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日本和美国为什么消耗石油比较多
扩展阅读
云南中化石油多少钱一升 2025-07-30 22:55:12
借卵生子的费用多少 2025-07-30 22:06:52

日本和美国为什么消耗石油比较多

发布时间: 2022-07-06 17:41:37

❶ 求助军事大神。二战日本石油80%依赖美国,后来美国断了供应石油给日本。为什么日本一定要攻打美国

我觉得二战期间日本攻打美国的珍珠膏石油方面儿,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主要的是日本考虑到医院体检,美国着名的时候都是等德国体力消耗完了才出击,二战美国一定要参与了不能给美国机会想一战那要等到日本距离修好差不多了,由美国攻打都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先卖掉你的主要海军力量就想去日本攻打美国珍珠港的主要原因。

❷ 世界石油供需现状与趋势

1、全球石油储量充足

石油作为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十分有限。当前,全球石油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根据BP公司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数据,2012-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储量变化并不明显。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7324亿桶,与2012年相比仅上升了2.81%,但总体来说储量较为充足。

综合来看,全球石油储量充足,2020年受疫情影响产量、消费量均有下降。预计未来随着全球疫情好转,全球石油产销量将恢复增长。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❸ 为什么日本是以使用石油资源为主

1、石油除了是燃料外,还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服装等方方面面!
2、世界上,中国的煤炭使用量大约占据能源消费的一半以上,也就是天然气、石油、风能、核能、太阳能、水电加在一起才占了能源的一半。
世界上一般国家,煤炭只有能源的30%。绝大多数是其他能源。
3、日本由于发展的早,在世界上有很多油田的股份。所以不受石油期货影响。另外,日本老龄化原因,石油消费下降。
所以,日本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和工业来源。

❹ 为什么美系车比日系车耗油

众所周知,日本实际上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因此,正是由于这个前提条件,日本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制造汽车时会考虑到“燃油经济性、经济性和耐用性”的原则,当我们观察日本阵营的车型时,我们会发现他们很少生产大型V8发动机和大型车身的车型。因此,实际上,国情和土地面积决定了日本的汽车制造文化,这也是K-Car车型在日本非常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所以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美国汽车油耗高,而日本汽车油耗低?我认为第一个原因是国情造成的技术研发方向不同。日本资源短缺,所以在制造汽车时必须考虑经济因素。考虑到经济性,汽车的发动机工作能力和燃烧效率必须提高。因此,日本汽车公司必须在初步开发期间积极开发更节能的技术。我认为我们从几家日本大汽车公司购买的大多数产品都配备了自己的发动机技术。

美国汽车怎么样?要记住的一点是,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他们的优势是他们能足够快地容忍所有的外国事物。只要你表现好,美国人肯定会以最快的速度进步。这是美国人甚至这个国家的创新精神。

说到汽车生产技术,事实上,美国汽车技术并不薄弱。例如,福特的Ecoboost系列发动机在连续几年的沃德十大发动机奖中获得了许多奖项。获奖的速度已经很慢了。因此,谈到美国汽车发动机技术,我们没有资格随意评判。当然,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就油耗而言,美国汽车仍不如日本汽车节俭。

❺ 为什么国外石油下挑,中国石油居高不下!

