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拿来干什么用啊
扩展阅读
美团费用是怎么收的 2025-05-17 12:09:09

石油拿来干什么用啊

发布时间: 2022-07-23 04:42:00

⑴ 石油可以用来做什么

石油的用途有如下十项:

1.燃油

这个应该没有悬念,而且消耗了大部分的石油。72%的石油用于制成各种燃油:汽车上的柴油、汽油,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的燃油。

2.塑料

塑料无所不在,牙刷、盆、瓶子、iPad、圣诞老人……随便就可以数出一大串,原来,我们生活在石油的包围圈里——几乎所有的塑料都是石油产品,如果没有专门了解,我们很难把黑乎乎的石油与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塑料制品联系起来。

3.沥青

沥青也叫柏油,是石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也有天然形成的沥青。全球有铺装路面的公路总长为1700多万公里,可以想象消耗了多少沥青!

4.衣服

我们从衣服标签看到的涤纶、腈纶、锦纶等面料,都是由石油生产的合成纤维。纺织所使用的纤维中,化学纤维的比重接近3/4,天然纤维占比仅有1/4,而90%以上的化学纤维产品依赖于石油,所以想想看,你一生要“穿”掉多少石油?

5.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耐高温、低温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鞋子、体育用具、轮胎、电线电缆等物品都能找到合成橡胶的身影,而石油就是制作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

6.制药

制药确实与石油密不可分。先不说间接耗材,如包装使用的塑料,就连药品本身也依赖石油。例如苯,许多药都从苯衍生而来,而苯又是从石油里制取,现代医药的进步也和石化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另外假肢、人造器官以及医用X光片及其处理溶液等等也使用了石油制品。

7.清洁用品

如果没有了石油,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很脏。我们用的清洁用品很多都是石油制品,如洗涤剂、洗发水、沐浴乳、肥皂等等,里面都含有石油的衍生物。

8.食品

石油不仅用来制造化肥、杀虫剂等,很多食物的保鲜、染色、以及调味都有石油产品的参与,还有我们嚼的口香糖……如果算上食品生产间接消耗的石油,那么人一生要"吃"掉551千克石油。一瓶500毫升的纯净水,经过发现水源、开采、净化、装瓶、运输等环节,最后摆在你面前,一共需要消耗167毫升的石油。

9.润滑油(润滑脂)

润滑油、润滑脂广泛用于各种机器润滑,如果没有润滑,几乎所有的机械都不能正常运转。润滑油、润滑脂(黄油)里面的成分大部分是石油炼制的基础油,许多润滑油里面90%的成分是石油。生活中较常见的润滑油是汽车发动机用的发动机润滑油,俗称机油。

10.化妆品

石油也是制作化妆品的原料,含量较高的可达80%!石油精炼或合成出来的油、石蜡、香精、染料等,都用来制作化妆品。有兴趣的话可以留意一下自己所使用的化妆品成分表,看看里面到底含有哪些东西。

(1)石油拿来干什么用啊扩展阅读:石油的性质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1.0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2012年开采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实际上,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原料

扩展链接:石油-网络

⑵ 石油是干什么的

石油可以提炼成汽油、煤油、柴油、沥青、润滑油、石蜡等用于国家的经济生产中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石油的起源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着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着《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石油或其附属品的身影,不知你注意了吗?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等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而我们日常所用的天然气(液化气)是从专门的气田中产出的!通过输气管道和气站再到各家各户。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 既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潟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形貌与成分
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的越高颜色越深。原油的颜色越浅其油质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车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

石油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以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

在整个的石油系统中分工也是比较细的:
物探: 专门负责利用各种物探设备并结合地质资料在可能含油气的区域内确定油气层的位置;
钻井: 利用钻井的机械设备在含油气的区域钻探出一口石油井并录取该地区的地质资料;
井下作业: 利用井下作业设备在地面向井内下入各种井下工具或生产管柱以录取该井的各项生产资料,或使该井正常产出原油或天然气并负责日后石油井的维护作业;
采油: 在石油井的正常生产过程中录取石油井的各项生产资料并对石油井的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
集输: 负责原油的对外输送工作;炼油 将输送到炼油厂的原油按要求炼制出不同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 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 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除个别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馏分较少,渣油占1/3。组成不同类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别,产品的性能也不同,应当物尽其用。大庆原油的主要特点是含蜡量高,凝点高,硫含量低,属低硫石蜡基原油。

