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液化石油气为什么混空气
扩展阅读
活力28哪个产品最好 2025-05-15 05:17:06

液化石油气为什么混空气

发布时间: 2022-07-29 23:27:21

Ⅰ 液化石油气不会与空气或氧气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吗

可燃固体粉尘是可以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的。 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 具有爆炸性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

Ⅱ 石油液化气液化的原理

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在一定的压力下或冷冻到一定温度都可以液化为液体,称为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与石油和天然气一样,是化石燃料。液化气是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由多种低沸点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主要成分是丁烯、丙烯、丁烷和丙烷。尽管大多数能源企业都不专门生产液化石油气,但由于它是其他燃料提炼过程中的副产品,所以含有一定产量。

(2)液化石油气为什么混空气扩展阅读:

一、化学性质

是由碳氢化合物所组成,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烷系或烯类等。丙烷加丁烷百分比的综合超过60%,低于这个比例就不能称为液化石油气。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准,外国的石油公司对液化石油气比较讲究,他们是随季节的变化而调整丙烷和丁烷的配比。

国产液化石油气主要供给家庭使用,还没有考虑到工业需要高质量的要求,所以生产出来的液化石油气丙烷、丁烷含量低且杂质多。

二、危险特性

(1)液化石油气的易爆特性

液化石油气第一个特点也是最大的特点就是液化石油气的易爆性。一般当发生液化石油气安全事故的时候都会出现爆炸的情况,而且在燃烧之前爆炸。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液化石油气的热值比较高,单单从热值来进行比较液化石油气要比普通的煤气的热值要高出好几倍,所以当液化石油气出现安全事故时就会出现爆炸的情况。在爆炸之后就会出现燃烧现象,液化石油气的燃烧也与爆炸的威力相似,破坏性大。

(2)液化石油气的易燃特性

液化石油气具有石油的主要成分,这些成分包括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成分都是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也具备烃类化合物最大的特点就是易燃性。而且液化石油气成分中包含的这些烃类化合物的闪点和自燃点都是非常低的,很容易引起燃烧。

(3)液化石油气的毒性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有毒性的气体,但是这种毒性的挥发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了10%时才会挥发出让人体出现反应的毒性。当人体接触到这样的毒性之后就会出现呕吐、恶心甚至昏迷的情况,给人体带来极大的伤害。

Ⅲ 液化气和氧气不能混合使用,如果不能求解释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物质,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明火即爆炸。
石油气的爆炸极限约1.5%~9.5%。这就是说,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5%~9.5%这个范围时,混合气体 遇火源就能着火爆炸;当液化石油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1.5%时,因可燃气体不足,混合气体不燃烧、不爆炸,1.5%叫做液化石油气的爆炸下限;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高于9.5%时,因氧气不足,混合气体也不燃烧、不爆炸,9.5%叫做液化石油气的爆炸上限。这个是较为准确的答案,其实爆炸极限和该液化石油气的具体组分有关。
当液化气和氧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后(体积比)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

Ⅳ 液化石油气是怎么液化的是降温还是加压

加压。液化气在常温下的饱和蒸汽压大约是0.5兆帕左右,超过这个压力,气体就开始液化。

Ⅳ 液化气石油泄漏时为什么会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为了提醒用户,液化气有泄漏的情况。
液化气生产厂家特别在出厂前添加的臭味剂,乙硫醇(C2H5SH),有强烈的刺鼻气味。目的是提醒用户,液化气在泄漏。也是一种安全措施。

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常识

一、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是从石油加工过程中得来的较轻组分,是饱和和不饱和的烃类混合物。液化石油气属易燃易爆品,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泄漏,并保持燃气具使用场所空气流通。

(一)液化气组份

液化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正异丁烷、正异丁烯等烃类,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戊烷及硫化物等杂质,从不同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液化石油气,其组成有所差异。

(二)液化气的主要特性
(1)易燃易爆。比汽油等油类、天然气有更大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液化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即使在寒冷地区,遇到静电或金属撞击时发出的细小火花,都能迅速引起燃烧。液化气加空气混合浓度2--10%,就会引发爆炸。
(2)气液态体积比值大、易挥发:在常温常压下,液态液化气迅速气化为250--350倍体积的液化气气体。
(3)液态比重比水轻。像油类一样,浮于水面,约相当于水比重的一半。
(4)气态比重比空气重,约为空气比重的1.5一一2倍,所以液化石油气泄漏,极易沉积在低洼处,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5)体积膨张系数大。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是同温度水的体积膨胀系数的10~16倍,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膨胀,气态压力也不断增加,温度每升高摄氏1度,体积膨胀0.3~0.4%,气压增加0.2~0.3MPa 。
(6)沸点低。一般沸点在0℃以下,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即使是冬季最冷的气温条件下,也能自然气化。
(7)闪点低。低于28℃,形成挥发性混合气体的最低燃烧温度叫闪点,闪点易发生的燃烧只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闪点是火灾的先兆。
(8)腐蚀性:液化气中的腐蚀性,主要是少量的硫化物,对钢材设备有微量的腐蚀性,对橡胶有溶化作用。
(9)可嗅性:液化气无特殊气味,为了易于察觉泄漏,在液化石油气中加乙硫醇等添加剂加臭。
(10)毒害性和窒息性:液化石油气有低毒性,当空气中的液化石油气浓度超过1%时,就会使人呕吐,感到头痛;达到10%时,二分钟就能使人麻醉,人体吸入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时,就会发生窒息死亡。

