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液化石油气失火时应该如何应对呢
液化石油气是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低分子烃组成的混合物。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低毒气体。我们平时闻的液化石油气有特殊味道,是因为添加了恶臭剂。气态时相对密度(与空气比)为1、5-2;低温或加压时,为棕黄色液体,液态时相对密度(与水比)约为二分之一,微溶于水。由液相变为气相时,体积扩大250-300倍,易聚集在低洼处。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花和高温燃烧爆炸。爆炸极限一般约为1、5%--10%,由于组成成分不同,有的爆炸上限能达到33%。空气中含有10%的液化石油气时,人在该气体中5分钟就会麻醉,时间稍长时,即可致人死亡,容器最大允许充装量为85%。 要掌握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利用检测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气体浓度;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
Ⅱ 易燃、毒性气体发生泄漏时,有哪些紧急处置方法
在运输、储存及使用过程中,由于个别储罐质量低劣,焊接开缝;人员思想麻痹,不按照安全规程进行装卸和充装,随意倾倒残液;阀门损坏或者受机械损坏等,往往造成气体泄漏事故。加之这些气体本身具有易燃性、毒害性,所以一旦泄漏,通常难以及时堵漏而引起爆炸和大面积起火,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殃及四邻带来更大的灾害。通过总结各地堵漏的成功经验,分析并归纳出了七种方法:
1.关阀断气法
关阀断气法是当气体储存容器或者输送管道有泄漏时,迅速找到泄漏处气源的最近控制阀门,关闭阀门,断绝气源,从而防止泄漏的方法。这是在阀门未损坏的条件下一种最便捷、最迅速和最有效的方法。在具体操作时,应当首先了解所漏出的是什么气体,并且根据气体的性质做好相应的人身防护,站在上风方向向储气容器撒冷水冷却、吸收,使之降低温度,然后将阀门旋紧。如果在阀门关闭后泄漏处仍然滞留有雾化的气体时,应当用喷雾水将其驱散,防止雾化的燃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范围,遇火源而发生爆炸;防止有毒气体使人员中毒。
2.化学中和法和水溶解法
化学中和法主要是根据所泄漏气体的性质,用能与其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从而消除泄漏气体的危险性的方法。水溶解法主要是根据所泄漏气体的水溶性,将其在水中溶解,从而消除泄漏气体的危险性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具体操作时,操作人员应当佩戴隔绝式防毒面具。通常对酸性气体泄漏时,可以将气瓶浸入石灰水池中使之中和,以避免作业环境受到污染。因为石灰水不仅可以冷却降温、降压,还可以中和、溶解大量有毒气体,例如氰化氢、氟化氢、二氧化硫及氯气等都是酸性气体,它们都能够与碱性的石灰水起中和作用。如果现场没有石灰水,也可将气瓶浸入清水中。因为大部分气体都有一定的水溶性。当氨气瓶漏气时,最好将气瓶浸入清水池中。这样即可以减少损失,也可以保障人身安全。但氨气泄漏绝不可以浸入石灰水中,因为熟石灰水是碱性物质,氨亦属碱性。石灰水虽有冷却作用,但不能使氨气充分溶解于石灰水中。
3.夹具堵漏法
夹具堵漏法主要是利用专门的夹具进行堵漏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输送气体的管道及有关的法兰、阀门、弯头及三通等部位或者小型设备的泄漏。它按照夹具的构造及作用原理,主要有顶压堵漏、注胶堵漏、卡箍堵漏、压盖堵漏、捆扎堵漏和引流粘结堵漏等方法,见表9-6。
表9-6几种夹具堵漏法
4.点燃烧尽法
点燃烧尽法主要是针对可燃气体的,就是当关断阀门断气无效,且在容器、管道的上部或者旁侧泄漏时,在泄漏处的气体还没有达到爆炸浓度之前,迅速将泄漏气体点燃,以防止所漏气体达到爆炸浓度范围遇火源而发生爆炸的方法。这种方法如果运用得好,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例如,2001年11月9日,在石家庄炼油厂至液化石油气储罐总站的液化石油气管道被一挖掘机挖破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石家庄市特勤大队接警后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站合作,首先停止液烃输送,并且将泄漏点相邻的两个阀门关死,请专家在两阀门之间泄漏点的另一端的管道段的适当位置,用风冷机钻钻一孔口,将滞存在两阀门之间管道内的液化石油气卸出,同时将卸出的液化石油气用管道引至安全地点点燃,至燃尽时,将残存在泄漏口附近管沟内的液化石油气用防爆电风扇吹扫干净,经过可燃气体测爆仪测试无爆炸危险时止。整个泄漏处置过程,未造成一人伤亡。此次处置泄漏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采用点燃烧尽法是可行的。