从寻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经过四个主要环节,即寻找、开采、输送和加工,这四个环节一般又分别称为“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下面就这四个环节来追溯一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

“石油勘探”有许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终要靠钻井来证实。一个国家在钻井技术上的进步程度,往往反映了这个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有的国家竞相宣布本国钻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们在石油工业发展上迈出了最早的一步。

“油田开发”指的是用钻井的办法证实了油气的分布范围,并且有井可以投入生产而形成一定生产规模。从这个意义上说,1821年四川富顺县自流井气田的开发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气田。

“油气集输”技术也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公元1875年左右,自流井气田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我们现在称呼的“输气管道”,总长二、三百里,在当时的自流井地区,绵延交织的管线翻越丘陵,穿过沟涧,形成输气网络,使天然气的应用从井的附近延伸到远距离的盐灶,推动了气田的开发,使当时的天然气达到年产7000多万立方米。

至于“石油炼制”,起始的年代还要更早一些,北魏时所着的《水经注》,成书年代大约是公元512~518年,书中介绍了从石油中提炼润滑油的情况。英国科学家约瑟在有关论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纪,中国就已经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见,在这以前中国人就对石油进行蒸馏加工了”。说明早在公元六世纪我国就萌发了石油炼制工艺。

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具有不同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物为主要成份的一种褐色、暗绿色或黑色液体。

⑶ 石油能用来做什么

石油产品可分为: 燃料、 溶剂与化工原料、 润滑剂、石蜡、沥青、石油焦等6类。 其中, 燃料产量最大, 约占石油总产量的90%; 润滑剂品种最多, 产量约占5%。 各国都制定了相应产品标准, 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汽油
汽油是消耗量最大的燃料品种。 汽油的沸点范围(又称馏程)为40 ~ 205℃, 密度为0.70~0.78克g/cm3,商品汽油按该油在汽缸中燃烧时抗爆震燃烧性能即辛烷值大小区分,标号越大,性能越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的燃料。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剂以改善使用和储存性能。清洁汽油对其中的硫、苯、芳烃、烯烃、铅含量有严格限制。
喷气燃料
喷气燃料即航空煤油,主要供喷气式飞机使用。沸点范围为60~280℃。为适应高空低温高速飞行需要,这类油要求发热量大,在~50℃不出现固体结晶。
灯用煤油
灯用煤油,沸点范围为180 ~ 310℃,主要供农村照明用。要求火焰平稳、光亮而不冒黑烟。目前产量愈来愈小。
柴油
按沸点范围分180~370℃的轻柴油和350~410℃的重柴油两类。商品柴油按凝固点分为不同牌号,使用最广的是0#、-10#柴油。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船舰。由于高速柴油机(汽车用)比汽油机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长速度大于汽油,一些小型乘用汽车也改用柴油。对柴油质量基本要求是燃烧性能和流动性好。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
燃料油
用作锅炉、轮船及工业加热炉的燃料。商品燃料油用黏度大小区分不同牌号。
石油溶剂
用于轻纺、橡胶加工、涂料工业做溶剂,或清洗仪器、仪表、机械零件。
润滑油
从石油制得的润滑油约占总润滑剂产量的95%以上。除润滑性能外,还具有冷却、密封、防腐、绝缘、清洗、传递能量的不同作用,并因此衍生处不同要求的产品。其中,产量最大的是内燃机油(占40%),其余为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电器绝缘油、压缩机油,合计占40%。商品润滑油按黏度分级,负荷大,速度低的机械用高黏度油,否则用低黏度油。润滑油产品比起燃料油,价值较高。炼油装置生产的是采取各种精制工艺制成的基础油,再加多种添加剂,因此具有专用功能的各类添加剂产品研制极其重要,附加产值也高。
润滑脂
俗称黄油,是润滑剂加稠化剂制成的固体或半流体,主要用于不宜使用润滑油的轴承、齿轮部位。
石油蜡
包括石蜡(占总消耗量的10%)、地蜡、石油脂等。石蜡主要做包装材料、化妆品原料及蜡制品,也可作为化工原料产脂肪酸(肥皂原料)。
石油沥青
可以供道路、建筑用,主要用于铺路。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产品中高等级道路沥青需求增大。
石油焦
用于冶金(钢、铝)、化工(电石)行业做电极。
除上述石油商品外,各个炼油装置还得到一些在常温下是气体的产物,总称炼厂气;可直接做燃料或加压液化产液化石油气,可做化工生产原料。 炼油厂提供的化工原料品种很多,是有机化工产品的原料基地。常压下的气态原料可用于制乙烯、丙烯、合成氨、氢气、乙炔、碳黑。液态原料(液化石油气、轻汽油、轻柴油、重柴油)经裂解可制成发展石油化工所需的低碳烯烃,是发展石油化工的基础。炼油厂还是苯、甲苯、二甲苯等重要芳烃的提供者。各个炼油装置生产的产物都需按商品标准加入添加剂和基础油进行调和方能作为商品使用。石油添加剂用量少,功效大,属化学合成的精细化工产品,是发展高档产品所必需的。

