉门油矿工业开发的序幕。1940年5月,中国有杆泵采油技术开始用于玉门老君庙油田。
1941年,甘肃油矿局成立。同年10月,四井发生强烈井喷,发现L层,玉门油田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
抗日战争期间,玉门油矿共生产原油25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90%以上,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9)大庆什么时候出现石油扩展阅读:
克拉玛依油田现代状况:
迄今为止,克拉玛依累计发现油气田25座,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8.29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66.6亿立方米;2004年生产原油 1111万吨,生产天然气25.5亿立方米,分别比1958年增加30倍和751倍。
今天的克拉玛依油田,已不再是原来十几平方公里的黑油山,而是以黑油山为基点,向南、北、东三方辐射的千里油区。
随着油气资源的加快开发,克拉玛依石油炼制及化学工业蓬勃发展。在半个世纪以前只有7万吨炼油能力的基础上,建成拥有50多套先进生产装置、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1000多万吨的石化企业,石油化工产品已达220多种,其中一批主导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现在,克拉玛依-独山子石油化工基地,已经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工作对象准噶尔盆地,发育着巨厚生油岩层,蕴藏着86亿吨石油资源和2.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目前探明率分别只有20%和3.4%左右,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❿ 大庆是什么时候挖出石油
1958年9月,松辽石油勘探局最早提出在肇州县“大同镇电法隆起”上安置“松基三井”的井位。1958年9月26日下午4时,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从此中国石油工业历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现在的松基三井纪念碑位于第五采油厂,是为纪念大庆油田发现30周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于1989年9月26日重新建成的。石油工业老领导、原中顾委常委康世恩同志题写碑文:“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