此外,在处置气瓶泄漏时,如果漏出气体已着火,如有可能,应当将毗邻的气瓶移至安全距离以外,并且设法阻止逸漏。但应当注意的是,不得在泄漏气体能够有效封堵之前将火扑灭,否则泄漏的可燃气体就会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或者使具有毒性的气体聚集,因此在停止逸漏之前应当首先对容器进行冷却,在能够设法有效堵漏时才能将火扑灭。否则,应当大量喷水冷却,以防止气瓶内压力因受热而升高。当其他物质着火威胁气体储器的安全时,应当用大量开花水流喷洒气体储器,使其保持冷却,如有可能,应当将气体储器从火场或危险区移走;对已受热的乙炔瓶,即使在冷却之后,也有可能发生爆炸,故应当冷却至环境温度时的允许压力且不再升高时止;如在水上运输时,可投于水中。
当需要采用点燃烧尽法时,指挥员应当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决定,切记不可久拖。拖得时间越长,所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如果超出了一定的时间,当现场气体扩散已达到爆炸浓度范围时就不能再进行点燃。泄漏气体被点燃后,应当再做堵漏和灭火的准备工作。在没有找到有效的止漏办法的情况下,不得将已燃的火扑灭,如果无法有效制止漏气,那就只能让其燃尽为止。但应当及时对火焰能辐射到的容器、管道的受热面进行有效冷却,以防止管道受热而引发爆裂,造成更大的灾害。
5.封冻堵漏法
封冻堵漏法主要是当泄漏液化燃气的容器管阀处于裂缝泄漏时,在泄漏压力较小的情况下,用棉及麻布等吸水性强的材料将裂缝包裹起来并且向布上洒水(不宜用强水流),利用液化燃气的蒸发潜热特性(液化石油气的沸点是-42℃)将水湿后的麻布与裂缝冷冻起来,从而将漏气止住而后进行处理的方法。例如,1997年5月19日,一辆液化石油气槽车行至石家庄市正定县县城内时发现液相阀门漏气,司机立即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报警,公安消防大队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指挥员采取果断措施,使用封冻堵漏法进行了有效处理,避免了一场大爆炸的发生。
6.木楔封堵法
木楔封堵法主要是当泄漏是盛装燃气容器的阀门自根部断开时,迅速用木楔在泄漏口用橡皮锤砸紧封堵。这种方法是十分危险的,但阀门从根部断裂时,也只有此种方法有效。例如,1998年的4月16日2时30分,河南省新乡钢厂的一辆满载12t液化石油气的红岩牌槽车被另一辆满载10t液化石油气的斯特太尔槽车牵引着在石家庄市南二环路由西向东穿行南二环铁路地道桥时,由于红岩牌槽车超高,加上道路坎坷不平,车身颠簸,槽车顶部的气相阀门及安全阀从根部被撞断,顿时大量气化的液化石油气外喷,形成了一条几米高的气柱,浓浓的液化石油气迅速向四周弥漫,情况十分危急。地道桥上方正好停放有一节装有60tTNT炸药的车厢和120t其他军用爆炸品的车厢;地道桥东北为居民住宅楼群,地道桥西150m是列车机务段储油量为100m。的加油站,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当地消防队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指挥员周密部署,立即通知铁路部门,停止一切过往车辆通行,马上将TNT炸药及其他爆炸品车厢牵引至安全地点;对泄漏液化石油气的槽车进行检查,并且设法将未泄漏槽车与泄漏槽车分开,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侦察泄漏点,并且设根据泄漏点的情况果断、迅速采取木塞封堵法将泄漏口堵死,一场危及石家庄全市安全的大爆炸得到了避免。此案例充分说明,当盛装气体的容器阀的门从根部断开泄漏时,在没有其他更有效办法的危急情况下,用木楔封堵法是有效而可行的。但同时也说明我国的压力容器安全监察不利。根据有关规定,充装液化燃气容器的液相和气相管的出口应当安装过流阀保护。如该阀在阀门的根部断裂、容器内的液化石油气快速向外泄漏时,会由于流速过快而自动关闭。而我国很多的液化石油气容器没有安装过流阀保护,这些都是教训。
7.注水升浮法
注水升浮法主要是针对液化气体来说的,主要是当液化气体储器处于下部泄漏时,借用已有或临时安装的输水管向容器内注水,利用水与液化气体的密度差(在15℃时丙烷的密度为0.507kg/L;正丁烷的密度为0.583kg/L,均比水轻得多),使容器内的液化气体升浮到破裂口之上,水就会自然沉降于容器的底部,这时破裂口就只能泄漏出水,这样就可以暂时阻止了液化气体的泄漏,也就留出了彻底堵漏(如更换阀门等)的时间。在使用此方法时,为了防止注水过多、压力过大,使液化气体从容器的顶部安全阀处逸出,一般采取边倒液边注水的方法。如果不能从容器的顶部倒液且容器内满液时,可以先从容器的下部倒液至5%~10%时再注水,以免耽误的时间太长,使漏出的气体达到爆炸浓度范围;也可以先在下部漏气暂止时再倒液,这样交替进行,以及早止住漏气、安全倒液为目的。例如,北京市云岗液化石油气储罐站曾经利用此方法成功将一个10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排污阀冻裂的泄漏堵住,避免了一场液化石油气大爆炸。
Ⅲ 液化石油气企业应急预案中明确的应急保证措施有哪些
液化石油气企业应急预案中明确的应急保证措施有:
一、液化石油气泄漏应急措施
1、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而未着火时,应马上疏散人同。
2、立即关上气瓶的角阀或管道煤气表前的总阀门。
3、及早打开门窗,加强室内外空气的对流,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燃气浓度。
4、由于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地表面积存较多,所以应采取向外扫地的方式,氢沉降的液化石油气向室外驱散。
5、如果室内有明火应立即熄灭。
6、电器设备的开关不得开户或关闭。
7、迅速查找液化石油气泄漏原因。
8、如果气瓶漏气,可用湿毛巾、肥皂、黄泥等临时将漏气处堵住,把钢瓶挪到空旷处并通知煤气公司抢险队来处理,此时必须杜绝一切火源。
二、液化石油气火灾应急措施
1、液化石油气泄漏失火,必须尽快进行扑救。扑救越及时越易扑灭,损失也越小。扑救液化石油气要讲究方法,不然还可能把事故扩大。
2、如液化石油气漏气着火,火势不大的,要马上疏散人员保持镇静,绝对不能惊慌失措,首先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将火扑灭,然后关上气瓶的角阀或管道气的总阀门。 3、如液化石油气瓶角阀漏气着火,先用干粉灭火器将火扑灭,然后用毛巾或湿布垫着手关闭气瓶角阀。
4、在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时,如果发现火焰发白并且伴有“吱吱”声响,瓶体出现颤抖摇晃时,这是爆炸前的征兆,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避免造成不应有的人中伤亡事故,同时打119电话报警。
5、火灾现场或其附近还有其他气瓶时,应立即将其挪到远处,防止被燃烤爆破。
6、当事故现场火灾危及到人身烧伤,即紧急把伤者隔离火源,并把火扑灭,轻度烧伤可即包扎处理,中、重度烧伤者马上送医院治疗,并进行医学观察。
Ⅳ 如何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
你好,液化石油气的扑救措施如下:(1)切断气源,堵住漏点。①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气源。②若阀门损坏,用麻袋片缠住跑气处,或用卡箍堵漏。③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④结冰堵漏。液化气从液相变成气相时要吸收大量热能,跑气处温度急剧降低。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向跑气处放水,使之结冰,借以堵塞。如有疑问,欢迎提问。
Ⅳ 请问,气瓶着火了应该怎么办
煤气罐泄漏着火时,千万不要慌张,更别跑开。要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用冷水冷却瓶体,用抹布、麻袋、被褥等浸水后盖在气瓶上,使火焰窒息。如果发现角阀的手轮不好关,或压力上升、压盖脱掉漏气时,应用双手用力按住角阀手轮,不要离开,让别人用绳子将其绑牢,然后把钢瓶移到安全地带,通知燃气公司处理。
如果角阀损坏,不能切断气源,这时不要盲目灭火,可以迅速把钢瓶搬到室外安全地方,任其燃烧,并不断淋水降温,防止气瓶受热发生爆炸。此时,切不可将着火的煤气罐倒在地上。因为气瓶立于地面燃烧,无论出口是否装减压阀,一般不会发生爆炸。而横卧的气瓶内的煤气会经瓶口流出,迅速膨胀250一300倍,燃烧时产生高温,导致气瓶爆炸伤人。一时不慎把气瓶碰倒,要及时把它竖起来。煤气罐着火,可采用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扑救。用干粉灭火时,如果把干粉撒向火源根部,火会立即熄。但若向火苗上撒,则不能奏效。在周围余火没有熄。不宜把着火气源的火焰熄灭,以防煤气扩散引巡再次爆炸起火。
Ⅵ 液化石油气供应站钢瓶泄露事故应采取什么应急处理措施
1.迅速切断站内全部电源、火源
2.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准备灭火器随时灭火,派人在附近一定范围内对居民单位宣传禁止烟火,用以消除可能的火源。
3.(第一时间同时进行)1)如果是钢瓶瓶体穿孔或者焊缝夹渣泄漏造成的漏气,可以用抢险工作箱里的木楔子将穿孔处塞死,或者用胶带缠绕的方法临时处置一下,封闭泄漏部位再行处理。
2)如果是钢瓶阀杆,阀体脱落,用大一些的木楔子,工具箱里都应该有。
另外国外抢险有一种厚厚的黏黏的压力绷带,我们实习的时候用过,先撕一团堵在泄漏的地方,再像绑伤口一样一层层缠绕,4kg以下的压力都能控制住,国内好像没有引进。
3)如果是阀门关不严的,临时可以用肥皂抹点水弄软,塞到阀口位置,也能起到临时封堵作用,
4.如果泄漏着火,迅速组织职工用灭火器灭火。如果情况不严重,瓶子还能站着,就是阀嘴往外喷火的状况,临时找不到灭火器,也可以从阀口反方向接近钢瓶,拿湿布盖着阀口顺时针拧关闭阀门,即可清除火源。千万不要把着火的钢瓶碰倒了,那就危险了。
5.注意将影响范围内的重瓶“有气的钢瓶”移出危险区域,避免高温再把别的钢瓶烤炸了,
6.对于灭好火的钢瓶,回到第三条进行处理。
Ⅶ 一旦发现下列火患险情,要采取什么措施化学