⑷ 石油的用途是什么

石油,也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³,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今天88%开采的石油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
产品分类
石油经过加工提炼,可以得到的产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石油燃料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如下五种:
1.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有航空汽油,车用汽油等。
2.喷气式发动机燃料(喷气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压燃式发动机燃料(柴油机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气燃料即液态烃。
5.锅炉燃料有炉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润滑油和润滑脂
润滑油和润滑脂被用来减少机件之间的摩擦,保护机件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并节省动力。它们的数量只占全部石油产品的5%左右,但其品种繁多。
蜡、沥青和石油焦
它们是从生产燃料和润滑油时进一步加工得来的,其产量约为所加工原油的百分之几。
溶剂和石油化工产品
后者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基本原料和中间体。

⑸ 石油的定义与用途分别是什么

一、石油的定义有人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这是因为石油在工农业生产中肩负着像血液一样的重要职责,是不可缺少的能源;天上飞的,地面跑的,没有石油都运转不动。有人说:“石油是现代文明的神经动脉。”这是因为没有石油,维持这个文明的一切工具,便告瘫痪。有人说:“石油是黑色的金子。”这是因为石油也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石油产品进行加工,可以制成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五千多种,它像黑色的金子,吸引着人们去开采。这些都说明:石油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种生命线,它对经济、政治、军事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极大。
石油外观上看是一种黑乎乎的油状粘稠液体。它是一种深藏于地下的可燃性矿物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据科学家分析:将来有可能开采的石油资源,1/3在大陆,1/3在浅海,1/3在深海和两极。海洋将成为人们开采石油的重要基地。海洋里为什么会蕴藏着这么丰富的石油呢?原来,海洋里有数不清的生物和微生物。其中有居住在海底的珊瑚、藻类、软体动物及漂浮在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它们繁殖很快,能产生大量的有机质,这些是生成石油的原材料。死亡的海洋生物遗体,跟泥沙一起沉积、埋藏在海底,在缺乏氧气的环境里,受到高温、高压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最后就会变成一滴滴的石油。起先它们分散在各自的生成地,后来随着海底地形的变化,聚集到了一起,形成了储油盆。数不清的油滴聚集在一起,就成为有开采价值的石油矿藏。
那么,什么是石油呢?从实质上讲,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或是多种烃的混合物。最初人们把自然界产出的油状可燃液体矿物称为石油,把可燃气称为天然气,把固态可燃油质矿物称为沥青。随着对这些矿物的深入研究,认识到石油、天然气和沥青在成因上互有联系,在组成上都属于碳氢化合物,因此将它们统称为“石油”。
1983年第11届世界石油大会对石油定义为:石油(Petroleum)是自然界中存在于地下的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烃类化合物为主,并含有少量杂质的复杂混合物。原油(Crude Oil)是石油的基本类型,存在于地下储集层内,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呈液态。天然气(Natural Gas)也是石油的主要类型,呈气相,或处于地下储集层时溶解在原油内,当采到地面,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从原油中分离出来时又呈气态。我们把从油井中采出来的未经加工的液态石油称为“原油”。但在工业界、日常应用中,通常“原油”与“石油”混用,并不加以区分。
二、石油的用途石油是“百宝箱”,“宝”指的是烃,“百”形容石油中各种各样的烃非常多。现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与石油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公路上奔驰的汽车,天空中翱翔的飞机,江河里航行的轮船,田野里的播种机、收割机,工地上的挖掘机、大吊车,军队中的坦克、装甲车等,为它们作动力的燃料——汽油、煤油和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我们所用的塑料文具盒、圆珠笔,注射用的一次性针管、输液管、塑料袋,身上穿的化纤衣服等产品,也是由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化工原料制成的。归纳起来,石油主要用于三个方面。
