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液化石油气危险特性哪些
1、易燃易爆性
液化石油气是由低级烷烃和烯烃组成的混合物,最小引燃能量仅为0.2~0.3毫焦,所以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液化石油气无需加热,与空气混合后,一旦遇到火源,如明火、撞击产生的火花、静电火花(如毛衣等可能产生静电服装摩擦时产生的火花)、电气火花(包括手机按键时产生的火花)等,很容易燃烧、爆炸。在空气中,液化石油气爆炸极限约为2%~10%,其爆炸范围宽且爆炸下限低,当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范围时,遇到火种即可发生爆炸。
2、受热膨胀性
液化石油气是混合气体压缩而成的液体,当液体气化为气体时,体积会膨胀250倍。如果往钢瓶内充装过量的液化石油气,一旦受热而发生液化气体积膨胀,就将使瓶壁遭受极大压力,可能爆炸引起火灾。
3、滞留、窒息性
液化石油气比重是空气的1.5~2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漏气时,这些气体就会滞留、聚集在低洼处而不容易扩散。由于液化石油气体容易滞留,而使某一局部的浓度较高,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可能导致人被麻醉、发晕,以致死亡。
㈡ 汽油。柴油。液化气在空气中爆炸极限范围
1、汽油最小爆炸限度 (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1.4,最大爆炸限度 (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7.6。
2、柴油最小爆炸限度 (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0.6,最大爆炸限度 (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7.5。
3、液化石油气最小爆炸限度 (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1,最大爆炸限度 (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12。
(2)石油气的爆炸极限为多少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混合系的组分不同,爆炸极限也不同。同一混合系,由于初始温度、系统压力、惰性介质含量、混合系存在空间及器壁材质以及点火能量的大小等的都能使爆炸极限发生变化。一般规律是:混合系原始温度升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增大,即下限降低、上限升高。
因为系统温度升高,分子内能增加,使原来不燃的混合物成为可燃、可爆系统。系统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扩大,这是由于系统压力增高,使分子间距离更为接近,碰撞几率增高,使燃烧反应更易进行。
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压力降至一定值时,其上限与下限重合,此时对应的压力称为混合系的临界压力。压力降至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成为爆炸系统(个别气体有反常现象)。混合系中所含惰性气体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混合系就不能爆炸。
容器、管子直径越小,则爆炸范围就越小。当管径(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单位体积火焰所对应的固体冷却表面散出的热量就会大于产生的热量,火焰便会中断熄灭。火焰不能传播的最大管径称为该混合系的临界直径。
点火能的强度高、热表面的面积大、点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不等都会使爆炸极限扩大。除上述因素外,混合系接触的封闭外壳的材质、机械杂质、光照、表面活性物质等都可能影响到爆炸极限范围。
危害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和爆炸上限越高时,其爆炸危险性越大。这是因为爆炸极限越宽则出现爆炸条件的机会就多;爆炸下限越低则可燃物稍有泄漏就会形成爆炸条件;爆炸上限越高则有少量空气渗入容器,就能与容器内的可燃物混合形成爆炸条件。
应当指出,可燃性混合物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虽然不会着火和爆炸,但当它从容器或管道里逸出,重新接触空气时却能燃烧,仍有发生着火的危险。
㈢ 常用液化石油气的爆炸下限是多少
石油气的爆炸极限约1.5%~9.5%。1.5%叫做液化石油气的爆炸下限。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高于9.5%时,因氧气不足,混合气体也不燃烧、不爆炸,9.5%叫做液化石油气的爆炸上限。
液化石油气与石油和天然气一样,是化石燃料。液化气是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由多种低沸点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主要成分是丁烯、丙烯、丁烷和丙烷。尽管大多数能源企业都不专门生产液化石油气,但由于它是其他燃料提炼过程中的副产品,所以含有一定产量。
炼油厂在生产其他较为常用的燃料过程中生产液化石油气。
能源企业从地下汲取的天然气中,90%是甲烷。其余是各种液化石油气,从天然气提炼的液化石油气产量多少不等,一般在1%到3%。此外,液化石油气还可从原油中分离。精炼过程会有大约3%的液化石油气产量,如果对炼油厂设备进行优化集中提炼液化石油气,这一产量可以达到30%-40%。
2013年的3·15晚会上曝光,在常州市第三液化气充气站,有人在常州液化气充气站以38元购买了一瓶液化气,这瓶液化气中二甲醚含量高达61.3%。液化石油气里竟然有一半以上是二甲醚。
㈣ 石油气的爆炸极限与含氧量的关系
石油气的爆炸极限约1.5%~9.5%。这就是说,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5%~9.5%这个范围时,混合气体 遇火源就能着火爆炸;当液化石油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1.5%时,因可燃气体不足,混合气体不燃烧、不爆炸,1.5%叫做液化石油气的爆炸下限;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高于9.5%时,因氧气不足,混合气体也不燃烧、不爆炸,9.5%叫做液化石油气的爆炸上限。
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处于爆炸下限或爆炸上限时,混合气体遇火源一般只是发生爆燃。爆燃所产生的压力一般不会超过405千帕(4个大气压)。但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爆炸下限,特别是达到反应当量浓度(约为4.0%),则发生威力最大的爆炸。爆炸时所产生的压力可达709千帕(7个大气压),爆炸后压力还会不断激增,并伴有震耳的声响。
因为液化石油气的爆炸下限低,只要泄漏出少量的气体,就会很快在一定的范围内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所以说液化石油气极易燃
㈤ 天然气和液化气哪个相对更安全
天然气也是我们常说的管道天然气。因为它不含一氧化碳,也比空气轻,一旦泄漏,立即会向上扩散,不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气体。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5%-15%,安全性较其他燃体而言相对较高。天然气且无毒、易散发,比重轻于空气,不宜积聚成爆炸性气体。是较为安全的燃气。
液化石油气大部分是我们所用的瓶装气。因为液化石油气是提炼石油高温裂解得到的多种烃类混合物,所以大部分是比空气重,一旦泄漏,会在室内聚集,不易散发,且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为:1.5%-9.5%,相对天然气更容易达到爆炸的条件,而引发爆炸。
煤气中的一氧化碳易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红蛋白不运输氧气,缺氧而死。因此煤气作为中毒最危险的燃气不可否认。甲烷和短链烷烃本身并没有毒,但是甲烷在不充分燃烧下会生成一氧化碳,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威胁。而短链烷烃对人体的危害较小,基本不会有中毒的情况。因此液化气相对于天然气来说更不容易中毒一些。
二、泄露燃气时谁不容易爆炸?