Ⅵ 液化石油气有什么优缺点

主要优点:
1)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为气态,容易与空气混合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燃烧完全,可以大幅度减少CO、HC和微粒的排放。另外,液化石油气的火焰温度低,因此NOx的排放量也相应减少。
2)液化石油气的辛烷值在100左右,因此,燃用液化石油气可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从而获得较高的发动机热效率。
3)冷起动性和低温运转性能良好,在暖机期间无需加浓混合气。
4)燃烧界限宽,稀燃特性优越。燃烧稀混合气,可以减少NOx的生成和改善燃料经济性。
5)不稀释润滑油,可以延长润滑油更换周期和发动机使用寿命。
主要缺点:
1)因为天然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所以其储运性能差。目前广泛采用将压缩天然气充入车用气瓶内储运的办法,这些气瓶既增加了汽车自重,又减少了载货空间。虽然可以通过深冷液化技术制成液化天然气,但技术复杂,生产成本高。
2)一次充气的续驶里程短。
3)CNG或LPG均呈气态进入气缸使发动机充量系数降低;另外,与汽油或柴油相比,CNG或LPG的理论混合气热值小,因此,燃用CNG或LPG将使发动机功率下降。

Ⅶ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为什么不能在同一室内使用

可以在同一个室内使用,但是不宜在同一台煤气灶或者热水器上使用,因为两者热值不同,供气量也不同。

液化石油气是在炼油厂内,由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它极易自燃,当其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了一定的浓度范围后,它遇到明火就能爆炸。

经由炼油厂所得到的液化石油气主要组成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而且其还掺杂着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的硫化物杂质。如果要对液化石油气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可以使用醇胺吸收塔将其中的氧硫化碳进行吸收脱除,最后再用碱洗去多余的硫化物。

经由天然气所得到的液化气基本不含有烯烃。液化石油气主要是碳氢化合物所组成的,其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的烷烃等。当然,液化石油气的成分组成也是有标准的,并不是该成分组成的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液化石油气,只有气体组成成分丙烷加丁烷百分之比超过百分之六十才可以被称为液化石油气。