1.作为能源用石油作燃料,具有热能高,污染小,运输、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等优点。原油经过炼制加工后,可以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
汽油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燃烧1kg汽油所产生的热量分别相当于燃烧1.4kg的煤、1.5kg的木炭、2.4kg的木柴所产生的热量。汽油有不同的标号,标号越大,表示汽油的质量越好。
煤油过去主要用于照明。现在生产的航空煤油主要用作喷气式飞机的燃料。柴油广泛应用于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采矿业等行业中。拖拉机、载重汽车、吊车、挖掘机等大型动力机械都是用柴油作燃料的。
液化石油气是很洁净的燃料。它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把石油气压缩成液态装入钢瓶,就可以送往千家万户。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正在对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动力进行改装,以液化石油气代替汽油,可以极大地减轻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天然气是一种可燃气体,通常情况下它和原油相伴而生,称为伴生气。而从单纯气藏产出的天然气称为非伴生气。目前,天然气主要用作燃料,具有热能高、污染小、使用方便等优点。为解决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我国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使许多城市已由原来用煤作燃料改为用天然气作燃料。
世界能源结构的演变趋势表明:未来三五十年内油气储量丰富,油气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天然气有可能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主导方向。要转向以油气为主的能源供应路线。到2050年,我国一次能源供应构成中,油气的比重要从25%~35%提高到40%~50%,一次电力的比重将从10%~15%上升到15%~20%,煤炭的比重则由55%~60%降到30%~35%。
2.作为化工原料石油是能源,也是优质的化工原料,是石油化学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石油经过各种加工和处理,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化工原料。用这些原料可以制成众多的生产、生活用品,如塑料制品、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农药、化肥、炸药、染料等。
石油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家年产8×104t合成橡胶厂一年的产品相当于145万亩1亩=666.7m3。橡胶园一年的产量。—家年产万吨的合成纤维厂一年生产的产品,相当于30万亩棉田一年生产的棉花,或从250万只羊身上一年剪下的羊毛。
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可现在就有不出在羊身上的“羊毛”。例如,用石油作原料生产出来的合成纤维——腈纶,就与羊毛的特性相似。它蓬松卷曲,柔软保暖,有弹性,吸湿性好,洗后易干,而且比羊毛轻、强度高、耐腐蚀、耐日晒、不发霉、不虫蛀。利用腈纶的这些优点,可将腈纶与棉、毛混纺制成布料、毛线、人造毛皮、毛毯等。合成纤维还有棉纶、涤纶、丙纶、维纶等多种。它们正在逐步取代毛、棉制成各式各样的纺织品。另外,合成纤维在工业、国防等方面也有很广泛的用途。
3.其他用途从石油中还可以炼制出润滑油、石蜡和沥青。这些产品也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
一切机器,无论大小,都要加上润滑油或润滑脂,以减少摩擦和磨损,才能顺利运转。石蜡的用途很多,蜡烛会给我们带来光明;过生日时插上蜡烛,会增添欢乐、喜庆的气氛;在棉纱中加入少量石蜡,可使纺织品柔软、光滑、富有弹性;石蜡还可以制取洗涤剂、分散剂、润滑脂等。沥青为人类的交通事业做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有了它,才有了宽阔的柏油马路。沥青具有很好的粘结性、绝缘性、隔热性以及防水、防腐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铁路枕木、地下管道及建筑防腐,水库堤坝防渗透,地下电缆防漏电等。
科学家还以石油为原料,通过实验制造出了合成蛋白。有些国家已把合成蛋白用作饲料,它将来很可能会作为食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⑹ 石油有什么作用

一、石油提炼出来的汽油,柴油,煤油和重油应用于机械类工具运转;提炼出来的煤气用于家庭和工业燃料;提炼出来的沥青用于建设公路;提炼出来的化工产品可用于生产塑胶,衣服等;石油可生产出农业肥料。