爆炸极限来说,一般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分散到了爆炸极限范围内,一旦有明火引燃容易引起爆炸。所以说,如果从泄露这个角度来看,爆炸极限的下线越高越窄越安全,另外,高于爆炸极限上限不会爆炸。以下是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
天然气:范围根据气源在70%-90%之间。一般来说,近似的认为天然气爆炸极限在5-15%。
液化气:一般近似的认为爆炸极限在1.5%-9.5%。
煤气:一般生活用的煤气属于焦炉煤气近似4.7%-37.6%。
也就是说,三种燃气中天然气更安全一些,液化气和煤气更容易爆炸。
注意:虽然天然气更不容易爆炸,但也要绝对防止泄露!
在事故发生案例分析中,天然气和液化气都有各自的安全优势,但无论使用哪种能源都要做好安全措施。
虽然从这些对比来看,天然气是要比液化石油气安全。但是我们无论是使用天然气还是液化气都应该按照规范要求去使用,才能最根本的杜绝燃气事故的发生。
㈥ 液化石油气浓度多少 容易引起爆炸
液化气的爆炸极限于液化气的组分有很大关系,体积百分比一般在2%到12%左右。当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这个范围,且有足够的点火能量就会发生爆炸
㈦ 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它们的燃点各是多少
1、液化石油气(LPG):燃点490℃,比重1.5~2(气态相对于空气)/比重0.54(液态相对于水),爆炸极限1.7%~9.7%。
2、天然气:燃点650℃,与空气比重0.58~0.79,爆炸极限5~15%。
3、煤气:混合气体,燃点超过500度。
由大到小排序: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
(7)石油气的爆炸极限为多少扩展阅读:
一、液化石油气的物理性质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丙烷的沸点是-42摄氏度,因此是特别有用的轻便燃料。这就意味着即使温度很低,丙烷从高压容器释放后,也能立刻汽化。因此它是清洁燃料,不需要许多设备使其汽化并与空气混合。一个简单喷嘴就足够了。
丁烷的沸点约为-0.6摄氏度,温度很低时不会汽化。因此丁烷的用途有限,需与丙烷混和使用,而非单独使用。
二、煤气应用
混合煤气被广泛用作各种工业炉的加热燃料。此外,尚有用蒸气和空气一起吹风所得的“半水煤气”。可作为燃料,或用作合成氨、合成石油、有机合成、氢气制造等的原料。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广泛用作城市煤气和工业燃料;在70年代世界能源消耗中,天然气约占 18%~19%。天然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三、天然气的理化性质
天然气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储集层中以烃为主体的混合气体的统称,比重约0.65,比空气轻,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
天然气主要成分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和少量一氧化碳及微量的稀有气体,如氦和氩等。天然气在送到最终用户之前,为助于泄漏检测,还要用硫醇、四氢噻吩等来给天然气添加气味。
天然气不溶于水,密度为0.7174kg/Nm3,相对密度(水)为0.45(液化)燃点(℃)为650,爆炸极限(V%)为5-15。在标准状况下,甲烷至丁烷以气体状态存在,戊烷以上为液体。甲烷是最短和最轻的烃分子。
㈧ 假如液化石油气在使用过程中漏气,当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多少时候会发生爆炸
答案:爆炸极限(1.5%~9.5%)
液化石油气虽然使用方便,但也有不安全的隐患。万一管道漏气或阀门未关严,液化石油气向室内扩散,当含量达到爆炸极限(1.5%~9.5%)时,遇到火星或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为了提醒人们及时发现液化气是否泄漏,加工厂常向液化气中混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或硫醚类化合物。一旦有液化气泄漏,立即闻到这种气味。
㈨ 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含有氢气和碳五以上的烃,也可含有硫化物等杂质。
石油气即所谓的石油气体,一般指天然气、油田气、炼厂气及石油裂解气。天然气是从有气无油的气井中开采出来的。油田气又称油田伴生气,是伴随石油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和油田气是气烃的巨大来源。
天然气和油田气主要由低分子烷烃所组成(主要成分为甲烷),还有微量的环烷烃。某些天然气还会含有极微量的芳香烃。除此之外,天然气中还含有氢气、硫化氢、硫醇、二氧化碳和氦、氖等惰性气体。
环境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㈩ 液化石油气在通风情况遇到明火会爆炸吗
这个要看液化石油气的浓度,遇到明火爆炸是要液化石油气达到一定浓度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