简单分析下 有七大原因
原因一:石油枯竭论
从2002年起,油价开始有往上走的趋势。“物以稀为贵”,这似乎被普遍认为是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石油到底什么时候枯竭呢?这个问题的议论历来就有。首先,石油的埋藏量和可开采年数因研究数据来源而异。2007年11月末,石油矿业联盟发布了预告“世界上能够生产的石油将在68年后枯竭”;而日本社团法人石油学会的有贺正夫则认为,“在来型(传统燃料)原油还有60年可开采,而算上非在来型(新型燃料)的oil sand(含原油的砂岩)和oil shell(含原油的堆积岩)等,还能用上200多年。”其次,石油埋藏量在历经年月后也会有增加的情况。有数据表明,2007年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石油量大概为1.15亿桶,这比前两年的估计数字增长了10%。
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离现实还有多远,今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飙至每桶133美元,这引发了新一轮能源恐慌,不少国家纷纷囤油,从根本上进一步推高了油价。
原因二:供需失衡论
据报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000万桶(每7桶合一吨)。其中,美国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在它之后,依次为日本、中国、俄国、德国与韩国。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赖于110多座大油田,而这些大油田均经历了五六十年开采过程,基本走过了其“生命周期”的“壮年”阶段,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在国际油气投资顾问徐小杰眼中,石油的供需关系是基本面的问题,他认为这也是“基本的、长远的和根本的决定因素”。
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很多,长期以来,世界石油产量增长十分缓慢,石油供应设施又十分脆弱,且鲜有特大型新油田发现。此外,在油气上游领域投资不足、产能递减或增长滞后、供应源衰减等,也是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
原因三:美元贬值论
除了资源缺稀外,人为炒作也致使油价在近期飙涨。其中,美元贬值论是最热门的一个因素。
美国跟欧佩克有协议,用美元作为石油的结算货币。为保证产油国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今天,只有不断地推高油价,这样做是符合美国的战略意图和利益的。
在国际油价冲破110美元时,花旗集团能源分析师蒂姆·埃文斯就说,油价飙升与供需结构无关,而是由于美元贬值及通胀压力增大。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交易以美元计算,持有其他强势货币的投资者买入原油期货造成油价上涨。
石油输出国组织轮值主席沙基卜·哈利勒也表示赞同。他同样认为国际油价飞涨与石油供求无关,是美元贬值和市场投机炒作造成的。美元持续贬值为国际投机热钱纷纷进入原油和黄金期货市场进行炒作提供了机会,从而导致油价和黄金价格不断攀高。
原因四:投机炒作论
华尔街策略公司高级分析师康尼·特纳指出,市场投机炒作才是推动油价飙升的根本原因,而各种短期消息只不过是炒作油价的一个由头而已。由于资金的介入,市场会把任何可能导致油价上涨的消息放大,例如今天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可能是美国原油商业库存意外下降,明天则有可能是地缘政治问题。他的这一说法不无道理。据报道,自今年年初以来,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了近40%,仅5月份纽约市场油价涨幅就达到17%。5月16日纽约油价127美元,虽为当日价格,交易的却是7月石油期货。这与1月2日油价“破百”的是2月的石油一样,“期货”这样的投资形式显然已对油价造成巨大影响。
美国一民主党参议员称,投机力量行为在期货市场上极其放纵,期货市场日成交量已超过实际需求的20多倍。这也是投机者翻炒期货的有力证据之一。
原因五:季节规律论
有环境学家认为,夏季是用油高峰期,北半球逐步进入夏季,生产、生活用油都将进入增长时期。每年的5月到11月为美国的飓风多发季节,一旦有飓风到来的消息都将影响油价上涨,这已成为一个定势。专家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近期油价的飙涨有所影响。
原因六:地缘政治论
科威特前副石油大臣奥恩日前发表言论表示,世界主要产油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是推动近来国际市场油价大幅飙升的主要原因。奥恩在接受科威特通讯社采访时说,伊拉克、伊朗和尼日尔爾利亚地缘政治局势紧张,这种局面刺激了油价上涨。
石油资源储量分布极为不平衡,目前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等中东地区国家石油储量占到全球总储量的60%以上,而亚太地区石油储量则不足2%。从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的情况来看,高油价将进一步加重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如1978年的两伊战争和1990的海湾战争,其根本目标依然是对石油资源的争夺。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地缘政治不稳定,越是迫使各方哄抬油价。
原因七:长短阴谋论
此外,西方学界出现了一种阴谋论,也成为了对油价高涨的一种解释。据分析,阴谋论有两种,一个是长期阴谋论,一个是短期阴谋论。长期阴谋论是指美国石油巨头实际上已经有很成熟的能源替代技术,量产后该技术也十分廉价。事实上,当油价在50美元一桶的时候,该技术就可以完成产业化了,但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美国石油巨头并不着急推出新技术。
短期阴谋论就是指美国总统布什本人就是美国石油集团推出来的宠儿,布什为了“报恩”,因此美国政府有意推动油价上涨。该论点分析师认为,到目前为止,石油并没有出现绝对的短缺,但油价却成倍上涨,这与近年来很奇怪的“美国现象”有关:在石油价格高涨的时候,美国政府一定扩大石油储备,石油价格低的时候却出售储备。而且,在石油价格高涨之时,美国石油公司封存了一些油井,这些逆向操作都指向了布什政府