二、没有石油的话,正常生活中的一些工具是无法使用。

这会导致许多问题,换句话说人类发展速度将会减缓。

(6)石油拿来干什么用啊扩展阅读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⑺ 有石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石油的奇妙作用
石油中的蜡质经过微生物的“加工”,就变成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有人作了这样的估计,全世界每年开采 20亿吨石油,如果只用其中的 2%作原料,就能生产 250万吨至 300万吨蛋白质,可以满足 2亿人一年的营养需要。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研究和生产石油蛋白。
石油可以化工合成什么:
石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众所周知,它是汽车飞机潜艇坦克等设备作动力的燃料,利用现有的技术,它还可以合成出各种纤维、橡胶、化肥等化合物。工业上最常用的就是将石油变成非常活泼的化合物乙烯,然后用乙烯可以合成多种物质。
石油“大家庭”的第一代产品
(一)透明的汽油
汽油可以分为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两种,车用汽油是作为开动各种形式活塞式发动机汽车的动力;而航空汽油则是供装有活塞式发动机的螺旋桨式飞机使用的。
(二)淡黄色的煤油
煤油除了点灯照明外,还在工业上被用作航空煤油和洗涤剂,在农业上用作杀虫药的溶剂等。
煤油的另一种重要产品是航空煤油。航空煤油主要用于喷气式战斗机的燃料。这种飞机要求飞行高度高、续航里程远、飞行速度快。
(三)褐色的柴油
农村的拖拉机、农用排灌机械、大型载重汽车等压燃式发动机都要用柴油做燃料。柴油分为用在高速柴油机的轻柴油和用在低速度柴油机的重柴油两种。
(四)多种功能的润滑油
对于"润滑"的作用,是人所共知的。当在自行车的轴上加点油,骑起来就会轻松省力得多。实际上,宇宙火箭、通讯卫星、飞机、火车、汽车、轮船、拖拉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电风扇、缝纫机、手表等等,凡是运动着的机器,转动着的部件,都离不开起润滑作用的润滑油。
(五)默默无闻的黑色沥青
从炼油厂的常、减压塔底渣油以及催化裂化等装置都可生产出各种牌号的沥青产品。这种黑色沥青,它为人类发达交通事业作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行驶在柏油路面上的汽车,其平均时速要比砂石路面提高25%。
由于沥青具有很好的粘结性、绝缘性、隔热性及防湿、防渗、防水、防腐、防锈等性能,所以,除了铺路外,还有很广泛的用途。在修建防屋时,常用沥青做防水层,修建冷藏库时,常用沥青和木屑混合制成隔热层;铁路枕木上涂上沥青可以防腐;地下管道涂上沥青可以防锈;水库水坝铺上一层沥青可以防渗、防漏;桥梁板面接合处注入沥青可以起到热胀冷缩的作用。
沥青还可以与其它材料混合制成沥青油漆、沥青油毡、沥青橡胶、沥青涂料、沥青绝缘胶等产品。
在建筑材料方面,将沥青和土混合,可制成强度高、吸水性小、美观耐用的沥青砖和沥青板,这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农业方面,将沥青和肥料混合后喷洒在土壤表面,可起到保温、减少水份蒸发、防止肥料流失的作用。在电气工业方面,可用沥青作绝缘材料和电缆保护层,尤其是地下电缆、水下电缆更离不了沥青。
另外,若将沥青作进一步加工处理,可制得炼钢工业必需的石油焦,也可提供制造宇宙飞船必需的碳素纤维等等。可见沥青的用途甚广,它也正称得上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中的一位默默无闻的功臣。
(六)深受人们赞美的石蜡
石蜡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将纸张浸入石蜡后就可制取有良好防水性能的各种蜡纸,可以用于食品、药品等包装、金属防锈和印刷业上;石蜡加入棉纱后,可使纺织品柔软、光滑而又有弹性;石蜡还可以制得洗涤剂、乳化剂、分散剂、增塑剂、润滑脂最等。
石油“大家庭”的第二代产品
(一)人人喜爱的塑料制品
塑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东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离不开它。塑料杯子,塑料凉鞋,塑料水壶,塑料雨衣,塑料薄膜,以及塑料灯头、开关、电话外壳等等,都是塑料制品。它具有价钱便宜,颜色漂亮,携带方便,轻巧耐用等优点。
塑料除了可用来做生活用品外,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工业方面还有极为广泛的用途。如果一辆汽车平均用45公斤塑料,就可以代替100多公斤的金属材料;假如将塑料薄膜用于农业育秧,就可以保证苗床温度,促使早熟,达到增产效果。使用一吨塑料薄膜育秧,可增产十吨粮食。用于生产蔬菜时,可增加产量1~3倍。
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本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等),塑制成的一定形状的材料,这种材料能够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有的塑料制品,除了主要成分是树脂外,还加入一定量的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