Ⅷ 有关液化石油气的安全知识

一、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液化石油气是从石油加工过程中得来的较轻组分,是饱和和不饱和的烃类混合物.液化石油气属易燃易爆品,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泄漏,并保持燃气具使用场所空气流通. (一)液化气组份液化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正异丁烷、正异丁烯等烃类,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戊烷及硫化物等杂质,从不同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液化石油气,其组成有所差异. (二)液化气的主要特性(1)易燃易爆.比汽油等油类、天然气有更大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液化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即使在寒冷地区,遇到静电或金属撞击时发出的细小火花,都能迅速引起燃烧.液化气加空气混合浓度2--10%,就会引发爆炸. (2)气液态体积比值大、易挥发:在常温常压下,液态液化气迅速气化为250--350倍体积的液化气气体. (3)液态比重比水轻.像油类一样,浮于水面,约相当于水比重的一半. (4)气态比重比空气重,约为空气比重的1.5一一2倍,所以液化石油气泄漏,极易沉积在低洼处,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5)体积膨张系数大.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是同温度水的体积膨胀系数的10~16倍,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膨胀,气态压力也不断增加,温度每升高摄氏1度,体积膨胀0.3~0.4%,气压增加0.2~0.3MPa . (6)沸点低.一般沸点在0℃以下,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即使是冬季最冷的气温条件下,也能自然气化. (7)闪点低.低于28℃,形成挥发性混合气体的最低燃烧温度叫闪点,闪点易发生的燃烧只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闪点是火灾的先兆. (8)腐蚀性:液化气中的腐蚀性,主要是少量的硫化物,对钢材设备有微量的腐蚀性,对橡胶有溶化作用. (9)可嗅性:液化气无特殊气味,为了易于察觉泄漏,在液化石油气中加乙硫醇等添加剂加臭. (10)毒害性和窒息性:液化石油气有低毒性,当空气中的液化石油气浓度超过1%时,就会使人呕吐,感到头痛;达到10%时,二分钟就能使人麻醉,人体吸入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时,就会发生窒息死亡. 二、购买液化石油气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一)成都市的瓶装液化石油气的钢瓶上应有钢号、角阀上应有封口胶套(封口胶套有气瓶充装单位编号).通过钢号及封口胶套上的编号可查找供气单位.用户如购买无封口胶套的重瓶,其合法权益将无法得到保护. (二)液化石油气充装重量规定(GB11627-98):充装重量 总重量5 Kg钢瓶 4.8±0.2Kg; ≥10.6 Kg 15 Kg钢瓶 14.5±0.5Kg; ≥29.8 Kg 50 Kg钢瓶 49.0±1.0Kg. ≥93.0 Kg (三)用户购买液化石油气,只需付给供应单位气费(首次使用应付钢瓶押金,不继续使用凭收据供应单位全额退还用户),供应单位不得收取开户费、集资费、钢瓶磨损费、钢瓶检测费等不合理收费. 三、使用液化石油气的有关问题1、 为什么液化石油气气瓶、灶具不能安装在卧室内? 将液化石油气气瓶、灶具安装在卧室内,如果发生漏气容易造成使人窒息或火灾、爆炸事故. 2、 怎样防止灶具和气瓶上开关损坏漏气? 要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经常注意和教育孩子不要去玩弄开关.因为弄坏开关或忘记关闭,容 易造成漏气,引起火灾或其它事故. 3、 使用液化石油气时为什么要有人照管? 使用液化石气时要随时注意燃烧情况,调节火焰大小和火焰颜色,保持正常燃烧.避免汤水沸溢出来浇灭火焰,或者使用小火时火焰被风吹灭、开关未关而使大量液化气泄漏出来,遇明火会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4、 有哪些原因容易造成漏气? (1) 气瓶上的开关没有关好或手轮下面的压盖螺帽没有拧紧;(2) 耐油胶管老化、开裂、烧损或套接松动;(3) 灶具上的旋塞开关不严密;(4) 减压阀的手轮没有拧紧或橡皮垫圈遗失损坏、变形、脱落. 5、 怎样识别液化石油气气瓶、灶具的漏气? 每次更换气瓶后或嗅到一种特殊的臭气时,或发现封口胶套破损,用户可用肥皂水涂抹各连接处 ,如有气泡出现 ,说明漏气.严禁用明火检查漏气. 6、 发现漏气怎么办? (1) 如果发现漏气,首先要立即关闭角阀开关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严禁各种火种靠近,亦不要 开关电灯或其他电气设备,请供应单位专业人员处理. (2)如果发生大量漏气,而角阀开关失灵,首先要严格防止各种火种靠近,亦不要开关电灯、或其 他电器设备、除应立即报警外,要尽快设法用塑料布等物强制捆扎阻漏,并请供应单位专业人员处理. 7、 发生火险怎么办? (1) 如果发生灶具连接处、胶管、减压阀部位漏气着火不大的,只需把气瓶角阀开关关闭,一般会 自行熄火,如果火大可用大块湿布扑灭;(2)如果是气瓶与角阀连接处着火,或火太大无法关角阀、或因火大使角阀开关失灵了,一方面要 用水浇瓶降温、迅速用棉被、毛毯浸水后去扑灭火焰,再设法包扎阻漏,尽快并请供应单位专业人员 处理.送往供应站处理;(3)如果室内发生火灾,不要惊慌、要迅速关紧角阀开关,拧下减压阀或剪断胶管,把气瓶移到室 外安全空旷的地方,如瓶温高,要用冷水浇淋降温,并通知供应单位处理. 8、 气瓶里有残液怎么处理? 因受液化石油气的质量和气温的影响,气瓶里剩有少量残液是正常的,用户切不可自行处理.因为残液倒出后容易挥发,遇有火种会造成严重灾害.所以,瓶内残液必须退回供应单位统一处理. 9、用户自己应该经常做好哪些安全检查工作? (1) 点火前要检查各种设备是否漏气,如果漏气就不能点火. (2) 临睡、外出和使用后,要检查气瓶和灶具开关是否关闭. (3) 开启角阀前,首先应该检查开关是否关着,以防前一次使用后没有关,下一次使用时又使劲开,容易将角阀弄坏,甚至发生事故. (4) 经常检查气瓶角阀手轮的压盖六角螺帽有否松动;耐油胶管有无破裂;耐油管路连接可紧. 四、用户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注意事项:1、要在单独的砖瓦结构厨房中使用,正确安放液化石油气的设备. 2、钢瓶必须要直立放置,不允许卧放或倒放. 3、钢瓶必须要远离热源,摆放在易搬动、周围没易燃物,较通风的地方,灶、瓶距离在80公分以上,不得以任何形式对钢瓶加热. 4、装减压阀前要检查密封橡皮圈,做到无变型、缺损、装减压阀手轮要对正阀口,要逆时针旋转上紧. 5、橡皮管、灶具开关、减压阀及手轮至瓶阀连接部位是较易漏气部位,检查漏气请用肥皂水涂刷检查部位,切勿用火查漏. 6、不准私自拆卸、改装液化石油气专用设备,有问题请交供应单位处理. 7、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时要及时关紧瓶阀,打开门窗,进行通风疏散.在泄漏场所,要严禁各类明火(包括烟头)严禁开、关各类任何电器设备. 8、发生火灾要尽快切断气源(关瓶阀),切忌将瓶放到,并及时报火警,电话:119. 9、勤检查、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保安全请在睡觉前、出门时关上钢瓶角阀. 10、严禁私自排放钢瓶中的残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