❻ 美国是资源消耗大国,急!!!!

美国是头号浪费大国/李北陵
2007-11-22

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高级官员盖?卡努索近日提出一个观点:“美国资源消耗过高的生活方式值得检讨”。

美国资源消耗是不是过高,不妨看看数据:美国日耗原油约2100万桶,约占全球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石油消耗第一大国;美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4.6%,但消耗能源占了世界的23%;美国目前每年人均石油消费约3.28吨,是中国人均水平的10倍以上;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1/5,但人均资源消耗却5倍于中国;美国电力人均消耗是1400千瓦时,是日本的1.5倍,中国的7倍。按照目前的电力消耗增长,美国必须建1300-1900个发电厂才能满足未来20年的需求。

消费大国 浪费大国

而最能体现美国生活方式的,恐怕就是汽车和烘干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保有、生产和销售国,3亿人口注册的汽车竟有2.6亿辆,减除孩子、老弱、残废和贫穷而不开车的人外,人均占有汽车大约超过1.5辆。出门必开车,已然成为美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致美国被称为“一个黏在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石油消费的大部分被汽车“喝”掉,美国人中的超级胖子也越来越多,成为社会之灾。而烘干机的使用也几近病态,尤其显现美国人生活方式的大手大脚。美国人洗了衣服,不能风乾,却只能用烘干机烘干。这倒不是美国人鼻子生得特别,闻不得太阳的气味,而是美国人把烘干衣服视为不成文却必须遵守的“规矩”。据美国家用电器制造商2005年的一个统计,美国57%的人拥有烘干机,美国平均每户家庭使用烘干机消耗的电量达1079千瓦时,美国居民住房电费的6%到10%都花在了烘干机上。这在中国人看来,既可笑,也是过于奢侈。要知道,在一个普通中国百姓家庭,一般每月耗费电约200千瓦小时,还不到一户美国家庭烘干衣服所耗电量的1/5。

美国无疑是资源和能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也是世界第一浪费大国。

消费方式 应予检讨

然而,当美国生活方式遭到世界批评、引起有良知的美国人反省时,我们也当反思。有资料显示,中国的GDP总额只占世界的3.3%,却消耗了世界三分之一的钢材和煤炭,二分之一的水泥,中国生产同产值的能耗是美国的5.5倍,德国的7.5倍,日本的11.5倍,甚至印度的2.8倍。中国已连续第二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减排额贡献者。虽然人均资源消耗量、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但中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坚持和平崛起的国情,目前占世界能源消费87.7%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人类已经处在资源衰竭危机的背景,决定了中国不能复制西方国家的老路,更不能仿效美国的高消耗生活方式。

❼ 石油资源储备量:美国9100万吨,日本8000万吨,中国有多少

就目前来看,美国的石油储备毫无疑问是相当庞大的。地理面积并不大的岛国日本,也有着8,000万吨的石油储备。那么,中国又有多少石油储备呢?