塑料既然是以合成树脂为基本原料,那么,什么是合成树脂呢?近年来,人们主要以石油、天然气、炼厂气等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一种性能比天然树脂更优异的高分子聚合物,这就被人们说成是合成树脂。
根据塑料受热后表现出来的共性,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所谓热塑性塑料,即它在受热时就会变软,甚至成为可流动的粘稠物,这时可将其塑制成一定形状的制品,冷却时保持塑形变硬。如果再加热又可变软,并可改变原来塑形为另一种塑形。如此可反复进行多次。具有这种特性的塑料,就叫热塑性塑料。制成热塑性塑料的合成树脂有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靡、聚甲醛等。
所谓热固性塑料,它在受热初期变软,具有可塑性,可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继续加热就硬化定形,再加热也不会变软和改变它的形状。例如灯头或电插座等电木制品,就是这类塑料制成的,这些东西,就不能通过回收再加利用。制取热固性塑料的合成树脂有: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氨基树脂、聚氨脂等。
(二)五彩缤纷的合成纤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许多长度要比其直径大很多倍,并且具有一定柔韧性的纤细物质,统统叫做纤维。在自然界中,诸如从植物生长出来的棉、麻;从动物身上产生出来的蚕丝、羊毛;从矿物中开采出来的石棉等,他们都是天然纤维。近年来,人们主要从石油化工中取得原料来合成这类高分子聚合物,然后再进行抽丝成纤维,这就叫合成纤维。目前市场上合成纤维品种很多,小品种除外尚有30种以上。从它们的性能、用途和工业水平等方面来看,发展最大的有锦纶、涤纶、脂纶、丙纶、维纶、氯纶等六种。前三者产量几乎占合成纤维总产量的90%。石油“大家庭”的第二代产品。
(三)工农业与国防工业的重要靠山----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的生产受到地区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己不能满足目益发展的需要,合成橡胶就必然蓬勃地发展起来了。
合成橡胶所需要的大量原料,如:乙烯、丙烯、丁烯和芳香烃,都可以来自石油化工。先从石油中获得生产合成橡胶的单体,然而通过聚合,也像塑料中的聚合物分子一样,连结成一条很长的“链条”。不过,它不是一条笔直的"链条",而是弯弯曲曲的,既能屈能伸,又能作旋转运动的"链条",这就使合成橡胶单体聚联成具有弹性的大分子固体。
合成橡胶品种繁多,习惯上根据合成橡胶的主要用途,大致分为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成橡胶两大类。一般通用橡胶产量较大,主要用来生产各种轮胎,工业用品和生活用品及医疗卫生用品。特种橡胶专门用作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橡胶制品。如:丁脂橡胶主要特点是耐油性好,广泛用于制造各种耐油胶管、油箱、密封垫片等。又如某些含氟橡胶不仅能耐高温,而且不受化学药剂的侵蚀,用这种橡胶制成的各种密封环在摄氏200度腐蚀液中可以经受6万次反复变形,而能保持性能不变。
(四)农田、果园的营养品-------化肥
土地是需要不断补充营养,才能为人们不断地提供粮食、蔬菜、瓜果、棉花等农作物。土地的营养来自肥料。
由于自然界中各种天然的有机肥,例如人畜的粪尿、厩肥、草木灰和各种腐植质等,己越来越满足不了实际农业生产的需求,所以,人们就逐步探索并发展了采取化学的办法来合成肥料,这种肥料就叫化学肥料。简称为化肥。
化肥中以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用量最大,目前世界上各国的化肥生产中,氮肥的生产均占首位。
氮肥的品种很多:常用的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和氯化铵。它们都是白色颗粒状晶体,并都易溶于水以便在土壤中被植物根部所吸收。氮是农作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它能促进作物生长,使茎、叶茂盛,叶色浓绿,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使作物增长。如一斤硫酸铵用于施肥可增产4斤粮食。而尿素比硫铵含氮高2倍以上,肥效更大,并且可以在任何土壤中使用,不破坏土壤。目前我国不少化肥厂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制取氢气的。人们从“空中取氮”,“油中取氢”后,将它们按要求比例混合,然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就可以得到合成氨了。有了氨,就有了氮肥。有了氮肥,也就有了农田增产的保证。
除了以上介绍的产品外,以石油为原料还可以制得染料、农药、医药、洗涤剂、炸药、合成蛋白质以及其它有机合成工业用的原料。
总之,利用现代的石油加工技术,从石油宝库中人们已能获取5000种以上的产品,可以说石油产品已遍及到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了。