石油气瓶泄漏着火应及时打开门窗通风,用扫帚从地面扇赶液化气,并查明漏气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严禁划火及开关电器,以防引起火灾和爆炸。一旦着火了,首先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毛巾盖住角阀,然后徒手关闭角阀,气源会被切断,火焰会很快熄灭。若有备用干粉灭火器,则可用它灭火。如发生压母脱落事故,要迅速消灭周围火源,并用湿毛巾等用力堵在角阀上,把气瓶移到室外。家中有人吸烟不慎引燃棉被可以立刻把被子翻过来就可以灭火。废纸篓起火用水直接浇灭。可在集体活动、娱乐场所中遇到火灾险情尽快离开现场,直接拨打119。
Ⅷ 简述可燃性气体燃烧爆炸处置方法
1、漏气处理
钢瓶漏气应及时设法拧紧气嘴,罐体或槽车泄漏实施堵漏,氨瓶漏气应浸入水中,其他剧毒气体漏气应浸入石灰水或水中,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
2、着火处理
当漏出的气体着火时,如有可能,应将毗邻的气瓶移至安全距离以外,并设法阻止泄漏。必须注意,若漏出的气体已着火,不得在气体停止逸漏之前将火扑灭,否则可燃气体就会聚集,从而形成爆炸性或毒性和窒息性混合气体,因此,在停止泄漏之前应先对容器进行冷却,在能够设法停止逸漏时将火扑灭。
当泄漏着火的气瓶是在地面上,且有利于气体的安全消散时,可用正常的方法将火扑灭;否则,应大量喷水冷却,防止气瓶的内压力升高。
当其他物质着火威胁气瓶的安全时,应用大量水喷洒气瓶,使其保持冷却,如有可能,应将气瓶从火场或危险区移走;对已受热的乙炔瓶,即使在冷却之后,也有可能发生爆炸,故应长时间冷却至环境温度时的允许压力,且不再升高时为止。
(8)石油气瓶泄漏着火采取什么措施扩展阅读
报警时要牢记以下7点:
1、要牢记火警电话“119”,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2、接通电话后要沉着冷静,向接警中心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以及着火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
3、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4、打完电话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以便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
5、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消防车道,清除障碍物,使消防车到火场后能立即进入最佳位置灭火救援。
6、如果着火地区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消防队,使他们能及时改变灭火战术,取得最佳效果。
7、在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地区,可采用敲锣、吹哨、喊话等方式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来灭火。
Ⅸ 液化气着火可以采用哪些灭火方法消防天下
用干粉灭火、用湿抹布灭火。
液化石油气是在炼油厂内,由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它极易自燃,当其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了一定的浓度范围后,它遇到明火就能爆炸。
经由炼油厂所得到的液化石油气主要组成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而且其还掺杂着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的硫化物杂质。如果要对液化石油气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可以使用醇胺吸收塔将其中的氧硫化碳进行吸收脱除,最后再用碱洗去多余的硫化物。
经由天然气所得到的液化气基本不含有烯烃。液化石油气主要是碳氢化合物所组成的,其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的烷烃等。当然,液化石油气的成分组成也是有标准的,并不是该成分组成的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液化石油气,只有气体组成成分丙烷加丁烷百分之比超过百分之六十才可以被称为液化石油气。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在国外,他们对于液化石油气的规定就比较讲究,它的定义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对丙烷和丁烷的成分进行调整。但是我国的液化石油气只要是对家庭进行使用,由此便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如果是要将其运用到工业上来,我们就需要对液化石油气的组成标准制定进一步更加细化的配比规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