中国的石油储备量:8500万吨

相比较于美国和日本而言,中国在这一方面其实比较少。一方面,我们本土并没有多少石油资源。即使有,也是一些品质不太好的油田。再加上我们没有足够成熟的开采技术,最终获得的石油资源质量远远比不上进口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之所以迟迟不肯在国内开发石油资源,除了硬件条件跟不上之外,另一方面就是不想打扰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开采石油资源,必然会影响到周边的老百姓,对他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结语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这些老百姓的切实利益,政府部门宁愿进口石油,也不愿轻易进行石油资源的开发。不过相信未来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石油资源问题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且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❽ 日本所需要的石油主要来自哪里

日本绝大多数石油都来自于西亚地区。

中东就是西亚。日本绝大多数石油都来自于西亚地区的沙特,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等国,而这些地区作为世界热点地区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中东地区。

日本是当前世界上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前两个是中国和美国),但自己几乎不生产石油,也没有石油资源,因此,日本的石油只能依靠进口。

日本的石油主要来自于中东地区,阿联酋、沙特、科威特、伊朗、卡塔尔分列前五位,占到了日本进口石油的70%(到2015年)以上,分布是非常不合理。

(8)日本和美国为什么消耗石油比较多扩展阅读:

在石油价格大跌的时候,日本不仅有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更鼓励民间储备石油。

根据国际石油组织的最新统计,美国目前的石油储备可在外部原油进口渠道被封闭,本国石油企业不开工的情况下,支撑其使用139天,而日本,比美国还多20天。

截至2015年底,日本拥有10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和17个民间石油储备基地,其中2个是官民共用储备基地。

全部的石油储备总计5.3 亿桶,其中国家储备3亿桶,以原油的形式储备;民间储备2.3亿桶,其中1.1亿桶为原油储备,1.2亿桶为成品油储备, 战略储备油支撑消费的时间长度世界第一。

而中国,才仅有8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全部容纳也只有1.9亿桶,全国石油消费也只有16天左右,远低于国 际战略石油储备的90天。

❾ 为什么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石油

从网上找来的,希望对你有用~
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到5亿年之久。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伴随各种地质作用,沉积盆地中的沉积物持续不断地堆积。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沉积物中动植物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碳氧化合物分子,最终生成石油和天然气。

世界原油主要分布地区
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着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一、中东波斯湾沿岸
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位置,原油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油库”。据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最新的数据显示,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804.9亿吨。其中,中东地区的原油探明储量为1012.7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其中,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储量为355.9亿吨,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186.7亿吨,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储量为24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原油探明储量为29.8亿吨,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以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最为着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区。美国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但因消耗量过大,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储量为16.9亿吨,是西半球第三大传统原油战略储备国,也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
三、欧洲及欧亚大陆
欧洲及欧亚大陆原油探明储量为157.1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其中,俄罗斯原油探明储量为82.2亿吨,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2006年的石油产量为4.7亿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该地区原油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的储量为41.1亿吨。挪威、英国、丹麦是西欧已探明原油储量最丰富的三个国家,分别为10.7亿吨、5.3亿吨和1.7亿吨,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产油国。
四、非洲
非洲是近几年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被誉为“第二个海湾地区”。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总储量为156.2亿吨,主要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湾地区和北非地区。专家预测,到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利比亚、尼日尔爾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苏丹排名非洲原油储量前五位。尼日尔爾利亚是非洲地区第一大产油国。目前,尼日尔爾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埃及等5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占非洲总产量的85%。
五、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委内瑞拉、巴西和厄瓜多爾尔尔是该地区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2006年,委内瑞拉原油探明储量为109.6亿吨,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储量为16.1亿吨,仅次于委内瑞拉。巴西东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资源,是巴西原油储量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厄瓜多爾尔尔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产油国,境内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东部亚马孙盆地,另外,在瓜亚斯省西部半岛地区和瓜亚基尔湾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原油探明储量约为45.7亿吨,也是目前世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原油探明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分别为21.9亿吨、7.7亿吨、5.8亿吨和4.1亿吨。中国和印度虽原油储量丰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进口。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新兴的石油生产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产油国,越南也于2006年取代文莱成为东南亚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近海的马来盆地、沙捞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区。