⑻ 石油主要可以用来做什么

石油的用途有如下十项:

1、燃油

这个应该没有悬念,而且消耗了大部分的石油。72%的石油用于制成各种燃油:汽车上的柴油、汽油,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的燃油。

2、塑料

塑料无所不在,牙刷、盆、瓶子、iPad、圣诞老人,随便就可以数出一大串,原来,我们生活在石油的包围圈里——几乎所有的塑料都是石油产品,如果没有专门了解,我们很难把黑乎乎的石油与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塑料制品联系起来。

3、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耐高温、低温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鞋子、体育用具、轮胎、电线电缆等物品都能找到合成橡胶的身影,而石油就是制作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

4、制药

制药确实与石油密不可分。先不说间接耗材,如包装使用的塑料,就连药品本身也依赖石油。例如苯,许多药都从苯衍生而来,而苯又是从石油里制取,现代医药的进步也和石化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另外假肢、人造器官以及医用X光片及其处理溶液等等也使用了石油制品。

5、化妆品

石油也是制作化妆品的原料,含量较高的可达80%!石油精炼或合成出来的油、石蜡、香精、染料等,都用来制作化妆品。有兴趣的话可以留意一下自己所使用的化妆品成分表,看看里面到底含有哪些东西。

⑼ 石油的作用是什么

一、石油提炼出来的汽油,柴油,煤油和重油应用于机械类工具运转;提炼出来的煤气用于家庭和工业燃料;提炼出来的沥青用于建设公路;提炼出来的化工产品可用于生产塑胶,衣服等;石油可生产出农业肥料。

二、没有石油的话,正常生活中的一些工具是无法使用。

这会导致许多问题,换句话说人类发展速度将会减缓。

(9)石油拿来干什么用啊扩展阅读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⑽ 石油的用途是什么

有人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这是因为石油在工农业生产中肩负着像血液一样的重要职责,是不可缺少的能源。天上飞的,地面跑的,没有石油都运转不动。有人说:“石油是现代文明的精神动脉。”这是因为没有石油,维持这个文明的一切工具,便告瘫痪。有人说:“石油是黑色的金子。”这是因为石油也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
把石油产品进行加工,可以制成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5000多种,它像黑色的金子,吸引着人们去开采。所有这些都说明:石油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种生命线,它对经济、政治、军事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极大。
1作为能源
公路上,人们可以看到汽车在行驶;田地里,人们可以看到拖拉机在奔跑;工厂里,人们可以看到机器在转动;天空中,人们可以看到飞机在飞翔;江边或海边,人们可以看到轮船、军舰在航行。但是,你可曾想到,它们都需要一种共同的东西。没有这种东西,汽车不能开了,拖拉机不能动了,机器不能转了,飞机不能飞了,轮船、军舰也不能航行了,这就是石油。石油作为燃料,具有热能高、污染小、运输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等特点。原油经过炼制加工,可以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作为轮船、飞机、汽车等的燃料。
2作为化工原料
石油是能源,也是优质的化工原料,是石油化学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石油经过各种加工处理,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化工原料。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制成众多的生产、生活用品,如塑料制品、合成橡胶、炸药、农药、肥料等。
3其他用途
从石油中还可以炼制出润滑油、石蜡、沥青。这些产品也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从石油制得的润滑油约占总润滑剂产量的95%以上。除润滑性能外,还具有冷却、密封、防腐、绝缘、清洗、传递能量的作用。石蜡主要做包装材料、化妆品原料及蜡制品,也可作为化工原料产脂肪酸(肥皂原料)。例如,在面纱中加入少量石蜡,可使纺织品柔软、光滑、富有弹性。沥青主要供道路、建筑用,具有很好的黏结性、绝缘性、隔热及防水性等。
此外,科学家还以石油为原料,通过实验制造出了合成蛋白。在将来,它很可能会作为食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