地下储藏量和各国的备用储藏
各个不同的来源对世界上的石油储藏量的估计各不相同。2004年艾克森美孚估计世界的总储藏量为1.26兆(万亿)桶(1717亿吨),同年英国石油公司的估计为1.148兆桶(1566亿吨)。《科学》甚至估计世界总储藏量为3兆桶。今天已经确定的和使用目前的技术能够经济地开采的储藏量近年来甚至有所上涨,2004年的数据是目前最高的。由于每年的开采和勘探工作的不足,中东、东亚和南美洲的储藏量有所下降,同时非洲和欧洲的储藏量有所上升。有人预言今天的世界储藏量还仅够用50年。但由于过去就已经有过类似的预言,而且这个预言从未实现,这个数据也被人戏称为“石油常数”。2003年最大的石油储藏位于沙特阿拉伯(2627亿桶)、伊朗(1307亿桶)和伊拉克(1150亿桶),其后为阿联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

批评者怀疑这些数据,他们指出出于政治原因许多国家篡改它们的数据,此外许多国家虽然每年开采大量原油,但其数据始终不变,这说明这些数据已经陈旧了。有些专家认为21世纪初人类将到达哈伯特顶点,这时开采量将达到顶峰,此后开采量无法继续提高,由于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油价将高涨。

因此许多国家备有短期的储藏来防止短期供不应求导致的危机。欧洲联盟的国家必须拥有足够90天的备用储藏。

石油开采国家至今为止人类一共开采了约0.9兆桶石油。大多数储藏是在1960年代发现的。2005年的年开采量为304亿桶(相当于每天0.833亿桶)。

消费

石油进口国家目前全球石油平均日消耗量为约8400万桶。2003年最大的石油消耗国为美国(2060万桶每日)、中国(727万桶每日)、日本(550万桶每日)和德国(270万桶每日)。每年石油消耗量增长率为2%。

2007年的统计资料

●消费国(以下均为每日消费量)

美国:2068万桶
中国:757万桶
日本:501万桶
俄罗斯:282万桶
印度:280万桶
德国:246万桶
巴西:240万桶
加拿大:237万桶
韩国:221万桶
沙特阿拉伯:221万桶
墨西哥:211万桶
法国:195万桶
英国:174万桶
伊朗:171万桶
意大利:170万桶

❿ 美国是资源消耗大国 说明了什么问题 初一下 地理方面的问题

美国是资源和能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也是世界第一浪费大国。
请看一下数据:美国日耗原油约2100万桶,约占全球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石油消耗第一大国;美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4.6%,但消耗能源占了世界的23%;美国目前每年人均石油消费约3.28吨,是中国人均水平的10倍以上;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1/5,但人均资源消耗却5倍于中国;美国电力人均消耗是1400千瓦时,是日本的1.5倍,中国的7倍。按照目前的电力消耗增长,美国必须建1300-1900个发电厂才能满足未来20年的需求。
而最能体现美国生活方式的,恐怕就是汽车和烘干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保有、生产和销售国,3亿人口注册的汽车竟有2.6亿辆,减除孩子、老弱、残废和贫穷而不开车的人外,人均占有汽车大约超过1.5辆。出门必开车,已然成为美国人的生活习惯,以致美国被称为“一个黏在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石油消费的大部分被汽车“喝”掉,美国人中的超级胖子也越来越多,成为社会之灾。而烘干机的使用也几近病态,尤其显现美国人生活方式的大手大脚。美国人洗了衣服,不能风乾,却只能用烘干机烘干。这倒不是美国人鼻子生得特别,闻不得太阳的气味,而是美国人把烘干衣服视为不成文却必须遵守的“规矩”。据美国家用电器制造商2005年的一个统计,美国57%的人拥有烘干机,美国平均每户家庭使用烘干机消耗的电量达1079千瓦时,美国居民住房电费的6%到10%都花在了烘干机上。这在中国人看来,既可笑,也是过于奢侈。要知道,在一个普通中国百姓家庭,一般每月耗费电约200千瓦小时,还不到一户美国家庭烘干衣服所耗电量的1/5。